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宏兵 《科学养鱼》1996,(10):23-24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鳜鱼新技术,笔者于1995年4~10月在主养福寿鱼池塘内进行了混养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初报如下:一、条件与材料1.池塘一口4.0亩的长方形池塘作为试验塘。塘东西走向,排灌方便,塘深2.0~2.8m,塘...  相似文献   

2.
<正>一、越冬池塘的准备最好选择无渗水、背风向阳的深水池塘作越冬池,新挖池塘不能作越冬池。越冬池塘最好进行干底清整、晒底、加高加固塘基、消毒和肥水。不能让塘底晒得太硬,否则不利  相似文献   

3.
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水增强保温性能;土质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黏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水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出30厘米厚;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应在2~4米,有补充水源为最好。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相似文献   

4.
鳜鱼当年上市养殖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溶 《科学养鱼》1997,(6):33-33
鳜鱼种类较多,以长速最快的翘咀鳜为首选养殖种类。采胜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必须根据鳜鱼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养殖过程中风云港定鳜鱼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一、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优良、淤泥少的池塘。鳜尤喜硬质底,以新开池塘为好,面积3亩左右,水深2~2.5米,选好塘后应彻底清整,用生石灰消毒,池底有穴潭,池中有部份沉水植物,池边有清滩,以满定鳜鱼白天卧穴习性及栖息、生长需要。二、放养条件清好塘后施用腐熟基肥,加注新水0.8~1米.3~5天后即可放养饵料鱼苗,再过一周放养夏花鳜鱼。鳜鱼溶氧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6.
周元春 《科学养鱼》2012,(12):26-27
我们从2011年初开始,利用10亩老塘改造的塘口进行河蟹、青虾、龙虾、鳜鱼生态混养示范,当年取得340多元的亩效益。一、池塘条件选择示范塘口土质为沙壤土、呈中性淤泥少,池周环沟深1.5米,堆埂高米、宽2米,进水渠道均是水泥暗管道,池周无高大树木,并有2.5米高钢质护栏,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环境良  相似文献   

7.
一、越冬管理 1.越冬塘的选择及越冬棚的搭建 越冬塘应选择水温稳定在18℃以上并且有泉水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在4~6亩,池深1.5~2米,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形状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每只塘配备1~2台增氧机。  相似文献   

8.
一、严把池塘养殖条件关 鳜鱼主养池塘要求底质平坦,淤泥要少于15厘米。沙底塘和新挖塘养哺鳜鱼效果更佳。池塘多以3~5亩为宜,由于鳜鱼喜欢清新且溶氧量高的水质,故主养池塘水源要充足,进排水方便,正常蓄水深不能小于2米。  相似文献   

9.
一、塘址:新建池塘养蟹,选择塘址的主要标准,具备水源充足良好和壤土粘土土壤即可。利用低洼池、低产田、滩涂等都可建塘,但不能利用成碱地挖塘建池。土质以壤土为好、粘土次之,壤土除了保水、通气性能好之外,筑好的蟹塘比较牢固,不易被河蟹爬行崩塌。靠近水源,用水方便,水质不受污染,饲料资源、电  相似文献   

10.
对越冬池塘和干塘冻晒的非越冬池塘培育夏花鱼种过程中池塘的轮虫冬卵数、浮游生物量、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轮虫冬卵含量:越冬池小于非越冬池;浮游生物量:越冬池小于非越冬池;鱼苗成活率:越冬池远远低于非越冬池;生长速度:越冬池小于非越冬池。本次试验对夏花鱼种培育过程池塘的选择在生产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鱼类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保证鱼类池塘养殖安全越冬的有效技术措施。1.入池准备1.1 池塘选择。池塘水深(冰下有效水深)应维持在1.5~20m,池塘底泥为10~20cm,池中无杂草,有良好的保水性,注排水方便。1.2 水质管理。越冬鱼入池前,池塘要用生石灰或“富氯”清塘,并清除吃鱼的凶猛鱼类和耗氧的野杂鱼。向越冬池灌注新水(最好采用地下水),尽量不用坐塘水或少用坐塘  相似文献   

12.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大力推广鳜鱼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简要介绍鳜鱼池塘养殖技术。1 鳜鱼池塘单养1.1 池塘条件 鳜鱼单养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小型池塘为好,面积667—2000m~2,背风向阳,壤土底质,污泥较少或没有污泥的新开塘较为理想。池塘应有较大坡度,水源丰富、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深保持在1.5—2m。鱼种放养前,每667m~2用生石灰120—150kg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3.
<正>鳜鱼因养殖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致使鳜鱼苗种和成鱼一直保持在高价位运行,其养殖效益与其他普通鱼养殖相比高出3~4倍。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渔业养殖户从事鳜鱼养殖突飞猛进,已经初步形成苗种培育、专池养成和与其他养殖品种套养等养殖模式。现结合实际,认为要提高鳜鱼养殖水平,谋求高产高效,需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要点。1塘口设置要求池塘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位置,周边无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年初需干塘、整塘、清塘、晒塘,池底淤泥低于20 cm,视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为提高鳜鱼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开展了利用铁碳微电池和生态基调控水质技术以及用四大家鱼塘塘水调控养殖鳜鱼的试验,探索池塘主养鳜鱼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选择在中山市民众镇合众养殖场,养殖场邻近民众水道,养殖环境无污染、安静。  相似文献   

15.
张洮 《水产养殖》2017,(6):47-49
<正>1池塘与环境条件鳜鱼适宜小池塘养殖,面积以4×667 m~2~6×667m~2为好,不小于667 m~2,不大于8×667 m~2。若池塘面积过小,水质变化快,难控制;池塘面积太大,饵料鱼不集中,不利于鳜鱼的摄食。还需配备饵料鱼池塘,鳜鱼养殖池塘面积与饵料鱼培育池塘面积比在1∶3~1∶4之间。池中最好种植有少量沉水植物,为鳜鱼提供栖息场所。该养殖户共有4个塘,均为东西长、南北宽的  相似文献   

16.
<正>鳜鱼遍布各大河流、淡水湖泊,因其食用价值高而深受市场欢迎。本地区鳜鱼主养品种为翘嘴鳜,2016年,柳堡镇团庄村养殖户祁荣和在水产站技术指导下养殖鳜鱼,初步实现利润优化的目标。现根据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与环境条件该养殖户共有4个塘,池形均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长宽比大约为2∶1。池塘背风向阳,淤泥均未超过15厘米。所有塘口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较好。1号塘4亩,作为鳜鱼  相似文献   

17.
秋末冬初时期,池塘水温降至10℃左右,鱼种活动减弱,摄食量减少,此时须将各类鱼种捕捞出塘,按种类和规格分别集中蓄养在池水较深的池塘内,以便于管理和安全越冬。鱼种并塘和越冬工作,应注意如下事项: 1.方法;在并塘前一星期左右停止投饲,选择天气晴朗、风和日暖的日子拉网出塘。由于时值冬季,水温较低,鱼已不甚活动,所以,不要象夏花鱼种出塘时进行拉网锻炼。出塘后,经分类、分规格和计数,立即进行并塘蓄养。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后在越冬期发生水霉病。 2.蓄养塘条件:水面宽阔、水较深、背风向阳、不漏水,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20厘  相似文献   

18.
在荷城、西安、更楼三个镇(街道)选定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鳜鱼场和罗非鱼场。主要试验场地池塘总面积18.4亩,分3个试验场:张学名优示范场、西安塘肚鳜鱼场和更楼平塘罗非鱼场。每个试验组设2口同一主要养殖品种的塘:其中1口使用“金葵子”水质改良剂试验塘(简称金葵子塘)和1口对照塘。试验品种有红罗非鱼和鳜鱼。试验时间为2003年10月到2004年6月,共8个月。  相似文献   

19.
正一、越冬池塘的准备最好选择无渗水、背风向阳的深水池塘作越冬池,新挖池塘不能作越冬池。越冬池塘最好要进行干底清整、晒底、加高加固塘基、消毒和肥水。不能让塘底晒得太硬,否则不利于塘鱼打窝聚群越冬;必须使用块状干燥的生石灰,有效成分为稀释后的强碱性生石灰水,久置即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失效,干水法清塘用量为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75千克,带水清塘法是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正>宝应县安宜镇金湖渔业村刘元泉利用30亩池塘进行河蟹、鳜鱼、青虾混套养殖,采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取得了亩纯利润5500元的效益。一、放养前准备1.清塘药塘上年11月下旬池塘干塘后,清除池塘四周围槽河中淤泥,修整池坡。1月下旬进水约80厘米,亩用生石灰150千克药塘,3月水草种植完毕后,亩用"金塘灵"100毫升杀灭水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