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揭示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早期发育阶段内壳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学特征,本研究采集其红珠与黑珠期、心跳期、出膜期、初孵化幼体、5日龄、10日龄6个时期的金乌贼,分别测量其胴腹长(DML)、胴宽(MB)、体重(BW)、壳长(CL)、壳宽(CB),壳重(CW)、生长纹数(LN)7项指标,进行内壳形态学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红珠与黑珠期、出膜期和10日龄时期各生长指标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心跳期、初孵化幼体期和5日龄时期部分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红珠与黑珠期、心跳期的第1主成分为质量因子(体重和壳重),出膜期、初孵化幼体、5日龄、10日龄等4个时期的第1主成分为长度因子(胴腹长和壳长),这表明金乌贼不同时期内壳形态学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出膜前(红珠与黑珠期和心跳期)质量因子的增长优于长度因子的增长,而出膜后(出膜期至10日龄时期)长度因子的增长优于质量因子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脉红螺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潘洋  邱天龙  张涛  王平川  班绍君 《水产学报》2013,37(10):1503-1512
在实验室条件下孵化脉红螺的卵囊,观察其胚胎和浮游幼体发育过程,及脉红螺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卵囊在25 ℃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 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 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 每天增加44.45 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 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 μm,附着变 态的标志是浮游幼体壳口边缘明显加厚并向壳口外侧翻转,壳口中央突起部消失,面盘退化,足部发达并能自由伸缩。  相似文献   

3.
乌贼(Sepia officinalis)是生活在大西洋西岸的重要头足类之一,研究乌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有利于对其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根据2015年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生产期间所获得的乌贼渔获样本,对乌贼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进行描述,探究不同胴长和不同性腺成熟阶段角质颚生长情况的差异,并估算乌贼个体的大小。通过对乌贼上、下颚各长度指标的比值比较发现,乌贼角质颚下颚的长度比值波动较大,较不稳定。t检验表明,将各项形态参数除以胴长消除样本规格影响差异后,乌贼雌性个体在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上均极显著大于雄性(P0.01);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法)表明,随着胴长的增加,乌贼的各个角质颚的形态参数也极显著增加(P0.01)。在性腺成熟期Ⅱ~Ⅳ中,乌贼角质颚的形态参数随着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但性腺成熟度为Ⅴ期的个体的角质颚形态参数却显著小于前面几期(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的负载绝对值最高的指标为上头盖长(Upper hood length,UHL)和下脊突长(Lower crest length,LCL);第二主成分下喙长(Lower rostrum length,LRL)和下喙宽(Lower rostrum width,LRW),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2个主成分可以对乌贼的胴长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同一种类不同性别的乌贼个体角质颚形态参数及其比值存在特异性,研究结果为西非沿岸乌贼类分类及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内壳是头足类生长信息的载体,对头足类的年龄和生长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9-10月在东印度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样本,研究鸢乌贼内壳的生长纹变化,探讨鸢乌贼的内壳长度与胴长和体重关系以及鸢乌贼不同群体、不同胴长组、不同成熟度和不同性别之间的生长特性及其差异。结果显示,鸢乌贼内壳与胴长呈线性关系,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胴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中型群和微型群鸢乌贼之间生长率差异显著。鸢乌贼生长率呈现随胴长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中型群未成熟的鸢乌贼生长率大于成熟的鸢乌贼,微型群鸢乌贼生长率的成熟度差异不明显。中型群鸢乌贼雌性生长率大于雄性,微型群鸢乌贼生长率的性别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内壳长度与体重的拟合度高于胴长与体重的拟合度,所以内壳长度较于胴长更适合作为生长关系分析的指标。高胴长组鸢乌贼的生长率高于低胴长组,这或许是高胴长组的鸢乌贼在食物竞争中占据优势,且本研究的鸢乌贼样品,处于胴长快速生长阶段,尚未达到最大生长体型。中型群鸢乌贼生长率更高,使得中型群和微型群鸢乌贼生长率差异显著。中型群鸢乌贼进入成熟期后,性腺发育导致成熟期鸢乌贼的生长率下降。中型群雄性鸢乌贼的早熟现象导致其生长率低于雌性。微型群鸢乌贼的生长周期较短和生长速率较低,使得其生长率在成熟度间和性别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孵化后1~50日龄短蛸(Octopusocellatus)幼体的体重、全长、腕长及胴长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其早期生长变化特征。在水温为22℃~24℃的养殖条件下,初孵短蛸平均全长为10.03 mm。11日龄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以此为分界线划分为浮游期和底栖期。结果显示,1~11日龄浮游短蛸体重增长为立方函数增长类型,y=0.0001x~3–0.0019x~2+0.0098x+0.0409;11~50日龄的底栖短蛸体重增长为指数函数增长类型,y=0.0284e~(0.092x)。在1~50日龄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y=–8e–07x~3+0.001x~2–0.011x+0.099;全长(mm)与腕长(mm)呈线性关系,y=1.314x+4.952;体重、全长及腕长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y=6e–05x~3–0.003x~2+0.036x–0.03、y=0.0004x~3+0.002x~2+0.307x+10.604、y=0.0004x~3–0.007x~2+0.364x+4.205。通过研究短蛸幼体的生长发育特征,从而加深了对幼体生长的了解,并为短蛸人工繁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孵化后1~50日龄短蛸(Octopus ocellatus)幼体的体重、全长、腕长及胴长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其早期生长变化特征。在水温为22℃~24℃的养殖条件下,初孵短蛸平均全长为10.03 mm。11日龄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以此为分界线划分为浮游期和底栖期。 结果显示,1~11日龄浮游短蛸体重增长为立方函数增长类型,y = 0.0001x3 – 0.0019x2 + 0.0098x + 0.0409;11~50日龄的底栖短蛸体重增长为指数函数增长类型,y = 0.0284e0.092x。在1~50日龄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y = –8e–07x3 + 0.001x2 – 0.011x + 0.099;全长(mm)与腕长(mm)呈线性关系,y = 1.314x + 4.952;体重、全长及腕长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y = 6e–05x3 – 0.003x2 + 0.036x – 0.03、y = 0.0004x3 + 0.002x2 + 0.307x + 10.604、y = 0.0004x3 – 0.007x2 + 0.364x + 4.205。通过研究短蛸幼体的生长发育特征,从而加深了对幼体生长的了解,并为短蛸人工繁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被广泛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等。根据我国灯光罩网渔船2016年1—3月和2017年1—3月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鸢乌贼样本,测量了513枚鸢乌贼耳石外部形态参数(雌性276枚、雄性23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数据,对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显示,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和翼区长(WL)可以作为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耳石的特征参数与日龄、与胴长的生长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MW和LDL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与胴长的关系则均最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TSL、MW和LDL的绝对和瞬时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181~210 d分别达到峰值,因此,181~210 d可能是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拐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曼氏无针乌贼大规模增殖放流工作已在中国沿海迅速展开,但至今中国尚不能对增殖放流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建立适于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的增殖放流标志方法是准确评估增殖放流效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玻璃管动物标签法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进行了标志,并对该标志的有效性、保持率及其对乌贼行为、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将玻璃管动物标签植入内壳包膜后,可在乌贼幼体(胴长2.63~2.88 cm)背部标签所在位置形成明显的隆起,可直接通过肉眼或标签阅读器进行准确快速识别;室内养殖条件下,50 d后乌贼标志的保存率达100%;标志后乌贼行为活动正常,并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50 d内即达到成体规格并达性成熟,其瞬时生长率达5.93%/d;标志乌贼的全长、胴长、胴宽、体重、壳长、壳宽和壳重等生长参数上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标志乌贼实验期内的累计存活率达78.8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研究认为,玻璃管动物标签是一种易识别、低损伤、保持率高的理想增殖标志,可有效运用于曼氏无针乌贼的大规模标志放流及增殖效果评估过程。本研究可为曼氏无针乌贼及其他头足类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拟目乌贼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蒋霞敏  唐锋  罗江  彭瑞冰 《水产学报》2013,37(5):711-718
采捕野生拟目乌贼进行室内培育,利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受精卵乳白色,半透明,呈椭圆形,乳头状,一端呈圆环状套住附卵基质,如葡萄般成串有规律地聚集一起.刚产出的受精卵长径为(39.7±1.7) mm,短径为(17.1±1.1) mm,体质量为(4.3±0.2)g.胚胎呈椭圆形,长径(8.85±0.41) mm,短径为(7.74±0.54) mm.在水温为27℃,盐度为30条件下,孵化第10天卵粒变得最小,长径为(27.2±0.6) mm,短径为(13.3±0.6)mm,体质量为(2.02±0.02)g.第11天后受精卵开始膨大,孵化前受精卵长径为(32.7±0.8) mm,短径为(19.3±0.6)mm,体质量为(4.68±0.02)g.胚胎发育分为11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形成期、器官形成期、红珠期、心跳出现期、色素出现期、内骨骼形成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历时20 d,初孵乌贼胴长(8.1±0.2)mm,胴宽(6.1±0.2) mm,体质量(0.18 ±0.02)g.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条件下真蛸的生物学特性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真蛸(Octopus vulgaris)的生物学特性和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真蛸喜栖息于阴暗的场所,隐居,主要捕食一些活体甲壳类和贝类,也能很好的适应死鱼、蟹和贝类等饵料,夜间或傍晚摄食较为活跃.繁殖季节,雌、雄个体间存在交配行为,临产时亲蛸(♀)藏入巢穴,受精卵分批产出,呈穗状悬挂于巢穴顶部或四壁,亲蛸(♀)具有护卵行为.人工养殖条件下亲蛸不能全部产出其所怀的卵,产卵量为7×104~20×104粒,单位体重产卵量为42~71粒·g-1.受精卵为盘状卵裂,经过肉眼可见的红珠期、黑珠期、胚胎的逆转,水温18.2~22.1℃时,真蛸幼体经过35~42 d孵化出膜;22.3~26.9℃时,真蛸幼体经过24~37 d孵化出膜;24.6~28.3℃时,真蛸幼体经过23~33 d孵化出膜.  相似文献   

11.
金乌贼的早期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受精卵, 对孵化后1~56日龄金乌贼幼体的胴背长、胴宽、体质量、骨板壳长、壳宽及骨板层数进行了测量, 分析了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特征和功能器官的异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 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过程中, 胴背长、体质量和骨板层数分别与日龄呈指数关系, 但由于器官发育的逐步完善和饵料生物种类的转变, 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两个发育阶段骨板层数的增长率均显著小于1(P<0.05), 因此骨板层数不能成为判定其日龄的指标。胴体和骨板的生长均出现异速生长的特点, 表明金乌贼有关运动的重要器官具有优先发育的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在头足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功能器官亦存在异速生长的假设, 并为金乌贼种苗的人工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卵形鲳鲹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鲹研究了卵形鲳(Trachinotus ovatus)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观察发现,仔稚鱼鳃的早期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3日龄)为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鳃耙未出现,仔鱼主要依靠鳍褶、皮肤和卵黄囊上的微血管进行呼吸;第2阶段(4~17日龄)为鳃丝分化、发育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逐渐形成,具备鳃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点;第3阶段(18日龄之后)为鳃器官生长发育完善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发育完善,鳃的形态和功能与成鱼相似。进一步研究发现,鳃丝总数随仔稚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个鳃小片面积和总呼吸面积随仔稚鱼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卵形鲳鲳鲹的分化和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阐述了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特征及其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要点,以期为今后苗种的规模化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个发育期连续取样,系统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在水温27-28℃条件下,历时25 h 25 min孵化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2)在水温(27.0±0.5)℃、盐度30、p H 8的培育条件下,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伸缩及鳞片、体色的变化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初孵至孵化后4 d为前期仔鱼;孵化后5 d,仔鱼卵黄囊完全消失,成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2 d,50%的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46 d,50%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初孵仔鱼的全长平均为(1.65±0.11)mm,发育至70 d时,幼鱼平均全长已达(75.47±0.19)mm。跟踪观察的结果发现,珍珠龙胆石斑鱼作为杂交子代,从受精到发育的各阶段均能健康正常地生长发育,且生长快速、抗病力强,具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4.
许氏平鲉不同月龄选育群体形态性状的主成分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许氏平鲉不同月龄选育群体性状的生长规律特征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12月龄、15月龄和18月龄许氏平鲉个体的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许氏平鲉性状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以全长与体长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各月龄许氏平鲉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重因子;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12月龄未提取第二主成分,15月龄和18月龄第二主成分分别指向躯干因子、尾柄因子。12月龄和15月龄许氏平鲉体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最大(0.340、0.314和0.347、0.324),18月龄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498),各性状对体质量决定程度与通径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各月龄的不同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能准确预测体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由于许氏平鲉生长阶段的不同,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及所选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均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把体长和体高(12~15月龄)、全长(18月龄)作为育种工作的目标性状,达到有效提高选育效率的目的,为许氏平鲉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张志伟  栾生  郑波  张庆文  孔杰 《水产学报》2010,34(2):213-219
为探究中华卤虫不同生长阶段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以确定合适的选择时间和目标性状,2008年收集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的3个两性生殖品系卤虫卵,SIN品系(山西运城解池盐湖)、YIM品系(内蒙古伊克昭盟)和ALXZ品系(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利用人工静水孵化技术进行孵化,每个品系随机选取50尾个体单独养殖30d,每5天测定卤虫个体的全长(TL),并在第25日龄、第30日龄测定全长(TL)、体长(BL)、体宽(BDW)和体重(BW)性状值。中华卤虫3个品系6个生长阶段的各性状值测定数据显示,25d是卤虫生长的最高峰。不同生长阶段间全长表型相关分析表明,两个生长阶段间隔时间越长,相关系数越小。SIN、YIM和ALXZ3个品系第5天和第25天的相关系数仅为0.073、0.091、0.026。特别是15d前和15d后的生长阶段间,生长性状值甚至存在着负相关。对于卤虫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早期选择特别是15d之前进行选择,可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方案。中华卤虫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第25日龄、30日龄全长、体长分别与体宽、体重性状间的表型相关虽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相关系数较小。在选育生长快、体型大的卤虫新品种(系)时...  相似文献   

16.
在(21.0±0.5)℃条件下,研究了Cu2+、Zn2+、Pb2+3种金属离子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重金属引发胚胎发育发生各种畸形,如胚体增生异常而死亡、尾芽弯曲,仔鱼不能正常出膜而死亡,初孵仔鱼脊椎弯曲多呈L、S、V型或尾部未展开呈逗号状畸形。综合孵化速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可以看出,3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2)初孵仔鱼的毒性试验周期为96 h,随着时间加长,仔鱼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且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此外,仔鱼出现脊椎S、V型弯曲等畸形也越来越多。通过计算各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3种金属离子对初孵仔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Pb2+Zn2+。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新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参数,为七带石斑鱼等鱼类繁育养殖中的重金属监测与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 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 h 20min完成。根据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形态特征。鱼苗培育至58 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 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4 d后开口摄食,为外源性营养;(42±2)d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58±4)d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同时,用同一母本(云纹石斑鱼)同批卵与同种雄鱼采集的精子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作为对照组,进行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与杂交子一代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杂交子一代在仔稚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于云纹石斑鱼,与七带石斑鱼相近。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9.
褐点石斑鱼不同月龄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褐点石斑鱼不同月龄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特征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3月龄、8月龄和13月龄褐点石斑鱼个体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体宽(X_4)、体高(X_5)、尾柄高(X_6)、眼径(X_7)、眼后头长(X_8)和体质量(Y)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月龄褐点石斑鱼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月龄相同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存在差异。(2)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褐点石斑鱼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二主成分均指向眼睛发育情况;但3月龄、8月龄和13月龄第三主成分分别指向尾部发育、体宽发育及体高发育。(3)3月龄阶段,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对体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8月龄阶段,全长、体宽、尾柄高及眼后头长对体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13月龄阶段,全长、体高、体宽及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建立了3个月龄组的不同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最优回归方程。(4)褐点石斑鱼3~13月龄阶段的体长(L)与体质量(W)的关系为W=0.0378L2.873(R~2=0.9596),说明该阶段生长属于等速生长。研究表明,在褐点石斑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有所不同,建议以全长(3~13月龄)作为育种工作的目标性状,为褐点石斑鱼早期生长发育阶段的选择育种工作和测量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feeding rhythm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the tongue 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 were studied. Larvae began to prey on rotifers about 2–3 days after hatching at 23°C. About 12 days after hatching, larvae had grown to 8–9 mm in total length and were able to prey on Artemia larvae. As the larvae grew, they showed an increasing feeding capacity and a distinct feeding rhythm. Feeding intensity for day‐6 larvae was highest at 12:00 and 18:00 hours, about 2–3 h after the maximum feeding incidence. The highest levels of feeding intensity for day‐16 larvae occurred between 09:00 and 18:00 hours. By day 26, when the larvae had metamorphosed, feeding capacity had again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in contrast to the earlier stages, feeding intensity peaked at 18:00 and 24:00 hours concurrently with feeding incidence. Thus, tongue sole were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feeding rhythms in the pre‐ and post‐metamorphosis stages, with the highest feeding activity in the daytime during the larval planktonic stage, and at night during the juvenile benthic stage. The estimated maximum daily feeding rates were 65%, 40% and 11% of body weight on days 6, 16 (larvae) and 26 (juveniles) respectively. Size variation increased markedly with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