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原淡、海水浮游生物网为原型,根据其使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设计了一种采集1个水柱水样浮游生物定性定量采集器。它由网门、网具、集水3部分组成,全长141cm,网口有效进水直径37cm,面积0.1m2,过滤网为正锥形,用筛绢制作,用于过滤浮游生物;过滤后浓缩的水样可用作浮游生物定性定量分析。它既能用于查明浮游生物的分布水层,又可直接称取1个水柱浮游生物的生物量,以便直接用于鱼产潜力评估。经过2004—2005年使用,查明和取得千岛湖各水层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浮游动物的重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对所取得的千岛湖分层水柱水样进行分析,查明和称取了千岛湖各水层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重量。其中浮游动物种类达33种,原生动物和轮虫7种;它们主要分布在30~20m以上水层。其浮游动物单位体积生物量自上而至水下20~10m处呈上升趋势,但以10~5m水层鱼产潜力最大,其次是5~0m、15~10m等水层处。  相似文献   

3.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王崇明 《水产学报》2010,34(10):1566-1571
为了探明养殖海区浮游生物与AVNV流行传播的关系,实验自2009年5月至11月,分别从青岛沙子口和荣成桑沟湾两个扇贝养殖海区定期采取50和300 cm两个水层水样,经25、3和0.22 μm 3个孔径的滤膜分级过滤收集3个粒径的浮游生物组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海区浮游生物样品均检测到AVNV,检测的AVNV数量也均在8月份达到峰值,沙子口海区每升海水中浮游生物携带4.11×106拷贝的AVNV,桑沟湾海区浮游生物携带1.49×105拷贝的AVNV。两个海区3个粒径浮游生物组分携带AVNV的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22~3 μm组分、3~ 25 μm组分和大于25 μm组分,但两个水层(50和300 cm)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数量则没有显著差异。结合养殖期间扇贝摄食浮游生物的特点,研究认为,扇贝在养殖期间可能会通过滤食携带病毒的浮游饵料而感染AVNV,海区浮游生物可能是导致AVNV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两种浮游生物网捕获性能的现场测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王克 《水产学报》2003,27(Z1):98-102
2002年10月在黄海中部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对长期以来在我国作为标准网具广泛使用的两种浮游生物网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大网(锥形网型,网口直径80 cm,网孔500μm)的过滤系数为0.8976±0.0578,中网(Juday网型,网口直径50 cm,网孔160 μm)的过滤系数为0.9857±0.0720.对于较大的浮游动物(大型桡足类、磷虾和箭虫等),两种网的捕获性能差别不甚显著.对于较小的浮游动物(小型桡足类等),差别很大.4种优势小型桡足类(Paracalanus parvus,Acartia bifilosa,Corycaeus affinis和Oithona similes)种群密度之和,在中网样品中为大网样品中的164倍.由此可见,对于全面了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仅用大网样品是不够的,中网样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集了南湾水库和白龟山水库的水样,对其中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了鉴定,定性地评价了两个水体的水质,提出了相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并培养了两个水库的铜绿微囊藻。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7月 2 2日对太平湖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研究。太平湖浮游生物种类共计61个种 (属 ) ,浮游植物有 39属 ,浮游动物为 2 2个种属。太平湖浮游生物量的特点是浮游植物高而浮游动物低。浮游植物量为 33 91mg/l,优势种群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 ,从分布上看中、上游浮游植物量明显高于下游 ,上层高于底层 ;浮游动物量为0 45mg/l,优势种群为轮虫 ,其分布规律是上游高于中、下游 ,底层高于上层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 1 2 66g/m2 ·d ,水柱日毛产量为 2 0 91gO2 /m2 ·d ,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鲢、鳙鱼产力为 2 1 1 63kg/hm2 。太平湖为超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7.
冬、春季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分析了2015年冬季1月和春末5月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组成,旨在对不同粒级网采浮游生物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海洋鱼类营养补充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冬、春两季,ω3多不饱合脂肪酸(ω3PUFA)、二十碳五稀酸(EPA)、二十二碳六稀酸(DHA)、20:1+22:1的相对含量以较大粒级浮游生物(500~2000μm)较高;而16:0、18:0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以500μm粒级浮游生物较高。冬季各粒级浮游生物的总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均高于春季相应值,但MUFA、PUFA、16:1ω7、EPA、DHA、20:1+22:1的相对含量却低于春季。多元对应分析显示,环境因子中海水温度与100~1000μm粒级浮游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PUF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对比冬、春季浮游生物脂肪酸组成与黄海主要经济鱼类的脂肪酸营养组成,初步认为,在冬季,可为鱼类生长提供足够营养的浮游生物的粒级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500μm粒级的较大型的浮游生物,而在春季,该类浮游生物的粒级范围较广,100~2000μm的浮游动物都可作为鱼类早期生长的有效饵料来源。由此初步推论,浮游生物食性仔稚鱼食物来源的粒级范围在春季比冬季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调查是海上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查清海区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浮游生物调查的调查工具和设备,以及样品取样保存方法,并对秦皇岛近海岸所取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近海岸浮游植物中卵形隐藻、普通小球藻、端尖曲周藻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766 837.5个/L,生物量为7.674 951mg/L,浮游生物量为富营养型水质,为以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 ̄5月和8月,通过对益阳农科所湘云鲫混养池所采水样浮游生物进行镜检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浮游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施肥后浮游植物在第3天达到高峰,而浮游动物在施肥后持续增加,直至第5天达到高峰,同时浮游生物的组成与数量随不同季节而变化。施肥前后,水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与数量呈现一定差异。周期性施肥,能使得浮游生物高峰期持续下去,而且,其优势种群的高峰也能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10.
<正> 浮游生物一词当前有双重含义:一指水中浮游生活的各种生物,另指悬浮水层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体——浮游生物群落。当然,两者又是一致的,任何种群不能长时间单独存在,没有单个种群也不能形成一个群落。一、浮游适应浮游生物的特点是悬浮水层随水流而移动,但是活原生质的比重(1.04)稍大于水,因此它们总是趋向于下沉的。在进化过程中,各种浮游生物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以减慢下沉速度。例如缩小体形,具有各种突起以增加摩擦阻力,增加含水率和含有油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