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通湖是一个有十万亩水面的人工养殖湖泊。由于湖场变迁,饵料生物变化以及有无灌江纳苗,放湖家鱼种类数量规格变化等因素影响,鱼产量极不稳定。一九七七年以后基本没有灌江纳苗,主要依靠人工育种放湖,但由于投放量不大,规格又小,加上品种搭配不当,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
渔业纵览     
长江刀鱼幼苗在江阴养殖初获成功江苏江阴市申港镇水产大户郑金良的刀鱼灌江纳苗已经培育成功,如果人工繁殖计划顺利实施的话,刀鱼产业化养殖就指日可待了。郑金良是在刀鱼产卵期,将长江水引进鱼塘,通过过滤网,把鱼苗留下来,再给它适宜的环境进行生长。灌江纳苗的养殖成功为今后家化繁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要实现大批量的家化繁殖还是困难重重。资料显示,目前长江刀鱼资源已经十分匮乏,要想一网捕捉到完全成熟的雌雄刀鱼难度很大。洄游性鱼的鱼苗必须在淡水里生长,郑金良研究发现,如果刀鱼在长江江阴一带产卵的话,不需几天鱼苗就会顺着水流…  相似文献   

3.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12,(7):47-49
2012年长江灌江纳苗启动仪式在湖北举办日前,随着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宣布灌江纳苗开始,长江与涨渡湖之间的挖沟闸闸口缓缓打开,奔腾的长江水流入涨渡湖,成千上万的长江鱼苗进入湖中繁衍栖息。本次活动是由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省水产局共同主办,新洲区政府具体承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给予了大力支持。自古以来,长江与湖泊紧密相连,共同孕育了丰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鱼人工繁殖自一九五八年试验成功,至今已有二十三年了。随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鱼苗生产也改变了江河捞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大促进了养殖事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5.
洪湖灌江纳苗增殖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恒德  王勇 《淡水渔业》1987,(1):26-27,16
经调查,本文对洪湖灌江纳苗的增殖效果作了分析讨论,认为灌江纳苗对洪湖鱼类的增殖作用甚微,不宜作为开发洪湖渔业资源、调整种群结构的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通湖是益阳地区最大的养殖湖泊,也是全省主要的商品鱼基地之一。现有大湖面积10万亩,育种池面积1200亩,占总水面的1.2%。一九七六年沅江漉湖围垦后,一方面大湖灌江纳苗通道受到阻碍,湖内酷鱼滥捕,鱼越捕越少,越打越小;另一方面人工鱼种投放量又远远补偿不了“纳苗”效果,因此大湖鱼类资源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之后,随之草鱼和青鱼的人工繁殖也于60年代初期相继获得成功,至此,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全部获得成功。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它结束了淡水养鱼长期仰仗到江河捞天然苗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四大家鱼的鱼苗供应问题,使我国淡水养鱼进入了一个稳步大发展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新洲涨渡湖为例探讨开闸纳苗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闸纳苗,或称灌江(海水)纳苗,有“倒灌”和“顺灌”两种情况,当鱼苗汛期来临时,闸外水位高于闸内,此时开启闸门,江中鱼、蟹苗种随水流入湖内,这叫“顺灌”;江汛过后,到下次汛期来临之前,闸内水位高于闸外水位,此时开启闸门,水从湖流入江中。江中幼鱼或成鱼逆流进入湖中,这叫“倒灌”。涨渡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曾是长江中游洄游鱼类重要的索饵与繁殖场所。但是,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围垦,涨渡湖与长江的联系已被人为切断,造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等湿地功能的丧失,并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但是,1986年《中…  相似文献   

9.
大通湖是我省最大的一个养殖湖泊,现有养殖水面十万亩。进行人工养殖已有二十四年之久,在开发利用中经历了从以增殖为主到以养殖为主的发展阶段。一九七二年前,大湖鱼产量是靠天然资源增殖和灌江纳苗,产量多年徘徊在一万四至二万担之间。一九七二年后,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开始投放鱼种,走自然增殖和人工放养相结合的道路,但由于育种面积少,对大湖投放的鱼种有限,每年大湖产量都随灌江纳苗的多少,而增减不一(见表一) 一九七七年后,由于漉湖矮围等因素,灌江纳苗中断,大湖成为一个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湖内鱼类资源锐减,个体小型化,产品低值化。加之,当时人工放养的数量弥补不了资源衰退的损失、以及放养品种比例不  相似文献   

10.
我省的家鱼人工繁殖于一九五九年首次鲢鱼试验成功,到一九六。年草、鳙鱼人工繁殖也相继告成,鱼苗产量逐年上升,这样就彻底扭转了依靠江河捞苗、产量不稳定、苗源无保证的被动局面,大大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