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金媛  毛勇 《福建水产》2012,34(5):420-427
本文概括了鱼类的选择育种、驯化及杂交育种等传统鱼类育种方法,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核移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育种;并提出了当今鱼类育种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了鱼类育种必将走向基因组育种之路的展望,为鱼类育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鱼类病毒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最重要的疾病,至今为止,已发现的鱼类病毒已20多种,感染宿主遍及所有养殖鱼类。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特性以及鱼类特定的水生环境特点,使得鱼类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它陆生动物来讲更加困难。因此,预防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监测健康鱼及病毒携带者,是鱼病防治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许多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以及携带者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免疫学新技术(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葡萄球菌A蛋白、荧光抗体)在鱼病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鱼类消化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系统有四方面的机能:运输、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吸收,消化系统最早是由内胚层细胞形成的原肠发展而来.在消化系统构成方面,鱼类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皆是由胚胎期原肠及其突出分化形成.其消化管可分为口咽腔(鱼类口腔与咽腔无明显分界,故合称为口咽腔)、食道、胃、肠等.鱼类的消化腺包括胃腺、肠腺、肝脏、胰脏.肝脏有分泌、解毒、储存,甚至排泄等功能,是最大的消化腺体,胰则具有分泌和内分泌的功能.消化管在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除消化吸收营养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鱼类胃肠内分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化学、放射免疫分析法等的迅猛发展,胃肠内分泌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并确定了消化道粘膜是机体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胃肠激素和肽类是存在于胃肠道神经和内分泌细胞的具有特定生物学调节机能的肽类物质。胃肠内分泌的研究,大多在哺乳动物中进行,但人们为了研究这些调节肽的进化过程及深入开展胃肠激素和肽类的分布和机能等研究,也在鱼类胃肠内分泌的研究方面做了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鱼类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疫苗也称核酸疫苗、基因疫苗 ,是将含有编码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所必需调控元件的质粒DNA直接导入动物组织 ,使抗原蛋白经过内源性表达并递呈给免疫系统 ,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形成对相应病原的免疫保护作用 ,用于免疫的质粒DNA称为DNA疫苗。它不同于传统的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亚单位苗 ,是带有特异性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是继病原体疫苗、亚单位疫苗之后的第 3代疫苗[1] 。DNA疫苗在人体和哺乳动物研究中已取得一定进展 ,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 ] 。而鱼类DNA疫苗的研…  相似文献   

8.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品 《水产学报》1997,21(1):69-73
  相似文献   

9.
甲壳类、鱼类免疫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免疫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十分活跃,对鱼类的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甲壳类的免疫研究较少.然而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增加,对甲壳类(如对虾)和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用营养免疫剂对甲壳类和鱼类的免疫研究正从萌芽期向成熟期发展,这对甲壳类和鱼类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鱼类核移植是遗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遗传育种的研究课题。作者全面概述了鱼类核移植工作的新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硬骨鱼肥大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肥大细胞,在某些啮齿动物及人类中研究已比较深入,但在鱼类及其他低等脊椎动物中研究较少。硬骨鱼(teleostean fish)肥大细胞(MC),常被称为嗜酸性颗粒细胞(EGC),或肥大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MC/EGC),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硬骨鱼肥大细胞的发生、组织化学性质、细胞颗粒介质及其在鱼类健康与疾病中可能的功能意义等进行讨论,旨为深入研究鱼类重大疫病的发生机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洋  陈松林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3-119103
本文系统介绍了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的研究历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首先,作者回顾了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研究历程,包括探索期(2001—2006年),突破期(2007—2012年)和快速发展期(2013—2023),其中在突破期重点描述了半滑舌鳎、黄颡鱼等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我国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其次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采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出半滑舌鳎“鳎优1号”,黄颡鱼“全雄1号”、“全雄2号”等新品种,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工作。最后,文章对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从持续开发养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强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创新、优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的应用方法等方面加强鱼类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洋  陈松林 《水产学报》2023,48(11):119103-1-119103-10
本文系统介绍了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的研究历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首先,作者回顾了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研究历程,包括探索期 (2001—2006年),突破期 (2007—2012年)和快速发展期 (2013—2023),其中在突破期重点描述了半滑舌鳎、黄颡鱼等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我国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其次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采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出半滑舌鳎“鳎优1号”,黄颡鱼“全雄1号”、“全雄 2号”等新品种,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工作。最后,文章对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从持续开发养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强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创新、优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的应用方法等方面加强鱼类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lncRNA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全长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其转录本缺少开放阅读框和保守密码子,无编码能力。lncRNA能够与RNA、D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介导靶基因的调控,可以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作用。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在生殖、胚胎发育、性别分化、免疫和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关于lncRNA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国内外尚缺乏对其进行全面总结的报道。鉴于此,本文主要对lncRNA的定义及分类、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以后深入开展lncRNA在水产动物上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 nt的非编码RNA,在硬骨鱼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借助高通量测序与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筛选到大量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DE miRNA).通过比较多种硬骨鱼在不同病毒/细菌感染条件的miRNA表达谱,筛选出相同DE miRNA,并认为...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s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RNAs that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by targeting specific mRNAs. Data related to miRNAs are limited for fish species, with only 16 out of the 30 000 fish species enlisted in miRBase.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have summarized the recent findings on the implication of miRNAs in the teleost reproduc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commercially important candidates.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various miRNAs and their roles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gonads in nine important species has been compiled. We have focused on the trend of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gonadal miRNA repertoire of teleost species. Species‐specific variability is observed in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gonadal miRNAs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fish. It is noteworthy that our summarization of teleost miRNAs in reproduction has highlighted the gaps in func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identified miRNAs (both conserved and novel). It is only after func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miRNA targets, one can use these findings to enhance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production of the commercial teleost species to boost overall aquaculture sector.  相似文献   

17.
卢荣华  吉红  聂国兴 《水产学报》2019,43(10):2049-2059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其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mRNAs和microRNAs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已被证明是一种细胞间通讯的新模式。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脂肪合成及肥胖、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肿瘤发生、血管以及神经生成和成骨等过程。本文阐述了外泌体的形成与生物学特性、分离及鉴定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脂肪来源的外泌体在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并概述了水生动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肪代谢及有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潜在干预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也为更多地了解外泌体可能在鱼类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鱼类几种新型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雪霞 《水产学报》2005,29(2):263-269
Cytokines are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that serve as chemical messengers within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systems. To date, 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in fish cytokine researches. A number of cytokine genes have been cloned and sequenced in fish.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a number of novel immune-related cytokines including interleukin, interferon,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umor necrosis factor, chemokines (CC and CXC chemokines), NK dell enhancement factor, MHCⅠ, MHCⅡ and some of their receptor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many fish species recently. Their gene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are clarified. These cytokines are evolutionary well conserved. They share high identities at both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levels with the high vertebrate cytokines, and maintain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motifs of those higher vertebrates. The function of some cytokine genes are analyzed in conventional manner by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molecules. Several fish cytoki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ased on functional similarity to, or cross-reactivity with, mammalian cytokines. Moreover, molecular techniques, such as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PCR and cDNA library screening, have recently enab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fish cytokine genes. Because of fish phylogenetic position and the fact that their immune systems have not been elaborated to the extent seen in mammals, progresses in this field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origins of cytokine genes and extend our knowledge on their mechanisms conferring disease resistance and the recombinant cytokines to control fish diseases.  相似文献   

19.
鱼类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基于DNA序列进行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技术自2003年问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各种动植物的物种鉴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动植物区系、生态和物种保护、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一系列成果。鱼类是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全球预计有多达40000种鱼类[1]。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传统的鱼类物种鉴定方法存在很多问题。DNA条形码在鱼类物种鉴定中最早获得应  相似文献   

20.
鱼鳞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鱼鳞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其制取胶原、胶原蛋白、明胶、小肽、羟基磷灰石、鸟嘌呤、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糖缀合物、饲料粉等产品的生产工艺,并且介绍了鱼鳞在食品、医药、生物材料、化妆品、饲料等方面的应用,为鱼鳞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