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白点病亦称白斑病、毛霉病,其病原体是藻状菌目毛霉菌科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该病在稚鳖养殖阶段极易发生,并且危害严重,一旦病原感染,会造成暴发性疾病,引起稚鳖大量的死亡。现将稚鳖白点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白点病在稚鳖驯养开食后30~45d...  相似文献   

2.
稚鳖在孵出后一个月及进入温室后一个月内,非常容易得“白点病”、“白斑病”,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在几天内,死亡率就会达到30%以上,甚至会全军覆灭。因此,“白点病”、“白斑病”是稚鳖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病,是造成甲鱼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白点...  相似文献   

3.
周萍  陆新华 《科学养鱼》2003,(11):47-47
在养鳖生产过程中,有些养殖者对白点病、白斑病、水霉病辨别不清,在鳖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盲目、滥用药物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鳖病的防治效果。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在养鳖场的实践,对上述鳖病的区别与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甲鱼白点病、白斑病、水霉病的区别 1.病原不同:白点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白斑病病原是毛霉菌,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00,295(6)
白斑病也称为毛霉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病原是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严重危害稚鳖、幼鳖,传染快、死亡率高,在我国南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发生。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早春4-6月稚鳖、幼鳖越冬苏醒后和晚秋9-10月越冬前最为严重;流行水温是15-35℃,当水温在25℃以上最易发生;流行区域遍及我国南北,尤以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最为严重。该病的危害对象有:1.驯养开食后20-60天的雕鳖发病率最高,体长10厘米以上的幼鳖则极少有因该病而造成死亡者;2经过长途运输或者由于捕捞、放…  相似文献   

5.
鳖腐皮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腐皮病泛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鳖感染病原引发急性的白斑病、白点病和慢性的腐甲病、疖疮病进而发展为严重的烂甲病和穿孔病等皮肤病。鳖腐皮病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普遍比较头疼的疾病,急性的白斑病或白斑病、白点病并发时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慢性的烂甲病、疖疮病常年发生,表现为慢性死亡,治疗不彻底,积累死亡多,即使不死的,也影响生长与产品质量、价位。  相似文献   

6.
白斑病,又称白点病,豆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其特点是传染快,死亡率高,主要危害稚幼鳖。虽然一些书刊介绍该病的防治方法,但均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今年我试用了另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能一周内根治该病,而巨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流行情况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8~9月和冬天室内加温最为严重,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对象是:1.出壳驯养喂食后两个月内的稚鳖发病率最高。2.经过长途运输或其他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稚幼鳖发病率也高。3.室内加温养殖,温度控制不好,也容易得此病。二、症状患病初期,甲鱼裙边,背…  相似文献   

7.
网络快讯     
科研园地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快讯稚鳖“白点病”病原的研究从患“白点病”的稚鳖心血、肝脏和体表脓灶分离到3种细菌,分别感染健康稚鳖,仅1种致病。根据该菌的形态、营养要求、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点,认为:稚鳖“白点病”的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孟改青  马光 《河北渔业》2011,(12):49-49
<正>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大批稚幼鳖发病,比如白斑病和鳃腺炎等,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经过我们多次诊断治疗,效果明显,总结了一些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白斑病别名毛霉病、白点病、豆渣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严重危害稚幼鳖,传染快,  相似文献   

9.
郑善坚 《内陆水产》1997,22(4):26-26
随着人工养鳖的迅速发展,鳖病日趋增多且不断在变化。1996年杭州地区普遍发生稚鳖的白点病,而去年稚鳖阶段广泛发生的白斑病相对发病率减少。稚鳖白点病据报道在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有发生,死亡率达30%-85%(程天印等,1995。伍惠生,1995。),笔者在1996年萧山中南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发生的一稚鳖白点病病例中,采用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短期浸泪与全池遍洒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症状患病的是规格15-40g稚鳖,在其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基部等处,肉眼可见粟粒状白色斑点,在背甲上白点向外突…  相似文献   

10.
鳖白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白斑病及其防治谭北平杨小林(湖北农学院,荆沙434100)温室养鳖由于放养密度大,换水周期长。致使水质较差,很容易暴发疾病。白斑病(又称白点病、毛霉病、白霉病等)是稚鳖养殖过程中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若防治不当,便会导致大量稚鳖死亡。本文结合两个实例,介绍该...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氨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氨中毒是一种死亡率仅次于白点病,且较为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侵袭性鳖病。据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近百家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十多例氨中毒的诊治情况看,鳖患此病后,若稍有疏忽延误治疗时机,或病情诊断错误,或治疗措施不当,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致使鳖大量死亡。通过四年的实践,我已探索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其预防率达95%,治疗率达85%以上。 一、流行情况 人工投喂饵料养鳖,不分加温养殖、常温养殖,也不分稚、幼、成鳖,在生长季节都有可能造成氨中毒。 二、致病原因 1.由于投饵方法不当,导致饵料大…  相似文献   

12.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ed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地日死…  相似文献   

13.
罗发馨 《畜禽业》1999,(5):68-69
<正> 鳖病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二种类型,鳖病种类较多,经过本所养殖场的实践探索,最常见的有白斑病、白板病、红脖子病、出血病、疖疮病、红底板病、水霉病等,其它非生物性的鳖病不多见。 1 白斑病 1.1 病因 白斑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稚幼鳖。 1.2 症状表现 患病初期,甲鱼裙边、背部、腹部有零星小白点,以后从一点增加到多个白点,甚至扩散到四肢,  相似文献   

14.
稚鳖养殖一般在温室内进行,由于养殖密度高,水体小,容易诱发各种疾病。除了常见的白斑病、白点病、腐皮病等外,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的病症,如鳖烂嘴病(江为民,1997)、鳖颌骨糜烂病(李忠全,1997)等,给稚、幼鳖的疾病防治又带来新的问题。笔者于1998...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种苗的大流通、养殖密度提高、水质恶化、人为操作不慎等,致使稚幼甲鱼培育期杂病丛生。其中又以白点病最常见、危害最大、死亡最迅速。在东莞地区,大多数甲鱼场预防措施做得比较好,白点病的发生率在40%左右;外地和境外购进的甲鱼苗,发病率超过80%。稚幼甲鱼一旦发生白点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在稚幼甲鱼培育期,特别要注意白点病的发生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普遍流行的脐带口感染造成的腐皮病和吃食变质饲料造成的肠胃炎,是稚鳖培育期危害最大、死亡速度最快的两种病害,日死亡率可高达5%以上。笔者从5月至8月的四个月内,在东莞市莞城细村水产养殖服务部坐堂门诊的29例稚鳖病中,由脐带口感染造成腐皮病的有18例,占62%;因摄食变质的饲料造成肠胃炎的有10例,占34.5%;在并发病中,白斑病1例,占3.5%,钟形虫病2例,占6.9%,氨中毒2例,占6.9%。即是说,腐皮病和肠胃炎的发病率,占整个门诊的稚鳖病的96.5%,危害最大。根据大量的诊治实践,笔者将上述主要病害防治作一介绍,以期对养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白点病的症状白点病是根据其发生的病状而命名的 ,又有白斑病、花斑病、毛霉病之称。病原为毛霉菌 ,此病菌属中温性真菌 ,在15~35℃都能生长 ,25~28℃是其生长最适温。病鳖主要症状是先在裙边或腹部出现零星小白点 ,逐渐发展成点状溃烂 ,并由变性组织形成白色渗出覆盖 ,严重时易发展成穿孔病。发病部位则展散到四肢、尾部、颈部 ,再后连成斑块状 ,使表皮坏死 ,产生部分溃疡。如挑下病变组织放置到显微镜下 ,可见有菌丝 ,菌丝之间的间隙短小。由于这种病原菌感染力强 ,传染极快 ,所以发病快并易形成暴发型 ,对稚鳖危害严重 ,如控…  相似文献   

18.
杨云林 《内陆水产》1997,22(2):25-25
近年来,由于工厂化甲鱼养殖的迅猛发展,甲鱼的疾病发生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稚鳖的养殖阶段,疾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如有不慎造成误诊,就会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损失很大。我市曾有几个甲鱼养殖场,将稚鳖的“白点病”误诊为“白斑病”,引起稚鳖大量死亡,损失惨重。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疾病,现将有关鉴别诊断的内容介绍如下:一、两种病的体表症状不同“白点病”在稚鳖的背甲、腹甲、裙边、四肢,早期往往出现只有针尖或芝麻大小的“白点”,如不留心注意,常不易发现,随着病程的发展可以逐渐变大,呈疮痴状,用手指挤可挤出脓性内…  相似文献   

19.
温室土池养鳖一般都把水温调控在28±2℃左右,因而其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1996~2000年东莞市温室土池养鳖流行的病害有钟虫病、白斑病、疖疮病、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肺化脓、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等。由于种苗、饲料营养、水质、病害诸因素,死亡率在60%以上的养鳖场占5.8%,死亡率在25%~50%占35.5%,成活率达80%以上的不足50%。1997年以后,随着土池增、加温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池温棚稚、幼鳖的饲养成活率平均达90%,高者达97…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元月18日,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特种养殖场全封闭温室内养殖的稚鳖发生了严重的白斑病流行,十天内共死亡195只,死亡率达11.6%。 一、发病时的养殖情况:12月份水温在21—26℃,这一段时间,大部分稚鳖吃食很差,为此,进行了转池,至元月份水温能稳定在29—31℃。发病时,稚鳖平均体重27.7克/只,养在没有放沙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