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赣渝县塑膜温棚培育河蟹幼蟹业,1998年发生河蟹幼蟹上岸病的塘口超过50%,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给河蟹幼蟹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寻找上岸病的治疗办法,笔者进行了多项试验,现将1999年进行的“上岸停在防治河蟹幼蟹上岸病中的使用效果”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上岸停购自汉宝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蟹苗购自赣榆县育苗一条街一工厂化育苗场。试验池为塑膜温棚结构,每个池长30~40米,宽8~10米,深0.8米,水深0.6米。培育池每平方米水面放苗量0.018~0.022公斤。2.地点…  相似文献   

2.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暴发病”、“出血病”,在江、浙、沪一带从5月底开始发病,其中6、7、8三个月为发病高峰,其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及药物研究室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研究该病的防治方法,已研制出防治该病的特效药物“长效水体消毒剂”和“鱼复宁”,日前使用面积达10万亩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预防6~9月份。1每月使用一次长效水体消毒剂03~04mg/L浓度全池泼洒。2每30~45天,内服“鱼复…  相似文献   

3.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5,(11):84-84
防治方法:①发病季节可每月使用一次溴氯海因,0.3~0.5毫克/升对池水进行消毒。②发病高峰季节,每半个月投喂药饵2~3天,其用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蟹宁5~10克、高效益生菌复合制剂2~4克、FRC活力源添加剂1~2克,以预防河蟹颤抖病的发生。③河蟹患病后,第一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  相似文献   

4.
河蟹亲蟹促熟培育中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药物对蟹栖拟阿脑虫的敏感性试验及其对河蟹亲蟹毒性的定性分析,确定苯扎溴铵25~30×10-6、福尔马林20~25×10-6、孔雀石绿+福尔马林(0.05+20)×10-6为防治河蟹亲蟹纤毛虫病的最佳药物浓度。记述了河蟹亲蟹纤毛虫病的病原体、症状及病因,确立了防治该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抖抖病”是近几年河蟹养殖中发病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也是给从业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寻求有效防治药物,不少渔药厂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攻关,对病因作了分析、检测,并分别研制成了多种防治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特效药,从而为广大养蟹户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希望。2002年常熟市渔业病害防治中心进行了中华绒螯蟹“抖抖病”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材料:“止抖王”、“蟹抖停”1号、2号、“蟹宁”、“蟹病康”、“蟹菌净”等。2.试验方法:选择唐市、沙家浜、任…  相似文献   

6.
河蟹养殖所发生的颤抖病从1997年开始时的来势凶猛,发展到近两年已传遍全国各地的养蟹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颤抖病已成为养蟹者的心腹大患,几近谈“抖”色变,成为养蟹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每年给蟹民们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无法统计。笔者在农村从事渔业生产指导工作40年,现对防治此病提出几点见解,供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及蟹农们参考。一、症状病蟹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螯足握力减弱,吃食减少,或者不吃食,最典型症状为螯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倒立。故称颤抖病,也叫环爪病、抖抖病。二、流行、危害情…  相似文献   

7.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6
河蟹甲壳溃疡病是由能破坏几丁质的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在甲壳溃疡病的发病早期,蟹体上有褐色斑点产生,斑点中部凹下,病蟹甲壳出现棕色、红棕色病灶,这些斑点逐渐发展,到发病晚期,斑点连成块状,中心部位溃疡,边缘呈黑色,继而引起其它细菌、真菌的侵入,严重影响河蟹的摄食、生长。同时还可见脱壳不遂的症状。  预防:  1.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脱壳素(每 100公斤河蟹添加 30克药物 /天),水产专用 Vc(每 100公斤河蟹添加 6克 Vc/天),促进河蟹正常脱壳;  2.避免蟹体受伤,每 10~ 15天,以每亩( 1.5米…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擅抖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水产品 ,在有些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1995年开始 ,皖、江、浙、沪地区发现了不明病因的中华绒螯蟹擅抖病。1998年据不完全统计已蔓延到上海、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市 ,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河蟹主要养殖区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尽管总体上国外对蟹类病害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得多 ,但河蟹的养殖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国内进行 ,有关中华绒螯蟹的病害研究国外没有涉及。因此由于国内大规模养殖而产生的河蟹病害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河蟹病害包括“颤抖病”(又称抖抖病、抖脚病等)在内的研…  相似文献   

9.
比较辽河水系河蟹和长江水系河蟹生长速度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规格的蟹种在不同养殖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度各月略存在一点差异;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有8月前后,而辽不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6-7月;辽河水系的河蟹青春期蜕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投喂。添加量为15%。2药物添加方法:“蟹健康3号”以15%的量直接添加河蟹抖病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辽河蟹与长江蟹生长速度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茜  占家智 《淡水渔业》1999,29(10):40-42
探讨了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两类规格的蟹种在不同养殖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度各月略存在一点差异,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前后,而辽河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辽河水系的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黑鳃病主要由副溶血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引起。初期病蟹部分鳃丝变成暗褐色,随着病情发展会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出现叹气状。主要控制技术:(1)用长效水体消毒剂或强消精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0.2~0.3克/米3水体,连泼二天。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Vc、VE2~5克+鱼血宁20~40克+益水宁2~4克,连喂5~7天。(2)全池泼洒二氯海因0.3~0.4克/米3水体或溴氯海因0.2~0.3克/米3水体,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克暴灵5~7克+蟹宁20~40克+Vc1~2克,连喂5~7天。3.…  相似文献   

13.
杨金林 《内陆水产》2002,27(11):15-15
近年来,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比效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20~30元/千克)。为此,2000~2001年笔者在河蟹养殖池塘进行了套养黄颡鱼试验,每667米2产河蟹50~60千克,黄颡鱼15~20千克,增效300~400元。现将河蟹池套黄颡鱼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面积0.67~1.33公顷,池底淤泥10厘米。池塘清整与消毒夯实堤埂,建好防逃设施。投放蟹种前15天左右,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体。种苗放养蟹种放养:选择正…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严防草鱼“老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英 《内陆水产》2002,27(7):33-33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害,每年6~9月份是“老三病”并发病的高峰期,现将草鱼“老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选用。1.取大黄50%、黄柏30%、黄岑20%,共同研成粉末,每100千克鱼重,每次用“三黄粉”0.5~1千克,食盐0.5千克,面粉0.2千克或麦麸10千克,加水和匀,制成半干状适口药饵,投入池中食台上,每天1次,3天为一疗程。2.按鱼塘水面,视鱼体重量,发病程度,用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油籽250~350克,方法是先将…  相似文献   

15.
河蟹“抖脚”症的病理分析及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河蟹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在近年来日臻成熟与完善,形成了天然海水、半人工海水和全人工海水育苗技术模式,相应也有了围网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使河蟹人工养殖产量逐年上升。但是自95年在上海崇明首次发现了具有“胸肢颤抖”症状而死亡的病蟹后,至98年在江、渐、皖、沪,以及辽宁盘锦等河蟹养殖主产区,相继发生严重疾病,各地依病蟹的主要临床症状,称为“抖脚病”、“抖肢病”、“腹水病”和“仔蟹上岸”等。从幼蟹(5-10g/只)到成蟹(200-2509/只)皆有发生,发病时间自春季到秋季皆有,随着放养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王宝云 《科学养鱼》2002,(12):10-10
具有10万多亩养蟹水面的盐都县,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试验、示范和总结,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了蟹池套养其它水产品的养殖模式,使养殖水面的纯效益提高了30%左右,仅套养的水产品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为微利时期养蟹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该县的养蟹水面套养,分套养单一品种和多品种套养等方式。所谓套养单一品种,就是在蟹种放养后,套放一定数量的与河蟹习性没有矛盾的某一肉食性鱼种,如每亩蟹池套放3~5厘米的鳜鱼夏花50~60尾或尾重50~100克的鳜鱼种10~20尾,经过5~6个月的饲养,每亩可捕获尾重40…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抖抖病”流行情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蟹“抖抖病”是对二龄蟹危害极大的常见病。该病正在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养蟹地流行并逐步蔓延。据调查,在流行区发病率为30%~80%,死亡率10%~100%;流行季节4~10月,其中8~9月是流行高峰期。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不良,病原体以弧菌为主,不排除病毒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河蟹颤抖病是当前河蟹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严重地阻碍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九九年该病的发生率达50%以上,死亡率达30%以上,甚至个别池塘达到死亡率在8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业者谈“抖”色变。河蟹颤抖病,又叫“宽爪病”或“抖抖病”等,其主要症状为:病蟹的援食减少,活力能力减弱或爬到池岸边或伏于水草之上,反应迟钝,步足连续颤抖,口吐泡沫,背部向下很难翻身。病蟹解剖后,蟹体的肉质糊化,甚至步足肌肉萎缩,中空。有些病蟹肝脏病变,肠道发炎,无食或少量食物,有些病蟹伴有腹水…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特种水产品的偏爱和河蟹高利润的刺激,河蟹养殖在全国遍地开花,与此同时,人为过多的调控和干预,使河蟹疾病越来越多,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尤其是令蟹农谈抖色变的“抖抖病”,更是来势迅猛,损失惊人。笔者在多年的技术推广中认为,只有树立蟹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兼施、防重于治”的原则,重点做好“六消毒”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降低“抖抖病”造成的损失。 1 做好蟹种的消毒工作 生产实践证明,即使是体质健壮的蟹种,或多或少都带有各种病源菌。放养未经消毒处理的蟹种,容易把病源体带进池塘,一旦条件合适,便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因此,在放养前将蟹种浸洗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减  相似文献   

20.
陈卫境 《渔业现代化》2002,(1):15-16,18
在江苏的特种水产养殖中 ,河蟹的养殖规模一直高居榜首。河蟹的养殖模式不断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创新 ,目前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模式有虾蟹混养、稻田养蟹、种草养蟹等。无论何种模式 ,放养的大规格蟹种越来越多。河蟹养殖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1 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格、集约化之路短短数年时间 ,每 5 0 0 g河蟹已从动辄百元的“天价”降至现在的 2 0~ 30元甚至 1 0~ 2 0元。蟹价走低已使河蟹养殖步入微利时代。不过 ,养蟹边际效益的大幅递减已使其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临界点。因此 ,今后河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