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26000m^2(39亩)和31349m^2(47亩)2个养虾池,分别移入在室内培育的菲律宾蛤仔壳顶后期幼虫和双水管稚贝各80亿粒和9.7亿粒,经土池中间培育、越冬后,共生产出2000—3000粒/500g幼贝7.9亿粒,成活率分别达到4.5%和4.3%。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进行规模化土池人工育苗,包括亲贝培育、苗池清整、基础饵料培养、人工催产、浮游幼虫及稚幼贝培育、水质监测和敌害防除等。硬壳蛤土池育苗面积60亩,经过近7个月的人工培育,共培育苗种8.25亿粒(平均规格2861粒/kg),每亩产蛤苗1375.68万粒,亩利润20675元。  相似文献   

3.
欧俊新 《齐鲁渔业》2002,19(12):31-32
对分别取自海区和虾塘的亲贝,用多种方法催产并在盐度为25.5-27.5的砂滤海水培育浮游幼虫。结果表明:用虾塘的亲贝,进行常温阴干+循环水刺激,能达到产卵的目的。每公斤亲贝获受精卵0.48亿粒,孵化率88.82%,浮游期幼虫日增长11.6-19.2μm,整个变态率达58.0%。  相似文献   

4.
6月上中旬采攮主荣成海域的魁蚶,在常温条件下,投喂小球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经11天促熟便可自然产卵。幼虫培育主要用湛江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混投,育成率达55.6%,340m^3水体出壳长700μm以上稚贝20.1亿粒(591.2万粒/m^3),经40余天海上保苗出商品苗3.52亿粒(103.53万粒/m^3),保苗率17.5%。  相似文献   

5.
沈永忱  李秋  牟均素 《河北渔业》2005,(2):36-36,45
泥蚶legiiiurcagranosalinne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 .5亿个,出池6 5 0~95 0 μ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6.
2016~2017年,对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2016年培育出平均壳长3.5mm幼贝0.46亿粒;2017年培育出平均壳长3.8mm幼贝0.14亿粒。试验发现,中国蛤蜊在丹东近海自然海区繁殖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雌雄性比约1∶1;壳长5cm左右的亲贝产卵量50万~75万粒/个,受精卵为沉性卵,卵径55μm;在水温23~24℃,盐度26‰、pH值8.0的条件下,受精卵经18h发育为D型幼虫,壳长75μm;幼虫经13~14d培育,壳长280~300μm时开始附着变态为稚贝,日生长量15.9~16.5μm;稚贝经30d培育,平均壳长可达35~38mm,平均日生长107~117μm。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在河北已形成规模,育苗厂已达到8个,总水体约3000m~3,但育苗量尚欠稳定,年育苗量大体在2~3亿粒,其中有的育苗厂出现育苗失败或育苗量较少的现象,导致育苗总量低而不稳,在养殖规模较小的年份,2~3亿亩种尚能满足养殖需要,1994年扇贝养殖扩大了规模,苗种短缺超亿粒。为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实现苗种稳产高产,应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1 亲贝培育技术 扇贝育苗生产的亲贝培育是整个育苗生  相似文献   

8.
泥蚶(Taglarca granose L.)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9 mm以上西施舌苗900余万粒,圆满完成了日照近海海区西施舌的省级增殖放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青蛤养殖生产所需苗种,在借鉴泥蚶生产性育苗技术基础上,重点突破了青蛤亲贝强化培育与人工催产技术,幼虫饵料单胞藻培育技术,青蛤苗种中间培育与清涂除害技术,系统掌握生产性育苗及中间培育技术,实现了青蛤苗种的规模化生产。2003~2005年累计培育平均壳高2mm的稚贝74.574亿粒,经中间培育后出池商品仔贝49.842亿粒,中间培育成活率达到66.84%。生产性育苗净利润163.82万元,中间培育总利润776万元,平均每平方千米获利15 089元。  相似文献   

11.
为缩短乌鳢养殖周期,笔者于1997-1998年,在沅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选择2口面积均为333m^2的池塘,进行了使用乌鳢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高产试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养殖生产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了亲体移植蓄养、强化培育、集中同步产卵技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采取综合生态养殖技术,从而实现双齿围沙蚕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的规模化生产。2003-2004年连续2年土池育苗均获得成功,其中2004年平均每平方米出苗11刚节以上幼沙蚕3 646条;2004年沙蚕蓄水养殖83.33 hm2(1 250亩),每667 m2 放养幼沙蚕6万-8万条,平均每667m2产沙蚕134.9 kg,获利3 155.2元。  相似文献   

13.
1994年7月,进行了太平洋牡蛎常温育苗,8月18日将1亿粒蛎苗转入虾池保苗。越冬后,出售3cm左右的商品苗6850万粒,保苗率68.5%,每亩纯益2.2万元,投入产出比1:15.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褐藻酸钠寡糖(AOS)和壳寡糖(COS)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COS组和AOS组,对照组投喂企业常规饲料,COS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添加壳寡糖(1 g·kg~(-1)),AOS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添加褐藻酸钠寡糖(1 g·kg~(-1))。在第30、60、90天,测定各组仿刺参的质量,并在第90天随机采集50 ind仿刺参的体腔液,测定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等免疫酶的活力。结果表明,AOS组和COS组仿刺参体质量分别比对照组增长16.4%和18.2%;AOS组仿刺参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75.1%和67.3%;而COS组仿刺参的过氧化氢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90.3%和55.6%。海洋寡糖COS和AOS作为仿刺参的免疫增强剂,可有效提高幼参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其中COS的作用效果优于AOS。  相似文献   

15.
三种水产药物对虹鳟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水产常规药物高锰酸钾、孔雀石绿、久效磷晶体敌百虫对虹鳟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发现虹鳟幼鱼对高锰酸钾溶液24、48、96h的中间忍受限(TLM)分别为1.65、1.56和0.35mg/L,高锰酸钾对虹鳟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35mg/L,虹鳟幼鱼对孔雀石绿溶液12、24、38、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0.280、0.250、0.126、0.100mg/L。孔雀石绿对虹鳟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10mg/L。虹鳟幼鱼对久效磷敌百虫中性溶液12、24、48、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6.68、3.74、1.57、0.49mg/L,敌百虫对虹鳟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49mg/L。  相似文献   

16.
容器颜色对漠斑牙鲆白化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培养容器的颜色对漠斑牙鲆稚鱼的白化率和生长率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深蓝色和黑色等深色容器培养的稚鱼白化率显著低于白色和黄色等浅色容器(p<0.05),黑色、深蓝色、黄色和白色4个组别(N=100)的白化率分别为20.8%、14.4%、57.6%和86.6%;白色最高为86.6%,深蓝色最低为14.4%;而用不同颜色的容器培养漠斑牙鲆的稚幼鱼,对其成活率影响不大(p>0.05),黑色、深蓝色、黄色和白色4个组别的成活率分别为96.0%、90.0%、82.5%、93.0%;白化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并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亲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58.9g、132.8g,♂亲蟹平均规格为180g、150g两种群体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其群体规格分别为128只/kg、160只/kg。在面积相同、放养密度相同、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天然海水土池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成活率为5.1%、亩产蟹种8064只;而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繁育的蟹苗,育种成活率为2.24%、亩产蟹种3609只;在蟹苗来源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培育池面积为19亩的培育池蟹种产量低于面积5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001-2005年断斑石鲈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结果。在水温23-30.5℃、海水盐度27-32,pH值7.8-8.9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7日龄-39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4-46mm;2001年、2002年及2005年先后培育出幼鱼27006尾、62000尾及240008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6%、13.8%和26.9%。文中还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及形态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e protein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mud crab Scylla serrata (body weight=0.25±0.051 g, carapace width=9.3±0.04 mm) fed with different iso-energetic, iso-lipidic diets with graded protein levels (15–55% crude protein at 5% intervals) was determined. The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for a period of 63 days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and optimum protein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S. serrata . The crabs fed with 15% and 20% dietary protein levels showed 100% and 12.5% of mortalities respectively. The mortalities observed in the above treatm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longed intermoult duration (46 and 32 days respectively). All other treatments recorded 100% survival. The best growth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nutrient turn-over was recorded in crabs fed with 45% crude protein in the diet. Second-order polynomial regression of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as well as body protein gain vs. dietary protein levels suggested that 46.9–47.03% dietary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the best growth response and protein deposition in juvenile S. serrata . An extrapolation of 'SGR' and 'daily protein gain' upon 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 axis ( Y =0) showed that 14.7–16.2% dietary protein is necessary for the minimum maintenance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