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以来,湖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稻-小龙虾”“稻-鳖”“稻-青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综合效益显著。截至2023年12月,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29万亩,严格规范稻渔共生种养模式,重点鼓励稻渔轮作种养模式,培育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5个,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其中南浔区、长兴县通过省级第一批验收,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2.
<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引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现代技术模式之一,具有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优点。兴安盟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通过稻渔综合种养和品牌认证,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1000万元,稻渔综合种养成为"兴安盟大米"的绿色名片。内蒙古兴安盟有组织的稻田养鱼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是单纯以获取鱼产量为主,效益较低。本世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一般可分为稻渔间作、稻渔连作和稻渔轮作3种。稻渔间作是在田间开挖"日"或"田"字形、面积不超过10%的鱼沟、鱼窝,进行稻渔生态种养模式。稻渔连作是一个田块的一部分面积实施水产养殖、一部分面积种植稻麦两茬进行粮、渔种养连作生态种养模式。稻渔轮作是某田块长期种植或养殖某一农作物或水产养殖,为避免土质、底质僵化和减少病、虫、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第三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19年度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浙江省共有6家稻渔综合种养主体参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12家主体参加"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一举囊括了"模式创新大赛"特等奖、稻渔米(籼米组)金奖和稻渔米(粳米组)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调节渔业生产结构,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产业绿色转型和撂荒地利用典型模式,每年省级财政投资2 000万元以上,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8年的1 534.1万m2,快速发展到2022年的15 007.5万m2,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模式不断创新,稳粮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宿迁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27.7万亩,沿湖、沿河约有95万亩低洼稻田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以及稻渔综合种养具有"投本少、易种养、周期短、产品优、效益高"的优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到2018年,宿迁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3.8万亩,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生态效  相似文献   

7.
湖北荆州市和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这种立体式种养结合的模式已经延续千年,在此种养模式下既能稳定稻田生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现已发展为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鳖等17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小龙虾养殖已被推至水产行业的最高点。湖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土资源优越、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水稻是湖北的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湖北又是水产大省,淡水水产品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稻田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并充分释放潜在效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水双绿"理念,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模式和目标。华中农大成立了"双水双绿"研究院,建立"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模式,湖北省便是调研首选之地。近期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最真实的一线养殖方法和养殖效益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11月25日~26日,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上海海洋大学支持,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介活动"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88家稻渔综合种养企业主体带来了40余种创新模式、79个渔米样品参赛、参展。梧州市水产畜牧试验场在评比中获得"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张馨馨报道)8月8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宁夏银川组织开展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集中研讨和现场观摩。集中传达了于康震副部长对稻渔综合种养广西三江模式的批示精神,总结了"十三五"以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发展形势,探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作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任务之一[1],2021年明确将稻渔综合种养相关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2],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大,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 644 080 hm2,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张馨馨报道)8月8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农业绿色发展、优质食品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相似文献   

12.
正稻蟹综合种养是天津地区主推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占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为了缓解扣蟹苗种对本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的制约,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天津市尝试了"稻田-扣蟹""稻田-成蟹"综合种养模式,通过稻田蟹池工程改造、水稻种植管理、成蟹养殖管理、蟹种培育管理等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获得本地区稻蟹综合种养的基础养殖数据,为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百千万"工程,稻渔综合种养正成为安徽省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抓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助推器。主要成效。一是面积大幅增长,集聚发展加速。2016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为70万亩,截至7月底,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安徽省农委召开视频会,会议对前一阶段该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作了总结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2017年,该省通过印发工作要点、召开现场会、实行挂图作战、组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活动等措施,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大发展。截至9月底,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万亩,总面积超过90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占90%以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亩产小  相似文献   

15.
<正>农田渠水自然流,养殖鱼群技术优。生态旅游双效益,山村致富有新猷……七八月份,粤北山区,大片翠绿的稻子正摇曳着身姿逐渐开花结穗;田中一尾尾鲤鱼也在畅快的游着,惬意地吃下落在田里的稻花。这种鱼稻生态共作模式正是稻渔综合种养,俗称"稻田养鱼"。当前,广东省正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且已经成为粤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一小龙虾一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  相似文献   

17.
<正>三、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如按照产地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山区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平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按照生产方式,可以分为稻渔共作、稻渔连作和稻渔共作-连作模式三种;按照水产动物的种类划分,则有稻-鱼类(鲤、鲫、泥鳅、黄鳝等)、稻-甲壳类(虾、蟹,其中虾又分为青虾、罗氏沼虾、小龙虾等)、稻-两栖类(蛙类,包括青蛙、牛蛙、石蛙等)和稻-爬行类(龟、鳖等);按照共作的生物种类数来划分:二元共作、三元或多元共作等。其中最常见的为稻鱼共作模式。适宜稻田种养的鱼类品种可以很多,一般以杂食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稻-小龙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探索适宜苏州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稻田准备1.1开挖环沟试验田块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稻小龙虾综合种养试验基地,试验面积为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专家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种稻效益?在我看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有效方式之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副所长、广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钟旭华如是说。他从种稻的角度分享了对"稻渔综合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中的定义,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小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以来,安徽小龙虾养殖可谓是发展迅猛,全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成倍速式增长(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