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8年7月12日采样分析江苏省泗阳县9处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养殖中期水体的理化环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并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虾养殖水体中,溶氧(DO)8.44 mg/L、pH 7.91~9.26、总氮(TN)1.030~1.571 mg/L、总磷(TP)0.174~0.421 mg/L、高锰酸钾指数(COD_(Mn))4.39~8.16 mg/L,说明青虾养殖水体具有DO和pH较高,N、P及有机质较低的特点。养殖水体内共观察到浮游植物64属/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浮游植物密度为0.06×10~8~3.06×10~8个/L。RDA分析显示,水温、亚硝酸盐氮(NO_2~--N)和COD_(Mn)是影响青虾养殖水体中优势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混养种类对青虾养殖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管理模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更显著。鉴于所调查的青虾养殖水体内pH和Ca~(2+)质量浓度低于青虾生长最适值及TP和COD_(Mn)质量浓度升高会增加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建议适当施加生石灰来提高养殖水体中的pH和Ca~(2+)质量浓度,并通过建立构建生态沟渠、生态塘等生态工程化设施控制养殖水体中TP和COD_(Mn)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8年9月10日对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体基本理化因子,并采取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NQI)、营养状态指数法(E)、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A)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P)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各站位的水温、盐度、pH、DO、COD和DIP含量均符合海湾扇贝养殖水质标准,但是DIN含量严重超标。评价结果显示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且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养殖区内比养殖区外情况更为严重,其中N7站位最甚。DI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几口虾池藻类的种类与数量的同时,检测了这些虾池的几种生态因子(pH、DO、比重和NH3-N),并结合室内小水体模拟实验,讨论了浮游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对养殖虾池生态的影响。结果认为,以硅藻(如骨条藻和角毛藻等)或绿藻(如小球藻等)为优势的虾池,养殖生态较稳定,对虾养殖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9个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alis)、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及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春季日本星杆藻在荣成湾大量出现使其成为优势种。4个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6.9~251.7)×10~4cells/m~3,平均为119.3×10~4 cells/m~3,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全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指数(D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13、0.40~0.60、0.58~0.79和0.70~0.84,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均处在较好水平;CC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溶解氧(DO)、硅酸盐(SiO_3~)2–)-Si)、铵盐(NH_4~+)、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除了季节影响因素以外,当地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可能是导致目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3—11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十六涌3个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种,主要由硅藻、蓝藻、甲藻、绿藻和裸藻5大门类组成,其中硅藻种类最多(19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65.5%;其次是蓝藻,共5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17.2%;甲藻3种,绿藻和裸藻各1种。共出现优势种16种,主要为直舟形藻(Navicula directa)、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布纹藻(Gyrosigma acuminatum)、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和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等。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2.56×10~3~189.2×10~3个·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介于0.468~2.597。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DA结果表明,营养盐、盐度和pH是影响养殖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5月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海水营养盐(NH4 -N、NO3--N、NO2--N和PO34-P)含量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其含量变化特征,并利用一种新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了唐岛湾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含量随养殖进程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调控;养殖区N/P值的年平均值为46.45,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缺磷,春、秋、冬季都以磷为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春季尤为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除春季达到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贫营养水平,表明该养殖区的营养水平较低,水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大鹏澳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2001~2002年对大亚湾大鹏澳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海域水环境的监测资料,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海域水环境质量较好,除夏季溶解氧(DO)和春季的硫化物浓度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情况较严重外(超标率均为62.5%),其他水环境因子一般不超标。养殖区DO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区(t-test,P<0.05),而NH4-N和PO4-P浓度则一般高于对照区,其他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海水CODMn、BOD5和硫化物主要与网箱养鱼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有关;而水温、盐度、透明度、悬浮物、DO和pH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大亚湾亚热带季风气候,NO2-N、NO3-N、DIN、PO4-P和SiO4-Si等营养因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Chla的季节变化则主要受水温和N:P比的影响,与网箱养鱼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贝藻混养互利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1年 3月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实验基地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进行了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和海带 (L aminaria japonica) 3种配比模式 (栉孔扇贝密度分别为10、2 0、10粒 / m2 ,海带密度分别为 1.0、1.0、2 .0棵 / m2 )混养实验 ,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 ,浮游植物消长情况以及栉孔扇贝、海带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实验表明 ,模式 较模式 、 中 TIN、Si O4- Si、PO4- P的浓度低 ,其 TIN中 NH4- N含量较其余两种模式低 ;同时 ,模式 中浮游植物数量减少 13.872× 10 3 cell/ L,叶绿素含量减少 1.96 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6 .0 4 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9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12 .99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8mg/ m3 ) ,下降幅度最大。而模式 的 DO含量相对较高 ,其栉孔扇贝生长显著 ,壳高较实验初始时的壳高存在显著差异。故在本实验条件下模式 的混养配比较合理 ,其生态互利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浙江诸暨三角帆蚌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理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8月29日—9月1日采样分析了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10口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和理化环境因子。结果显示,三角帆蚌养殖池塘内共观察到浮游植物51属(种),优势种为平裂藻、微囊藻、腔球藻和栅藻;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71~8.01×108cell/L,71%~97%为蓝藻。池塘内的透明度(SD)平均值为33 cm、溶氧(DO)为4~12 mg/L、总氮(TN)为1.933~4.062 mg/L、总磷(TP)为0.154~1.010 mg/L、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6.49~10.06 mg/L,说明三角帆蚌养殖池塘具有DO较高,SD、TN、TP、CODMn和TN/TP较低的特点。RDA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池塘中浮游植物常见种类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说明相近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接近。鉴于所调查的池塘内TN、TP、CODMn和TN/TP较低,建议适当增加杂食性鱼类放养密度和配合饲料投喂量并降低鸭粪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澧县王家厂水库生态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以空间理论数学为基础,依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原则,计算并分析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澧县王家厂水库13个生态因子(透明度、水深、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电导率、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氮磷比、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关联度,南河关联序结果为:氮磷比>总氮>硝酸氮>氨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氧>酸碱度>总磷>水温>电导率>透明度>水深;北河:氮磷比>总氮>总磷>硝酸氮>浮游动物>水温>水深>酸碱度>溶氧>透明度>浮游植物>电导率>氨氮。分析表明,氮磷比、总氮和总磷是水库水体的优势影响因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个别样点超出Ⅲ类水标准外,其余均在Ⅲ类范围内;说明王家厂水库在放养鱼类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人工能量投入,可以达到既增加水体生物的多样性,又提高水体生产力,实现水生态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天津市河流、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9年5月、7月、9月对天津市的5条河流和4个水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河流浮游植物为7门100种,优势种为绿藻、蓝藻;水库为8门81种,优势种为硅藻、蓝藻。环境因子在河流和水库间差异极显著的为透明度、pH、总磷和重碳酸盐碱度(P<0.01)。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河流依次为:浮游动物丰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碳酸盐碱度、磷酸盐浓度、总磷;水库依次为:重碳酸盐碱度、钙离子浓度、氨氮、透明度、溶解氧、水深、叶绿素(a、b)、总碱度、总硬度、pH。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以空间理论数学为基础,依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原则,计算并分析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澧县王家厂水库13个生态因子(透明度、水深、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电导率、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氮磷比、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关联度,南河关联序结果为:氮磷比〉总氮〉硝酸氮〉氨氮〉浮游植物〉浮游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采用蓝网、白纱、绿纱、编布、瓦片、石头制成的各种人工参礁对刺参池塘生态系统中底栖藻类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底层溶氧和营养盐等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较深的蓝网与绿纱附着底栖藻类的生物量较大;水深小于150cm时附着生物量较大;小型底栖藻类在编布、瓦片上的生物量较大;大型底栖硅藻在蓝网、绿纱、白纱等有孔网片上的生物量较大。NO3--N远远大于NH4+-N并与底栖藻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极小;而底层NH4+-N与底栖藻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较大,为0.7176;PO43--P与底栖藻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介于二者之间。人工参礁的材料、设置方式与水深是刺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条件,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短期内Nualgi营养素对池塘水质和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池塘中的不透水有底帆布围隔内共设计了4个试验组,依次分别添加Nualgi营养素(M1组)、补充硅藻藻种(M2组)、同时添加Nualgi营养素并补充硅藻藻种(M3组)、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C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的pH值、DO、TN、TP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Nualgi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IP的含量,M1组和M3组的IP显著低于M2组和C组;M1组、M2组和M3组中的NH_4~+-N、NO_2~--N和CODMn含量显著低于C组,表明Nualgi和硅藻藻种都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NH_4~+-N、NO_2~--N和CODMn的含量,对养殖水质具有显著的调控效果。试验各组的藻类种群极为丰富,试验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09属186种,其中绿藻门47属86种,硅藻门26属48种,蓝藻门18属27种,裸藻门11属17种,甲藻门3属3种,隐藻门2属3种,金藻门2属2种。结果显示:添加Nualgi和补充硅藻藻种都可以有效提高水体中硅藻的生物量并抑制绿藻和蓝藻的生长,同时可以改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试验进行到第20天时,M1组、M2组和M3组中硅藻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组,绿藻和蓝藻的生物量显著低于C组。试验中,颗粒直链藻在M1组、M2组和M3组中成为优势藻种,但并未在C组中成为优势藻种,小空星藻和四足十字藻仅在C组中成为优势藻种,四尾栅藻在M1组、M2组和C组中均成为优势藻种。在试验期内,各试验组之间的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香农-威纳指数均在2.00以上,表明Nualgi和硅藻藻种并没有影响到水体中藻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漳泽水库水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漳泽水库水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依据历史资料和现场监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漳泽水库水环境要素年际分布的差异性较大,外源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影响漳泽水库水质的首要原因。近10年来,漳泽水库水环境要素年际间均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但月度变化差异较大;水质指标(BOD5、CODMn和DO)含量月度最高值出现在枯水期的2、3月份;7月份,DO和NH3-N处于最低值。TP在枯水期含量最低,平水期最高,丰水期则居中。温度、降雨量、蓄水量等因子的季节变化对水环境要素年内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水温分层特性增强了水环境要素在垂向的分异性。  相似文献   

17.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双齿围沙蚕幼体在水交换周期分别为8h、4h、2h的流水、模拟潮汐和静水等5种不同水交换条件下的生长。培养双齿围沙蚕幼体50d。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幼体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静水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pH、DO逐步降低,而NH3-N、H2S的浓度逐步增高;在模拟潮汐的水槽中,pH值、DO、NH3-N、H2S循环变动;在3个流量大小不同的水槽中,pH值、DO、NH3-N、H2S呈逐渐变化,变化幅度与水流量大小有关。各水槽中双齿围沙蚕幼体均有很高成活率。双齿围沙蚕幼体的增重倍数以12倍/d流水的3.77为最高,模拟潮汐的3.49次之,再次为6倍/d流水和3倍/d流水的3.29和2.20,最差为静水养殖的1.75。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6年4月对福建北部沙埕港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研究和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调查共出现浮游植物115种,种类以沿岸广温广盐性种为主,并呈现较为明显的亚热带海湾种群区系特征,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3113.24ind·L^-1;水平分布上,呈内湾高于外湾的格局;垂直分布上,表层丰度略高,不同水层的分布梯度不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2.390、2.650、0.726、0.306。应用PRIMER软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沙埕港浮游植物群落分为内湾群落和外湾群落2大类群,且前者的异质性高于后者;影响主要差异的环境因子为溶解氧、pH、硝酸盐和硅酸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1%),相关系数为0.372;(pH、NH4、SiO4)是匹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最佳环境变量子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1。  相似文献   

20.
运用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了桑沟湾浮游植物和无机氮营养盐的年变化规律、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无机氮营养盐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养殖活动的季节性增大了二者的季节变化幅度;桑沟湾浮游植物和无机氮营养盐的分布受大面积海带和贝类养殖的影响;外海营养盐补充是桑沟湾内无机氮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