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挪威水电开发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水电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保障了水电开发科学有序进行。为减缓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挪威通过设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许可论证制度,建立环境保护基金,规定最小河流流量等措施维护河流生态健康,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挪威以本国廉价的水电资源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国内经济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本文总结了挪威水电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水电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海处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区段生态因子,如地质、水文气候、生物、人文地理环境等产生影响.黄河干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共3l座,总装机1 970.35万KW,比理论蕴藏值扩大304.35万KW.从河流水能蕴藏量、电站规模、河流原生态的优劣区别、流域区系和生态承受力、开发区段局部影响力等方面分析,青海部分河流水电建设的密集度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黑河>湟水河>格尔木河>黄河;对河流生态影响的综合程度评价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黄河>湟水河>黑河>格尔木河.依青海部分河流的水电密集开发建设现状,分析评价由此对河流区段局部生态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海处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区段生态因子,如地质、水文气候、生物、人文地理环境等产生影响。黄河干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共31座,总装机1970.35万KW,比理论蕴藏值扩大304.35万KW。从河流水能蕴藏量、电站规模、河流原生态的优劣区别、流域区系和生态承受力、开发区段局部影响力等方面分析,青海部分河流水电建设的密集度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黑河>湟水河>格尔木河>黄河;对河流生态影响的综合程度评价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黄河>湟水河>黑河>格尔木河。依青海部分河流 的水电密集开发建设现状,分析评价由此对河流区段局部生态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域生物资源保护的水库生态调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生物资源的影响途径:通道阻隔、水库淹没、径流调节、水温变化等,探讨了流域水电开发对河流连续性、河道洪枯过程、库区生境等生态功能的影响方式.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例,针对宜昌断面基于流域生物资源保护的流量要求,建立了以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为目标的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差分进化法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了相应的水电站水库调度出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人造洪峰、提高下泄水温等生态修复方式保护流域生物资源.建议水库运行调度应在考虑工程功能的同时,兼顾下游及水库的生态功能,以达到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流域健康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应运而生.介绍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理念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是以污水处理和河流水质保护为主的生态修复理论雏形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以“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修复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拓展为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相关修复实践全面展开.阐述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探索,目前在水质净化、生态河堤建设、生态景观设计和新材料应用等科研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提出应该从河流特点、生态学过程、河流流域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6.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系统,增加了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如何真正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总结国外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河流生态评价及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方面的成果,旨在为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总结国内河流生态修复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我国今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应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系统,增加了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如何真正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总结国外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河流生态评价及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方面的成果,旨在为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总结国内河流生态修复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我国今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应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重要的概念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模型,它是由河流流态-生态结构功能4维连续体模型、水文情势-河流生态过程耦合模型、地貌景观空间异质性-生物群落多样性耦合模型3个子模型组成.整体模型建立了河流流态、水文情势和地貌景观这3大类生境因子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的相关关系,基本上抽象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在模型中除了考虑自然力因素以外,还考虑了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金坛市全面实施生态渔业的成效与经验,通过采取依靠和注重行政推动、渔业标准化、科技创新、中介组织、依法监管等措施,促进了金坛市生态渔业的全面发展,并找出了生态渔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理念和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各地能源紧张,促进了水电的大力开发,修建水电站筑坝建库或拦河引水都不同程度对鱼类资源造成破坏,水电能源是在牺牲鱼类资源的基础上所取得,但目前各水电企业未对此采取任何补救措施,渔业主管部门又无相应保护经费,照此发展鱼类种源将快速减少甚至灭绝,对此提出如下观点:一、鱼类资源损失分析1、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损失:在工程建设中,筑坝、拦河造成坝的下游一段河流干枯,减少了鱼类栖息环境和破坏了产卵场所,阻断了鱼类溯水通道和寻找产卵场所的通道,严重的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了鱼类…  相似文献   

11.
人类大量用水减少河道内流量导致河流断流、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河流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在保护河道内流量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美国科罗拉多州将保护河道内流量纳入该州产权体系,以政府持有河道内流量水权的方式进行保护,在协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科罗拉多州河道内流量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该计划的特点,以期对我国河道内流量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湟水流域水生态现状和保护与修复措施,加强湟水流域水生态保护,维持黄河尤其是黄河上游流域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湟水干流、大通河梯级开发集中,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严重破坏,且大部分水电站是引水式小水电站,枯水期水电站下游河道脱流现象严重,河流水流连续性及横向连通性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严重下降。根据国家及黄河流域对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定位及要求,在湟水流域水生态状况评价及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河段)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了湟水上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重要断面生态需水指标及保障措施和重要湿地、重要鱼类栖息地等保护与修复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产卵场特有的水力条件是四大家鱼繁衍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流量脉冲引发的流速上涨是刺激家鱼产卵、保证鱼卵孵化的关键水力因子;流域梯级开发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流量脉冲过程,导致产卵场破碎萎缩、鱼苗锐减。为揭示梯级开发对湘江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水力特征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湘江干流家鱼产卵场二维数值模型,模拟了梯级开发前后典型高低流量脉冲过程,分析梯级开发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开发后,水流结构复杂性减弱甚至消失,高、低流速脉冲过程变得“尖锐”,流速上涨时间缩短50%(高流量脉冲)和67%(低流量脉冲),高流量过程的 “喜好流速”或“触发流速”基本消失,低流量过程大部分流速均低于“腰点流速”;对流速上涨过程中平均流速分级水域面积统计表明,低于“腰点流速”面积分别扩大至3.0倍(Q高)和3.2倍(Q低),“感应流速”范围水域面积减少至天然情况的15.8%(Q高)和1.2%(Q低),“触发流速”范围面积减小至天然情况的1.5%(Q高)和1.6%(Q低),“喜好流速”范围面积减小至天然情况的2.0%(Q高)和3.1%(Q低)。研究结果可为鱼类资源保护和恢复等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Studies on downstream passage of diadromous fishes in northern Europe are rare, and in Norway, the problem is strongly linked to demands for efficient hydropower production.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mitigating measures using a hydropower simulation model for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smolt migration. Migration pattern and route choice at a hydropower intake for 22 years were described for a river in southern Norway, based on simulated data for discharge and water temperature. Subsequently, the potential for controlling the migration pattern and smolt routing past the intake by altering release patterns from the reservoirs was tested. Modelling of a general annual increase in bypass discharge from 3 to 15 ms?1 increased average bypass migration from 30 to 43% at the cost of 14 € per fish. Individual release schedules from reservoirs for selected years indicated that bypass rates could be increased to 80% at an average cost of 4.5 € per fish and 2.2 € in the best years. Mitigating measures presumably depend on the specific site, but the method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represent a general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increased smolt survival past hydropower intakes.  相似文献   

16.
The Lower Mekong Basi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threats to fish diversity from hydropower development. There is increasing pressure on developers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ies to design solutions to improve fish survival through turbines, thus protecting the resources in regions being developed for hydropower. A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of hydropower turbines with known fisheries impacts is fluid shear stress. Elevated shear stress occurs where rapidly flowing water passes near spillways, screens and within turbine draft tubes. Shear stress can have adverse impacts on fish, but no work has assessed whether this holds true for Mekong River species. A flume was used to determine critical tolerances of silver shark, Balantiocheilos melanopterus (Bleeker), to shear stress rates at a high‐velocity jet which simulated a hydropower turbine. Fish were assessed for injury or mortality following exposur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gainst a no‐shear control. Injury and mortality were greater at higher shear stress exposures. Injuries occurred at all shear exposure levels with mortality at shear levels higher than 600/s. This approach should help design future hydropower turbines if data on other species demonstrate similar results. If the likelihood of adverse impact is high, then shear stress will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future hydropower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7.
哲罗鱼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罗鱼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种名贵养殖鱼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与推广前景。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加上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因素,使哲罗鱼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哲罗鱼个体大、性成熟晚、个体产卵量小的生物学特性使其群体的恢复能力较差,导致群体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迅速缩小,已达到极度濒危的状况。因此,充分了解哲罗鱼的生物学特征、资源及研究现状等,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资源的恢复与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哲罗鱼生物学特征、资源现状及养殖研究现状作了概述,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究瀑布沟水电站建成后鱼类物种结构与建库前的相应变化,为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措施提供参考,还可为西部地区水电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基于1985年、2002年和2012年在瀑布沟库尾至坝下河段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瀑布沟水电站水库形成前后库区鱼类物种组成、渔获物结构以及保护物种分布的变化趋势。2012年库区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4种,相比1985年和2002年分别减少了53种和51种,群落组成中定居性鱼类物种比例及渔获物比例均显著上升,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所占比例大幅下降。渔获物中优势物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占渔获总重量的比例为61.59%,而在前2次调查中占据优势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几近消失。研究结果显示,水库形成后鱼类组成已发生显著改变,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在库区难以捕获,而静水性鱼类比例则显著升高;重口裂腹鱼等保护物种以及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等特有鱼类因水文条件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资源量下降,同时分布区域向坝下或库尾等流域生境迁移。针对成库后鱼类物种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实施生态保护、规划过鱼设施以及开展增殖放流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漓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演变态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漓江30多年来三次较大规模水生生物自然资源调查的鱼类信息数据,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的方法,利用数学统计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分析历史与现状数据,在物种多样性层面上分析研究漓江鱼类多样性的特点及鱼类三十多年来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并在多样性的层面上分析漓江鱼类日益枯竭的原因,为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漓江鱼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各种有害致危因素的叠加影响,漓江水生态系统呈现出亚健康状态,水生生物结构严重失调,鱼类自然资源日趋衰竭的态势严重,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趋势显著,保护与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