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全程的质量控制并优质高效地完成上海蟹种输台任务,本文基于物联网、智慧服务技术,研究并开发了蟹种质量动态追溯系统。针对两岸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多变的运输环节,该系统采用多种计算节点和软件形态采集应用信息,并通过统一的协同服务空间与智能资源库完成数据与信息交换,成功实现了基于两岸的蟹种质量全程质量监控、动态追溯和智慧服务,在中华绒螯蟹蟹种精细养殖领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该系统已在2013年上海中华绒螯蟹蟹种养殖与输送台湾苗栗的全程中成功应用,为9批次695箱77万只蟹种提供了质量追溯智慧服务,台湾30家示范养殖户成功实现了蟹种质量溯源,蟹种箱和蟹种网袋可溯源率100%,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1绪论1.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最先提出的概念。随后,国际电信联盟(I TU)发布了《IT 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进一步明确了物联网的定义是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芯片嵌入技术三位一体,在物体与物体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近年来,卫星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种植高秆稻生态培育扣蟹,达到稻蟹共生,相互促进,既有一定的水稻产量,又有较好的蟹种产量,同时又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蟹种质量,达到了国家提供的双保"保产量、保质量",是一项种植和养殖相融合的新型生态技术模式,也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促养增粮"新模式。自2016年起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2年在淮安区南闸镇省级渔业精品园区严龙明塘口开展了池塘种植高秆稻生态培育扣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2004年)的反复试验,成功探讨了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物联网概述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层含意: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目前较普遍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  相似文献   

6.
用信息融合技术改进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监控是实现水产养殖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及传感网技术、Zig Bee/GPRS/3G技术和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等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无锡育种和保种基地平稳地运行,节能降耗、绿色环保,预测预警准确性较高,减少了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水产品的品质,可在水产养殖水质监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利用长江流域的野生蟹为亲本,采用继代选育技术,培育了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诺亚1号"国家级新品种,解决了外购蟹种质量控制难题。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探究"诺亚1号"的生态养殖技术,集成"863"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即亩放800只扣蟹、收获成蟹600只、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以期为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及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龙虾传统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将生态调控和智能调控相结合的基于LoRa技术的小龙虾生态养殖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循环调水模式,并且依据养殖生物间的互补共生共存原理,设计了"稻、草、虾"混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LoRa技术实现水质数据信息采集,根据模糊控制算法智能处理溶氧量,向下位机发出控制指令,并且通过4G路由器和云服务器共同搭建VPN,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结果显示,利用LoRa技术可克服广域网存在的低功耗、短距离问题,系统显示中心运行正常,数据传输稳定。该方案具有通信距离远、部署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且坚持绿色生态养殖理念,为水产养殖与物联网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崇明地区蟹种培育池水草栽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国内外一些从事蟹种养殖的地区已开始坚持"分布均匀、品种搭配、密度适当"的池塘种植水草原则。简单来说即是池塘中水草至少两种,而且在栽种模式、时间和密度方面以适应蟹种生长为主,最大地发挥水草在蟹种生态养殖中的作用。但崇明地区蟹种养殖池塘中栽种的水草一直为传统模式,即主要是空心莲子草(俗称水花生),且移栽时间、密度等随意性很大,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河蟹隐藏躲避场所和水体降温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产品质量安全,设计了基于Web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通过分析中华绒鳌蟹养殖过程中的危害,结合无公害中华绒螯蟹养殖HACCP质量管理体系,确定了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5个关键监控点和监控措施;依据EAN/UCC标识系统,设计出可追溯二维码标签,并应用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了客户端标签打印功能;采用B/S模式结构体系,建立了基于Web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为中华绒螯蟹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提供良好的管理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年,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和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大规格蟹种培育及商品蟹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其中项目中"微生物菌的应用对河蟹生长和水质变化的影响"课题试验研究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课题试验研究过程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镇中村,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虾蟹生态养殖基地。1.2塘口条件蟹种培育池塘选择虾蟹生态养殖基地内6、7、8、9号4个蟹种培育池塘,面积分别为5×667m2  相似文献   

12.
陈冬林 《中国水产》2012,440(7):60-61
为提高幼蟹品质,生产出规格大,体质壮,成活率高的幼蟹,提升当地幼蟹市场占有率,实现幼蟹培育标准化生态培育技术"资源循环再生、饵料合理利用、水质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的良性循环,对幼蟹生态培育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水草移植、微生物制剂调水、微孔管道增氧"三合一的生物生态技术和"深水、良种、营养、品牌"发展模式,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水产养殖污染,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安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终端实现对养殖区域水质的溶氧、pH、水温、光照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远程显示和自动控制,实现远程智能养殖。同时,系统利用树莓派作为边缘算力设备,从感知层、传输层、边缘计算层、应用层四个主要方面对系统进行说明,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实时精细化管理资源的目标,使数据可视、可信,进一步探究水产养殖方面进行智能化协同化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系统在实物模型上运行稳定、感知准确、控制及时和扩展性强等优点,可在水产养殖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崇明地区蟹稻种养的综合经济效益,发挥蟹塘的综合生态价值,探索蟹稻种养基础上的新型立体综合种养模式,笔者于2013年在崇明岛陈家镇地区进行了蟹、鳅、稻的立体综合种养试验,发挥了蟹种、泥鳅和水稻的各自生态位和综合优势,取得了较好成效。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蟹田6个,每个面积5亩,总面积30亩。蟹田均呈"回"字形,田埂高30厘米,在离田埂1米的周围开挖有宽3米、深50厘米的围沟。进排水口呈对角线排列,进水口设置60目尼龙筛绢。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强渔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推出五种蟹池"套餐"。所谓蟹池"套餐",是指在不影响河蟹养殖的情况下,科学套养部分鳜鱼、黄颡鱼、沙塘鳢、青虾、小龙虾等,形成蟹、鱼、虾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和平共处"、同池共生的高效生态套养模式。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48)在武汉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验收。"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在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流域全面开展了青鱼、草鱼、鲢、鳙等重要经济鱼类,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鱼类和中华绒螯蟹共18种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工作。运用超声波遥测、科学回声仪探测、分子生物学及地理信息学等技术,建立了增殖放流苗种繁育和质量评价技术体系,解决了放流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也是渔业增收增效的目标。"长江1号"河蟹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成规格大等特点,与普通河蟹相比优势明显。2015年常熟市支塘镇八字桥村养殖户梅洪根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育苗基地购进"长江1号"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2016年放养自育蟹种进行成蟹养殖  相似文献   

18.
正南通地处沿海,区域内自然河沟水体有微弱盐度(0.3~1.2),多年来一直受弱盐度水体不能养出大规格成蟹的思维影响,成蟹规模养殖起步较晚。2018年起,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结合"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规划方案""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转产实施意见"等产业绿色发展要求,通过典型示范,大力发展优质大规格成蟹养殖,集成了沿海地区优质河蟹"1132"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即达到1万元/亩效益、亩投放1 100只优质蟹种、成蟹上市规格平均达150克/只、亩产量达100千克以上。经过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一、崇明生态养殖主要模式与比较分析(一)崇明生态养殖主要模式1.池塘河蟹单养河蟹人工养殖的重要方法是池塘生态放养,所谓的池塘生态养殖就是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来维持河蟹放养水体的生态平衡。从2010年开始,依托上海福岛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繁育基地,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崇明地区成立了"江海21号"蟹种繁育池塘示范基地。历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随着河蟹生态苗繁育技术的成熟,生态苗的产量、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笔者多年从事河蟹生态苗的繁育,2017-2018年在三角洲进行了河蟹生态苗繁育方面取得了平均亩产122.3千克的好成绩,具体总结如下。一、种蟹的选购和管理种蟹的选购从2017年9月16日开始,到10月5日收购结束,边选购边暂养,总计收购雌蟹3980.2千克,数量为54032只,平均规格73.5克/只。种蟹入越冬坑47898只,到2018年5月3-4日,种蟹发育成熟,分两天起捕,然后装笼布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