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根据2017年4月于嵊泗列岛邻近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渔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生物量曲线等方法分析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数量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该海域共鉴定出鱼类33种,其中优势种有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银鲳(Pampus argenteus)、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凤鲚(Coilia mystus)等4种;与历史数据相比,该海域春季鱼类种类数锐减,优势种更替显著。根据适温性可分为暖温性和暖水性2类,分别为17和16种。各站位鱼类物种数在9~20种之间,整体呈嵊泗列岛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均匀度指数(J′)值较低,可能是舟山水域的污染导致多样性指数偏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大。ABC曲线结果表明,舟山嵊泗列岛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综上所述,嵊泗列岛邻近海域鱼类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鱼类多样性指数偏低,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 2018─2019 年的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 运用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生态指标, 对调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共捕获鱼类 84 种, 隶属于 2 纲、14 目、39 科、69 属。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日本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 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 7 种, 与往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化。生物量指数平均值最高出现在夏季, 为 3.25×103 kg/km2 ; 丰度指数平均值最高出现在秋季, 为 6.64×105 ind/km2 。各季节多样性指数 H′、均匀度指数 J′最高值出现在冬季, 分别为 1.92 和 0.71。日本带鱼和七星底灯鱼的分布与水深和盐度呈较强的正相关, 银姑鱼的分布与水温成较强正相关, 与 pH 呈负相关, 康氏侧带小公鱼、黄鲫和龙头鱼对环境因子的偏好性较低, 分布较均匀。本研究通过探索瓯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旨在为保护河口海域渔业资源, 改善渔业环境质量与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舟山崎头洋海域春秋季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2012年5月(春季)、10月(秋季)2个季度月的单船底拖网渔获的鱼类样品,对舟山渔场崎头洋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区系特点及数量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共获得鱼类50种,隶属于11目27科,以石首鱼科和缎虎鱼科的种类最多,各有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4.0%;(2)根据适温性可将其划分为暖水性和暖温性2种适温类型,以暖温性为主,有36种,占鱼类总种数的72.0%;(3)春季主要集中在舟山本岛一小干岛海域,而秋季则集中在舟山本岛一小干岛海域以及穿山半岛一六横岛西南海域;(4)春季优势种有六丝矛尾锻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等5种,而秋季优势种仅龙头鱼1种;(5)通过分析优势种的种群组成和底层温盐数据,发现该海域在春季可能为带鱼、棘头梅童鱼和鲈鱼等幼鱼的索饵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三沙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及区域内水产养殖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依据2016年夏季采集的样品数据,分析底栖群落结构、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典型群落参数在不同类型水域(鱼类网箱、海带吊绳、鲍鱼筏式养殖水域和自然水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三沙湾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门75种,群落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71.34个·m~(-2)和21.82 g·m~(-2)。其中,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索沙蚕属一种(Lumbrineris sp.)和角海蛹(Ophelina acuminata)等多毛纲动物为数量优势物种,常在鲍鱼筏式和鱼类网箱养殖水域形成较高种群数量。物种数(N)、丰度(S)、生物量(B)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等群落参数在不同水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群落空间异质性较高,空间差异未反映出水域类型的差别。水深、底层水体温度和盐度、沉积物含水率、粉砂-黏粒比例、总氮含量以及总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因子和群落相关性较强。综上,三沙湾底栖群落在群落参数方面与我国沿海温带水域相似,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较为独特;物种组成可表征网箱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和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组成、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2目47科77属,其中鲈形目占比最大,其生物量和丰度占比均超过50%。龙头鱼为全年优势种,春季优势种包括刺鲳、黑鳃梅童鱼和宽体舌鳎;夏季优势种为小黄鱼、带鱼和六丝矛尾虾虎鱼;秋季和冬季优势种相同,为棘头梅童鱼和凤鲚。聚类分析和nMDS结果显示,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可分为站位组I (岛礁周围站点为主)、站位组II (邻近岛礁站点为主)和站位组III (远离岛礁站点为主)。除春季站位组I与站位组III、站位组II与站位组III外,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站位组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BIOENV分析显示,在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3个因素中,底层水温对鱼类群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评价东海鱼类群落的状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1997-2000年东海渔业资源的调查资料,应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简称ABC曲线)方法及生物量谱分析东海鱼类群落的状况。调查过程中共出现的鱼类有350种,隶属于29目、121科、239属。按数量排序,前57种鱼类的累积数量百分比达到了99%,其中48种类的平均个体体质量低于50g,占84.2%,这些鱼的累积数量百分比高达97.7%,生物量百分比为82.5%;平均个体体质量在50-100g之间的种类有6种,而平均个体体质量大于100g的种类只有3种。主要优势种类为竹笑鱼(Trachurus japonicus)、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鲲(Engraulis japonica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等。春季、夏季和冬季东海鱼类群落的ABC曲线显示群落的数量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的优势度曲线;秋季其数量优势度曲线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相交,4个季节根据ABC曲线计算的形统计值的变化范围为-0.035~-0.077,冬季形统计值最低,其次为秋季,夏季最高。根据Warwick(1986)的划分标准,东海的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从东海鱼类群落生物量谱来看,4个季节标准化生物量谱线性回归的斜率均小于-1,东海鱼类群落的生物量随着个体体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群落的生物量主要集中于较小个体体质量区间内。虽然东海鱼类群落状况在某些季节呈现好转,但其种类组成中小个体的比例仍然较高,主要种类组成中绝大多数种类(如鲲、发光鲷、七星底灯鱼等)的成体个体较小,各季节的数量和生物量百分比都相对较高;也包括一些个体大小差异较大的种类(如带鱼、小黄鱼、竹笑鱼等)。由于幼鱼补充、生长等原因导致它们数量、生物量以及平均个体体质量的季节变化较明显。而一些平均个体体质量较大的种类如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刺鲳(Psenopsis anomala)、黄鳍马面纯(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仅在某些季节为优势种类,但其生物量百分比远低于某些小型种类的生物量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近岸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2007年间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发现该海域鱼类种类较为丰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2种,隶属于21目100科172属;其中暖水性种类数占83.32%,暖温性种类数占16.78%;与中国黄渤海共有种76种,与东海共有种220种,与南海大陆架、大陆坡和南海诸岛海域共有种分别为279种、42种和51种。鱼类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500]依次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斑鳍天竺鱼(Apogonichthys carinatus)、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 macrocephalus)、(Therapon theraps)、棕斑腹刺鲀(Gas-trophysus spadiceus)和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cclellandi)。以生物量为基础采用5个指数研究了该海域鱼类多样性现状,并采用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对各季节鱼类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相邻季节的鱼类物种相似性也较高,随着鱼类的洄游,群落的稳定性出现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大陆架区渔业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2006年10月到2007年9月在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渔获种类秋季最多,冬季最少,渔获物中鱼类占总渔获种类的79.42%;相对生物量指数与相对生物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最高值在夏季,最低值在冬季;优势种(IRI〉500)为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粗纹鲳Leiognathus lineolatus和中国枪乌贼L.chinensis;主要种类(100〈IRI≤500)有六指马鲅、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圆鳞发光鲷Acropoma hanedai、鹿斑鲳L.ruconius、剑尖枪乌贼L.edulis、黄鳍马面纯Navodon xanthopterus和弓背鳄齿鱼Champsodon atridorsalis等。物种种类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秋季均具有最高值,最低值多出现在冬、春2季。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辽东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20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在该海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据此分析辽东湾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空间结构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并计算群落季节更替与迁移指数,建立鱼类群落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调查结果显示:辽东湾春、夏、秋3个季节共捕获鱼类58种,其中春季34种、夏季49种、秋季46种;优势种春季为短吻红舌鳎、黄鲫和皮氏叫姑鱼,夏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白姑鱼、皮氏叫姑鱼和斑鱼祭,秋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六丝钝尾虾虎鱼、黄鲫和皮氏叫姑鱼;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34~1.63,丰富度指数为1.44~1.68,均匀度指数为0.60~0.64;辽东湾鱼类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靠近湾顶的北部近岸浅滩水域群落、辽东湾中南部深水区群落和辽东湾湾口深水区群落,其中春季和夏季可分为3个群落组,秋季分为2个群落组;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在春、夏季与底层温度相关性系数最高(春季R=0.270、夏季R=0.408),在秋季与水深相关系数最高(秋季R=0.376);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结果显示,辽东湾鱼类丰度优势度曲线均位于生...  相似文献   

10.
西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宝权  李恒翔  严岩 《水产科学》2007,26(7):394-399
2004年10月—2005年9月在广东大亚湾西部海域(114°30′~114°39′E、22°31′~22°39′N)逐月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周年调查中共捕获鱼类98种,隶属于11目,41科,72属。优势种类以黄斑篮子鱼、中颌稜鳀、条鲾等经济价值不高及体型较小的种类为主,带鱼、平鲷等传统经济鱼类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个体小型化严重。夏秋季调查航次的种类数量及渔获生物量高于冬春季,个别调查站位种类数及生物量受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发现西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为0.0883~2.5660;同时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调查月份间的多样性指数有差异,休渔期过后的7月最高,冬季2月较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六丝矛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9.3%;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棘头梅童鱼和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占总渔获量的50.8%。日本鳀、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刺鲳(Psenopsis anomala)、龙头鱼、鳓(Ilisha elongata)和六指马鲅等是各季节各站位组的典型种及造成不同站位组间群落差异的主要分歧种。此外,组内的典型种一定程度上是组间的分歧种和群落的优势种。经Pearson分析,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盐度和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出,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酸碱度p H、水深和盐度。  相似文献   

12.
黄海南部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区系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牟秀霞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水产学报》2017,41(11):1734-1743
黄海南部海域具有复杂的水团结构和海流环境,使该海域鱼类群落产生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为研究黄海南部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实验根据2014—2015年对该海域进行4个季度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并比较了各群落的相对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等结构特征。应用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将黄海南部近岸海域划分为海州湾群落与江苏近岸群落;海州湾群落的平均相对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江苏近岸群落,而暖温性与暖水性鱼类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海州湾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方氏云鳚、大泷六线鱼和日本鳀等,季节变化显著;江苏近岸群落的优势种为短吻红舌鳎、途、棘头梅童鱼和黑鳃梅童鱼等,季节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黄海南部近岸海域可划分为海州湾区系与江苏近岸区系,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海流、水团、底质类型及水深等环境因子是形成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根据2011年冬季(2)、春季(5)、夏季(8)和秋季(11)在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 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并分析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7, 隶属于2103146, 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胶州湾鱼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2~1.65,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36~1.73,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1~0.76。方差分析表明, 丰富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显著, 而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无显著性季节变化。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表明, 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 方氏云鳚、六丝钝尾虾虎鱼、细纹狮子鱼、斑、赤鼻棱鳀和皮氏叫姑鱼等是造成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 影响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pH, 其次是底质类型, 条件效应分别为0.3100.0840.1760.256。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胶州湾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目24科31属,鱼类区系组成在适温性上以暖温性鱼类为主,在栖息水层上以底层鱼类为主。夏季鱼类生物量(43.16kg/h)和生物数量(950个/h)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四季共有优势种为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物种丰富度指数0.76~2.16、多样性指数0.63~1.96、物种均匀度指数0.36~0.91。各季节间生物量和丰度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高。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法对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评价结果一致,均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中度扰动,且秋冬季高于春夏季。本研究可为大连湾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岱衢洋鱼类资源及其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与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进行的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对该海域的鱼类资源状况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捕获的38种鱼分别隶属于1门2纲8目21科31属; 暖温性鱼类无论在种类数量还是生物量与尾数密度方面均居主导地位; 凤鲚四季均为该海域的优势种; 在时间分布上, 生物量与资源尾数密度均以夏季为最高, 而冬季则恰好相反, 且该两季的生物量与资源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另外, 在空间分布上, 生物量与尾数密度四季总体上均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 生物量与平均底层温度呈二次曲线相关(P<0.01); 春、秋两季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 )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 )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与东海近、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岱衢洋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H' )较低。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使渔业资源有向两极移动的趋势,导致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生物量随纬度的变化,后者表现为生物量平均温度(mean temperature of the biomass, MTB)的改变。为充分了解黄海渔业资源多样性、生物量及MTB的长期时空动态,本研究基于2000、2009和2018年每年秋季(10月)底拖网调查数据,选择生物量占比超过0.05%的种类作为黄海渔业资源的表征种类,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遥感数据,对黄海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重要渔业生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生物量及MTB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和2018年的表征种类分别为39、37和46种。2009年丰度的绝对优势种占比最高,而2000年丰度的绝对优势种占比最低。生物量占比方面,鱼类各年份占比均高于70%,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甲壳类占比由11.45%增至25%以上,头足类占比最小(<1%)且不断下降。在生物多样性指数时空分布方面,Berger-Parker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趋势相反,且未发现经向或纬向的变化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海域。SST与生物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线性关系(P>0.05)。MTB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且在34°N附近变化明显,黄海深水区低于近岸;MTB最小值出现在黄海北部,最大值出现在调查海域南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使用单船底拖网进行2014年8月和10月、2015年2月和5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捕获蟹类15种,隶属于7科12属,其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主要经济种类,其余多为小型饵料型蟹类;双斑蟳(C.bimaculata)在4个季节中皆为优势种,三疣梭子蟹在8月和10月航次为优势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时较低,在夏季达到峰值,夏季到冬季呈降低趋势;蟹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32~0.53,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23~0.37,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32~0.55,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季节变化明显,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4季节蟹类群落结构均可以划分为西南部海域组、东北部远岸海域组和西北部近岸海域组3个组群,季节间组群站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结构不稳定。研究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以小型饵料型蟹类为主,蟹类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种更替明显,蟹类群落不稳定;2)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群落划分较为明显,特征种主要为双斑蟳、泥脚隆背蟹(Carcinoplax vestita)等小型饵料型蟹类。  相似文献   

18.
管伟  徐兆礼  严太亮 《水产学报》2017,41(4):535-546
为探究福建中部近海鱼类生态类群组成的季节变化,采用非线性多维标度(NMDS)和相似性检验(ANOSIM)方法,依据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和夏季于福建中部近海3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出现鱼类40种,生态类群以暖水种为主,但暖温种比例为3个季节中最高(30%),且暖温种占该季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比例分别为17.65%和16.96%。春季出现鱼类39种,生态类群以暖水种为主,分别占该季节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的86.48%和94.52%。夏季出现鱼类61种,暖水种占绝对优势(56种),分别占该季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的97.17%和99.35%。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海峡暖流的交替影响,从冬季到夏季物种更替率逐渐升高,暖水种种类数和数量密度不断上升,并伴随着河口种消失、外海种出现。此现象与冷、暖水团交替影响这一海域时,鱼类进行相应的产卵、索饵及越冬洄游等有关。研究表明,福建中部近海鱼类生态类群和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可能由水团不断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棘皮动物仅占3.0%。调查期间黄河口海域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均占有优势地位,3次调查优势种均为中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小型多毛类动物。3次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出现较大变化。前调查和中调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接近;而后调查与前调查、中调查相比,丰富度指数更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更高。群落中多毛类比例较高而棘皮动物比例较低,表明黄河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处于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状态。多样性分级结果表明,3次调查多样性指数均为差级,后调查丰富度指数为差级,前调查、中调查丰富度指数虽为中等,但非常接近差级。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生物量已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0.
The Bransfield Strait and adjacent water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larval retention of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has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in previous surveys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but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rly life stages was poorly known. By apply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 evaluated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shaping the small‐scale distribution of larval fish and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larval assemblage. It consisted of a few dominant notothenioid species, such as Champsocephalus gunnari, Lepidonotothen squamifrons, Lepidonotothen larseni, Pleuragramma antarctica and Trematomus scotti, and several other rarely caught species. Sea water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sampling depth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sh with different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gether explaining more than 80% of total deviance observed. Species richness was mostly affected by salinity, probably due to the narrow range of salinity preference by the species. Cluster analysis of abundance and presence data identified six and five distinct groups,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m with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of single or rarely two species. Differences in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of adult popula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rly life stages driven by different larval behaviour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a well‐structured larval fish assemblage, ensuring spatial and food niche partiti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