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有些鱼类如银鲫,花鳅等在自然界存在有三倍体、四倍体种群。人工方法也能诱导产生一些鱼类的三倍体、四倍体。这些多倍体通常和二倍体个体在表型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往往需要通过染色体检查或DNA含量测定、同功酶分析等复杂方法加以鉴定。鱼类多倍体的红血球的细胞及细胞核一般大于同种二倍体个体。Swarup等人(1959)以红血球大小作为标志鉴定刺鱼的三倍体,表  相似文献   

2.
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属鲫鱼的一个地理种群。它与日本和东欧银鲫一样,是一个天然雌核发育种群,因而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沈俊宝等用鲤鱼精子与方正银鲫受精时没出现杂交个体,蒋一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2007,32(3):26-26
湘云鲫、湘云鲤是以湖南师范大学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鲫鱼、鲤鱼新品种;湘云鲫、湘云鲤是国家“863”重大科技产品,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向全国推广的优良品种。湘云鲫是目前国内生长速度快、个体最大的优质鲫鱼,比普通鲫鱼生长速度快2~3倍,当年即可育成商品鱼;湘云鲤是国内鲤鱼中不能生育的优质鲤鱼,比普通鲤鱼生长速度快20%~30%。三倍体湘云鲫、湘云鲤具有自身不育、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外形美观、肉味鲜美而细刺少、抗病、耐低温低氧、易捕捞、易垂钓等优良特性,深受全国各地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产品已在全国27省市广为推广,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不同倍性鱼生殖育性的表观遗传调控规律,实验基于不同倍性鲫鲤精巢的转录本信息库设计引物克隆了不同倍性鲫鲤的MeCP2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发现,在远缘杂交的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遗传重组和变异。基于序列公共部分设计引物,通过半定量PCR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MeCP2基因在不同倍性鱼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还发现,MeCP2基因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纵向对比性腺的发育过程,MeCP2基因的表达量会随着性腺发育成熟而下降;横向对比不同倍性鱼的性腺发育,MeCP2基因在三倍体鱼卵巢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鱼,但在精巢中的表达量随鱼的倍性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MeCP2基因的表达与不同倍性鱼的卵巢发育密切相关,这为研究鱼类生殖不育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水产育种上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天然滁州鲫氨基酸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氨基酸含量进行营养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总量为86.35%(占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6.76%,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9.29%,必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草鱼、鲢、鳙鱼等鱼类。表明滁州鲫较之其他鱼类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的鱼类。  相似文献   

6.
多倍体鱼类在生长、群体产量及抗病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二倍体鱼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很好的潜在利用价值。三倍体鱼指的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多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逆性强、不育不干扰鱼类资源等优点。三倍体技术成为养殖鱼类育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很多,本文就其原理和应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7.
实验红鲫线粒体DNA条形码特征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建立具有实验红鲫品系特异性的线粒体DNA条形码,对鲫属品种进行鉴定。本研究以实验红鲫和鲫属其他鱼类(洞庭湖鲫、日本白鲫、大眼鲫、兰氏鲫、金鱼、湘军金鱼和湘军花鲫)为测试群体,利用Sanger测序对所有个体的线粒体COⅠ、COⅢ、Cytb这3个基因和D-loop进行测序,同时构建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并分析它们的序列特征和10种鲫属鱼类分子系统进化的聚类特征。结果显示,COⅠ、COⅢ、Cytb这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和COⅠ基因的进化树聚类能明显地发现10种不同的鲫属鱼类聚成不同的小支,而COⅢ基因和D-loop序列聚类不能同时区分10种鲫属鱼类。研究表明,通过COⅠ基因以及3个基因的拼接序列均能有效地鉴别实验红鲫与鲫属其他鱼类,故该类序列能作为实验红鲫的有效分子标记,同时COⅠ、COⅢ、Cytb和D-loop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均可以反映10种不同鲫属鱼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湘云鲫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  相似文献   

9.
鲫血清转铁蛋白cDNA克隆及系统发育进化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华 《水产学报》2004,28(3):250-254
鱼类血清转铁蛋白是鱼类血清中一种非血红素结合铁的β—球蛋白。从GenBank数据库查询发表的鱼类转铁蛋白cDNA或基因序列,根据铁离子结合及转运功能位点,设计并合成了两对引物P1、P4以及P2、P3,克隆出鲫血清转铁蛋白cDNA中的核心片段,长度为866bp。再根据克隆出的核心片段分别设计上游及下游两对引物P5、P6以及P7、P8,随后用RACE方法分别克隆出鲫血清转铁蛋白cDNA的5’端(787bp)和3’端(1081bp)以及全长cDNA,最后在计算机上排列出鲫血清转铁蛋白全长cDNA,长度为2444bp。比较了14种鱼血清转铁蛋白cDNA序列的同源性,其同源性在30%~80%之间,结果显示鲤科鱼类(鲫、银鲫、鲤及斑马鱼等)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时进行了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证实了鱼类血清转铁蛋白进化的保守性和氨基酸序列的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鲑科鱼类是国际渔业市场上的高档水产品,也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养殖对象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适合开展鲑科鱼类人工养殖的自然资源,并且我国还拥有丰富的优质鲑科鱼类种质资源,如哲罗鱼、细鳞鱼和黑龙江茴鱼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鱼类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多,鲑科鱼类养殖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甘肃、新疆、山东、山西、福建、四川、云南等地鲑科鱼类养殖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