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孔雀石绿对泥鳅(Misgurnus angullicaudatus)的单一及联合毒性;同时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单一急性毒性试验中,LAS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2.470、20.408、19.364、18.698 mg/L,其安全浓度(SC)为5.050 mg/L;而孔雀石绿LC50为2.532、2.247、1.961、1.682 mg/L,SC为0.531 mg/L.孔雀石绿和LAS均为高毒级,且孔雀石绿的毒性大于LAS.孔雀石绿-LAS联合作用24、48、72、96 h的AI值分别为0.015、0.036、0.041、0 152,均大于0,呈现出协同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协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毒理学方法研究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高锰酸钾(KMnO4)对黑斑蚌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并由此推断2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试验采用96 h静水式实验法,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KMnO4>LAS,LAS、KMnO4等2种实验试剂对黑斑蛙蝌蚪24h的LC50分别为11.6 mg/L和3.6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0.0 mg/L和3.15 mg/L;96 h的LC50分别为8.57mg/L和2.17 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联合毒性在24、48、96 h的相加指数AI>0,均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与重金属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与重金属(Cu2 、Cd2 )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LAS、Cd2 、Cu2 对泥鳅单独作用24 h、48 h、96 h的LC50分别为15.43、13.87、12.94 mg/L;23.75、20.86、19.46 mg/L和1.56、0.52、0.21 mg/L。LAS-Cd2 对泥鳅联合作用24 h、48 h、96 h的AI值分别为0.74、1.04、1.48;Cd2 -Cu2 对泥鳅联合作用24 h、48 h、96 h的AI分别为1.47、0.39、0.27;联合毒性效应均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LAS-Cu2 对泥鳅联合作用24 h、48 h、96 h的AI分别为0.10、0.26、-0.25。24 h、48 h内表现为协同作用;96 h后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 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 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 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31.11、41.40、3.57、3.37、1.24 mg/L;Cd2+对中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54.10、9.46、2.54、0.50、0.09 mg/L;Cd2+对大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57.36、38.13、8.90、3.46、0.67 mg/L,Cd2+对于各规格魁蚶的安全养殖浓度均高于国内各类养殖水质标准。结果表明,Cd2+对于小规格魁蚶属于中毒类物质,对于中规格魁蚶属于剧毒类物质,对于大规格魁蚶属于高毒类物质,小规格魁蚶可能对无机镉产生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龙虎斑幼鱼[体质量(59.37±7.11)g,体长约10 cm]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57±1.61)℃,pH为(7.7±0.1),盐度为(28±1),溶解氧为(5.5±1.0)mg/L的条件下,氨氮对龙虎斑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3.15、40.16、37.71、33.43 mg/L,安全浓度(SC)为3.343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LC50分别为1.599、1.488、1.397、1.239 mg/L,SC为0.1239 mg/L;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306.72、227.09、131.40、90.41 mg/L,SC为9.041 mg/L。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毒性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鱼体的LC50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2 mg/L...  相似文献   

11.
渤海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水温为(27±0.5)℃,盐度为7°B′e和连续充气条件下,采用动态活水法研究了汞、铅、铜、锰、镉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毒性效应及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五种金属对卤虫无节幼体的48hLC50分别是0.028、1.31、4.06、12.15、28.91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Pb2+>Cu2+>Mn2+>Cd2+,Hg-Cu,Cu-Mn对卤虫幼体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Pb-Cu、Pb-Mn、Mn-Cd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为(20±1)℃的静水条件下,用Pb2+、Cr6+和Zn2+对鲫鱼鱼苗进行联合毒性试验(离子浓度比1:1).试验得出Pb2+、Cr6+联合对鲫鱼表现出协同作用,其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95 mg/L、35.42 mg/L、21.62 mg/L;两种安全浓度为:6.05 mg/L、2...  相似文献   

13.
以柠檬黄作为诱变剂,研究了其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测出了柠檬黄对大鳞副泥鳅的24 h半致死浓度是9.931 g/L,48 h半致死浓度是8.670 g/L,48 h安全浓度是1.982 g/L.然后研究了柠檬黄在不同浓度和染毒时间的条件下对大鳞副泥鳅红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发现:在较低的浓度下(<0.1239g/L),柠檬黄诱导的微核率与自然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达到一定浓度(>0.2478 g/L)之后所诱导的微核率基本上随着浓度的加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微核率增高,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诱发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可见在一定剂量范围之内的柠檬黄对大鳞副泥鳅无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但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之后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建议食品加工业在使用柠檬黄时,应严格限量使用,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以抗菌脂肽类物质surfactin、iturin和fengycin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抗菌肽APNT-6的体外溶血和小鼠口服急性毒性, 为食品应用安全性提供初步评估。将抗菌肽作100倍稀释置于兔血琼脂平板上的牛津杯中观察溶血情况; 结果显示, 经100倍稀释的抗菌肽在体外对血细胞有较强的溶血毒性。将60只小鼠按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 分别以8、40、200、1 000、5 000 mg每千克体重剂量的抗菌肽对小鼠进行一次性灌胃, 7 d内观察小鼠毒性体征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 当小鼠被给予该抗菌肽5 000 mg/kg剂量时, 观察7 d无任何毒性反应, 说明高剂量的抗菌肽经口服在小鼠体内不能达到有效溶血浓度, 其口服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5 000 mg/kg小鼠体质量, 急性毒性评级属实际无毒级。根据以上结果可知, 新型抗菌肽APNT-6在体外有溶血毒性但经口服对小鼠没有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及其盐类是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一种,是我国松花江等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PFOS及其盐类的性质、污染水平及毒性效应等方面研究的进展。PFOS的结构决定了它难降解的特性,针对PFOS的结构特点及污染水平,开发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本文还评估和分析PFOS的毒性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阐述鱼类作为典型模式生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含有元素磷的水体中鱼类的血清胆碱酯酶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元素磷对上述两类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抑制率为40%~70%时,即可导致鱼类亚急性中毒死亡。结果表明:元素磷不但是一种剧毒物质,能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而且是一种稳定的可积累的毒物,它能破坏鱼类的肝细胞,抑制正常代谢,造成神经毒性,以致引起鱼类的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7.
网箱网衣防污涂料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测试、活生物养殖实验和海上挂样观察方法,对新研制的两种涂料与国内已应用的两种涂料、1种美国Flexgard水性涂料进行了涂料附着率、急性毒性和海上挂样网片防污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两种涂料的使用量与美国Flexgard涂料水平相当;除新研制的1种涂料外,其余4种涂料均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尤以国内已应用的两种涂料毒性最大。防污效果,以新研制的N—15涂料和美国Flexgard涂料为好,挂样近7个月,生物附着仅为1~3级。在高温期间,未经防污处理的网片在1个月内生物附着增重率达到115.4%~157.7%。  相似文献   

18.
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淇  李健  宫小明 《齐鲁渔业》2003,20(9):18-19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臭氧对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的毒性。结果表明,臭氧对中国对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的无显著毒性浓度(24小时)分别为0.80mg/L、0.08mg/L、0.48mg/L、0.87mg/L和1.36mg/L;不同发育时期中国对虾对臭氧的耐受能力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受精卵<仔虾。建议采用0.2mg/L左右浓度的臭氧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经充分曝气后再应用于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