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的"白膏症",又叫"肝胰腺白化症",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胰脏颜色发白,腹腔积水,附肢不坚硬、空瘪等。病情较轻时还能正常蜕壳,但食用价值下降。病情严重时腹腔积水加重,肝胰脏萎缩、消失,称为"水瘪子"。"水瘪子"没有食用价值,死亡率高。2015年在江苏兴化等地"水瘪子"病情比较严重,蟹农损失惨重。其实早在2002年太湖围网养蟹时就发生过"白膏症",苏州市科技局曾立项支持"白膏症"的研究。课题组经过研究,指出河蟹"白膏症"的发病原  相似文献   

2.
养殖河蟹“抖抖病”的病原检验与病理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采自中华绒螯蟹养殖主产区的患“抖肢”症病蟹的病理、病原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病蟹的肝胰腺组织脂肪变性、水样变性至空泡化,乃至组织坏死,并有大量颗粒细胞浸润;鳃组织坏死、水肿,棒状化。临床表现为肝性水肿、肝脓肿与糜烂症状;鳃颜色异常,鳃丝溃烂;胸肢抽搐、颤抖与痉挛。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疾病发生与养殖密度、管理强度成正相关,而与养殖品种、水源和地域无关。该病可基本排除细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宋学宏 《水产学报》2007,31(4):496-503
采用正交设计法L9(34)将水体水草覆盖率、活螺蛳投放量、饵料中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方式等4个因子设计成9种不同营养供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指标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进行比较研究。每个模式设3个重复,以540只初始体重为每只(9.67±0.47)g的二龄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在东太湖中华绒螯蟹围养区的27个独立网围(6m×5m×2.5m)中进行为期24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供给模式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其中模式4的养殖效果最好,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子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影响作用顺序为:水草覆盖率>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方式>螺蛳投放量。将4个因子与养殖蟹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增重倍数、肥满度、回捕率、饵料系数等参数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水体水草覆盖率、饵料中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方式等因子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及生长指标关系密切,得出中华绒螯蟹养殖较适宜的营养供给模式为:水草覆盖率为73.95%、动物性饵料比例为56.15%~62.22%、投饵方式为全程投喂7.5%~5.0%、螺蛳投放量为5578.05kg.hm-2。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同时河蟹也是蟹类养殖中病害最为严重的一养殖品种,每年4-10月均有发病,7-9月是发病的高峰季节。2015年7月江苏省兴化及周边盐城地区河蟹养殖大范围暴发河蟹肝胰腺坏死病,经调查研究确认为微孢子虫感染。该病一般情  相似文献   

5.
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分析了有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组和对照组(无伊乐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生长、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有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体重、壳长和壳宽增长率与肥满度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但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伊乐藻组的雌蟹肝胰腺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而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雄蟹肝胰腺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综上所述,伊乐藻不仅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而且能改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微镜下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及略小于细胞核大小的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的"水瘪子"病是一种以肝胰腺发白萎缩为主的多症状疾病,本研究旨在评估"水瘪子"病的主要体征指标,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规范诊断标准提供参考。通过采集江苏兴化和盐城健康或疑似"水瘪子"病的中华绒螯蟹样本,测量评定了11个体征指标并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回归以及多重对应分析。通过分析共获得"水瘪子"病的5个体征指标,并评估了"水瘪子"病的5个症状变化,分别为活力差,遇应激时无逃跑、爬动等运动现象;较低壳硬度,剥离头胸甲时头胸甲部分区域破碎;步足肌肉萎缩,可能出现积水;肝胰腺呈淡黄、白或灰白色;肝胰腺指数低(2%~9%)。同时,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降低、鳃和肝胰腺颜色加深等一些症状表现与"水瘪子"病的常规症状无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活力、壳硬度、肌肉饱满度、肝胰腺颜色和肝胰腺指数等指标可能成为"水瘪子"病评估中的主要体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江苏苏州某养殖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死亡病因,本研究从病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到优势生长菌,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gyrB基因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分离菌SHZ1对中华绒螯蟹半数致死量(LD50)为1....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饵料模式,本研究分别采用配合饲料和传统饵料(豆粕、麸皮、玉米和小麦)投喂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152 d,每种投喂组各3个重复,比较2种饵料模式对幼蟹养殖性能、蛋白质代谢、消化酶、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雌蟹和雄蟹体质量均高于传统饵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就养殖性能而言,2种饵料模式下,配合饲料组正常幼蟹的平均体质量及产量、1龄早熟蟹平均体质量及其产量、总产量和成活率均略高于传统饵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就蛋白质代谢而言,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传统饵料组雄蟹血淋巴中的尿素氮含量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酶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雄蟹的α-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雌蟹血淋巴中总抗氧化能力、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稻田扣蟹的养殖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和脂类吸收、增强幼蟹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蟹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
鹿珍珍  徐广伟  孙云飞  肖昌伦  唐伯平  成永旭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1-109611
为测定生长与新陈代谢对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和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的影响及分馏系数,本在水族箱(0.2 × 0.2 × 0.3 m)中分别养殖EA组(4.0 g ± 0.5 g)和EB组(15.5 g ± 0.5 g)2组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于0、7、14、21和28 d时采集幼蟹的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探究其碳稳定同位素周转过程,并测定了幼蟹对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结果显示,EA组幼蟹碳稳定同位素的周转速率大于EB组,周转速率随着幼蟹规格的增大而减小。幼蟹肝胰腺的周转速率最快,其次是肌肉,最后是鳃,其中EA组幼蟹肝胰腺、肌肉和鳃的半衰期分别为20.88、29.37和34.14 d,EB组分别为21.73、35.18和66.01 d。新陈代谢是驱动幼蟹体内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主要因子,幼蟹肝胰腺、鳃和肌肉中新陈代谢占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79.82% ~ 94.04%、(67.00% ~ 81.90%和71.61% ~ 90.36%。幼蟹对饵料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分别为0.98‰ ± 0.19‰和3.01‰ ± 0.02‰。本研究不仅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营养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还为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学宏 《水产学报》2007,31(2):257-26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患有肝胰腺白化症的中华绒螯蟹病变组织和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蟹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细胞中脂肪颗粒锐减,线粒体水肿、嵴消失、形成空泡,内质网、溶酶体解体成小泡。鳃组织增厚,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疏松、不规则,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出现膜性退化。坏死的肝细胞和鳃上皮细胞中出现细菌颗粒。肌细胞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肌丝松驰、水肿、断裂、肌质网溶解形成小泡。中华绒螯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肝胰腺、鳃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损伤,不耐运输;而肌肉的松驰、肝胰腺脂肪的锐减影响了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同时,病变组织和细胞中未见病毒等生物病原,表明该病为非生物性疾病。图2表0参12  相似文献   

12.
用改进后的柱式回收法提取了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中的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初步分析了附肢肌肉组织、鳃、性腺组织和肝脏组织中基因组DNA的含量,初步得出同质量不同组织中基因组DNA含量大小关系趋向于:鳃>肝脏>性腺>附肢肌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浙江省舟山市暂养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连续暴发“乳化病”,发病蟹均分离到一种酵母菌。本实验以该株酵母菌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对三疣梭子蟹、红星棱子蟹、日本鲟3个品种的健康蟹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以验证其致病性。结果发现,该菌株能感染试验蟹类,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蟹类似的症状。从感染蟹的体液、肝胰腺、心脏等部位分离到了酵母菌,但未分离到细菌,也未发现寄生虫。酵母菌在病蟹的肝胰腺、鳃、心脏中大量侵袭,并引起这些组织发生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初步确认该酵母菌是引发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4.
High lethality of white hepatopancreas syndrome has caused large economic los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Hepatopancreas colour of diseased crabs is gradually lighter, turning from golden yellow to yellow‐white to whit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mposition of conventional nutrients in three edible parts of different coloured hepatopancreases of adult males, including normal yellow hepatopancreas group (Control), yellow‐white hepatopancreas group (YWH) and white hepatopancreas group (W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issue indices and total edible yield among three crab types; however, condition factor level in crabs of YWH and W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Dry matter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crabs of WH, especially crude fat level of hepatopancreas in WH males. Levels of all the amino acids of WH crabs in muscles and gona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Proportion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much lower in hepatopancreas of WH crabs than those of control, while proportion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Overall, YWH and WH do not affect growth. WH crabs showed poor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YWH was in the middle as transition state between control and WH.  相似文献   

15.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组的蜕壳间隔和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3组的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1组、F2组和F4组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亚油酸(LOA)(C18:2n-6)、亚麻酸(LNA)(C18:3n-3)、EPA(C20:5n-3)和DHA(C22:6n-3)等主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关系,F1组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2组的LO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3组的LN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50%的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能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但可能使幼蟹的成活率降低。以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会影响幼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和肝胰腺、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浙江省舟山市某养殖池塘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暴发疾病的病因, 应用组织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手段, 对患病三疣梭子蟹组织进行检验。研究发现, 患病三疣梭子蟹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 行动迟缓, 鳃水肿;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鳃及血淋巴液未发现寄生虫, 肝胰腺等组织中也未分离到致病菌; 采用 PCR 方法对病蟹进行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青蟹双顺反子病毒(mud crab discistrovirus-1, MCDV-1)以及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 SSRV) 蟹类常见病原 PCR 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病蟹的肝胰腺、心脏、鳃等组织的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和嗜酸性包涵体;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显示: 病蟹的肝胰腺、心脏和鳃组织中均存在六边形病毒颗粒, 粒子直径 150 nm 左右, 与已报道的十足目虹彩病毒 1 (decapoda iridescent virus 1, DIV1)形态特征相似。采用特异性套式 PCR 检测方法对患病蟹组织样品进行 DIV1 病原检测, 所有样本均扩增出 457 bp 和 129 bp 大小的目的片段。进一步根据 GenBank 中 DIV1 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表达基因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表达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均能从病蟹样品中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MCPATPase 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区全长。将扩增获得的 MCPATPase 基因 ORF 区全长进行测序和同源序列比对分析, 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十足目虹彩病毒属(Decapodiridovirus)病毒的 MCP ATPase 基因序列自然聚为一支, 判定导致此次三疣梭子蟹发病病原为 DIV1。根据原位杂交探针设计原则, 以 DIV1 的 MCPATPase 基因的保守区域为靶位点分别设计探针,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获得了病毒粒子在病蟹肝胰腺、心脏、肌肉和鳃组织的分布情况, 与电镜切片观察和套式 PCR 检测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可为海水养殖三疣梭子蟹十足目虹彩病毒 1 病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最适宜的投喂时间,本实验将120只初重约68 g的幼蟹随机分养在24个塑料缸(70 cm×40 cm×50 cm)中。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昼夜分为8个时间点:10:00、13:00、16:00、19:00、22:00、01:00、04:00、07:00,每个时间段作为1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1次)的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的昼夜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幼蟹在不同投喂时间点表现出24 h周期性的摄食节律,且总摄食高峰期在22:00。从其中6d的平均摄食量可以看出,河蟹主要在19:00~22:00时间段摄食;在肝胰腺酶活性方面,淀粉酶活性在19:00~22:00内高于其他各组,且在22:00获得最高值;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钠钾ATP酶酶活性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13:00~22:00时间段这些酶的酶活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最高值均在22:00获得。在相关摄食基因表达方面,肝胰腺中Lept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22:00点显著低于13:00和16:00,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中胆囊收缩素(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22:00点显示出最低值,与10:00、13:00、04:00和07:00点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存在明显的摄食节律,这可能与光照紧密相关,最适宜的投喂时间为22:00。  相似文献   

18.
图们江水系绒螯蟹的形态差异与遗传混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图们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种群现状,以图们江水系绒螯蟹为研究材料,将我国黄河和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及日本本土的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作为参照对象,应用三种形态多元分析方法与STRUCTURE聚类分析方法,对它们的32个外部形态性状进行分析。判别分析显示,图们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低(83.30%);主成分分析显示图们江群体的12个差异最大的表型性状均位于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之间,呈现为中间类型;传统聚类显示图们江水系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形态差异最小;STRUCTURE聚类显示,图们江有60%的个体聚入日本绒螯蟹群体,而只有10%的个体聚入中华绒螯蟹群体,其余30%个体为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中间类型。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图们江水系绒螯蟹为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分布的重叠区与混杂区,但其形态偏向日本绒螯蟹。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核心群体、苏南养殖群体、苏北养殖群体、长江野生群体和洪泽湖野生群体中选择大规格亲蟹,规模化构建ES-P2017家系,成功定向构建全同胞家系96个,家系构建成功率96.00%,选择56个发育良好的家系进行育苗,最终获得40个家系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