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2006-2007年威海湾4个航次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海水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和硅酸盐(SiO32--Si)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比例达50%以上。营养盐季节性变化明显,秋冬季DIN和PO43--P浓度较高,春夏季较低,SiO32--Si的变化则相反。四季DIN和PO43--P浓度均大于浮游植物生长阈值,仅冬季SiO23--Si浓度低于浮游植物生长阈值。冬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是Si,其他季节具有P限制的潜在性。营养盐和环境因子具有较大的典型相关性,其中,盐度、pH和NO3--N、PO43--P、SiO23--Si相关性最大,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979。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5-7月对秦皇岛附近海域夜光藻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各调查站位夜光藻的密度(ind/L)X0={x0(k)︱k=1,2…,24}为参考序列,以溶解无机氮DIN(NO2-N、NH4-N、NO3-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2-Si)、叶绿素(Chl-a)、COD、BOD5、石油烃、水温、盐度、透明度、pH、浮游植物丰度、浮游植物密度等Xi={xi(k|k=1,2…,24;i=1,2…,16)}为比较序列,对秦皇岛近岸海域理化因子和夜光藻密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7月期间,秦皇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密度、COD和海水温度是影响夜光藻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这些环境因子在监测和预报秦皇岛海域夜光藻赤潮时应作为主要指标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水样中氮磷营养盐含量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淡水和海水水样4个氮磷营养盐参数(NH3-N、NO2-N、NO3-N、PO4-P)的6种保存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淡水水样的NH3-N、PO4-P和海水水样的NH3-N、NO3-N在各保存时间的变化幅度,6种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在10d内,4℃加5ml/L氯仿处理,在针对氮磷营养盐测定的水样的保存上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鹏澳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2001~2002年对大亚湾大鹏澳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海域水环境的监测资料,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海域水环境质量较好,除夏季溶解氧(DO)和春季的硫化物浓度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情况较严重外(超标率均为62.5%),其他水环境因子一般不超标。养殖区DO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区(t-test,P<0.05),而NH4-N和PO4-P浓度则一般高于对照区,其他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海水CODMn、BOD5和硫化物主要与网箱养鱼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有关;而水温、盐度、透明度、悬浮物、DO和pH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大亚湾亚热带季风气候,NO2-N、NO3-N、DIN、PO4-P和SiO4-Si等营养因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Chla的季节变化则主要受水温和N:P比的影响,与网箱养鱼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4月对粤东柘林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及营养盐调查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采集浮游植物59种、属,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中肋骨条藻、丹麦细柱藻和窄隙角毛藻为海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布呈湾外向湾内递减趋势。调查海域柘林湾的SiO2 3表现为保守性行为,其分布主要是受物理因素的影响;PO3 4的行为是非保守性的,受浮游生物的影响较大;DIN的含量较高,超过国家三类海水的水质标准。如以Justic和Dortch等提出的营养盐限制因子标准来衡量,柘林湾海域浮游植物生长主要是受控于磷因子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多因子交互作用对菊花江蓠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健  王永胜  韦玮 《水产科学》2006,25(5):222-226
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从各因子的生长适宜区间内分别选取10个盐度梯度、10个光照梯度和10个温度梯度,以及10个NO3-N浓度梯度、10个NH4-N浓度梯度和10个PO4-P梯度,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考察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菊花江蓠N、P吸收速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温度、光照与NO3-N、NH4-N间存在着很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海藻对NO3-N、NH4-N的吸收速率;对PO4-P的吸收速率,仅受到温度及PO4-P共同作用的影响;而对TIN及PO4-P的吸收却都受到N×P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水质评价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对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6个航次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对养殖区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T(水温)、DO、SS(悬浮物)、CoDMn、BOD5、NO2-N、NO3-N、NH3-N、TIN(总无机氮)、PO4-P等10个水质成分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海水出现轻度污染,前者主要是由NO3-N、CoDMn和BoD5所引起,后者是由NH3-N、PO4-P引起的。(2)水质监测数据的总体方差主要来源于T、Do、SS、NO3-N及TIN等5个成分,其次是NO2-N、NH3-N、PO4-P,再次是CODMn和BOD5。(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水质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T、Do、SS、NO3-N及TIN同时载荷于第1主因子上,说明此5个水质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NO2-N、NH3-N、PO4-P同时载荷于第2主因子上,则此3个水质成分之间的相关程性较好;CODMn和BOD5同时载荷于第3主因子上,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桑沟湾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营养盐限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共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的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和活性硅酸盐(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营养盐浓度阈值法和化学计量法对桑沟湾营养盐潜在的限制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DIN、PO43-、Si含量及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PO43-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Si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季DIN和PO43-的含量低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分别占44%和39%;夏季PO43-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浓度低于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占68%,受PO43-潜在限制的几率达79%,DIN和Si分别为5%和0;秋、冬季Si可能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讨论了海水养殖、陆源输入及外海交换对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目前,桑沟湾营养盐浓度基本属于国家一类、二类水质。但是,长期变化趋势显示DIN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用SPSS for Windows视窗统计软件分析了黄河下游盐碱地鱼池和水域中八大离子、盐度、碱度、硬度、营养盐、CODMn和浮游植物等重要生态因子的相关系数。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生态作用:①Mg2+、Na+、Ca2+、Cl-、SO42-5种离子与盐度、硬度的关系密切,HCO3-、CO32-与盐度、硬度几乎不相关;而HCO3-与碱度的关系密切,CO32-与碱度的相关系数较小,HCO3-将可能影响到该水域的生产性能。②NH4+-N与Ca2+、Ca2+与浮游植物、NO2--N与Mg2+有较大的负相关系数,大量的Ca2+可能影响到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导致NH4+-N的缺乏。③几种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的相关系数PO43->NH4+>NO2->NO3-。④PO43--P与CODMn的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有效磷的周转速度与有机质的多寡关系密切。⑤由于HCO3-、Ca2+与Mg2+离子的大量存在,碱度在该水域很难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5月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海水营养盐(NH4 -N、NO3--N、NO2--N和PO34-P)含量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其含量变化特征,并利用一种新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了唐岛湾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含量随养殖进程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调控;养殖区N/P值的年平均值为46.45,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缺磷,春、秋、冬季都以磷为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春季尤为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除春季达到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贫营养水平,表明该养殖区的营养水平较低,水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鳙、鲢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有关它们的鳃耙(方秉文)、鳞片、咽骨、咽齿(朱元鼎;王应天等)和消化道(倪达书和蒋燮治;林浩然)结构的研究,过去曾有一些报道,孟庆闻和苏锦祥对白鲢作了系统的解剖。1958年秋季,我们在杭州上城河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得到鳙、鲢杂交种,杂交子裔大多生长发育良好。为了对鳙、鲢杂交种作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我们就杂交种和鳙、鲢纯种的外部形态、骨骼、消化道及鳔等进行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杂交种在部分养殖场已经试行生产,因此先作这样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对这一新品种的研究是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对维科染色体的研究报道甚多,认为其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为2N=50和2N=48,变异范围在2N=44~200之间。Gold等认为北美洲已见核型报道的绝大多数鱼类为2N=50。但欧亚大陆大多数为2N=48~50。Arai对欧亚大陆已研究过核型的141种鲤科鱼进行了分析,提出2N=50是鲤科鱼最原始的核型。周暾等对中国鲤科核型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出与Arai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鲮鱼、麦瑞加拉鲮鱼和露斯塔野鲮的染色体组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们对维科染色体的研究报道甚多,认为其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为2N=50和2N=48,变异范围在2N=44~200之间。Gold等认为北美洲已见核型报道的绝大多数鱼类为2N=50。但欧亚大陆大多数为2N=48~50。Arai对欧亚大陆已研究过核型的141种鲤科鱼进行了分析,提出2N=50是鲤科鱼最原始的核型。周暾等对中国鲤科核型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出与Arai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曾朝曙  李少菁 《水产学报》1992,16(3):213-221
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25—30℃。在该范围内,随着幼体发育,其生存最适温度逐渐上升。各期溞状幼体的发育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从孵化至第一次变态,30℃时平均发育时间比 25℃时短 6天。温度对溞状幼体的变态过程亦有明显影响,水温大于或达到 30℃时不利于变态的进行,但变态后的大眼幼体对高温适应力增强,35℃时仍可正常生长发育。不同批孵化的幼体在相同温度下存活与发育有明显差异。在对后期溞状幼体相对不适的 25℃下,溞状幼体发育期数变异的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3,17(4):330-332
锚头鱼蚤病是国内外流行的常见鱼病之一,该寄生虫对寄主专性寄生[尹文英,1963]。寄生在鲤、鲫上的为鲤猫头鱼蚤(Lernaea cyprinacea Linnaeus),但它对鲤、鲫鱼的寄生的差异性尚未见报道。 作者于1991—1992年研究鲤、鲫等鱼类的种质时,发现它们在种间和种内对锚头鱼蚤的自然感染具有明显差异。现将对白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鲫、荷包红鲤、散鳞镜鲤及鲤鲫杂交种(白鲫?×镜鲤?)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温度与盐度和缢蛏幼体生存、生长及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笔水  吴天明 《水产学报》1990,14(3):171-178
本文以长期生活在较高盐度(26—28‰)海域的亲蛏所繁衍的幼体为材料,探索温度和盐度单因子及双因子结合与幼体生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浮游幼虫期适盐范围为8.4—32.4‰,最适盐度为12.4‰,稚贝适盐范围为8.4—28.4‰,最佳盐度为12.4‰。温度对幼体的影响,是受盐度高低所支配。在盐度为28.4‰生境中培育,浮游幼虫期适温范围为17—25℃,最适温度为21℃,稚贝适温范围为13—25℃,最适温度为17℃,幼体对25℃以上的较高温度的忍耐力较差。若在最适盐度(12.4‰)中培育,浮游幼虫期最适水温为25℃,稚贝最适水温为21℃。幼虫对较高盐度的忍耐力比对较低盐度的忍耐力来得强。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蛤仔稚贝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其中以25℃为最好。在此温度范围内,稚贝生长迅速,成活率高达80%以上。稚贝对10℃以下的低温有强的忍耐性,也能忍耐35℃的高温,其死亡的临界温度在40℃左右。稚贝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4.0—33.5‰,最适盐度是20.5‰左右。在此盐度范围内,稚贝发育整齐,成活率高达85%以上。生长的盐度下限和上限分别为7.5‰和40.0‰左右。幼虫变态的适宜盐度在20.5~33.5‰之间,在此盐度范围内,幼虫成活率为65%以上。盐度在27‰时幼体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2.5%。幼虫变态的盐度下限为7.5‰左右,而上限则在于40.0—46.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副溶血弧菌对文蛤的致病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亚林  于业绍 《水产学报》1993,17(3):249-252
八十年代以来,江苏南部沿海屡次发生文蛤大批死亡现象,使文蛤资源量急剧下降,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关于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研究,目前已有几篇报道。郑国兴等[1991]从病文蛤体内分离到溶藻弧菌并证实其致病性。王广和等(1991)研究证实弗尼斯弧菌是引起文蛤大批死亡的病原菌。杨美桂等(1978)报道了1977年引起台湾新竹区养殖丽文蛤大量死亡的病原菌——副溶血弧菌。但有关文蛤病  相似文献   

19.
拟老年低额溞的生长与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丹丽  赖伟 《水产学报》1990,14(4):304-312
在 12-23℃、20℃和30℃三种温度下,观察了拟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vetuloides Sars)的生长与生殖。其生长随龄数的增加而变慢,寿命因温度升高而缩短。在12—23℃时,寿命为45.80±20.54天,各成龄的果汁产仔数为205.12个,产仔率(a 值)为11.96;20℃时,寿命为50.20.9.86天,累计产仔数为205.21个,产仔率为10.22;30℃时,上述各项均小于前二者。根据实验结果,拟老年低额溞的适温范围为 15—20℃。 于20℃温度下,将该溞分二组培养,其中一组每5天更新20%培养液。更添食物,能延长寿命,提高产仔量,增加产仔次数,缩短产仔间隔天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137Cs、^60Co双核素示踪法研究它们在扁藻、轮虫、泥蚶、对虾、罗非鱼等重要水产品体内的积累与分布。并以单核素示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对虾以外的其他生物体内^60Co的积累大于^137Cs;胃肠和肝脏是鱼类积聚^60Co、^137Cs的主要器官,而对虾的头胸部和附肢是积聚^60Co的主要部位,^137Cs在对虾体内倾向于全身性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