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湛江长洪对虾苗种实验场的斑节对虾转入越冬池后3~10d内发生暴发性死亡,症状与北方地区杆状病毒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一致。病理学研究表明,所有发病虾样的皮下组织、造血组织、结缔组织、肝胰腺血窦、淋巴器官等细胞核均存在严重的HHNBV病灶,只有20%的发病对虾肝胰腺中观察到轻微感染的MBV包涵体。HHNBV单抗的酶联免疫染色,可对HHNBV的病灶产生特异性着色,对虾组织结构和MBV包涵体均不着色。在山东培育三代并养殖16个月的斑节对虾中也观察到与湛江发病的越冬亲虾相同的情况。以上说明,近年来在广东一带HHNBV是值得重视的病原,其危害可能重于MBV。对于发生过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群体来说,不宜用来作为亲虾。  相似文献   

2.
对纯化的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进行了超微结构、紫外吸收、核酸类型及多肽SDS-PAGE的研究。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对HHNBV的两分离株和MBV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用TMV作为内标定物测得病毒粒子大小为150nm×450nm,其衣壳为两个帽状物端夹13圈螺旋对称的园柱体结构。病毒在260nm处吸光系数为0.117mg/mL/OD260。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分子量大于35×106d。病毒囊膜有12种主要多肽。病毒衣壳有两种主要多肽。从寿光(HHNBV—937)和青岛(HHNBV—938)分离到的病毒种在SDS—PAGE和抗HHNBV—937单抗ELISA反应上没有显著差异。HHNBV与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在抗原决定簇上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3.
对虾病毒性暴发病对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危害十分严重,其病原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andhematopoieticnecrosisbaculovirusHHNBV)[1]或称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  相似文献   

4.
用T—E染色、单克隆抗体的ELISA现场诊断、组织切片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等不同方法对1994年浙江省乐清和温岭两地区虾池及海区样品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说明,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实质上是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原为HHNBV。检查到的HPV不是这场暴发病的病原。对非对虾类生物和对虾鲜活饲料的单抗ELISA检测表明,海区张网饲料可能是1994年浙江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虾池中除对虾外,其它甲壳类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上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生物除了可能传播HHNBV外,还可能传播HPV。  相似文献   

5.
对虾暴发性白斑病毒病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国内虾病工作者 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造成对虾暴 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无包 涵体病毒。但由于不同学者研究方 法及侧重点不同,对此病毒的叫法 不一、分别为:“白斑杆状病毒 (White spot baculovitus,WSBV)” “皮下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t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 HHNBV)” “对虾白斑综合病(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对虾 杆状DNA病毒(PRD…  相似文献   

6.
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对中国对虾亲虾的人工感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宋晓玲 《水产学报》1996,20(4):374-378
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对中国对虾亲虾的人工感染宋晓玲,黄倢,王崇明,于佳,陈碧鹃,杨丛海(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亲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人工感染,温度效应ARTIFICIALINFECTIONOFBROODS...  相似文献   

7.
放流增殖对虾病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俊  董婧  燕惠卿 《水产科学》2002,21(4):40-41
为了解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下降原因 ,1 995~ 1 998年我们对在黄海北部中国对虾 (Pe naeuschinese)放流的仔、幼虾进行了病毒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方法样品分别取自育苗室放流用的 1cm仔虾、暂养期内及放流入海时的 2~ 3cm仔、幼虾和第一、第二航次调查的幼虾 ,体长 5~ 7cm。用两种方法测定病毒感染。用切片镜检方法检出的是发病个体。用核酸探针方法检出的称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HHNBV)分四级 ,“十”指HHN BV阳性 ,阳性弱 ,达到检测灵敏度 ;“ ”指阳性 ,较弱 ,易于…  相似文献   

8.
HHNBV是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从纯化的病毒中提取DNA,用EcoR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成DNA片段,与PUC18体外重组,建立HHNBVDNA文库。从中筛选出三个重组质粒(5#、8#、9#),它们所插入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8Kb、0.8Kb、1.6Kb,它们分别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成探针,与感染HHNBV的病虾DNA呈阳性反应,以此利用制备的HHNBVDNA探针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来检测虾病。  相似文献   

9.
利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初步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地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苗期带毒类型,与中国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具有同源性,故采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苗期带毒苗是有效的。该技术为我省对虾养殖业的早期诊断及对虾的检疫提供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技术对1994年5月~7月自山东和辽宁采集的虾池和海区材料,包括对虾、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生物、鱼类、底泥及饲料等共192个样品进行了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检测。结果表明,对虾中的HHNBV阳性与虾池发病情况基本相符,用单抗ELISA方法可提前20~40d对虾池的发病可能性作出预报;桡足类浮游生物的带毒率高于对虾,且其阳性的出现早于对虾,沿岸海区的桡足类浮游生物有较高的阳性率,它可能是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携带者;部分地区的卤虫也带有HHNBV,同时还从糠虾等小型甲壳类生物中检出了病原。  相似文献   

11.
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作为人工感染实验的毒种来源,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进行了人工感染研究,结果表明HHNBV通过水体浸浴不能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卵,幼体及仔虾;但可通过投喂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仔虾,使其发病死亡,死亡的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12.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几种杆状病毒的多角体基因的序列比较与分析,设计并合成两对PCR简并引物P—60/P740和P164/P640,从纯化的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P—60/P740的扩增片段较为复杂,基中1条的长度为800bp的主带与设计的DNA片段长度相近。P164/P640经优化PCR的反应条件后,成功地扩增出与设计相同的约480bpDNA片段。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60/P740扩增的分子量为800bp的片段可被P164/P640引物对扩增,分子量与预期的相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60/P740可用于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全基因的克隆,P164/P640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的调查和研究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nouye)肝胰腺的结构。结果为:对虾肝胰腺的结构与螫虾等甲壳类基本相同。肝胰腺由两侧对称的分枝上皮小管组成。上皮细胞分为:胚胎性、吸收、原纤维和分泌性4种。上皮的表面有整齐而紧密排列的微绒毛。上皮的基底面有电子致密度低的基板,其上有肌上皮细胞附着。  相似文献   

14.
使用采样液SEMP-Tris保存人工感染HHNBV(WSSV的一个分离株)的中国对虾组织,然后分别用酚抽提法、玻璃乳(Glass Milk)回收法、硝酸纤维素膜结合法和煮沸-乙醇沉淀法提取DNA。应用HHNBV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和检测。通过比较表明,煮沸-乙醇沉淀法是一种最快速、简便的从采样液SEMP-Tris保存的病虾组织中制备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锌和氨氮对对虾肝胰脏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93,17(1):52-59
本文研究了中国对虾经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后肝胰脏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和损伤。结果表明,当锌和氨氮的不同浓度试验液对对虾经不同时间的中毒试验后,构成对虾肝胰脏肝小管的细胞组成、肝小管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损伤。在低浓度的锌和氨氮试验液的毒性作用下,构成肝小管管壁的分泌细胞增多,吸收细胞减少,且分泌细胞内形成较多的分泌小泡;当经高浓度的试验液作用后,不但肝小管管壁内的吸收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及产生大量分泌小泡,而且因分泌细胞的破裂解体导致部分肝小管损伤或破坏。文中并就对虾肝胰脏在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与肝胰脏自身的解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虾病毒HHNBV DNA构建质粒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UC18构建了对虾病毒HHNBVDNA重组质粒,提取后经斑点杂交及酶切分析,证实质粒中插入片段为病毒DNA,其中05#质粒的插入片段大于2Kb,与质粒的分子量相近。对05#质粒酶切后的Southern杂交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还对05#质粒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内切酶图谱分析,共进行了EcoRl、Hindlll、Small、Pstl、PUVl、Hindll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表明,只有Pstl在插入片段的一端有一个酶切位点,酶切位点的确切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7.
Feeding restriction is a strategy in shrimp farming management that may promote compensatory growth after feeding is re‐established.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wo feeding restriction regimens on the compensatory growth and digestive enzymes activity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reared in biofloc system. Juvenile shrimp (0.46 ± 0.18 g) were stocked (320 individuals/m3) in 310 L tanks. The experiment comprised two phases: (a) Feeding Restriction (30 days) when shrimp were submitted to three feeding regimes, Control (fed daily), R1F1 (repetitively fasted one day and fed one day) and R2F1 (repetitively fasted 2 days and fed 1 day); and (b) Refeeding (28 days) when shrimp were fed daily. In the restriction phase, shrimp growth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were reduced in R2F1 and R1F1. However, during the refeeding phase, enzyme activities and feed conversion improve significantly in R2F1 and R1F1. Control group attained higher final weight, but its final biomass was similar to R1F1. Litopenaeus vannamei exhibited partial compensatory growth, probably due to improved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driven by increased enzyme activity.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feeding by 50% (R1F1) in biofloc systems for 28 day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biomass produced at the end of a 30‐day refeeding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