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敬德 《淡水渔业》1983,(1):F003-F004
<正> 用蓝罗非鱼(Tilapiaaurea)、T.hornorum和尼罗罗非鱼(T.nilotica)进行了控制杂交的研究,以确定哪些杂交组合能产生全雄后代,以及评定杂交种的可育性。T.hornorum(?)×蓝罗非鱼♀和T.hornorum(?)×尼罗罗非鱼♀的杂交组合产生了全雄杂种。其它种间的杂交和种内的交配均产生了两种性别的个体。以每克雌鱼所产生的鱼苗数量计算,小个体的鱼要比大个体的鱼产生的鱼苗多。在杂交和回交中,所有的杂种都是可育的。一、方法本研究是在1976年1~12月在波多黎各  相似文献   

2.
以超雄鱼为父本进行遗传全雄鱼的繁育是获得全雄罗非鱼苗种的方法之一。为了评估全雄尼罗罗非鱼的养殖性能,进行了遗传全雄尼罗罗非鱼与吉富罗非鱼的池塘及网箱养殖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初始体长3~5 cm的遗传全雄尼罗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鱼苗经过100 d池塘养殖后,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558.00 g和501.80 g,遗传全雄群体的生长速度比吉富群体快11.26%;将体质量为18~19 g的遗传全雄尼罗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鱼种放在同一网箱中饲养,45 d后,其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144.69 g和125.91 g,遗传全雄群体的生长速度比吉富群体快18.02%;同时,遗传全雄群体的雄性率达到了100%。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遗传全雄尼罗罗非鱼具有较高的养殖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大、长得快,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做商品鱼:其一是激素法,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投喂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使雌鱼雄性化,但是对人体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受到质疑;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杂交法产生,如奥利亚雄鱼(基因型是ZZ)与尼罗雌鱼(基因型是XX)杂交,由于雄性基因强于雌性基因X,所以其子代鱼全是ZX型雄鱼,但如果其他染色体上也含有X型基因,则该鱼可能是显雌性。故亲鱼的混杂导致雄性比率的下降是多年来全雄奥尼商品鱼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直接产生ZY异配型超雄罗非鱼用做…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的全雄化养殖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由于生育期短,按常规养殖很难达到商品规格,因而限制了罗非鱼养殖在我地区的推广。全雄化养殖给我们扩大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希望。我所于1984年6月11日至8月20日在辽阳市辽化热电厂渔场进行了全雄化养殖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的养殖现已推广,但因其成熟早,养殖过程中过早繁殖,而造成养成规格小、产量低的现象。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利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杂交,制得90%以上的全雄罗非鱼。全雄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成规格大、抗病力强、易饲养等优点,值得推广。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的选择: 1.雌雄罗非鱼的鉴别:区别雌雄主要是观察体色和生殖孔。在生殖季节,雄鱼体色鲜艳,头部及两侧微红,纵纹带消失,胸鳍、尾鳍、背鳍边缘呈淡红色;雌鱼呈灰黑或暗灰色。雄鱼有二个近邻的开孔,即肛门和泌尿生殖孔。泌尿生殖孔系肛门后一个小圆柱凸起,其顶端仅为一圆点,在生殖季节,其圆柱凸起常突出略下垂,挤  相似文献   

6.
激素诱导罗非鱼雄性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晖  杨文 《淡水渔业》1993,23(4):41-42
<正> 罗非鱼自引入徐州后,以其众多优点深受市民青睐。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因繁殖过快影响了鱼的生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效益,许多研究及生产单位采用杂交、诱导等方法获得罗非鱼的全雄鱼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项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还不多。为解决本地区不具备用杂交法获得全雄鱼的困难,我们于1990—1991年用激素诱导法进行了罗非鱼雄性化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诱导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前期报道了利用尼罗罗非鱼LG22上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到养殖群体存在天然XY雌鱼,但其能否用于培育YY超雄罗非鱼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引入遗传性别受LG22染色体严格控制的CQ尼罗罗非鱼群体和具有天然XY雌鱼的WC群体,将CQ群体XY雄鱼与WC XY雌鱼杂交,检验杂交F1 YY超雄鱼是否可用于控制后代性别,并比较杂交F1 XY和YY罗非鱼体质量、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和性腺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发现,CQ XY雄鱼和WC XY雌鱼交配,获得的F1 中具有25%的YY超雄鱼,经鉴定为全雄且可育。将F1 YY超雄鱼与WC XX雌鱼、WC XY雌鱼(母本)、杂交F1 XX雌鱼和CQ XX雌鱼交配,后代几乎全雄,仅在与F1 XX雌鱼交配后代中有2尾雌鱼(雄性率98%)。在孵化后180 d,杂交F1中XY和YY个体的体重、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YY鱼精巢中AmhX/AmhY mRNA表达显著高于XY鱼,而Dmrt1 和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杂交F1 YY和XY鱼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尼罗罗非鱼天然XY雌鱼能够培育YY超雄鱼,且该YY超雄鱼能够用于罗非鱼性别控制。  相似文献   

8.
选择璧山县青杠渔场1号池(面积9亩)和三角滩渔场5号池(面积12亩)进行全雄罗非鱼池塘混养试验,亩净产成鱼573.0公斤和537.5公斤,其中全雄罗非鱼亩产72公斤和5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800元。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穗槐粉、啤酒糟粉、鸡粪代替20%左右粮食进行网箱饲喂全雄罗非鱼和红尼罗对比试验。结果:饲喂79天,全雄罗非鱼和红尼罗产量分别为61.56kg/m^2和49.16kg/m^2,全雄罗非鱼单产比红尼罗单产高25.22%。Ⅰ号配方的饵料系数为1.97,好于其他2个配方。1990年10月专家鉴定认为,用紫穗槐粉、鸡粪代替粮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较好的节粮型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早熟、多产、密度过大、生长速度不快。全雄罗非鱼的养殖,改变了繁殖过快的不良现状,并由于雄性比雌性生长迅速而使养殖者获益非浅。从60年代末到1990年,先后有一些学者用雄激素成功地生产全雄罗非鱼,他们都提出了激素的最佳使用量及...  相似文献   

11.
全雄奥利亚罗非鱼的制种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全雄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对WZ♀-ZZ♂类型的奥利亚罗非鱼采用原系(ZZ♂)与转化系(ZZ△♀)二系配套技术,控制遗传全雄鱼的性别。根据泄殖器特征对转化后的实验鱼进行性別鉴定,确定性别。对实验鱼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生物学描述。统计并观察实验鱼的雄性率、生长和发育状况。总结全雄奥利亚罗非鱼在应用中的优势,以期为奥利亚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对优良品种(品系)的强烈需求,提出了目前罗非鱼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罗非鱼选育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生产实践中人工控制罗非鱼性别、培育全雄种群,解决罗非鱼良种繁育生产问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以其独特的生物优势,已发展成为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为了解决成鱼养殖过程中繁殖过频、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专家们作过多种探索,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单性养殖法。单性罗非鱼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雄性激素处理法,即在幼鱼的饲料中添加雄性激素,以外源激素促其性转变,雄性率可达80%以上;其二是种间杂交法,即利用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获取全雄鱼种。理论上可获得100%的雄性,实际雄性率可  相似文献   

14.
彩虹鲷是罗非鱼属内种间杂交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种质纯正的彩虹鲷与其他品种的罗非鱼相比,具有体色艳丽,肉质细嫩,生长速度较快,起捕率高,养殖效益好等优点。笔者在从事彩虹鲷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彩虹鲷与其他全雄罗非鱼相比具有抗病力较弱,种间分化较大,对饲料成份要求高等特点,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彩虹鲷是杂食性鱼类,在露天土池中养殖时由于水中有天然饵  相似文献   

15.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6):284-285
金黄色全雄尼罗罗非鱼的诱导 为获得金黄色和红色全雄尼罗罗非鱼,土耳其和英国的科研人员合作进行了性诱变试验。使用伽玛射线、X-光、紫外线幅射,使受精卵雌性基因失活;通过温度休克、压力休克抑制胚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使雄性基因复制。试验分别将受精后23、24、25、26和27 min的鱼卵置于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是我国引进推广比较成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把实施罗非鱼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来抓。由于罗非鱼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其越冬苗种的需求增大、种质退化、全雄率不高等矛盾日益突出,其成鱼早熟、过度繁殖,使得大量低值幼鱼争夺饵料生物和养殖空间,严重影响成鱼的产量、品质(规格不整)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在罗非鱼养殖池塘,通过投放部分摄食鱼类的凶猛鱼类,如杂交鲶、乌鳢、加州鲈等,以控制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并将其转化成高档经济鱼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 首先是水…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 (Oreochromisspp )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快、长得大 (叶冀雄 ,1983) [1] 。有两种方法可生产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作商品鱼 :其一是激素法(马仲波 ,1984 ;胡逸农等 ,1979) [2 ,3] ,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哺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以促使雌鱼雄性化 ,但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质疑 ;另一种是通过杂交法产生 (江山 ,1984 ) [4 ] ,如奥利亚雄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ZZ)与尼罗罗非鱼雌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XX)杂交 ,由于染色体Z的雄性性别决定基因强于X染色体上的雌性基因 ,所以其子代鱼应该全是ZX型雄鱼 ,但如果其它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近年,国外一直在从事罗非鱼杂交产生全雄鱼的研究,但结果并非全部理想。到目前为止,在许多种间杂交中获得全雄鱼的组合仅限于以下几个: T.mossambca♀×T.hornorum♂,T.nilotica♀×T.hornorum♂,T.nilotica♀×T.macrochir♂,T.nilotica♀×T.aurea♂,T.nigra♀×T.hornorum♂。其中有二个全雄杂交组合(T.mossambica♀×T。  相似文献   

19.
渔业动态     
培育全雄性罗非鱼的新方法 在罗非鱼的商品鱼养殖中,常常因罗非鱼生长期间的性早熟和繁殖过剩而影响商品鱼的重量和产量。为此,寻求在整池鱼中商业化生产全雄性罗非鱼的方法,将可在产量上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英国威尔士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大规模培育全雄罗非鱼方面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先用雌激  相似文献   

20.
高健 《河北渔业》1992,(3):9-10
<正> 全雄罗非鱼生长速率较高,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了追求高利润养殖生产,不少养殖单位都在生产中尽力培养全雄罗非鱼群体。目前,在生产中常用的诱导激素有17α—甲基睾酮和17α—乙炔睾酮,用这二种激素经口投喂的剂量分别为5 mg/Kg饲料和50 mg/Kg饲料。酒精、丙酮、乙醚和氯仿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溶解17α—乙炔睾酮,但常用的溶剂为95%的乙醇。目前,尚未弄清这些溶剂对17α—乙炔睾酮诱导罗非鱼性逆转的能力。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