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6月初,中华鲟研究所大溪流水养殖基地养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发生了水霉病,经笔者及时诊治后,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幼鱼养殖恢复正常。本文总结该病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效果,旨在为中华鲟幼鱼水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发病基本情况此次发病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系2014年中华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华鲟对脂肪酸的选择利用,采用国标方法,对野生与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鱼卵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鲟卵细胞中C18:1和C22:6(DHA)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养殖的中华鲟成熟卵细胞;在相同的养殖环境和投饲策略下,野生中华鲟幼鱼合成或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高于养殖的中华鲟幼鱼。研究表明,中华鲟亲鱼在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素的累积具有差异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EPA和ARA脂肪源,对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和幼鱼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冯琳 《水产学报》2009,33(3):496-502
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l分别为0.938、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I分别为0.940、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 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 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 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饵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地添加其所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来满足其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4.
摘要: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E)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5.43%、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I分别为0.922、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I分别为0.933、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但从A/E值来看,4种饵料中均有个别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亮氨酸)不能完全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营养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均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人工饲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的添加Lys、Leu和n3PUFA来满足中华鲟幼鱼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幼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朱欣$宜昌中华鲟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在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养殖的子二代中华鲟中发生日本鲺病,通过对疾病发生过程、病例症状、解剖变化、鱼体检查和水质检测结果、镜检及体内细菌分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单一性日本鲺病。根据诊断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及以往的防治经验,采取外用敌百虫进行治疗以及改善养殖环境等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治愈此病,且未见复发。文章介绍了该病的发生过程、病例症状、解剖变化、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等,可为中华鲟日本鲺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8月初,中华鲟研究所供参观养殖的胭脂鱼幼鱼出现暴发性寄生虫疾病,后经过笔者的诊断与治疗,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幼鱼养殖恢复正常。本文详细总结介绍了该病的发病过程、诊治等情况,旨在为胭脂鱼的健康养殖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一、发病基本情况此次发病的胭脂鱼幼鱼系2011年研究所自繁,体长15.6~18.9厘米,平均体长约17厘米,体重18.8~22.2克,均重约20克,其养殖在面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淡水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升盐的方式实施海水驯化实验,对驯化过程中不同盐度下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鳃、肾和肠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各器官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海水条件下存活率达100%;海水驯化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鲟幼鱼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邻鳃小片间距、泌氯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表明中华鲟幼鱼从淡水环境逐渐向海水环境适应过程中,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及相邻间距,加快机体与外界水氧交换量,增加泌氯细胞大小,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以应对海水环境的高渗透压。同时,中华鲟幼鱼肾小球长径在海水驯化过程中显著减小(P<0.05),同时数量也略有减少,表明中华鲟幼鱼通过降低肾脏的滤过功能减少机体水分丧失,以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肠道组织结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中华鲟幼鱼具有较强的海水适应能力,渗透调节器官主要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和间距、泌氯细胞大小及肾小球大小和数量来适应海水盐度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行为学和养殖试验及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T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撮食行为、皮肤感觉器官和人工饲料问题。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通过不停游动,以吸吮方式撮食底质上的食物,利用皮肤感觉对食物进行识别。吻部腹面存在大量的罗伦氏囊和少量I型或Ⅱ型味蕾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幼鱼对慢性拥挤胁迫的生长、摄食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低、中、高3个初始养殖密度(1 g/L、4 g/L、8 g/L),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研究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生长、摄食及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和摄食有显著影响,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束时,高密度组肥满度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各实验组的摄食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为呼吸频率、摆尾频率和游动速度显著加快等应急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养殖密度对中华鲟的生长、摄食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作用,不利于中华鲟幼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