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口虾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2.9%和16.0%;虾类的平均贡献率为13.6%;鱼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8.9%。根据δ~(15)N值及营养级的计算公式得出,口虾蛄的营养级为3.01±0.22,在其5类食物中,桡足类的营养级最低,仅为1.77±0.12;其次为贝类;蟹类和虾类的营养级分别为2.78±0.21和2.89±0.16;鱼类的最高,为2.98±0.15;它们的营养级均低于口虾蛄。此外相关分析显示,口虾蛄的δ~(15)N值与其个体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口虾蛄营养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2016年2月和5月在浙江南部近海拖网采集到33种鱼类和18种无脊椎动物,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渔业生物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并以此估算其营养级。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同位素比值跨度范围大,δ~(13)C值范围为–19.71‰~–14.01‰(跨度5.70‰),δ15N值范围为7.05‰~13.69‰(跨度6.64‰),其中鱼类的碳、氮同位素跨度范围最大;(2)以滤食性双壳类为基线生物估算浙江南部近海鱼类平均营养级范围为2.66~4.21,甲壳类营养级范围为3.08~3.72,头足类营养级范围为2.83~3.49,腹足类营养级范围为3.54~3.62,渔业生物营养级主要处于3.0~4.0营养级,以初级和中级肉食性种类为主;(3)根据聚类和食性文献资料分析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存在5种食性类型,包括浮游动物食性、杂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混合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4)根据营养结构特征,浙江南部近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可划分为4个营养群,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杂食性种类,次级消费者主要为小型鱼类、虾类及头足类,中级消费者主要为底栖蟹类、腹足类和混合食性鱼类,高级消费者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本研究建立了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2015年夏季和冬季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不同粒级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按照浮游动物粒径大小将其分成3个类群:小型(180~380μm)、中型(380~500μm)和大型(500μm)。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δ13C值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夏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4.19~–19.57,小型和中型浮游动物δ13C值的高值均分布在研究海域南部;冬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3.89~–19.69,空间分布特征与夏季相反。浮游动物δ13C值未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和粒径结构差异。各粒级浮游动物δ13C值与叶绿素a平均浓度的对数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浮游动物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7年夏季和2018年冬季于大亚湾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生物调查,该研究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分析了大亚湾渔业生物的δ~(13)C、δ~(15)N基本特征,构建了连续营养级谱,并探讨了不同季节渔业生物营养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渔业生物的δ~(13)C介于-19.66‰~-15.19‰,均值为(-17.26±0.86)‰;δ~(15)N介于11.63‰~16.01‰,均值为(13.59±0.96)‰。以小型浮游动物的δ~(15)N平均值作为基准构建渔业生物营养级谱,发现大亚湾海域渔业生物的营养级介于2.99~4.28,鱼类的营养级跨度最广,食性较复杂。运用SIBER模型计算了渔业生物的7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发现部分生物摄食共同的饵料,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此外,夏季群落营养冗余度比冬季低。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8年1—4月和8—12月在北部湾采集的248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样品,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生态。结果显示,日本金线鱼为广食性底栖肉食性动物,摄食饵料生物包括8个类群,鱼类和虾类是优势饵料类群,相对重要指数占比为92.92%。日本金线鱼四季均大量摄食鱼类,另外,在春季兼食虾类,夏季兼食蟹类,秋季兼食虾类和多毛类,冬季兼食虾类和星虫类;随着体长增加,日本金线鱼由摄食虾类和鱼类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鱼类为主,摄食转变体长节点为130 mm。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日本金线鱼摄食饵料种类多样性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7,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4,从春季到冬季,H''值和J?值随季节先升高后降低,秋季最高;H?和J?随体长呈增加趋势,体长≥160 mm群体的摄食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同位素分析方面,δ13C值范围为–18.25‰ ~ –15.39‰,极差为2.86‰;δ15N值范围为13.01‰~17.24‰,极差为4.23‰;北部湾日本金线鱼的营养级范围为3.21~4.46,平均营养级为3.97,随着体长的增加,营养级逐渐升高。核心生态位(SEA)在4个季节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总生态位(TA)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表明对饵料的利用存在一定的相似,也存在特定的差异,有利于缓解该鱼种对优势饵料的季节性压力。不同大小的群体间SEA的重叠率较高,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来源成分相似,但不同大小的群体间TA差异较为明显,推测日本金线鱼通过生态位分化减轻种内的食物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作为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曾因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导致资源枯竭,近些年来通过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大黄鱼资源有恢复的迹象,为了解大黄鱼资源变动后摄食情况,于2021年10—11月,在马鞍列岛海域采集野生大黄鱼样本328尾,应用胃含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手段进行食性分析。结果显示,胃含物饵料生物分为10大类,包括鱼类(Pisces)、长尾类(Natantia)、短尾类(Brachyura)、口足类(Stomatopoda)、磷虾类(Euphausiacea)等,以及少量的海藻,其中口足类中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小型鱼类为大黄鱼重要的饵料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δ13C值范围是–19.20‰~–15.17‰,平均值为–16.70‰±0.82‰;δ15N值范围是8.86‰~14.74‰,平均值为10.76‰±0.93‰。稳定同位素分析可得饵料生物类群对大黄鱼的食源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端足类(Amphipoda)、短尾类、长尾类、口足类、鱼类、磷虾类和糠虾类(...  相似文献   

7.
上海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青草沙水库采集了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悬浮物样品,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和胃肠内含物分析法,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不同食物对消费者的贡献率,并应用"简化食物网"原则,构建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食物网,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的δ~(13)C值为-28.15‰~-21.53‰,δ~(15)N值为6.81‰~14.94‰。在青草沙水库中,刀鲚Coilia nasus和红鳍原鲌Culter erythropterus属于顶级肉食者,其营养级分别3.595和3.589,其他鱼类的营养级在2.482~3.264。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显示,浮游动物对杂食性鱼类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34%)和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32%)的碳源贡献率较高,浮游植物对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的贡献率(31%)高于浮游动物(11%),大型无脊椎动物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60%)和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64%)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成分,处在食物网顶端的刀鲚和红鳍原鲌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饵料鱼类。青草沙水库食物链长度为3.60个营养级。  相似文献   

8.
摘要:鸢乌贼在中国南海海域资源丰富,是灯光罩网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对南沙群岛海域中型群和微型群鸢乌贼样品进行采集,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习性、营养级、营养生态位及与饵料生物的关系。研究表明,鸢乌贼以摄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为主,且在不同生长阶段,饵料组成有所差异;胴长小于100 mm的微型群和胴长小于90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类为主,100~119 mm的微型群个体和90~129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以甲壳类、头足类和鱼类生物为主,大于120 mm的微型群和大于130 mm的中型群个体摄食饵料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鸢乌贼中型群δ15N值范围为7.17‰~10.13‰,δ13C范围为-19.61‰~-18.10‰,微型群δ15N值范围为6.48‰~10.12‰,δ13C范围为-19.63‰~-17.81‰。分析显示,中型群和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明显,表明群体间存在对食物资源的竞争;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宽幅大于中型群,其中微型群雄性群体与其他三个群体的核心生态位重叠部分偏低。鸢乌贼中型群的营养级范围为2.54~3.41,平均营养级为2.97,微型群的营养级范围为2.34~3.41,平均营养级为2.87;微型群雄性营养级相对较低且与其他类群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其体型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工厂化养殖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各组织(肝脏、肠、心脏、鳃和肌肉)及饵料鱼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获得黄条鰤各组织的碳同位素判别值(Δ13C),结合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及其潜在食物的δ~(13)C值,推测黄条鰤的食物来源。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黄条鰤各组织Δ13C依次为肌肉(1.00‰)鳃(0.98‰)心脏(0.95‰)肠(0.79‰)肝脏(0.37‰)。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的46种可能饵料生物的δ~(13)C为-21.61‰~-16.84‰。通过工厂化养殖黄条鰤肌肉组织的Δ13C,推测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的食物组成以中上层鱼类为主,其次为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游泳虾形类、蟹类、头足类,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64.0%、9.8%、9.0%、6.2%、5.1%、3.7%。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简化食物网结构,本研究应用碳(C)、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亚湾珊瑚礁区样品的δ~(13)C和δ~(15)N值,计算主要消费者营养级并绘制连续营养谱,构建了大亚湾珊瑚礁的营养结构。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平均值为-16.47‰±2.89‰;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平均值为11.46‰±2.37‰。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δ~(15)N值计算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区主要消费者生物种类的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和鱼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和2.45~3.64。大型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在季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利用SIBER模型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6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发现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在各季节变化较小,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营养级长度(NR)和生态空间利用程度(SEAc)均在春季最高;物种聚集度密度参数(MNND)和物种聚集度均匀度参数(SDNND)均在冬季最低。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对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的贡献各不相同,其中浮游植物和藻类是大亚湾珊瑚礁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驱动食物网的重要碳源。部分消费者摄食共同的饵料生物,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各消费者类群具有不同的营养位置,头足类的平均营养级最高,其次是鱼类、双壳类,主要与其食性相关。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呈现两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中间层次种类较多的营养层次分布。大亚湾珊瑚礁底栖群落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无显著季节性差异,可能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底栖动物的个体大小有关。底栖动物群落总体上具有相对较为稳定的营养多样性水平和食物网,其中在春季种群内营养层级差别较大、竞争较激烈,冬季群落营养冗余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位素分析黑龙江中游主要鱼类营养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月—2011年10月对黑龙江中游采集的32种鱼类和6种底栖无脊椎动物,运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进行水生态营养层次的分析。结果显示,鱼类δ13C值为-32.00‰~-17.32‰,相差14.68‰;δ15N值为7.58‰~14.78‰,差值达6.80‰,跨度都很大。底栖无脊椎动物δ13C值和δ15N值的跨度不大,δ13C值为-29.64‰~-26.10‰,相差3.54‰;δ15N值为7.09‰~9.91‰,相差2.82‰。通过δ15N值计算出黑龙江中游32种主要鱼类和6种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网营养层次,其中肉食性鱼类鳇(Huso dauricus)占据了黑龙江中游鱼类中最高的营养位置。通过分析初步建立了水体食物网连续营养谱,并结合底栖无脊椎动物同位素数据勾勒出黑龙江中游食物网营养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收集到的小眼绿鳍鱼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93种,磷虾类、长尾类和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其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小眼绿鳍鱼以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夏季以细巧仿对虾、脊腹褐虾、口虾姑和葛氏长臂虾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太平洋磷虾、戴氏赤虾、细螯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冬季以鳀鱼、细螯虾、褐菖鲉和对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但长尾类和鱼类在四个季节都有分布。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东海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The stomach contents and feeding habits of the Taiwan mauxia shrimp Acetes intermedius were examined based on 420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costal waters of south-western Taiwan. Two 24-h periodic samplings of specimens were completed to describe the diel feeding periodicity of this species. Phytoplankton was the main food for the Taiwan mauxia shrimp, and the dinoflagellate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They also fed on zooplankton and amorphous materials. Their diet changed with the seasons. The feeding activity of this species mainly occurred at night.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A. intermedius performs a nocturnal vertical migration to avoid predators and to allow for safe feeding.  相似文献   

14.
东海带鱼摄食习性、饵料基础及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亚瞿  朱启琴 《水产学报》1984,8(2):135-145
本文对东海主要渔场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 Linnaeus的摄食习性、饵料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数量分布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其与渔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带鱼是一种以磷虾等甲壳动物和小型鱼类等为主食,并兼食头足类、毛颚动物等的杂食性鱼类。研究结果还阐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磷虾等的数量分布同东海带鱼渔场的位置变化和鱼群移动的关系密切,其中冬、春季浙江南部近海渔场;夏、秋季长江口及海礁、舟山等渔场,其关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褐菖鲉幼鱼对贻贝养殖生境的利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振华  钟佳明  章守宇  王凯  林军  张健  沈慧 《水产学报》2019,43(9):1900-1913
嵊泗海域规模庞大的贻贝养殖生境发挥着养护幼鱼的海洋牧场功能,而探查当地趋礁鱼类在幼体阶段对该生境的利用规律可为当地海洋牧场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为此2018年5—7月对舟山北部枸杞岛贻贝场的褐菖鲉幼鱼、附着生物进行了逐月调查,使用自制网具采集目标生物样品,应用相对密度指数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褐菖鲉幼鱼在该生境中的栖息密度、栖息方式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确定其食性特征,并结合耳石轮纹探究其利用该生境的生长周期。结果显示,褐菖鲉幼鱼的栖息密度时空特征上,5—7月在养殖区贻贝串上的栖息密度分别为(10±6)、(7±5)和(5±5)个/串,时间上呈现逐月递减趋势,随时间的推移养殖区外侧幼体逐渐迁移至内侧近岸区直至消失。栖息方式选择上,褐菖鲉幼鱼栖息数量与贻贝串孔隙大小和附着海藻生物量之间皆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饵料利用上,养殖区褐菖鲉幼鱼总体维持较高的摄食强度,各月份平均摄食强度皆高于对照区,主要摄食对象为麦秆虫和钩虾,重量百分比为70.9%和28.3%。栖息周期上,养殖区内褐菖鲉幼鱼耳石平均轮纹数为(57±12)个,其利用养殖贻贝串的周期一般约为2~3月,且该生境中幼鱼耳石纹路间距均匀性和条纹清晰度均明显优于岩礁生境。研究表明,枸杞岛的贻贝养殖生境成为褐菖鲉幼鱼额外的栖息环境,在增殖养护褐菖鲉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嵊泗海域在建设海洋牧场时可依据贻贝养殖生境的资源养护原理,通过设置浮体结构强化海洋牧场的饵料场和庇护功能,以提高褐菖鲉种群的补充量,为当地休闲海钓的持续发展提供部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数量的时空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闽东北外海鹰爪虾群体数量分布随着季节、海域的不同差异很大。8月群体数量最多,其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的60.2%,平均密度指数为614.5 g/h和144.7 ind/h;5月群体数量极少。鹰爪虾群体主要分布于近海,水深60 m以内海域的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65.8%,平均密度指数达1119.2 g/h和214.7 ind/h;水深大于80 m的海域群体数量很少。鹰爪虾体长分布范围为47~120 mm,优势体长组60~85 mm,占68.6%,平均体长为74.1 mm,雌虾与雄虾个体大小差异悬殊,雌虾平均体重为6.4 g,雄虾平均体重仅为3.2 g;雌雄性比差异也很大,为1:0.42;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7%和43.8%;摄食强度中等,以1级为主,占50.9%;调查海区年平均资源量684 t。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枸杞岛西北部贻贝筏式养殖区海藻生长繁盛时期采集11种大型海藻,并对每种海藻及其藻栖钩虾、麦秆虫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藻上钩虾种群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海藻上麦秆虫种群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钩虾最高种群密度和最大个体均出现在厚网藻上;麦秆虫最高种群密度出现在殖丝藻上,最大个体则出现在缢基蜈蚣藻上。同时,对于生物量较小的海藻,其藻栖钩虾、麦秆虫种群密度均更高,钩虾体型无显著变化,但麦秆虫体型更小;另外,比表面积值更高的海藻,其钩虾种群密度更高,个体也更大,但麦秆虫种群密度和个体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贻贝筏式养殖生境中不同种类的海藻在藻栖端足目种群特征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功能角色存在一定差异,而海藻自身多样化的生物特征则可能是该差异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环境与摄食因素对人工鱼礁区不同体长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采用2017—2018年山东省近岸3处鱼礁区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CV均值将样本的体长分为10组,每组体长间隔为33 mm,并使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比较不同海域许氏平鲉体长组成的相似性;运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不同体长组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结果显示,西霞口与长岛鱼礁区样本体长组成相似性指数为70.66%,前三岛鱼礁区与西霞口鱼礁区、长岛鱼礁区的相似性指数较低,分别为54.94%和59.46%;大体长(299~365mm)许氏平鲉的分布与水深、水质指数(WQI)和化学需氧量(COD)相关性较大,喜好水深较深、营养丰富的水域;小体长(35~200 mm)许氏平鲉喜好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水域。大体长(200~365 mm),高龄(2~3龄)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鱼类(IRI为65.94%);小体长(35~200 mm),低龄(0~1龄)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虾类(IRI为45.69%)。研究表明,在浅水区域投放幼鱼保护型鱼礁,为幼鱼提供庇护所;将捕捞作业集中在深水区,减少对许氏平鲉小体长个体的兼捕,可以达到针对性增殖、保护许氏平鲉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大泷六线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通过分析531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60余种,虾类、蟹类、双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有东方缝栖蛤(Hiatella orientalis)、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和钩虾(Gammarus sp.)等;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全年均大量摄食虾类,夏季还摄食一定量的蟹类,秋季摄食多毛类和头足类的比例较高。随着体长的增长,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由小型甲壳类逐渐转变为体型较大的虾类和鱼类。大泷六线鱼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空胃率最高,冬季空胃率最低;平均胃饱满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体长是影响大泷六线鱼摄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底层水温、叶绿素a和pH。  相似文献   

20.
当年常温育苗的稚贝生长期主要在8~11月,12月~翌年2月为越冬期。采用 W—a·L~b 这一幂函数描述稚贝壳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W 代表体重、L 代表壳长)。风浪小、饵料丰富的内湾及虾池是稚贝适宜的中间育成水域。早育苗、早出库增加稚贝有效生长时间是获得大规格种苗的关键。稚贝壳长达5.0~6.0mm 时应及时分苗,调整网目及密度,保持网袋流水畅通。沙蚕、海星、蟹类是稚贝的敌害,夏季高温容易造成1龄贝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