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评估商品规格杂交黄颡鱼的食用营养价值,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vachelli(♂)]、雄性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商品鱼的形体指数、出肉率和肌肉的营养组成、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的肥满度与雄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杂交黄颡鱼的胴体率、含肉率和脏体比均与雄性瓦氏黄颡鱼及雄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黄颡鱼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与雌、雄黄颡鱼均无显著差异;雄性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较低,脂肪含量最高;杂交黄颡鱼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雄性瓦氏黄颡鱼(P0.05);杂交黄颡鱼肌肉脂肪中C22:6n3的比例和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例与雌性黄颡鱼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雄性瓦氏黄颡鱼,均低于雄性黄颡鱼。试验表明,杂交黄颡鱼的体形和出肉率与雄性黄颡鱼一致,其肌肉为低脂蛋白食品,营养价值与黄颡鱼接近。  相似文献   

2.
两种杂交黄颡鱼的生长与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两种杂交黄颡鱼生长和形态差异,以黄颡鱼♀与乌苏里拟鲿♂、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为实验组,全雄黄颡鱼群体为对照组,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和形态学测量试验。结果显示,在3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在5月龄和8月龄的体质量均显著大于其他两个杂交后代(P0.05),分别为(15.72±7.19)g和(78.09±25.37)g,并且绝对增重率也高于其他两个杂交后代,分别为0.23 g/d和0.70 g/d。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差异系数,其值为0.01~0.65,表明3个杂交后代群体的形态学差异处于种群间水平;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8.52%、17.57%、11.83%、11.29%,累计贡献率为69.23%;同时,利用第一、第二主成分得分绘制散点图,显示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群体和全雄黄颡鱼群体基本重叠,而黄颡鱼♀与乌苏里拟鲿♂的杂交后代群体偏离了全雄黄颡鱼群体,这一结果在聚类分析中更直观反映出来。由此可见,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群体生长速度表现最优,且体形更接近黄颡鱼。  相似文献   

3.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皮肤显微结构、皮肤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力和脑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微流水室内养殖系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高组胺添加量组(H1000组,组胺含量1 390 mg/kg)黄颡鱼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及脑组织中MC1R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添加量组(H10和H100)黄颡鱼皮肤黑色素含量和脑中MC1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组胺添加量的增加,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组胺对黄颡鱼生长表现无影响,但会引起黄颡鱼体色白化,且白化程度与饲料中组胺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银鲫促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饲料中分别添加1%的党参、黄芪、黄芩、刺五加、大蒜、黄连、螺旋藻,对银鲫均有促生长的作用,其中以螺旋藻组生长最快,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1.55%(P<0.01),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下降了11.48%。增重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还有党参组、大蒜组、黄芪和刺五加组,分别提高了10.18%、7.99%、7.36%和7.29%,黄连和黄芩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4%、2.00%,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为亲本,建立了杂交(正交)乌♀×瓦♂、(反交)乌♂×瓦♀及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自交4个试验组合,鱼苗在水泥池培育51d,放入土池网箱养殖,在412、710d分别测定了相应的生长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51、412、710d3个生长阶段比较,正交组合(乌♀×瓦♂)全长、体质量均大于反交(乌♂×瓦♀)和自交组合。整个试验期间4个群体质量绝对增加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特定生长率则下降。质量增加率以正交组最高,412、710d时,杂交组高于自交组,正交组与自交组差异显著(P<0.05),反交组与瓦氏黄颡鱼自交组差异不显著(P>0.05)。(2)3个生长阶段子代群体肥满度,以瓦氏黄颡鱼自交组最大。(3)杂交组在3个生长阶段均有超亲优势,分别相差1.005倍、1.472倍、1.818倍。(4)证明乌苏里拟鲿与瓦氏黄颡鱼属间杂交及育苗生产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豆小肽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30%鱼粉组为对照组(A0),大豆小肽蛋白分别替代17%、33%和50%的鱼粉作为实验组(A17、A33和A50),配制4种等氮配合饲料。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0尾平均体重为(3.7±0.6) g的黄颡鱼幼鱼,进行为期80 d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A17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33组除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50组饵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及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肥满度(CF)和脏体比(VS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豆小肽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全鱼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当大豆小肽蛋白替代鱼粉水平从33%升高至50%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实验组肠脂肪酶和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33和A50组胃淀粉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小肽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肝胰脏丙二醛(MDA)活性无影响。综上所述,黄颡鱼配合饲料中鱼粉替代量小于33%时,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且对鱼体肝脏抗氧化功能无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探究大豆小肽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等的影响,以期为黄颡鱼饲料配制和大豆小肽蛋白的使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傅美兰 《河北渔业》2010,(12):15-17
试验探讨了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黄颡鱼生长及体色的影响,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4、0.6、0.8和1.0 g/kg维生素E(含量50%)配制成1~6#饵料,在1~6#饵料中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68、175、268、364、482和562 mg/kg。在水温26~28℃下,用上述饵料分别投喂体重(21.18±13.31)g的黄颡鱼60 d,从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和成活率等方面来看,黄颡鱼饵料中维生素E适宜含量为268 mg/kg。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β-1,3-葡聚糖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江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机能、体成分等重要指标产生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75±0.01)g的江黄颡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投喂基础饲料,5组投喂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 000mg/kgβ-1,3-葡聚糖的试验饲料,进行42d的养殖试验。由试验结果显示,各组江黄颡鱼之间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成活率(SR)、肥满度(CF)和肝体比(HSI)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β-葡聚糖的组实验前后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在G600达到最高,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饲料中添加β-1,3-葡聚糖对各组江黄颡鱼血清总蛋白、尿素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所升高(P0.05),β-葡聚糖添加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所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β-1,3-葡聚糖对江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饲料中小球藻添加量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共设置5组,分别为1个对照组(G0)和4个处理组(G1—G4)。其小球藻的添加量分别为0.00%(G0),2.50%(G1),5.00%(G2),7.50%(G3)和10.00%(G4)。于养殖的第28和56天,测定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鱼体生长指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小球藻含量的增加,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体质量增加率呈上升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肝体指数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能力方面,饲料中添加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肝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降低鱼体内丙二醛含量。指出,饲料中添加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初始体重为(13.17±0.68)g、初始体长为(11.86±0.53)cm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50、100、200、400、800 mg/kg姜黄素的实验饲料,分别标记为T1–T6。实验周期为60 d,实验结束后,测定黄颡鱼生长、消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特定增长率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组)(P0.05);T3、T4、T5组前肠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6组肝胰脏、T5组脑与T4组头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0.05);脑实验各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6组肝胰脏、T5组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组肝胰脏、T5组脾脏、T5组中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提升(P0.05);血清实验各组GSH-PX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实验各组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5组肝胰脏、T4组脾脏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以200 mg/kg添加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60d后,通过测定供试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0%和2.0%的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试验组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生长、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  相似文献   

12.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制剂(黄芪∶板蓝根∶金银花∶生石膏=1∶1∶1∶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生长与免疫试验设7个处理,试验虾饲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9%、1.3%、1.7%、2.1%、2.5%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10 g,养殖周期56 d。结果显示:随着复方中草药水平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之增加,但仅最高组(2.5%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用二次回归曲线得到复方中草药水平为2.07%时增重率最高;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有显著影响,随着复方中草药水平的增加,这4种酶的活力出现先显著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酶活力最高的组是2.1%组;而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攻毒试验设3个处理组,不添加中草药的对照组、间隔投喂组和连续投喂添加了2.1%中草药制剂组,养殖试验结束后采用注射和投喂病毒两种方法攻毒(1.4×108cfu/mL弧菌病毒)。结果表明:注射和投喂后连续投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和79.19%,比对照组(试验Ⅰ组)高27.1%和17.2%。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连续投喂添加2.1%复方中草药制剂的饲料,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并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0℃下研究了在饲料中分别添加3种中草药方剂(复方A由甘草、紫草等组成;复方B由生鸡内金、生牡蛎、山药等组成;复方C由茵陈、板蓝根、黄芩等组成),对平均体质量37.09±4.09g鲫(Carassius aura-tus)肝胰脏和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15尾,每天按照鱼体质量的2.0%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饲料。实验结束后,取样测定鱼体肝脏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复方A、B、C皆可显著提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但却明显降低了尿酸(URIC)、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和球蛋白(GLB)的含量,其他几项生化指标升降不一;复方A、B、C对肝脏中Fe、ALP和肌酐(CREA)3项生化指标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对Ca、P、AST、总胆固醇(CHOL)、乳酸脱氢酶(LDH)、TP和GLB起相反作用。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中草药配方组成成分、取样部位、测试的生化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56 d后,通过测定供试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酶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和2%的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7 d显示试验组免疫保护率高达44.7%~59.8%。因此,从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3方面考虑,建议添加剂量为1.0%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和抗疲劳等作用。在水温23℃下,给饲养在水族箱中平均体质量85.88±2.45g的鲤(Cyprinus carpio L)投喂添加了复方中草药AB(由甘草等组成)、CD(由茵陈、板蓝根等组成)的配合饲料和一个对照组,连续饲喂28d后,停食一天,采集实验鱼血清和组织(肝胰脏、脾、鳃)样本,测...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和抗疲劳等作用。在水温23℃下,给饲养在水族箱中平均体质量85.88±2.45g的鲤(Cyprinus carpio L)投喂添加了复方中草药AB(由甘草等组成)、CD(由茵陈、板蓝根等组成)的配合饲料和一个对照组,连续饲喂28d后,停食一天,采集实验鱼血清和组织(肝胰脏、脾、鳃)样本,测定溶菌酶含量。结果显示,29d时,CD组血清及各组织溶菌酶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AB组除肝胰脏组织外,血清和其余组织中的溶菌本科含量也和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种中草药之间溶菌本科含量除肝胰脏组织外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这两种复方中药均有不同程度促进鱼类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00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47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张其中  李春涛 《水产科学》2012,31(7):387-391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石榴皮等47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8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石榴皮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超过20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7.81mg/mL;赤芍次之。虎杖等26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陈皮等19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后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虹鳟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复方中草药(复方1组、复方2组),持续投喂28 d。在第28天感染鲁氏耶尔森菌,检测感染后72 h的血清生化指标,并统计各组存活率。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组对虹鳟增重无抑制作用。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提高虹鳟感染鲁氏耶尔森菌后的存活率,其中复方2组的保护效果最好。感染72 h后,复方2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复方2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方1组和复方2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方中草药组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和血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提高鲁氏耶尔森菌感染后虹鳟的存活率,其中复方2组的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和红细胞(RBC)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后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上述4种饲料对实验鱼饲养120 d后,测定鲤鱼密闭性缺氧浮头时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3个剂量的中药复方Ⅱ实验组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缺氧条件下鲤鱼浮头时间,增加鲤鱼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中药复方Ⅱ能提高鲤鱼耐缺氧能力,并有改善外周血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