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不同梯次含盐量的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推广完善了地下盐碱水的调配与肥水、虾苗淡化及放养密度、水质管理、配合饲料及投喂、病害防治等技术.解决了内陆盐碱地盐碱化程度高,不宜进行渔业高产高效养殖的难题,为盐碱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取小范围试验与大面积推广相结合、日本对虾常规养殖与“上农下渔”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在养殖区选择不同的池塘清淤消毒,把盐碱地渗水与黄河水进行科学调配,施肥培养基础饵料,并科学调整离子比例,进行人工筑砂坝和有益菌生态调控,合理放苗和投喂,综合防病,探索了日本对虾在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两茬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池塘由于受土壤成分的影响,池塘水质呈微咸水和咸水状态,在开展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与非盐碱地池塘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且病害较严重。为解决盐碱地池塘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盐碱地池塘的生产效能,农业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连续几年下达了有关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科技项目,旨在促进盐碱地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主持完成农业部下达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项目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总结出了一套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仅供参考。一、养殖品种的选择盐碱地池…  相似文献   

4.
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通过盐碱地池塘工程措施,灌水渗水,压盐洗盐,有效降低滨海盐碱地池塘土壤含盐量,在盐碱地池塘中种植一定规模不同种类的水草,合理搭配混养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的鳜鱼、鲢、鳙与南美白对虾,在池塘中与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选用定点繁育的大规格亲本苗培育的大规格黄河口大闸蟹良种,通过实施早放、投螺、合理密度、科学投饵、水质调控等技术措施,建立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增加池塘产出,生产出优质绿色的黄河口大闸蟹有机食品,提高盐碱地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的规格、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低洼盐碱地池塘合理的养殖结构模式是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综合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国家跨越计划项目——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综合开发利用试验示范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邹平县,聊城市东昌府区等沿黄地区进行了低洼盐碱地池塘优化结构模式的试验研究,主要设计并进行了10个优化结构放养模式的养殖试验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发布的2010渔业主推技术共9项,包括: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海参健康养殖技术、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池塘高效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7.
邢宪利 《河北渔业》2010,(6):19-20,61
盐碱地的水体碱度较高,与海水相比,存在主要离子含量不平衡和缺少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等特点,常规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在此环境下常会发生严重的"碱病",影响水产养殖业在盐碱地的发展,廊坊市的文安县、大城县现拥有盐碱地2 205 hm2.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2009年在河北省实施了<多类型盐碱水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作为项目区之一的文安县后许村黄法跃养殖场,2009年用2个面积共1 hm2的池塘来试养罗非鱼, 6月3日放养大规格罗非鱼越冬鱼种18 000尾/hm2,套养鲫鱼、白鲢获得成功,并在盐碱地养殖技术上有所创新,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1,(3):72-73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多类型水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盐碱地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盐碱地是陆地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仅我国就有盐碱荒地面积14.8亿多亩,遍及1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其中宜渔的低洼盐碱地约1亿亩,另外还有约6.9亿亩的低洼盐碱水域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55%的内陆成水水域。  相似文献   

9.
内陆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取得突破盐碱地水产养殖开发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通过国家验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10多年的研究,首次在我国内陆盐碱地养殖对虾取得成功。他们针对沧州地区1533亩不同水质类型的盐碱地,采用筛选、监测、改良等技术处理,同时对养殖的品种、方式、管理等展开探索性开发试验,终于在低盐高碱、高盐高碱的不毛之地取得了突破,并且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幅员辽阔,空置的盐碱地众多.在滨海盐碱地养殖革胡子鲶,合理的养殖技术及模式,既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可谓之是一举两得. 一、革胡子鲶的生长特性 革胡子鲶属热带经济鱼类,适宜生存的水温范围是15℃~35℃,最适生长水温范围是22℃~33℃.北方自然状态下不能越冬,属季节性养殖鱼类,但与地热淡水、工厂余热及塑料大棚结合可长年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1.
提高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5亩虾池进行提高海湾扇贝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入池稚贝2.1亿粒,经43天暂养,出池商品苗9720万粒,成活率达46.3%,纯益35.84万元。而海上保苗成活率仅为10%左右。1994年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对虾亲虾运输,消毒暂养,催熟,幼体培育,养成,捕捞和活虾运输等全程技术进行了开发。1996年500m^3育苗水体育出对虾苗4500万尾,获得利80余万元;800亩精养池产虾1万kg,获利50余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充气培育早茬虾苗,每亩放养体长0.7cm虾苗1000万尾以上,培育20天左右出棚,虾苗平均体长1.62cm,成活率50%左右,两年平均每公顷创利250575元。1992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按海盐∶MgSO4∶CaCl2∶KCl∶H3B3O3∶KBr∶EDTA∶生石灰为2000∶600∶72∶36∶24∶4∶1∶2的比例配制成人工海水,研究在该人工海水中培育罗氏沼虾幼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海水中的Mg2+、K+、Ca2+的比值为3∶1∶1,与天然海水接近,且水质无毒性作用;人工海水培育80万尾罗氏沼虾虾苗,获得68万尾幼体,成活率约为85%,蜕皮率为16.82%,特定生长率为25.34%/d,高于天然海水的培育水平。结果表明,自制人工海水可用于罗氏沼虾幼体培育。  相似文献   

15.
对虾幼体停食病是近年来对虾苗种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疾病,本文就其表现症状、防治实践和防治效果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就与此相关的外源亲体和幼体的引入以及苗种生长中的幼体消毒和水处理工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途径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虾苗、亲虾及商品海珍品进行保活长途运输试验;结果表明,运输成活率与长途运输时间、运输密度及水温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正常水温下,虾苗运输时间长短与其运输密度成反比;亲虾运输,每袋以2-3尾亲虾为宜。海珍品运输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pH值越低,其运输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养虾池底播魁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养虾池混养魁蚶的底质选择、播苗密度、苗种规格、池水调近和魁蚶在虾池中越冬等进行了试验研究,270亩混养试验池,平均亩产对虾106.3kg,魁蚶124.1kg,混养比单养平均亩增效益1438.4元,总增效益38.84万元。技术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an electrolytic oxidizing (EO) water system in a prawn hatchery. The results of the EO wat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showed that available chlorine in the EO water increased as the salinity and electric power increased, but was reduced as the water flow rate increased. A bactericidal activity assay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six aquatic pathogens was well inhibited by incubation with EO water containing 1 mg L?1 of available chlorine. The removal of NH3‐N and NO2‐N by electrolysis at 15‰ and 5 W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NO2‐N wa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NH3‐N. Prawn zoea (Z) reared in EO water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vailable chlorine at 0 (control), 0.2, 0.3 and 0.4 mg L?1 had mortalities of 0%, 12%, 27% and 42%, respectively, after 72 h. However, Z were able to well survive in activated carbon‐treated EO water for 1 week. For the on‐farm use of the EO water system in a prawn hatchery, larvae in the EO water group had faster development and higher survival than those in the activated carbon group. From these results, we believe that the EO water group had excellent water quality and lower bacterial counts resulting in increased larval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类盐碱水驯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化虾塘水添加天然盐碱水为试验用水驯化南美白对虾幼虾,探讨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养殖对虾的技术。结果表明,每隔36、24、12 h各提高1次碱度2 mmol/L,经过12 d,幼虾从碱度3.17 mmol/L分别驯化至17.25、25.33、38.78 mmol/L的存活率为37%、44%及24%。通过驯化提高了幼虾对盐碱水环境一系列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能力,其生存环境由海水类型逐渐适应于内陆碳酸盐类盐碱水,是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养殖对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93_1994年对虾暴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山东省1993─1994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群体病症及其发展,分析了该病的地区、时间、种间分布及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典型的虾池发病历时一周,死亡率达90%以上;凡虾池密集(>70公顷/公里海岸线)、放苗量大(45—60万/公顷)、投入高(45,000—75,000元/公顷)的地区发病早、损失大。发病时间主要在6—7月。1993年病程短而急,形成一个发病高峰,近似流行病学的偏态分布(对数常态分布);1994年病程长而缓,部分地区形成两个高峰。根据流行病学原理推算了1993年青岛流亭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平均潜伏期(6.02天)和暴露日期。依据107个样品的切片分析,证实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Hypodermalandhematopoieticnecrosisbaculovirus,HHNBV)。还讨论了流行病发生与环境因子,如温度、溶氧、pH、浮游生物、放苗密度以及投饵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