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产动物溶菌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菌酶,全称为1,4-β-N-溶菌酶,又称粘肽N-乙酰基胞壁酰水解酶,属于α-乳白蛋白家族。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此后人们在微生物、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本文对水产动物溶菌酶的分型、特性及在饲料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高盐基水解蛋白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食品防腐、在医学、畜牧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建光  刘文生 《水利渔业》2005,25(1):4-5,55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短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综述了抗菌肽的几种类型及作用机理,介绍了水产动物抗菌肽的研究状况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产动物中药添加剂是利用中药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兼有营养与药用功能,具有预防水产动物疾病、促进摄食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水产品质量等功能。概述了水产动物中药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对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受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尤其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及养殖致病菌效果显著。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试验菌株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均有影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指数期初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不同,推测其作用机理与二者细胞壁结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溶菌酶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菌酶(Lysozyme)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溶菌酶。溶菌酶化学性质稳定,是一种较耐热的碱性蛋白质;能水解细胞及真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NAM)和N-乙酰胞壁酸(NAG)之间的!-1,4糖苷键,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将其用于饲料中具有防腐和杀菌、防治仔猪腹泻、防治胃肠炎和消化不良等使用,在畜禽饲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lncRNA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全长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其转录本缺少开放阅读框和保守密码子,无编码能力。lncRNA能够与RNA、D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介导靶基因的调控,可以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作用。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在生殖、胚胎发育、性别分化、免疫和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关于lncRNA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国内外尚缺乏对其进行全面总结的报道。鉴于此,本文主要对lncRNA的定义及分类、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以后深入开展lncRNA在水产动物上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三大营养素\".目前,卵磷脂在鱼类和甲壳动物幼体中的营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将对卵磷脂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进行介绍说明,并对卵磷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作用机理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卵磷脂以及磷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水产疾病防治中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微生态制剂得到空前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水产疾病防治中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作用机理以及应用研究,并作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头足类增养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性地介绍了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的地位、头足类生物学特性、增养殖研究现状、养殖开发前景。重点介绍了曼氏无针乌贼、金乌贼、长蛸、真蛸、嘉庚蛸、短蛸等种类的生态特征、繁育和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凝集素的作用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月 《水产科学》2005,24(12):48-49
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糖专一性、可使细胞凝集的糖蛋白。它能与糖专一性、非共价可逆结合,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等生物细胞膜上、细胞质内和细胞外基质中。由于凝集素的存在比较广泛,且具有专一性的识别能力,具有促使细胞凝集、细胞有丝分裂、防御昆虫危害、消除入侵的微生物等外源  相似文献   

13.
    
Seaweeds are valuable source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that could be used as ingredients for pharmacological applications.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using microorganisms provides a wide array of fermented foods and functional compounds with excellent health benefits. These fermentation-derived natural compound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as nutraceuticals and functional food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fer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seaweeds in producing valuable components, including anticoagulant,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Fermentation-derived compounds are expected to receive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ing as well as consumer desire for natural foods.  相似文献   

14.
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蛸类具有对养殖环境高度的适应性,且分布广、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特性,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此文概括地介绍了蛸类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系统地阐述了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钟国防  周洪琪 《海洋渔业》2005,27(4):286-291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将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PS以0.05%、0.10%、0.15%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养尼罗罗非鱼(初重32.65±4.16g),60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PS能显著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添加酶制剂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力和抗活性氧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制剂PS在尼罗罗非鱼饲料中的的适宜添加量是0.1%。  相似文献   

16.
钟国防  钱曦  华雪铭  周洪琪 《水产学报》2010,34(7):1121-1128
以初重为(41.26±1.09)g的暗纹东方鲀为实验鱼,配制5种玉米蛋白粉使用量为0%、5%、10%、15%、20%的实验饲料,玉米蛋白粉对饲料中鱼粉的替代水平分别为0%、7.4%、14.8%、22.2%和29.6%。用实验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60d,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暗纹东方鲀肝胰脏、头肾和脾脏组织的溶菌酶活性及其c-型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暗纹东方鲀肝胰脏、头肾和脾脏的溶菌酶比活力分别为9.14、42.12和40.49U/mgprot,头肾和脾脏组织中c-型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肝胰脏的3.76和3.24倍。(2)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显著影响暗纹东方鲀溶菌酶比活力。5%和10%组的肝胰脏和头肾组织溶菌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5%和20%组肝胰脏和头肾组织溶菌酶比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和10%组的脾脏组织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5%和2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组(P<0.05)。(3)玉米蛋白粉对暗纹东方鲀c型溶菌酶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组织中5%和10%组表达量显著高...  相似文献   

17.
鱼类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洪敏 《水产学报》2005,29(4):552-559
现代水产养殖业追求优质高产,但在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生产中,往往会导致鱼体的抗应激能力下降,病害增多,成活率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鱼类免疫机制及其病害防治方法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免疫增强剂因能增强机体抗疾病感染的能力,其免疫增强作用所需时间较短,且没有记忆成分,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鱼体免疫活性及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在水产病、害及防治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immunostimulatory and disease-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Achyranthes aspera were evaluated in rohu (Labeo rohita) challenged with Aeromonas hydrophila.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enriched with leaves at 0.25% (D1) and 0.5% (D2) and seeds at 0.5% (D3); the control diet (D4) was without any enrichment. Rohu (2.02 ± 0.23 g) were cultured for 75 days and then challenged with bacteria. The highest average weight was observed in the D3 diet-fed fish.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s were 70%, 60%, 40%, and 30% in the D4, D1, D2, and D3 diets fed to rohu respectively. Enriched die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yeloperoxidas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serum lysozyme levels and decreased malondialdehyde and carbonyl protein content. Expressions of lysozyme C and lysozyme G were significantly (P < .05) higher in the D3 diet-fed fish. In the kidney, IL-1β and TLR 4 were up-regulated in enriched-diet-fed fish. Supplementation of seeds and leaves at 0.5% showed a positive impact in fish.  相似文献   

20.
鲟类约有2亿年的历史,是现存脊椎动物中起源最早的生物类群之一,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受水电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的影响,鲟类的自然资源量日益枯竭,70%的种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乃至极危物种。本文综述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阐述施氏鲟的分布、地理种群、形态特征、食性、年龄与生长、繁殖、洄游、资源现状及其下降的原因,以期为施氏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我国珍稀濒危鲟类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