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鲻科(Mugilidae)鱼类,据汤姆逊(Thompson,1964)统计,已见报道的现存种类有281种,其中,在分类学上确有依据者仅77种,同物异名者多。本科属海产鱼类,有些种类能进入咸淡水或淡水中生活。仅个别种纯属淡水种类,终生生活于淡水环境中。鲻科中  相似文献   

2.
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成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近年来沿海才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鲻鱼、乌头鲻(青鲻)、梭鱼(黄尾鲚)、棱梭(俗称棱鲻)等。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宜在南方进行的梭鱼(Liza haemacocheila)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鲻、梭鱼类资源开发及其生态养殖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河口和海水中。鲻鱼Mugil cephalus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鲻、梭鱼属于植食性或腐屑食性,主要摄食环境中的有机碎屑。在养殖生产中,亦可起到净化养殖水域的作用,对维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和优化环境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生态养殖角度考虑,广泛开展鲻、梭鱼类养殖,对调整我国当前渔业产业结构,降低养殖水域的自身污染,保障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鲻鱼与梭鱼     
鲻鱼与梭鱼同属于鲻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一般南方沿海以鲻鱼为多,北方沿海则以梭鱼为主,故有“南鲻北梭”之称。鲻、梭鱼为广盐性的浅海中上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及江河入海口水域。鲻鱼的适盐范围为0~40‰,在海、淡水中部能生活,梭鱼从纯淡水到38‰的海水中均可生活,既能在海水中养殖也能在淡水中养殖。鲻、梭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鲻鱼的适应水温为3~35℃,12~25℃是最适水温;梭鱼较之鲻鱼耐温低,冬季冰下水温1℃时也能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国鲻科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鲻科鱼类是我国沿海近岸的重要经济鱼类,同时也是咸淡水增养殖的优良品种。本文综述了我国鲻科鱼类人工繁殖进展、水平及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一、鲻科鱼类脑垂体研究简史鲻科鱼类有70余种,其中研究较多的种类有:鲻鱼(Mugil cephalus)、大头鲻(M.capito)、金鲻(M.auratus)、棱鲻(M.carinatus)、龟鲻(M.chelo)、梭鱼(M.sojuy)等。首先Leloup 1952年用生理方法,对金鲻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2—1954年Olivereau用放射自显影法对金鲻做了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4年Jhuson对鲻鱼用丙酮干制垂体注射,促使性腺成熟。Buser-Lehaye1953年对大头鲻用光学显  相似文献   

7.
港养幼鮻鱼的个体成长与其食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鮻鱼Mugil soiuy(Basilewsky)在我国沿海天然资源比较丰富,不仅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鲻科鱼类之一,同时也是海港养殖的主要对象和淡水养殖的优良搭配种。  相似文献   

8.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2):35-36
鲻鱼是海洋鲻科鱼类中一种占产量比重较大的品种。近几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其产量大幅度下降,只能依靠人工养殖的鱼类供应市场。在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利用海水养殖和半咸水养殖鲻鱼的地方很多,在内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通过苗种驯化,移入淡水中养殖,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  相似文献   

9.
鲻鱼的养殖     
栖息在河口一带的所有鱼类中。可能没有那一种鱼象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的普通鲻(Mugil cephalus)那样分布如此广泛。普通鲻和其他几种鲻是咸淡水养鱼的主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形态测量和DNA条形码的中国鲻科鱼类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国鲻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对采自中国8省27个地点的7种鲻科鱼类226个样本的40项测量数据进行了聚类、主成分与判别函数分析;测定了其中57个样本的标准条形码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9种鱼类27条序列,构建基于K2P模型的邻接树,并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和ABGD分析。结果发现,在形态方面,不同物种在主成分及判别函数散点图中重叠部分较大,表明对鲻科鱼类的鉴定不能仅依据单一的量度特征。在分子方面,14种鱼类聚类成12个明显的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17.14%(7.26%~23.94%),约为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24%(0~1.5%)的71倍。其中,Liza sp.A、鮻(Liza haematocheila)、大鳞鮻(Liza macrolepis)、绿背鮻(Liza subviridis)、粒唇鲻(Crenimugil crenilabis)、黄鲻(Ellochelon vaigiensis)、鲻(Mugil cephalus)、帕氏凡鲻(Moolgarda pera)各自独立成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灰鳍鮻(Liza melinopterus)、棱鮻(Liza affinis)、长鳍莫鲻(Moolgarda cunnesius)、圆吻凡鲻(Valamugil seheli)、Liza sp.B、Liza sp.C出现混杂。推测Genebank下载的灰鳍鮻Lizamel Y.Lei Z1隶属棱鮻,Liza sp.B与Liza sp.C是同一物种,圆吻凡鲻及长鳍莫鲻为同种异名,但要排除其中出现杂交的可能则需结合核基因的进一步分析。鲻分成了2组,组间平均遗传距离2.44%约为组内平均遗传距离0.08%的31倍,高于一般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2%),表明存在隐藏的多样性。综上所述,鲻科鱼类外部形态保守,需结合DNA条形码分析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