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蛋白质是构成鱼体的主要物质,也是决定鱼类生长快慢和养殖是否高产的最关键因素。关于鱼类对饵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外鱼类营养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范福熙等(1986)以酪蛋白为蛋白源测得革胡子鲶鱼种生长阶段饵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37.5%,对于利用我国目前的饲料资源,如油饼类、谷实类、糠麸类等组成的饵料配方,在大面积池塘中进行革胡子鲶这种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的养殖所需要的饵料蛋白质适宜量,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革胡子鲶池塘养殖高产经济合理的配方,我们进行了池塘养殖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的饵料配  相似文献   

2.
细菌絮凝体对滤食性鱼类饵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朱学宝 《水产学报》1989,13(4):339-345
本文叙述以放射性核素~(14)C为指标,测定滤食性鱼类对饵料消化吸收率的方法。用此方法测得的白鲢和罗非鱼对细菌絮凝体的消化吸收率平均分别为45.1%和81.4%。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絮凝体的蛋白质含量在36.5~50.1%之间,而且均含有对鱼类生长必需的氨基酸。平均体重为338.1mg的白鲢鱼种和252.7mg的罗非鱼鱼种,用细菌絮凝体饲养13天后平均增重率为67.3%和104.1%。结果表明,水生细菌对滤食性鱼类具有良好的饵料效果;且水生细菌不仅是水体生态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分解者,而且它还通过食物链发挥着重要的生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特种水产饲料现状与问题特种水产养殖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和开发特种水产养殖饲料的历史很短。与我国池塘普通食用鱼养殖,以食物链短的滤食性鱼类与杂食性鱼类为主要对象不同,特种水产养殖的对象主要是肉食性种类或偏肉食性的杂食性种类。而且,特种水产...  相似文献   

4.
以δc分析有机粪肥养鱼池中鱼类生长能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通过对鱼体、饵料、粪肥的δc值的分析来追踪碳元素的流向,从而研究施肥鱼池中鱼类生长能源的动力学过程的结果。研究表明,滤食性鱼类的生长能源主要来自自养生产系统;杂食性鱼类中的白鲫和鲤鱼,分别有三分之一以上和二分之一左右是来自自养生产系统,而其他部分的生长能源,则来自异养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鱼塘中设置网箱,将共存于同一水体中的不同养殖品种相对分离,借助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资源(溶氧、饲料、肥料等的综合多级利用,是传统养殖技术改进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方法是按混养比例中吃食性鱼类数量和网箱养鱼一般密度在池塘中设置小网箱,箱内单养吃食性鱼类,箱外混养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类。这一箱池结合的养殖方式在同一池塘中混养多品种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单养,既有利于饵、肥等物质的多级利用,又方便不同养殖品种在投饵、用药、出池等操作。是近年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7.
在主养鲤鱼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是提高养殖综合效益、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较好的养殖方式。甲鱼属高档的食用营养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水产中的珍品。鱼鳖混养一是增加和调节水体溶氧,鳖用肺呼吸,不占用水体中的氧气,其摄食活动及爬行能搅动水体上下层对流,使水体溶氧分布均匀,有利于池塘底质有机物的释放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二是可以提高饵料利用率,鳖的剩余饵料和排泄物,一部分可被杂食性鱼类直接利用,一部分可被水中浮游生物利用,为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增加饵料;三是可以减少鱼病发生,鳖游泳速度慢,不伤害健康鱼,而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和池中死鱼,起到“清道夫”的作用,遏止病原体传播,减少鱼病发生;四是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面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化肥养鱼是指在一定的水温、水质条件下,主要通过人工手段,向水库投放化肥,培肥水质,增加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促使浮游生物大 增殖,为滤食性、杂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从而促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蔡厚才 《海洋渔业》1986,8(1):19-19
<正> 鱼类对饵料的摄食有广食性与狭食性。食性有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以及寄生性等几类。很多鱼类有贪食期、厌食期和绝食期之分。贪食期主要在产卵或越冬后不久,鱼类在贪食期对饵料一般是不大挑剔的。在厌食期鱼类很少摄食,而在绝食期鱼类一般是不摄食的。所以,贪食期的鱼类是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10.
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1年渤海大面调查所获得的渔获物进行胃含物分析,了解当前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的27种鱼类有12种低营养级鱼类、12种中营养级鱼类和3种高营养级鱼类,包括了杂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混合动物食性鱼类和鱼食性鱼类,各鱼种营养级较20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3种高营养级鱼类均为鱼食性鱼类,饵料生境宽度值均很低,属于狭食性鱼类;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渤海饵料生境宽度最大的2种鱼,同时也是当前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最重要的饵料种类,其广食性有利于食物网各营养层次的物质、能量流动。当前渤海食物网中浮游食物链削弱,主要食物链转变为“植物、有机碎屑→鼓虾→鱼类”和“底栖动物→虾虎鱼、小黄鱼→大型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1.
水库养殖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不投饵、不施肥,鱼类依靠摄食水中生物为主。水库养鱼应考虑水中饵料种类和数量,使放养鱼种的数量和种类与之相适应。1放养鱼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2放养规格质量水库养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健壮,这是高产基础。鲢、鳙鱼体长要求11.55~13.22厘米;草…  相似文献   

12.
鱼类是湖泊食物网中的重要消费者, 占据食物网多个营养级。通过食物网营养级联效应, 鱼类对湖泊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可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傀儡湖为例, 研究了基于不同饵料类群渔产潜力估算前提下食鱼性鱼类、滤食性鱼类、碎屑食性鱼类的组合放养技术, 并探讨了底层杂食性鱼类针对性捕捞的复合调控策略对傀儡湖鱼类群落结构、沉水植物群落和水质产生的影响, 旨在揭示鱼类群落调控在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1年渤海大面调查所获得的渔获物进行胃含物分析,了解当前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的27种鱼类有12种低营养级鱼类、12种中营养级鱼类和3种高营养级鱼类,包括了杂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混合动物食性鱼类和鱼食性鱼类,各鱼种营养级较20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3种高营养级鱼类均为鱼食性鱼类,饵料生境宽度值均很低,属于狭食性鱼类;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渤海饵料生境宽度最大的2种鱼,同时也是当前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最重要的饵料种类,其广食性有利于食物网各营养层次的物质、能量流动。当前渤海食物网中浮游食物链削弱,主要食物链转变为"植物、有机碎屑→鼓虾→鱼类"和"底栖动物→虾虎鱼、小黄鱼→大型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滤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对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国内外已做过很多工作。罗非鱼作为以浮游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不仅能够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还通过自身的摄食和代谢活动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1~4]。Drenner等[5]研究罗非鱼在Kinneret湖中对浮游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后指出,罗非鱼对浮游动物和大型浮游植物具有压制作用,同时能促进超微浮游植物的发展。因此养殖池塘中放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不仅能够提高池塘的物质利用效率,还会起到稳定养殖环境的作用。本文结合台湾红罗非鱼(Ore…  相似文献   

15.
化肥养鱼是采取人工手段,向池塘或水库投施化肥,培肥水质,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促进鱼产量大幅度增加,提高养鱼效益的一种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细菌和藻类是水体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菌体是由容历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它营养物质所组成,是很好的营养价值完全的饵料,其消化率达83%。营养生态不同的各类动物的代表都不同程度地吃食细菌,但在滤食性和腐食性的动物的食料中,细菌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
董勇 《内陆水产》1998,23(10):19-20
传统的淡水养殖是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吃食性与滤食性鱼类混放在同一水体中饲养,其管理的重点在于力求单位面积的高产量。此种饲养模式的缺点是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比例偏大,投喂的饲料主要是菜饼、麸皮、稻谷等原态饲料,营养单一,利用率低,易污染水质,不利于鱼类良好生长,易暴发鱼病。鲤鱼89:20成鱼池塘高产养殖模式,由于采用颗粒饲料投喂,克服了传统放养模式的缺点,具有鱼体生长显著加快,有利于抢占市场,饵料系数低,产量高(每667m2产量可达1-2t),效益好等优点。现将这种模式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1.1…  相似文献   

18.
<正>海水养殖池塘中,对虾、海蜇、贝类等栖息于不同的水层,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生物在空间分布(上、中、底层)和食物结构(动物食性、植物食性、杂食性及吞食性、滤食性、舔食性)上的互补性以及在能量和物质循环上的偶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混合养殖,能够优化池塘的生物群落结构,进一步提高池塘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有利于池塘生态环境的稳定,增加池塘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盘锦市大洼区每日农业有限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的饵料蛋白质含量、粒径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以及粒径要依据鱼的品种、个体规格大小来选用。一般养殖品种规格在个体较小时所需饵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反之,在个体较大时所需蛋白质含量较低。所投饵料的粒径在苗种较小时要小要细些,随着个体增大,所投饵料粒径相应加大加粗。一般草食性鱼类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杂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肉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对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对采集的20种鱼类4 854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广食性5种食性类型,其中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是莱州湾各月份鱼类群落的重要食性类型,钩虾和双壳类等底栖动物饵料在莱州湾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秋末和初春的莱州湾鱼类群落以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为主,食性类型单一;随着水温升高,鱼类群落的食性类型逐渐变得丰富。分析表明,莱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有利于增殖放流品种后期的生长存活,建议跟踪调查增殖放流点周边海域的食物关系和饵料基础,同时结合多学科调查,选择最佳的增殖放流地点和时间,才能切实有效地保证增殖放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