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滆湖地区有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精养水面约15万亩。每亩一般放养一龄团头鲂鱼种2500尾,鲢鱼80尾、鳙鱼50尾,少量鲫鱼、草鱼苗种,亩产在1500千克左右。养殖全程使用配合饵料,这一养殖模式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在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养殖模式下,主要有以下病害。一、常见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夏花和一龄鱼种,成鱼养殖期间少有发生。夏花培育期间发病快、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暴发性出血病是团头鲂成鱼养殖中常见的鱼病,其它病害很少。2005年9~10月我市多个塘口发生了团头鲂烂鳃病,损失严重,其中一只塘口50亩,日均死亡500~600条(300多千克),累计死鱼超过3500千克。本地区主养团头鲂面积超过10万亩,以前从未发现过此病。  相似文献   

3.
<正>团头鲂是淡水鱼中优良的草食性鱼类,养殖团头鲂是苏南第二大淡水湖——滆湖的传统优势产业。滆湖面积约15 300 hm~2,湖区和周边水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水产养殖,迄今已发展近40年,滆湖地区的团头鲂养殖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团头鲂饲料生产和供应  相似文献   

4.
1999-2000年在开封市郊区渔场15亩鱼塘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亩产商品鱼750千克,其中团头鲂500千克,亩利润达6200元,投入产出地1:1.82。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08,29(2):F0002
江苏省滆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江苏省滆湖渔政监督支队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隶属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辖两个渔政监督大队、渔政监督稽查大队(涌湖常年繁殖保护管理区)和国家级江苏滆湖团头鲂良种场。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江都县绿洋湖水产养殖场有成鱼池600多亩,平均亩产在0.5吨(千斤)以上,以往单产量虽然较高,但鱼病也较严重。近两年改用颗粒饲料饲养草、鳊鱼、发病率减少80%,用来防治鱼病的药费也减少70%左右。历年来,每年春、夏至10月是鱼病流行季节,特别是草鱼和团头鲂、易患肠炎病,烂鳃病,每年每亩平均草鱼死15千克(30斤)左右,团头鲂死鱼7.5千克(15斤)左右,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们与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工程设施研究室华东养殖模式岗位以及南京综合试验站(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常州武进滆湖地区建立2000亩华东地区大宗淡水鱼类池塘高效养殖示范小区。经过近两年的紧密合作与深入探索,成功总结了多套大宗淡水鱼类池塘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推广应用的主养草鱼、主养团头鲂两种成鱼养  相似文献   

8.
陈德权 《科学养鱼》2012,(12):10-11
江苏滆湖团头鲂良种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亲本,开始致力于团头鲂良种保种与繁育推广工作,提高了江苏省团头鲂养殖生产的良种覆盖率。近年来,养殖户对团头鲂良种的需求量又有明显增加趋势,为顺应这一趋  相似文献   

9.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1,26(3):27-28
团头鲂,又叫武昌鱼,它具有适温范围广、生长快、肉质佳、易捕捞、人工繁殖简便的特点,较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 2000年作者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地区杏村渔场利用颗粒饲料驯化主养团头鲂,配养白鲢和花鲢,每 667米 2净产 546.3千克 (其中团头鲂 442千克 ),每 667米 2效益 2 0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面积 6 000米 2,呈东西向长方形,池深 2.0米,可灌水深 1.7米,靠近秋浦河水源,有 1台 3千瓦潜水泵和 1.5千瓦的增氧机。 1.2放养前准备 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在江苏常州通过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对团头鲂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在3口5亩的鱼池中进行,每亩放养团头鲂800尾和白鲢100尾。经188天饲养,团头鲂从50克/尾长至平均462克/尾。团头鲂和白鲢的平均毛产量分别为387千克/亩和113千克/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5%。团头鲂对该豆粕型全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平均饲料转化系数为1.22:1。养殖试验的平均净利润为人民币705元/亩,平均投资回报率为34.5%。利用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进行团头鲂养殖,表现了团头鲂生长快、主动摄食和饲料系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 天津市宁河县天河养殖场有 养殖水面270亩,其中:主养团头 鲂水面160亩,设计团头鲂产量 600公斤/亩左右,套养少量鲫鱼和鲢鳙鱼。 2000年7月上旬,养殖场反映:主养团头鲂的鱼池上台吃食的团头鲂数量日益减少,团头鲂吃食不欢,但未有死鱼现象。经过鱼病检查,发现是团头鲂肠壁孢子虫病,并提出了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病原及发病情况 发病团头鲂1+龄,体重150-200克,外观看体表较正常。 刮取体表粘液及鳃粘液、剪取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均未见寄生虫。剖开腹腔,肠管上布满了孢囊,孢囊…  相似文献   

13.
团头鲂池塘主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名镇 《科学养鱼》2006,(12):20-21
福建省建瓯市渔政管理站在市鱼种场3.6亩池塘开展了“团头鲂池塘主养技术试验”,取得了亩产鲜鱼622.44千克,其中团头鲂单产460.83千克、成活率达93%的好成绩。根据实践经验,现将亩产600~800千克的团头鲂成鱼池塘主养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选择宜选开阔  相似文献   

14.
蔡定明 《科学养鱼》2004,(11):51-51
扬中市江洲养殖有限公司有养殖水面500亩.其中主养河豚(暗纹东方鲀)120亩,设计河豚产量每亩300千克左右,套养少量草鱼、团头鲂和鲢鳙鱼。  相似文献   

15.
2003~2005年,江苏镇江丹徒区上党镇五塘村王步林在仙人湖水产养殖场基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面积80亩,10个塘口,平均单产550千克/亩以上,亩利润4600多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蟹的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基本情况1.1 试验区概况选择山阳镇区域内713.4亩连片22个河蟹养殖塘口为试验区,该区域有以下一些特点:a.1999年及以前的发病率较高;b.塘口面积从8亩到180亩,大中小规格齐全;c.该示范区内有老塘口、新塘口、稻田养殖等,塘口类型多,塘龄长短不一;d.水源是宝应湖水系,池口水深0.8~1.5m。1.2 苗种投放3月份开始亩用0.15~0.25千克敌杀死杀灭塘内敌害及残存的扣蟹;数日后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带水清塘,10日后开始投放经消毒后的扣蟹,规格40~60只/千克,共放扣蟹18.05万只,4 096.5千克,亩均约253只;4~5月份开始投放豆蟹,…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09,(5):F0002-F0002
滆湖地跨常州武进和无锡宜兴两市(区),总面积24.675亩,是镶嵌在苏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江苏省滆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隶属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其主要职责是:为滆湖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核发渔业许可证件,湖区渔业执法检查,协调处理渔事纠纷,制定实施湖区渔业开发利用规划,渔业资源增殖和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科学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19.
在面积8.5亩池塘中投放46.7克/尾的团头鲂516公斤,套养100克/尾的花白鲢和23.5克/尾的鲫鱼,经九个月的精心饲养,亩产成鱼808.5公斤,其中团头鲂617.8公斤,鲢鳙鱼157.1公斤,鲫鱼33.6公斤,均达到上市规格。饵料系数1.82投入投出比1:1.53,亩均纯利达2762.90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汪建华 《科学养鱼》2002,(11):21-21
我市从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种草养鱼,主要种黑麦草和桂牧一号牧草。种草养鱼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种一亩桂牧一号和一亩黑麦草,可供给一亩池塘的鱼饲料。种草养鱼,一般一亩池塘,水深1.2~1.5米,放养量为:草鱼1000尾,鲤鱼100尾,鳙鱼50尾,鲢鱼50尾。每年3~5月份种桂牧一号,每亩用草种75千克,种草时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作基肥,过60天可刈割第一次。每隔20天可刈割一次,一年可刈割7~10次,一般年产鲜草20000千克/亩。每割一次后亩施尿素15千克作追肥,一年共需尿素15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