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位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  相似文献   

2.
明晶 《科学养鱼》2006,(8):76-76
一、颤抖病河蟹颤抖病又称环爪病、抖抖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河蟹的步足颤抖、环爪的疾病。1.流行:自1994年在江苏省个别养蟹池塘中发生颤抖病以来,接着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以至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且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地区还在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  相似文献   

3.
张贤 《科学养鱼》1995,(7):32-32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三)六、日常管理成虾养殖的管理工作包括投喂饵料、增氧注水、整修池塘、防漏、防逃、防偷、观测水温、溶氧量和生长情况的检查。具体是一勤、三看、四定的管理方法。一勤:技术人员(技工或管理员)应每天凌晨及中午、傍晚进行巡塘,仔细观察池塘...  相似文献   

4.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是严重危害草鱼的常见病。引起这几种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季节气候与水温。为了掌握南宁市池塘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发生流行的规律,我们于1966、1967、1971、1974、1975、1979等年对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的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的发生流行进行了观察记录,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金忠文 《科学养鱼》2007,(11):49-50
一、2006年梭子蟹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疾病有纤毛虫病、蜕壳不遂、乳化病、烂鳃、不明原因死亡等。纤毛虫病:水质败坏,长时间不能蜕壳,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蜕壳不遂: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延长蜕壳时间,在蜕壳过程中发生死亡。与蟹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细菌性的烂鳃病:池塘底质恶化,台风期池塘水体中大量泥沙的侵害造成鳃丝受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区及周边地区池塘、网箱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由粘孢子虫、碘孢虫、尾孢虫、单极虫、和肤孢虫引起的鱼病。特别是由碘孢虫、尾孢虫在鲤鱼上引起的鱼病,死亡速度快,死亡量大,1999年5月29日-6月3日,我区致韩镇新阳四社一口池塘首次发生碘孢虫病,  相似文献   

8.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9.
12hm2东风水库吊养三角帆蚌25280只,于2012年8月暴发细菌性蚌病,病蚌出现大批死亡。10月15日将病蚌就近分开,4000只转入53.3 hm2石山脚水库,1850只转入0.2 hm2池塘。水库用生石灰局部泼洒。池塘进行严格清塘消毒,病蚌在转池时进行了药物浸泡,之后,每10d泼洒一次生石灰。吊养1个月,两水库的珠蚌照样大量死亡;池塘珠蚌死亡逐渐停止,11月15日完全停止,剩珠蚌1650只,成活率为89.2%。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虾是一种集约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其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管理方便等特点,和池塘养殖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在池塘养殖业中出现了不少弊病,如能量消耗大、虾病发生严重、养殖管理复杂等等,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而网箱养虾正是着眼于池塘养  相似文献   

11.
一、加设加固拦鱼设施 最好设双层拦网,网眼1厘米左右,网底用石笼入土或用钢筋穿网入土,拦网杆距2米左右,同时做到三勤查二及时,即勤查圩埂、勤查拦网设施、勤查隐患,及时补救、及时排险。 二、控制好水位压差,及时注排水 未被淹没的池塘除加固好圩埂、设置拦鱼设施外,要保持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和2011年的6-8月,我县草鱼、团头鲂等大宗淡水鱼常发生烂鳃病、肠炎病和腐皮病并发病,笔者两年诊治的病例就有27例,这些发病的池塘每口面积0.6~13亩,平均每口池塘每天死鱼8~70多尾不等,从发病到基本治愈的时间均在10日以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以来,我市连续发生河蟹颤抖病,损失较大。病蟹停止摄食,静伏于池塘的水边或岸上,步足发抖,不能爬行。一旦发病,一般先死大蟹,后死小蟹,常引起河蟹的大量死亡。一、发病特点1.池塘清整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坚持彻底清整消毒的池塘发病轻,既不清整、又不消...  相似文献   

14.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3,(12):65-65
3由车轮虫病引发的对相关问题的粗浅思考 3.1加注新水与车轮虫病 替季水温低时,将池塘水位控制在1nl左右,以利水温快速回升,适应鱼的摄食和生长,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他逐渐增高,到高温期加垒最高水位,且每隔1周或1Od左右加注一次新水,这是我们传统的池塘水位管理和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既经济又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温季节是河蟹养殖的关键阶段,此时对蟹池的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质管理,水质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与气温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针对高温期间河蟹池塘易发疾病及常见水质问题,现提出相应的防治办法和改良意见。一、高温期河蟹池塘常见病害1.颤抖病也叫环爪病,病原为无囊膜的、球状的RNA病毒,是典型的受高温影响而产生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发生在水层较浅、水草少、水质差、苗种携病率高、池水老化的池塘,目前主要预防方法为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性的鲢鳙暴发性败血病不断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天津地区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面积约占总池塘面积的50%以上,由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搞清发病原因、加强预防,是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对此病的发病规律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供防治此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3,(11):65-65
3.5为什么有些池塘不发生车轮虫病,即使发生也能一下子控制住病情.笔者分析原因有五:一是这类池塘本身车轮虫病原体少,而且是“大车轮虫”,不是“小车轮虫”;二是部分新池或清池后在三年以内的池塘;三是春季用过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敌百虫“三合一”杀虫;四是放养密度不大的池塘;五是投放草鱼规格均在0.5kg以上的池塘,没有套养小草鱼,或投放的是自己精心培育的草鱼种.  相似文献   

18.
我县池塘养鱼草鱼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很高。主要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及出血病等。发病季节为4-10月份。有的是急性型,来势较猛,短时间造成大量死亡。有的是慢性型,没有明显的高峰期。草鱼病发生、死亡原因较复杂,但其发病和死亡与池塘条件及日常管理所造成的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1鱼病的诊断鱼病的种类繁多,发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鱼病发生后是否能尽快得到控制,对鱼病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判明主要致病因子是首要步骤。只有正确诊断鱼类患何种疾病,是何种原因引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控制疾病的效果。1.1现场调查、询问在诊断鱼病之前,首先向养殖者调查询问。在草鱼、鲢、鳙、鲤、鲫混养的池塘内,仅是草鱼得病。应首先怀疑是草鱼四病(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如果混养池塘的各种鱼类按鲢、鳙、草鱼、鲤、鲫的顺  相似文献   

20.
<正> 1995年2~5月对河北唐山、秦皇岛两地区养鱼池塘鱼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危害最大的是花、白鲢的打印病,发病率可达30%;而部分池塘中Ⅰ龄鲤鱼的发病率高达50%,从池塘中随机采回15尾病鱼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研究和治疗试验。1 试验材料 病鱼取自秦皇岛某村一养鱼土地,均为体重250g左右的Ⅰ龄鲤鱼,共15尾。取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