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伊犁河雅玛渡河段2010年1~4月采集的39尾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样本进行了体表鳞片、臀鳞、脊椎骨、耳石和背鳍条共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体表鳞片没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不能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他4种材料可作为伊犁裂腹鱼的年龄鉴定材料。样本为2+龄时,4种年龄材料鉴定结果的吻合率为100%;3+和4+龄鉴定结果吻合率较高,分别是87.3%和85.4%;5+~8+龄个体吻合率较低,为63.9%。伊犁裂腹鱼3+龄以上个体进行年龄鉴定时不能仅用1种鉴定材料,而应以耳石为主,其他年龄材料为辅。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乌伦古湖欧鳊(Abramis brama)耳石、鳞片、匙骨、鳃盖骨等四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形态和年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年龄读数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龄以下个体鳞片年轮标志多为普通切割型,3龄以后年轮显示为碎裂切割和疏密切割,高龄个体鳞片外围有年轮缺失的现象;微耳石磨片在透射光下呈明暗相间的轮纹;匙骨中心区域透明,年轮不清晰,外侧年轮清晰,但高龄个体外侧有年轮缺失的现象;鳃盖骨中心部分较厚,年轮不易观察。同一观察者2次读龄年龄读数吻合率中,耳石横轴面磨片最高,为90.5%;耳石平面磨片、匙骨、鳃盖骨次之,分别为84.5%、83.7%、80.7%;鳞片最低,为74.2%。以耳石横轴面磨片年龄读数为基准,耳石平面磨片年龄读数与其吻合率较高,为83.6%,平均变异系数为1.5%;匙骨、鳞片次之,分别为71.2%、62.4%,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1%、4.3%;鳃盖骨最低,仅为30.0%,平均变异系数为13.8%。综合分析认为,耳石是乌伦古湖欧鳊年龄鉴定的最适宜材料,高龄个体采用其横轴面磨片观察更为精确。鳞片、匙骨和鳃盖骨在鉴定低龄个体年龄时可使用,但鉴定高龄个体年龄时,有低估年龄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以养殖群体为对照,研究了广东东江外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鳞片、腹鳍棘、鳃盖骨、脊椎骨和矢耳石5种年龄材料的年轮结构特征。与养殖群体相比,整体上东江种群年轮的清晰度及对比度更高。结合周年水温数据,推测东江尼罗罗非鱼在1 3月份低温期形成1个年轮标志,而其副轮较多的特征可能与繁殖活动有关。在5种年龄材料中,以矢耳石的轮纹特征最为明显,且规律性强,而鳃盖骨和鳞片受副轮影响,可读性最低。5种年龄材料的可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矢耳石、脊椎骨、腹鳍棘、鳃盖骨、鳞片。  相似文献   

4.
滇池红鳍原鲌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耳石、鳞片、匙骨和鳃盖骨等4种年龄鉴定材料对云南滇池红鳍原鲌的年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以吻合率、可判读力和平均变异系数为依据确定最佳年龄鉴定材料。红鳍原鲌的微耳石轮纹清晰,在解剖镜入射光下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无明显杂纹,年轮标志清晰;而鳞片轮纹在4龄以上时年轮特征不清晰,读龄过程中易被忽略;此外,高龄个体匙骨和鳃盖骨分别出现中心部分透明、基部较厚等原因,造成年龄低估。判读结果表明,微耳石和鳞片的吻合率及平均变异系数均优于匙骨和鳃盖骨。因此,以微耳石年龄读数为基准,并与鳞片、匙骨和鳃盖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鳞片与其吻合率最高,为92.7%,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1.9%,匙骨和鳃盖骨与其吻合率分别为77.2%和61.3%,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3%和12.6%。综合分析认为,耳石为滇池红鳍原鲌最佳年龄鉴定材料,鳞片因具有采集方便不伤鱼体的优点,也是很好的年龄鉴定材料,匙骨和鳃盖骨则不适于滇池红鳍原鲌的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5.
南沙群岛珊瑚礁区7种鲈总科鱼类鳞片年轮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2004年5月至7月三重刺网自南沙群岛珊瑚礁区捕获的7种鲈总科鱼类的鳞片标本,使用显微镜与投影仪结合观察年轮特征,进一步鉴定鱼类年龄。结果表明:此次调查采集到的南沙群岛鲈总科鱼类鳞片的年轮标志主要为侧区出现切割型环片;从年龄结构上看,该次调查自南沙群岛珊瑚礁区捕获的鱼种年龄以3-6龄鱼为主,这主要与网具的选择性有关。同时,也论述了鳞片采样以及观测中的注意点,以期为南海鱼类年轮的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鱼类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可为评价天然水体野生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鳞片是低龄鱼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由于营养不足和水环境因素的影响,高龄鱼出现年轮被机体重吸收、鳞片生长明显慢于机体生长的现象,导致用鳞片鉴定年龄的准确性明显降低。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集于乌江上游总溪河的113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为材料,对比臀鳞、脊椎骨、鳃盖骨和微耳石材料并鉴定年轮,研究其年龄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体长和体重在雌雄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P >0.05),体重(W;g)和体长(L;mm)拟合关系式为 W=0.00002L2.9511(R2=0.9543,n =113);对比选择臀鳞鉴定年龄、测量鳞径,并建立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Lt =598.39[1-e -0.0929(t +3.3636)]和 Wt =3134.65[1-e -0.0929(t +3.3636)]2.9511。采集的四川裂腹鱼群体由1~4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龄,占标本总数的57.5%,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8.3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5.62 mm 和924.39 g。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鉴定滇池鲤(Cyprinus carpio)年龄的适宜材料,对4种年龄鉴定材料(耳石、鳞片、胸鳍条和鳃盖骨)的形态和年轮标志进行了描述,并对这4种钙化组织鉴定鲤年龄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2013年5、6、8-11月以及2014年3-7月,使用拖网采集云南滇池鲤584尾,体长范围7.5~50.5 cm,体重范围17.2~3 211.3 g。其中耳石采集于584尾样本,鳃盖骨和鳞片分别采集于276尾样本,胸鳍条采集于274尾样本。微耳石磨片轮纹清晰,在反射光下呈明暗相间的条纹,年龄标志明显。同一鉴定者2次年龄读数的吻合率,微耳石磨片轮最高(88.0%),鳞片次之(84.1%),胸鳍条和鳃盖骨则分别为73.7%和72.1%。2次读龄的平均误差百分比,微耳石磨片和鳞片较小,分别为2.6%和2.9%;胸鳍条和鳃盖骨较高,分别为4.7%和5.9%。以微耳石磨片年龄读数为基准,鳞片年龄读数与其吻合率最高(77.5%),平均变异系数最低(6.14%);鳃盖骨和胸鳍条与其吻合率分别为61.9%和56.2%,平均变异系数均超过12%。综合分析认为,耳石是滇池鲤年龄鉴定的最佳材料,鉴定4龄以下个体年龄时可使用鳞片,鳃盖骨和胸鳍条则不适于滇池鲤的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8.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用鳞片鉴定白鲢的年龄,曾有过一些报道,但年轮形成时间,尚未见系统的研究。笔者于1983年对辽宁清河水库^**中Ⅴ龄以下^***的自鲢鳞片年轮形成的时间进行了观察,这项工作对用鳞片鉴定鲢鱼年龄推算以前生长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生长和死亡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采集的596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与生长进行了分析,并依此估算了种群死亡率。鳞片的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或者切割型;年轮一年形成一个,在3到5月之间形成。鳞片的可判别能力为97.3%,同一鉴定者两次年龄读数间的吻合率为85.5%。渔获物中雌、雄鱼均由1-5个年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3龄,占88.38%。雌、雄鱼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1.83和1.76。种群自然死亡率为0.47 a-1;捕捞死亡率为0.63 a-1;渔业开发率为0.57。天鹅洲故道似鳊种群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需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水利枢纽坝下宜昌江段胭脂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后,坝下宜昌江段胭脂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结果。胭脂鱼鳞片上的年轮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其中包括年轮特征及年龄确定,年轮形成时期,鱼群结构组成,生长指数,全长与鳞长的关系,全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全长与体重的关系等。胭脂鱼生长速度较快,尤其在性成熟前,雌鱼在最初6年,雄鱼在最初4年。  相似文献   

12.
新疆额尔齐斯河银鲫年龄鉴定比较与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3年4-10月从新疆额尔齐斯河采集的546尾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样本为材料,比较4种钙化组织(微耳石、鳞片、鳃盖骨和脊椎骨)年龄鉴定结果,选择最佳的年龄鉴定材料,研究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4种钙化组织中,微耳石磨片年龄读数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最低(1.89%),同一观察者2次读龄的吻合率最高(91.9%),为4种材料中最为准确的年龄鉴定材料;采用微耳石进行年龄鉴定,银鲫样本由1~9龄组成,以3~4龄为主,占77.28%;银鲫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显著性差异,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2.661×10-5L3.085(R2=0.96,n=546);生长规律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为:Lt=359.7 [1-e-0.172(t+1.066)], Wt=2042.3[1-e-0.172(t+1.066)]3.085;个体的生长拐点年龄为5.49龄,对应的体长及体重分别为243.2 mm和610.81 g。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6,(10):F002-F003
近年来由于长江鲥鱼产量亳动较大。迫切要求查明原因。正确鉴定年龄,是讲究鲥鱼资源变动、生长、繁殖,生活习性等必不可缺的基础工作。国内曾对鲥鱼做过调查,但多限于一般生物学研究,而年轮特征的专门.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只得尝试,并用鳞片上的年轮进行了大量的年龄鉴定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但因鲥鱼平时栖息在海洋里,只有每年4—8月才进入长江作生殖洄游,因此在取材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长江鲥鱼产量变动较大,迫切要求查明原因。正确鉴定年龄,是研究鲥鱼资源变动、生长、繁殖、生活习性等必不可缺的基础工作,国内曾对鲥鱼做过调查,但多限于一般生物学研究,而年轮特征的专门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只得尝试,并用鳞片上的年轮进行了大量的年龄鉴定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但因鲥鱼平时栖息在海洋里,只有每年4-8月才进入长江作生殖洄游,因此在取材上,受到了一定的条  相似文献   

15.
闽南—台湾浅滩二长棘鲷年龄和生长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其永  张雅芝 《水产学报》1983,7(2):131-144
本文根据闽南一台湾浅滩1019尾二长棘鲷年龄和生长的周年资料,阐明年轮特征及其形成时期、生长发育阶段和参数,并探讨种群结构的资源特点。其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依据,从鳞片边缘增长率和体长分布频率,表明年轮每年形成一次,3—4月为年轮主要形成时期。逆算体长不存在Rosa Lee现象,各年龄组平均体长的实测值,以定差法所求得的生长参数为最佳值。衰老拐点(相当于Ⅳ龄组)正处于成鱼强壮期转入老年鱼生长衰老期。拖网周年渔获中0龄组最多,Ⅰ龄组次之。应严格限制拖捕当年生的0龄组幼鱼。  相似文献   

16.
黄山浦溪河宽鳍鱲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黄山区浦溪河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鳞片上的年轮特征呈现出疏密型(50%)、切割型(32.6%)与疏密切割型(17.4%)三种类型,部分鳞片上还存在有副轮和幼轮。从8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年轮形成时间长达8个月。全部渔获物由Ⅰ—Ⅲ共3个龄组组成,其中以Ⅱ龄组为优势龄组(53.97%)。雌、雄全长和体重关系显著不同(P<0.05),其关系式分别为W♀=4.88×10-6L3.16(R2=0.92,N=134)、W♂=6.26×10-6L3.1025(R2=0.96,N=101)。两性间的退算全长在II龄时无显著差异,但在III龄时差异显著,其中雄性(89.96 mm)大于雌性(76.85 mm);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鱼,生长指数分别为16.73和8.27。  相似文献   

17.
对按月采自海州湾至莱州湾的987尾鲻进行了生物学测定,以鳞片作年龄鉴定依据,研究了鲻的年轮形成时期,体长与鳞长的相关、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及鲻性成熟年龄。  相似文献   

18.
广西龟石水库大眼鳜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广西龟石水库用刺网逐月采集大眼鳜(Siniperca kneri)标本688尾,摘取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摘取鳃盖骨和臀鳍第二鳍棘作为年龄鉴定的辅助材料,研究大眼鳜的年龄特征,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了大眼鳜的生长特性,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库区大眼鳜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以鳞片作为大眼鳜年龄的鉴定材料较可靠,年轮特征显示为疏密型和断裂切割型,年轮主要形成时期在4 6月,年轮的形成与繁殖有关;年龄组成为0~4龄,0龄和1龄鱼占标本总数的93.32%;体长(L)与鳞径(R)的回归方程为:L=24.47R+4.021 2(r=0.981 9,n=623);体长(L)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 7×L3.087 6(r=0.979 1,n=688);体长、体质量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9.04[l-e-0.2692(t+0.251 9)],Wt=5 196.88[l-e-0.269 1(t+0.263 8)]3.087 6。分析龟石水库大眼鳜资源现状,认为渔获物中低龄个体占绝对优势与库区无节制捕捞有关。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库区大眼鳜资源,建议将库区大眼鳜的最小捕捞年龄定为3龄,捕捞规格定为990 g以上。  相似文献   

19.
厚颌鲂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组组成,以低龄个体为主,1~3龄个体占83.14%,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30~250 mm间(77.71%)。体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0~250 g(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符合1∶1理论比值。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因此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相关生长参数分别为:渐近体长L∞=488.89 mm,渐近体质量W∞=2486.96 g,k=0.1648,t0=-0.5453龄。体质量生长拐点Ti=6.40龄,对应体长、体质量分别为Lt=333.14 mm,Wt=746.06 g。厚颌鲂的总体生长性能逊于同属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20.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澄湖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种群开展鳞片与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或疏密碎裂型,年轮特征显著,偶见幼轮、副轮及生殖痕。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2-4龄为优势龄组,占总数的80.17%,体长分布范围在14-29.8 cm之间,集中在19-23 cm(占总数的71.49%),体质量范围在56-538.1 g之间,其中体质量为149-242 g的个体占样本总数的67.36%;群体雌雄比为2.18∶1,在低龄阶段(1-2龄)雌雄数量基本持平,雄性略占优势;从5龄开始,雌性数量远超出同龄组雄性,6龄以上基本由雌性构成。各龄组雌、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呈幂函数关系,体质量和体长的幂函数方程为:W=0.0128L^3.1587,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 =30.62(1-e^-0.1578(t+3.788 7));Wt =632.49(1-e^-0.1578(t+3.7887))^3.1587。渐近体长L∞=30.62 cm,渐近体质量W∞=632.49 g,生长拐点时间t=3.55龄,此时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Lt=20.99 cm,Wt=192.24 g。澄湖似刺鳊鮈的总体生长性能优于其他生境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