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渔业跨国作业愈来愈频繁,远洋捕捞业的合作贸易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出国的职务船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渔业职务船员考试发证工作是检验和考核渔业职务船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主要形式,是检验渔业职务船员培训质量,确保渔业船舶航行作业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渔业船员培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齐鲁渔业》2008,25(7):62-62
我国的渔业船员管理实行从业资格认定制度,即职务船员必须经渔港监督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适任证书,其他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方准予上船作业。而2004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了对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行政机关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考前培训,也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它助考材料。  相似文献   

3.
林光纪 《福建水产》2012,34(2):163-170
建立并实施渔业捕捞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监管渔业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渔业界呼声很高的渔业捕捞准入制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辨析,指出当前国内学者对渔业捕捞准入制度的理解偏差;并从捕捞准入的内涵、边界、渔业捕捞准入制度的市场经济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捕捞"禁入、许可制度"的现状,对建立渔业捕捞准入制度进行理论剖析,初步提出了渔业捕捞准入制度体系框架,包括捕捞准入制度内容、捕捞准入方式、我国捕捞准入的基础条件,以及重构我国渔业捕捞准入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 海洋渔业生产.风险性很大,如何做到渔船安全航行与作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从事海洋渔业生产除具备合洛的船只和先进的网具外,还必须有一批精通航海技能的台格船员,特别是职务船员,才能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作业。 1 渔业船只职务船员的基本状况 1.1 渔船增多,职务船员数量严重不足国家规定:5等渔船职务船员应配有驾驶1人,司机1人:4等渔船职务船员应配有船长1人,付船长1人,轮机长1人,大管轮1人。按此标准,我  相似文献   

5.
《齐鲁渔业》2009,(11):63-63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于近日举办内陆渔业职务船员培训班,对全市163名内陆渔业职务船员进行集中培训。此次内陆渔业职务船员培训在全省尚属首次。培训班举办4期。其中,日照水库1期、莒县1期、五莲县2期。培训内容主要是生产中必须掌握的航行、渔船操纵、水上求生及急救、渔船避碰、轮机管理、渔业港航法律法规等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海洋捕捞生产结构的调整、群众渔船不断更新换代,船体结构功率逐渐加大,单船捕捞能力增强,作业渔场较远。因而渔船职务船员的配备和缺额的矛盾随之产生,成为较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加强职务船员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保证每船有足  相似文献   

7.
2010年,日照市将“万名渔业船员培训”等惠渔工程列入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由政府拨付专项资金,计划用2年的时间,对全市万余名渔业船员轮训一遍。日照渔港监督处按照“培训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扎实开展了万名渔业船员培训工作。2010年度共举办各类船员培训班47期,培训渔业船员7234名,其中五等职务船员1024人,  相似文献   

8.
渔船是海洋捕捞产业中的重要载体,船员配备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渔业船舶队伍不断扩大,渔船船员配备标准也在稳步地调整。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船员队伍是促使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世界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原因,积极出台各项渔船船员的安全规定和保障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船员最低配备标准。文章通过对渔业船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渔船和船员配备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评析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议  赵丽华 《水产学报》2021,45(4):613-620
2017—2018年我国沿海5省开展了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试点渔业的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试点渔业在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捕捞准入、加强渔捞日志管理、试行观察员制度、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同试点之间在实施捕捞限额管理的渔业资源种类选择、渔场和渔船及作业方式的特定性、配套制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在捕捞对象种类的单一性、渔场进入的排他性、捕捞限额分配方式、渔获量监测措施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实施捕捞限额制度仍存在多鱼种渔业问题、捕捞生产监测制度尚未建立、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不足、捕捞限制性措施未能有效执行、管理能力和体制不适应需求、违反管理要求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建议修改《渔业法》以完善捕捞限额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渔业资源调查、监测,建立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建立多方参与和跨区域联合的监管机制,根据渔业特点分类设置捕捞限额及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今年伏季休渔期间,大连市从实际出发,决定利用70天的时间,对全市捕捞渔民普遍进行一次渔业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并强调渔民及家属的培训教育率都要达到百分之百。 大连有捕捞渔船15000多艘,船员6万多名。今年一季度,海上捕捞安全生产事故高出往年同期,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决定从5月开始,拿出4个月时间,对渔业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目前,第一阶段安全检查和教育工作已告一段落。休渔船靠港、人上岸,是对船员进行集中教育的最好时机,大连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伏季休渔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对职务船员、普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有关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现状,一些渔业发达国家(地区)调整海洋捕捞业的做法及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实施TAC制度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探讨了持续稳定地发展我省海洋捕捞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渔业大背景下渔业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现行的渔业管理模式与现代渔业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究其原因,渔业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代渔业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渔业管理新模式,建立排他性的、明晰的、可转让的渔业产权制度,消除自由准入状态下渔民的竞争性捕捞心理,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海洋捕捞渔业是中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核算是反映海洋捕捞渔业转型升级成效的重要方式。借助渔业统计指标数据,对2018年近海捕捞渔业和远洋渔业产品的平均单价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近海捕捞渔业产品平均单价为18.82元·kg^-1,广东的平均单价最低,仅为10.88元·kg^-1;远洋渔业产品平均单价为11.64元·kg^-1,河北的平均单价最低,仅为2.55元·kg^-1。通过对海洋捕捞渔业产量、产值统计方法进行梳理与案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包括:产值核算与结果公布的机构衔接不充分,产值核算过程中的产品价格种类不齐,海洋捕捞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统计不足。提出加强统计数据发布前的沟通与协调,完善捕捞渔业产品与价格调查目录,完善海洋捕捞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统计制度,理顺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数据统计调查制度等建议,以期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为评估海洋捕捞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渔业统计和资源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20多年来对渤海渔业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年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以后,渤海捕捞产量和捕捞效率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特别是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捕捞产量分别增加了3.96倍和1.74倍,占渤海总捕捞产量的比重有所提高。1999年以后,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并于2008年趋于稳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在1998~2014年渤海渔业资源量急剧下降之后,近年来有资源量增加迹象,鳀(Engraulis japonicus)、银鲳(Pampus argenteu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经济种类的资源量在2014~2015年有所提高,但总体低于1992年同期水平。休渔期内,渤海主要渔业种类得到了生长繁殖的时间和空间,资源量增加了3倍以上,渔业生物平均体长和体重增加,但长期以来资源小型化和低质化趋势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海洋环境生态修复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等有关海洋捕捞和渔业资源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我国海洋渔业面临捕捞过度、渔具选择性差,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等主要问题,提出2个学科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最后建议目前可以开展的适宜捕捞力量研究、渔具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多波束渔用声呐是海洋渔业实现高效、精准和选择性捕捞的重要工具。为了系统分析多波束渔用声呐探测性能及主要制约因素对作用距离的影响,针对圆柱形阵多波束渔用声呐,采用水声学系统仿真的方法,分别对主要为噪声和混响环境下的渔用声呐探测性能进行分析,对不同海况下噪声不同目标强度鱼群的探测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窄带系统和宽带系统降低混响的能力,并对噪声和混响混叠环境下的渔用声呐探测性能进行仿真分析;最终,从系统设计、发射方式、接收方式等多个角度提出提高渔用声呐探测性能的方法,为远距离、高分辨率多波束渔用声呐的研制提供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ddresses a little‐discussed relationship between wild capture and mariculture, when the latter involves grow‐out of small wild‐caught fish or invertebrates in captivity. Seafood generated in this way is typically considered to be a form of aquaculture because it is assumed that, for animals removed from the wild when natural mortality is still very high, the protection conferred by culture operations will improve survivorship and enhance production. This assump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however, apply when animals are removed well past the time of early high mortality. As one exampl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an early life‐history phase (ELP) fishery supplying culture operations, a preliminary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n ELP fishery supplying live reef fish, especially groupers, in Southeast Asia. Grouper culture depends on both hatchery‐produced and wild‐caught fish which are then grown out to market size. Following interest to develop grow‐out operations in Indonesia, a pilo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izes and capture rates of species of interest to the live fish trade, and to determine the likely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an artificial shelter (gango) type of capture metho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15‐month study, we drew inferences regard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fishing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of space, fish and materials for a viable grow‐out ope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angos were unselective for either species or size. Only 1.4% of the total fish catch (by number) were target species, mainly the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and most were large (mean total length was 13.6 cm) enough to have bypassed the early high mortality phase. Moreover, there were large non‐target catches that included many food fish species too small to be useful in catches. Given the large number and area of gangos needed for a viable operation, and that many groupers captured could probably have survived to reproduc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is approach could be substantial. These results, and literature on other ELP fisheries, suggest that these may often need management, have important links to other capture fishery sectors, and require careful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costs and benefits before introduction o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面向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劲锋 《水产学报》2000,24(3):235-239
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对海洋渔业领域的模型进行分类和维护,支持模型的生成、存储、查询、运行和分析应用,完成海渔况速预报、渔业资源量的评估与预报以及渔政管理等功能。作为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技术与示范试验818-07海洋渔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专题成果的一部分,本文对模型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基本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的总体框架和软件实现,探讨了系统在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reservoir fishery of China is essentially a post-1950 development. China has an estimated reservoir acreage of 2 × 106ha of which about 1.44 × 1O6ha is used for fisheries. The present reservoir fish production averages 214kg/ha/year and accounts for about 8-9% of the total inland fish production, which is around 4.0 × 1O6mt. The total reservoir fish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per unit area in China have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since 1980.
The Cwhinese reservoir fishery is essentially a stock and capture fishery. The reservoir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spects of the present fishery are discussed. Those practices which are not found in the rest of Asia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20.
在综述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等自然资源租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提出了渔业资源租金的理论框架及其计算方法。渔业资源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再生性、洄游性、共享性等特性。由于具有共享性以及存在所有权和产权分离等问题,使得渔民在捕捞作业中只重视使用捕捞权利,而忽视对捕捞种类的养护,因此在自由入渔情况下捕捞生产中存在"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我国近海实施渔业资源租金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国内外渔业资源租金研究方法,以近海鲐鱼(Scomber japanicus)资源为例,提出了鲐鱼资源租金计算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