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  相似文献   

2.
<正> 北方地区的精养池塘大多以放养鲤鱼为主,并搭配少量白鲢或花鲢,放养的品种较单一,在春季越冬鲤鱼易患鲤嗜子宫线虫病。笔者通过生产实践和试验观察,找出了一条预防鲤嗜子宫线虫病的新途径,供参考。1 发病病源 据有关资料报导:在冬季,鲤嗜子宫线虫寄生在鲤成鱼鳞片下,随着春季水温的提高,虫体生长加速而使鱼致病,而部分散落在水中的幼虫被萨氏中鳔水蚤、大型剑水蚤吞食,并在水蚤体腔中发育,鲤鱼因吞食水蚤而使幼虫进入鲤鱼体腔内,  相似文献   

3.
021485镖水蚤挠足类所吸入的5种金属与硫亲合力的相对的生殖毒性=Relating the 44reproduetive toxieity of five ingested metals incalanoid co pe卯ds with sulfur affinity[刊,英]刀日的k sE,Fishe:Ns// Mar.Envi-ron.Res.一2002,53(2)一161~174 试验根据产卵量下降状况,就Ag,Cd,Hg,Mn和Zns种金属对海洋性镖水蚤挠足类投喂后的亚致死毒性进检测,同时根据周围的金属浓度和挠足类组织中金属浓度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用金属污染的植物性浮游生物饵料对镖水蚤挠足类进行4h投喂,结果发现所有金属均显示毒性,但是在镖水蚤挠足类中显…  相似文献   

4.
该病又称“鲤嗜子宫线虫病”。此病在长江流域、华北和东北各省区流行较广。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鲤嗜子官线虫的雌虫。虫体盘曲在鲤鱼鳞片下的鳞囊内,成熟的雌虫体长可达10—13.5厘米,呈圆筒形,活体为血红色,体表分布着许多透明的疣突。雄虫则寄生于寄入的腹腔和鳔中,乳白色,体长仅为3.5—4.1毫米。幼虫寄生长在萨氏虫镖水蚤等大型剑水蚤的血腔中。鲤鱼吞食有幼虫寄生的剑水蚤而感染,幼虫通过肠壁钻到鲤鱼腹腔中生长发育。雌、雄虫在腹腔或鳔中成熟交配,雌虫迁移到鳞下生长发育。该虫寿命仅一年,春天雌虫钻破鳞囊,由于水的渗透压而使虫体吸水后胀破,幼虫散入水中。鲤鱼吞食有幼虫寄生的大型剑水蚤而完成其生活史。症状与危害:对鱼危害的主要是雌虫,而且主要危害2龄以上大鲤鱼和红鲤。其在鳞片下吸取鱼体的营养,并破坏皮下组织,使鳞囊长大,鳞片松散、竖起,有时导致鳞片落,周围组  相似文献   

5.
紫霞湖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19 ~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 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甲醛杀灭鱼苗孵化用水中溞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孵化用水中常混有水蚤(Daphnia)、剑水蚤(Cyclops)、镖水蚤(Diaptomas)等敌害生物。为防止它们危害卵苗,一般采用筛绢过滤法,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筛绢网目过大,不能滤去敌害生物,网目过小,易堵塞网眼,造成网破或溢水等事故。70目/时尼龙筛绢能较好地阻止水蚤等敌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复口吸虫在中国虹鳟养殖场饲养的虹鳟(Salmo gairdneri)眼内发现,定名为山西复口吸虫新种(Diplostomulum shanxinensisn.sp)。虹鳟被严重感染后能引起角膜破裂或玻璃体脱落,即所谓“寄生虫性白内障病”,小鱼可导致消瘦或死亡,成鱼则可能影响性腺发育。胞蚴和尾蚴在萝卜螺(Lymnaea auricularia)内发现。尾蚴钻入鱼宿主的皮肤后到达鱼眼球水晶体内。尾蚴在虹鳟眼内发育成囊蚴阶段需时80天,而在白鲢(Aristichthys nobilis)眼内发育则只需要33天。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     
020662盐度,冷藏和强化对镖水蚤Glnd-iofere,,5 17,IPari娜的影响=Effeets of salini-ty,eold storage and enriChment on theealanoid coPepod Gladioferens imPariPes〔刊,英〕/P ayne MF,Rippingele RJ//Aquae.一2001,201(3/4)一251一262 镖水蚤的集约化培养技术已经建立,尽管通过这种培养,可获得可靠和长期的镖水蚤无节幼体供应,但要使用来投喂仔鱼的无节幼体的数量达到最大,营养价值达到最佳状态,对这种技术还需作进一步的改进。已表明,盐度对挠足类的培养以及延长藻类强化时间对无节幼体的营养成分均有影响。采用冷藏的方法可…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动物性生物饵料饲养观赏鱼具有人工饲料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水蚤水蚤是枝角类甲壳动物,又叫红虫、鱼虫,是观赏鱼最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它易吞食、易消化、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为众多鲜活饵料之最。水蚤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河流中,一般黎明时用鱼虫网捞取。  相似文献   

11.
枝角类和桡足类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枝角类和桡足类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及内陆咸水水域,俗称水蚤、鱼虫、虾仔,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尤其是海水种类体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是鱼、虾、蟹幼体的重要饵料。枝角类主要种类为裸腹蚤;桡足类主要种类为海产猛水蚤和哲水蚤及淡水中的镖水蚤。这些种类中绝大多数均可作为河蟹育苗不同阶段各期幼体的适口饵料。1999~2000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我们用该饵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代用饵料及卤虫卵,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及较好的经济效益。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本试验设备采用天然海水人工育苗场进行河蟹育苗的原有设备,枝角类和桡…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     
011264培养镖水蚤Glndiofer卿:im扭r-i加:的饵料评价=Evaluation of diets for cu-loure of the calanoid copePed Gladidj计ensimPariPes[刊,英]/P ayre MF,.Rippin-gale RJ// Aquac.一2000,’187(1龙)一85一96 对许多采用标准工艺很难饲养的鱼类,用挠足类无节幼体作为饵料可提高仔鱼的成活率。镖水蚤G.im扭ri娜是一种温水性河口种类,、具有开发的前景。试验采用各种24饵料,旨在探讨大量培养的最佳工艺。投喂5种饵料: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盐藻,微绿球藻和面包酵母。在20℃和25℃条件观测缥水蚤的成活率、成熟期、成熟率、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13.
(二)浮游动物 1.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丹江库区的浮动物共检出52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种,以砂壳虫为优势种;轮虫计23种,以壶状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占优势;枝角类11种,以秀体藻,小栉蚤为优势;桡足类检索至目主要有镖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和无节幼体.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占有较大比重,见表6。  相似文献   

14.
对虾池的放养密度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卢静 《水产学报》2000,24(3):240-246
于1998年7 ̄9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对虾与罗非鱼在五种放养密度下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可能浮游动物的摄食对浮游植物产生影响,二者数量的消长在大多数围隔都呈负相关;纤毛虫的数量与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呈负相关;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而浮游动物却有所增加,前者的优势类群由硅藻变为甲藻、蓝藻和隐藻。后者的在组成中镖水蚤数量减少而剑水蚤、无节幼体、轮虫和原生动物等小型种类有所增加;纤毛虫在高密度围隔中大量繁殖,说明水质已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5.
该病又称“鲤嗜子宫线虫病”。此病在长江流域、华北和东北各省区流行较广。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鲤嗜子宫线虫的雌虫。虫体盘曲在鲤鱼鳞片下的鳞囊内,成熟的雌虫体长可达10-135厘米,呈圆筒形,活体为血红色,体表分布着许多透明的疣突。雄虫则寄生于寄人的腹腔和瞟中,乳白色,体长仅为35-4.l毫米。幼虫寄生在萨氏虫然水蚤等大型剑水蚤的血腔中。鲤鱼吞食有幼虫寄生的剑水蚤而感染,幼虫通过肠壁钻到鲤鱼腹腔中生长发育。雌、雄虫在腹腔或缓中成熟交配,雌虫迁移到鳞下生长发育。该虫寿命仅一年,春天雌虫钻破鳞囊,由于水的渗透压而使…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对西泉眼水库冰下浮游动物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结果表明,冰下浮游动物共32个种属。其中优势种有偏孔砂壳虫、普通表壳虫、表壳虫、镖水蚤、剑水蚤。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的数量最大为1600.0 ind/L,占总数的92.6%;桡足类的生物量最大为0.3851,占76.1%。水平分布Ⅱ采样点数量最高为2661.0 ind/L,Ⅲ采样点生物量的总量最高为0.5378 mg/L。垂直分布在同一断面,上层的浮游动物大于下层浮游动物的数量;深水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大于浅水区。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Z1)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肝片吸虫体长20~30 mm,外观呈扁平叶状,其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椎实螺,虫卵黄色,呈长椭圆形,在适宜的温度形成毛蚴,毛蚴进入椎实螺体内,然后经过胞蚴→雷蚴→尾蚴,尾蚴从螺体钻出,最终发育成襄蚴,附着在水草上,羊吃到感染性蚴虫,侵入肝脏和胆管中,造成肝片吸虫病的发生。该病可引发牛、羊等反刍动物肝炎、胆囊炎等疾病,且并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尤其是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山羊肝片吸虫在华坪县发病很少,偶有发生,现就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提出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8.
春季东海区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 2 0 0 3年春季东海区 (2 7°0 0′~ 34°0 0′N)禁渔线附近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根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 ,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该海域的浮游动物分为 5个群落。群落Ⅰ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尖额唇角水蚤和强壮箭虫 ;群落Ⅱ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小哲水蚤和小拟哲水蚤 ;群落Ⅲ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普通波水蚤 ;群落Ⅳ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和五角水母 ;群落Ⅴ的优势种为 :孔雀唇角水蚤、丹氏纺缍水蚤、中华哲水蚤和刺尾纺缍水蚤。另外 ,在春季影响该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的可集中体现在纬度因子方面。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7):28-29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感染的寄生虫病,是国家乙类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巨大。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7个阶段。牛和散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感染此病后机体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畜如接触疫源,还可以再次得病。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1年2、5、8和11月4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水域中、小型浮游桡足类隆剑水蚤科(Oncaeide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水域共出现隆剑水蚤9种,其中等刺隆剑水蚤(Oncaeamediterranea)、背突隆剑水蚤(Oncaeaclevei)和角突隆剑水蚤(On caeaconifera)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丰度最高(60.38ind·m-3),秋季次之(15.16ind·m-3),冬季最低(2.34ind·m-3)。通过对同步温度和盐度资料分析后发现,隆剑水蚤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暖流影响的高温、高盐区域,其中等次隆剑水蚤可作为暖流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