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青岛近海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在10种等位基因酶中共检测到了22个基因座位,多态位点比例为45.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为1.000~2.469(平均值1.415),位点杂合度观察值分布为0.000~0.595(平均杂合度0.105±0.023),在6个基因座位上存在相当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文中讨论了杂合子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996年8~9月间在室内用8种化学诱导物对泥蚶变态前期幼虫进行附着变态诱导实验。结果表明,8种药物对泥蚶幼虫的变态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3-HT、EPI和NE对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极显著,有效浓度范围较广;KCl和Ala的诱导作用较显著,有效浓度范围较窄;而Try、CABA和Ach只有某些浓度组的诱导效果明显,诱导效率对浓度的信赖性较强。从诱导物浓度来看,10-4mol/L的Ala、GABA和10-5mol/L的EPI诱导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变态率均提高12%以上。不同处理时间试验表明,处理时间的长短与幼虫的变态率无一致的相关性关系,因药而异;总的来看,处理时间不超过8h的诱导效果较好,时间过长诱导率降低(GABA除外)。其中,用10-5mol/L的Ala处理1~4h或10-5mol/L的EPI处理4h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变态率均提高25%以上。8种药物中,只有Try表现出对幼虫明显的毒性影响,Try的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幼虫的死亡率越高,用10-4mol/L的Try处理幼虫3h,死亡率达89%。  相似文献   

3.
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J5×Z19♀、Z7×J26♀、S1×Z3♀、S6×Z22♀)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用筛选出的9对引物组合在4个家系共124个个体中扩增出50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72.53%。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个家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1.14%~60.75%。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来看,4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J5×Z19♀>S6×Z22♀>S1×Z3♀>Z7×J26♀。基因分化系数GST和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家系内个体间。4家系间总遗传分化指数FST=0.383 7,说明家系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表明,J5×Z19♀与其它3个家系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0.120 1~0.125 4),单独分出一支,而S1×Z3♀与S6×Z22♀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89 6),首先聚在一起。另外,在4个家系的指纹图谱中找到了40个特征性标记,可作为家系鉴别的分子标记。依据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分析,可有效预测快速生长家系选育的最佳亲本配组,为分子标记辅助泥蚶家系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杨锐 《水产学报》2000,24(2):130-13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和 0 .195± 0 .0 42。结果表明 ,LZ和QD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LD和TP群体。同时 ,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太平洋牡蛎群体与其它三个褶牡蛎群体的遗传距离很小 ,甚至小于莱州和青岛的两个褶牡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 .0 5 0 0 ,尤其是与俚岛褶牡蛎群体遗传相似度最大 ,遗传距离小于其它各群体之间的距离 ,仅为 0 .0 0 99。  相似文献   

5.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梭鱼 (L iza haematochelia)自然群体 (2 9尾 )与养殖群体(31尾 ) 10种酶 2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情况。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 (P95)分别为 0 .2 6 2和 0 .131。在养殖群体中的 G3PD- 3和 PGM位点观察到相当多的杂合子 ,导致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远大于自然群体 ,进而造成养殖群体平均杂合度 0 .0 92± 0 .0 5 1高于自然群体的平均杂合度0 .0 6 4± 0 .0 36。而养殖群体的平均杂合子缺失指数 - 0 .36 4± 0 .10 4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1.132±0 .0 5 9高于自然群体的相应各值 :- 0 .0 6 77± 0 .0 76和 1.10 1± 0 .0 36。对两个群体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以及杂合度进行相关性检验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38和 0 .816 3,相关程度较高。与其他位点相比 ,G3PD- 3和 PGM位点属于多变异位点 ,养殖群体在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较高的原因 ,可能与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造成的蛋白质表达的个体差异有关。两个群体的 Nei遗传距离很近 ,为 0 .0 0 9;遗传相似程度很高 ,遗传相似性系数达 0 .991  相似文献   

6.
泥蚶俗称蚶子、真蚶、属广温、广盐性贝类,盛产于我国江、浙、闽、鲁、两广等沿海各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  相似文献   

7.
朱振乐 《齐鲁渔业》2002,19(12):11-11
一、虾塘选择与清整 1.水质水源 以利用自然纳潮为主,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10~1.020之间,水温8~31°C,pH值7.5~8.2。 2.虾塘底质 有15cm厚的软泥或泥沙质均可,以软泥底质为佳。 3.水深与面积 虾塘面积以30~50亩左右较为理想,利于管理。塘内蓄水深度在1.5~2m,滩面要求水深0.8~1.2m,最低不能小于60cm。 4.平整滩面 播苗前将中央滩面翻松耙平,并划分贝苗投放区域,分滩插标。播苗滩面掌握在虾塘总面积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1994年未试验在本市养殖公司对虾育苗厂和中心基地对虾育苗厂进行、1995~1996年在原有二家厂的基础上,扩展到东海公司青苗厂和海天公司育苗厂等四个单位进行。1994~1996三年,人工培养二龄亲纣,在室外东门横屿2号塘和淋川东海开发公司8号塘进行。(一)材料1.亲科室外培养上池(对虾塘)中边滩涂地三年累计实养面积31.5亩,及其配套。2.室内利用四家厂对虾育苗的空闲季节,室内水泥池三年累计实育面积5920m2,并配置育苗相当的饵料培养泡(藻神池)。3.配套设施:一级沉淀池、二级高位过滤池和蓄水池若干口,以及供水…  相似文献   

9.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工厂化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泥蚶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要点,内容包括育苗设施、亲蚶的培养与选择、催产方法、幼虫培育和稚贝培育等。  相似文献   

10.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