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2000-2011年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三国的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生产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构建东、黄海鲐鱼贝叶斯生物经济模型,分别以剩余产量模型参数r、K、q的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3种方案,来模拟不同管理策略下鲐鱼资源量及渔业短期、中期和长期利润变动规律,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参数r、K、q为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方案下估算出的管理参考点期望值(正态方案下的BMSY除外)均小于均匀分布方案估算出来的期望值。研究认为,如果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若将管理策略设定为收获率0.4以上,则2031年以后资源量可能存在着资源崩溃的风险。较为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收获率设定在0.3左右,此时概率(B2031>BMSY)大于0.85,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约为35万t。同样地,如果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将收获率控制在0.1时,概率(B2031>BMEY)都为1,且概率(B2031相似文献   

2.
1999—2011年东、黄海鲐资源丰度年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9—2011年我国鲐大型灯光围网渔业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估算了影响CPUE的时间(年、月)、空间(经度、纬度)、捕捞性能和环境效应[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海表面叶绿素浓度],并以年效应作为资源丰度指数,分析了东、黄海鲐资源丰度的年间变化,东、黄海鲐资源丰度指数的年间变化与产卵场海表面温度以及捕捞强度间的关系。GAM结果表明,时间、空间、捕捞和环境变量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11.69%,其中变量年的解释率最大,占总解释率的38%。结果显示,1999—2011年东、黄海鲐鱼资源丰度指数(abundance index,AI)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更是持续下降,丰度指数由2008年的1.22降至2011年的0.82。东、黄海鲐资源丰度指数年间与产卵场呈正相关,关系式为AI=-3.51+0.23SST(P0.05),这表明较高的产卵场SST对鲐资源量增加有利。过高的渔获量以及我国群众围网渔业渔船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近年来鲐鱼资源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 由于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近海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黄海近海饵料生物丰富,是中上层鱼类天然的产卵场和索饵场。我国东、黄海中上层鱼类品种多,资源量大,主要有鲐鲹、马鲛、沙丁鱼等。据统计,鲐鱼资源量47万吨,蓝圆鲹  相似文献   

4.
应用体长结构VPA评估东海群系澳洲鲐资源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摸清东海群系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资源量和渔业状况,以2006年7~11月中国大型围网在东海渔获的澳洲鲐体长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2006年东海群系澳洲鲐的资源量,并分析澳洲鲐群体利用结构和资源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围网渔业利用澳洲鲐的主体为多数已产过卵的1足龄以上群体,利用结构合理;汛初(7月)可供渔业利用的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15×108尾和24×104t,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7.9×108尾和14.9×104t;最大持续产量(MSY)为10.7×104 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该渔业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高开发状态,有捕捞过度迹象,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通过分析澳洲鲐渔业利用时期、利用结构和繁殖特征,认为即使某些年份产量超过MSY,澳洲鲐资源群体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汕头~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初级生产力和资源生物含碳率及其转化为基础,根据鲐黪鱼类体内含碳率的测定结果,估算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和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并运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显示: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为33.7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6.875万吨:渔场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20.2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0.2万吨。近十年来全渔场实际年捕捞量在5.5—10万吨之间,中上层鱼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6.
一项研究显示,过去50年间由于大肆捕捞,金枪鱼和鲐鱼种群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60%,研究结果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研究结果显示,受捕捞影响最大的是大西洋和澳大利亚金枪鱼资源,其资源量下降了80%。同时过度捕捞也影响到鲐鱼的资源,而鲐鱼的个体相对较小,寿命较短。  相似文献   

7.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东海鲐鱼现存资源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卫忠 《水产学报》1998,22(4):334-339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工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工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9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一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 鯷鱼俗名叫离水烂,舟山将其幼鱼谓之"海蜒".鯷鱼是一种集群性很高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东、黄海.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东、黄海鯷鱼的现有资源量为300万吨,可捕量超过50万吨,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捕捞对象,开发利用鯷鱼资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贝叶斯Schaefer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新军  曹杰  刘必林  陆化杰  田思泉  马金 《水产学报》2011,35(10):1572-1581
利用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Schaefer模型分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3种方案,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量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研究认为,在均匀分布的基准方案下,参数r、Kq的后验概率分布与先验概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年渔获量和CPUE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2种方案下模型参数的预测值及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较接近,但小于基准方案。研究认为,3种方案下,1996—2004年捕捞死亡率都远低于限制参考点F0.1,1996—2004年渔获量也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这表明目前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处于良好状况,没有遭受过度捕捞。决策分析表明,在相同的收获率情况下,基准方案得到的2019年资源量和渔获量均大于其它2种方案,但是资源崩溃的概率最大。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收获率控制在0.3左右,持续渔获量在13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并对鲐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机轮围网生产总体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生产渔场主要为海礁渔场和北渔场,中南部渔场产量明显低于前4年.主要生产渔期有2个,分别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2007年东黄海的鲐鱼资源表现为:澳洲鲐资源处于较低水平,日本鲭处于高位的资源状态.  相似文献   

11.
应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预测东海鲐年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芬 《水产学报》2001,25(5):469-473
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估算和预测了东海鲐年产量,实际的应用和对过去年产量的回顾预测都表明,该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比较接近,平均预测精度为87.8%,预测结果可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参考。从近十多年鲐的渔业生产和资源状况来看,鲐实际捕捞产量巳接近我们所评估的现存资源量。同时,渔获物的组成以当龄鱼为绝对多数,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说明东海鲐资源巳得到充分利用,并开始出现过度利用的迹象,资源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2.
东、黄海日本鲭种群鉴定和划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cus)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开展日本鲭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归属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20世纪中日两国学者利用标志放流和渔业调查数据分别进行了研判,但中日间以及国内对其种群划分存在不同见解。21世纪以来,中国一些研究者利用形态框架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前辈的种群划分进行了验证并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分析结果值得商榷。总结相关研究结果,多数中国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划分为东海西部种群、五岛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也有中国学者将其划分为东海群系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海不同越冬场日本鲭归属为对马暖流群系,也有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和日本海西部的日本鲭划分为九州西部群系和东海西部群系。针对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存在的不同观点,今后研究者应同时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相对可操作的鱼类框架形态和分子遗传等判别技术,增加产卵场样本采集覆盖面,以获得判别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相对最为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对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MSY)作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鲹鱼类合计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接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鲹为22.2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鲹鱼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碜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碜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碜鱼高产(20000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碜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8~34.2。经非参数统计K—S检验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The stock size of chub mackerel (Scomber japon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Japan/East Sea has shown a continuous decrease, with fluctuations, from 1975 to 1990. After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1992–96, the stock size fell to its lowest level in 1997–99. The spawning success (number of recruits/spawning biomass) fluctuates periodically with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although there are no cl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awning biomass and the number of recruits. Spawning success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n the contrary, the catch amount and the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of spotted mackerel (Scomber australasicus) has increased since 1997.  相似文献   

16.
The spawning grounds of the chub mackerel (Scomber japonicus) and spotted mackerel (Scomber australas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catch statistics of the Japanese large- and medium-type purse seine fishery from 1992 to 2006. Biometric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specimens caught by purse seiners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1998 to 2006.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at 50% sexual maturity of chub mackerel and spotted mackerel females was 2.5 and 2.6, respectively. Using this criterion for GSI, chub mackerel larger than 275 mm and spotted mackerel larger than 310 mm in fork length were considered to be mature. Mature chub mackerel was observed in the area of 15–22°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mature spotted mackerel was observed in the area of 17–25°C SST. The spawning period of chub mackerel ranged from February to June, and that of spotted mackerel ranged from February to May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pawning grounds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distributions of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of spawners and SST. As a result, the spawning ground of chub mackerel wa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in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a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and Tsushima Straight in May, and in Tsushima Straight and western part of the Sea of Japan in June. The spawning ground of spotted mackerel wa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coastal area of Kyushu in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and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in May.  相似文献   

17.
为描述东海中部鲐鱼资源的健康状况,反映鱼类所遭受的外界压力情况,基于2009-2010年在东海中部捕获的鲐鱼的叉长和体质量数据,通过建立鲐鱼的标准体质量,计算得到东海中部鲐鱼的相对体质量指数值。根据叉长和体质量对数中值建立的标准体质量方程为:lgms=0.104574L2+2.945479L-2.014981。相对体质量与叉长的分布情况显示,当叉长小于10cm时,相对体质量指数为45~166,而当叉长为15cm时,相对体质量指数变化范围较小,为82~109。虽然在叉长小于10cm或叉长在20cm时,相对体质量指数的变动性较大,但其频率趋于正态分布。东海中部鲐鱼相对体质量指数的计算为不同海域间鲐鱼资源的相互比较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为今后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该研究海域鲐鱼群体的资源状况提供了研究基准。该指数不受体长大小所引起的误差的影响,能够较准确地在具有不同时空特征以及来自不同种群的鱼类个体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从而能够更好地为鲐鱼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南部的鲐鲹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鲹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卵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