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洪业 《畜禽业》2006,(10):52-52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1,2,3]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我省民和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表现及发病症状发病的6头奶牛均为头胎牛,发育良好,体质良好,临产前无任何异常临床表现,除1头(1574号)发生难产外,其余5头均为顺产。产后当即卧地不起,全身出汗、外表皮肤触诊敏感,卧地呻吟;体温38.5~38.8℃,心跳加快,节律紊乱,呼吸基本正常(有2例病…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该病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11)
文章通过一例奶牛产后瘫痪病的诊治,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观察、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体会。以期对科学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份,我县某农户养奶牛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致奶牛胃粘膜严重损伤,卧地不起,终至死亡,值得养殖户及兽医同仁警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何学谦 《畜禽业》2005,(5):27-27
自2003年以来,笔者先后诊治了5例奶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的病牛,经过6-10d的治疗,5头病牛全部治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5)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也被称之为产后瘫痪。其疾病主要症状为奶牛的体温迅速下降,出现吞咽困难和行动困难,呈现卧地不起的姿态,四肢开始失去知觉,体内的血钙水平迅速下降。奶牛的生产瘫痪比较容易出现在高产奶牛身上,初次生产的奶牛发病率较低。其病因构成较为复杂,只能根据奶牛发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不仅能保障奶牛的健康,更能够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奶牛生产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止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1)
一般在寒冷季节或者奶牛产后,奶牛发生血红蛋白尿症的概率较高,其主要特征为排出血红蛋白尿,且患牛存在程度不同的贫血症状,原因为其大量溶血红细胞受到破坏。奶牛一旦发生此病症,由于病情较急,若诊断和治疗不当,则其可在2~3 d内发生死亡。奶牛血红蛋白尿症如果治疗不正确或诊断不及时,则会呈散发性发展,从而给养牛户造成严重损伤。分析了奶牛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一些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一些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方法对131例患牛进行加减辩证施治,治愈126例,治愈率为96 2%,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方药活血健脾散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0月17日-20日,淮安区淮城镇一养殖户王某饲养的3头母猪在产后先后出现以精神沉郁、厌食、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母猪产后瘫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猪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逐日下降,泌乳量减少,粪便少而干,体温正常或略高一点。轻者站立困难,特别是后肢,行走时后躯摇摆;重者后肢瘫痪,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食欲废绝,无奶或少奶,也不知哺喂仔猪,肌肉松弛,末梢皮肤变冷,知觉丧失,对各种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的综合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由于大量泌乳,糖丢失过多,且能量和糖源供应不足,而导致血糖降低和血酮浓度增高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病.笔者近年来收治40多例奶牛酮病,经治疗全部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据统计,该病主要发生在母牛产后20d之内,最迟不过7周,个别有在产后6个月内发病的.虽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营养供应不全,特别是在奶牛泌乳高峰期当饲喂大量精料高蛋白和高脂肪性饲料,而碳水化合物饲料青饲料、干草等供给不足,以及运动不足时,最易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产牛比初产牛发病率高,青年高产牛比其他牛发病率、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新的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和治疗方法,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12)
德宏奶水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德宏州用本地的德宏水牛与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杂交育成的一种奶、肉、役兼用的水牛。育成的奶水牛,在用于挤奶的同时,还可役用。产后酸中毒是近年来在奶水牛产后发生的一种疾病,患病奶牛都发生于产后3 d内,而且都是高产或有难产史的奶牛。该病发生迅速,病初奶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肌肉震颤,瘤胃蠕动音减弱,步态蹒跚,站立不稳,喜卧。后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流涎,瘤胃蠕动音消失,病牛趴卧不起,排水样稀便,有酸臭味,有的有时有血丝。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牛死亡。  相似文献   

13.
徐志洪 《畜禽业》2006,(6):50-51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奶牛此病发生率更高,往往因防治不当使奶牛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4.
靳智勇 《畜禽业》2012,(10):43-44
为研究高原地区奶牛产后子宫的复旧对产后发情与配种怀孕情况的影响,对20头(实验组)产后奶牛进行药物处理,40头(对照组)产后奶牛不作任何处理。从产后到下次发情配种,观察各组奶牛的发情和配种受胎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产后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分别为(91.1±32.1)d和(79.6±20.8)d,实验组奶牛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要比对照组奶牛早11.5d(p<0.05),但2组受胎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张崇刚  刘撑路  张敏 《畜禽业》2012,(12):86-87
近年来,奶牛产后瘫痪病在奶畜疾病所占比例较大,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将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本文针对奶牛产后瘫痪病,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病畜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说明,并提供了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效果最佳的处方及笔者医治该病的独特经验心得。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不孕是提高繁殖率的重大障碍,直接影响奶牛的利用和降低经济效益,给经营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造成很大损失。引起奶牛不孕的原因较多,为了采取相应对策,本人于2007年5—11月对本县209头产后奶牛进行了不孕原因调查,从中收集带有普遍意义的资料,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奶牛产后不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奶牛菌群失调就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奶牛消化系统,特别是瘤胃内微生物区系破坏而引起的以奶牛慢性前胃弛缓为主要特征的奶牛疾病,多发生于奶牛产后,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减食或不食,部分兽医工作者称为奶牛顽固性厌食症,用奶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方法治疗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并没有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或真胃变位的典型特征。主要由于不合理的奶牛生产方式造成,多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史。本文提出了以调整瘤胃pH值、增强瘤胃机能、恢复瘤胃微生物区系、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治疗原则,用支持疗法和微生态制剂或健康奶牛瘤胃内容物调理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4)
研究以动态的方法研究奶牛产后血液酮体的变化规律。选用500 kg左右、产第二胎的荷斯坦奶牛13头,分别在选定奶牛产后0 d,5 d,12 d,19 d,26 d,33 d,40 d采颈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送实验室,采用水杨醛比色法检测酮体浓度。同时记录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血酮浓度在产后5 d最低(1.19 mg/dL),在产后12 d最高(5.54 mg/dL),二者差异显著(P0.05);然后血酮浓度逐渐下降,但在产后26 d又出现一个高峰(4.65 mg/dL),随后浓度逐渐下降。血清酮体在产后2~6周达到最高。从个体来看,高产奶牛更容易患酮病。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产后败血症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此病在奶牛生产尤其是散养户养殖中经常发生,发病主要原因由奶牛难产时助产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2006年5月份,环翠区羊亭镇一奶牛饲养户的的一头奶牛产犊后,为预防感染,自行注射青霉素1600万U,30%安乃近50mL,用药15min后,奶牛全身出汗,肌肉震颤,后站立不稳,自行卧地,两眼睑肿胀,并大量流泪,乳房由红白相间地充血,迅速变成弥漫性绀紫,呼吸急促60次/min,心搏动105次/min,体温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