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昌鱼诗话     
武昌鱼,又称团头鲂,由于它原产于湖北省鄂城(现鄂州市),古时候鄂城称武昌,因而得名。在我国悠久灿烂的鱼文化史上,武昌鱼以其优美的体形、甘醇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以及灿烂的文化名扬四海,饮誉中外,闪烁出斑斓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最早使武昌鱼名留史册的是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公元221年,孙权为了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治统治,自长江下游的建业(现南京江宁)迁都至长江中游的鄂县,以“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东吴迁都武昌时,便移建业居民定居武昌,由于百姓远离故土,思家心切,但迫于王命,于是唱出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相似文献   

2.
武昌鱼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是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原产于湖北省鄂城县樊口镇一带。古时的鄂城称武昌。樊口镇位于梁子湖通江口处的长江边。在这里捕到的这种形状侧扁的鱼,肉质肥嫩鲜美,别具风味。在古代,有“樊口鳊鱼甲天下”的说法。当地群众为了把这种鱼区别于其它鳊鱼,特冠之以地名,“武昌鱼”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人们往往把体形菱状侧扁的淡水鱼,统称为鳊鱼。实际上它有多个品种:属鲤科鳊亚科鳊属和鲂属,主要有长春鳊、东方真鳊、团头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鄂城县黄龙水库,1981、1982连续两年,在水库进行网箱培育夏花鱼种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克苏塔里木垦区上游水库水产连近年来多次进行人工孵化武昌鱼苗,均未获得成功。今年,何乃成和于桂芬带领养鱼工人认真总结过去人工孵化武昌鱼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根据武昌鱼需要水质特别清新的特点,选择洪水进库后的有利时机,抓紧进行人工孵化武昌鱼苗。  相似文献   

5.
正一、美丽武昌鱼武昌鱼(Blunt-snout bream),拉丁文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学名团头鲂,属鲤科,鲂属,是我国主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武昌鱼源自于湖北武昌,不过这里的武昌却并非指现在武汉三镇中的武昌,而是古武昌(如今的鄂州)。武昌鱼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型湖泊,多栖息于中下层水域。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1978,(4):17-17
为了解决商业系统牲畜付产品冻结问题,商业部食品局在1976年组织北京、郑州、鄂城、黄桥、信阳肉联厂,北京水产冷冻厂和湖南肉食水产公司安装队等七个单位,进行了立式平板冻结器的试制工作。1977年10月在北京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7.
漫谈团头鲂     
饶发祥 《水产科技》1995,(1):35-35,34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即产于湖北省鄂城县梁子湖樊口镇的鳊鱼。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易伯鲁先生发现,鳊鱼和鲂鱼都是身体高而两侧扁平的较大型的鱼类。从外部形态来看,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鳊鱼腹部中央的角质棱是从胸部腹面一直延到肛门之前;而鲂鱼的则仅仅局限于鳍基部至肛门之间,鲂鱼身体的高度也是显著大于鳊鱼的。  相似文献   

8.
通化地区位于气候寒冷的吉林省长白山麓。鱼类生长期仅120多天,越冬期却长达150多天。为提高养鱼效果,增加养殖品种,1972年从无锡引进了武昌鱼,经几年饲养,实践证明武昌鱼已在当地落户,由于武昌鱼具备许多优点,深受各渔场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王骥  梁彦龄 《水产学报》1981,5(4):343-350
本文根据浮游植物生产量求得对鲢、鳙的供饵能力,并通过浮游植物对鲢、鳙转化效率的计算,估算出武昌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进而求得武昌东湖鲢、鳙的合理投放量。作者求得东湖浮游植物全年对鲢、鳙的供饵能力是61,153吨(鲜重);由此估算出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是789公斤/公顷以上,每年鱼种(四寸以上)的合理投放量,鲢是209万尾,鳙是110万尾。  相似文献   

10.
江海 《海洋渔业》1982,(5):228-228
<正> 全国渔业经济研究会于5月5~11日在湖北省鄂城县和黄州市召开了编写《中国渔业经济》和布置开展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座谈会。应邀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