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永红 《齐鲁渔业》2008,25(6):22-24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滩涂养殖贝类之一。国外专家学者对滤食性生物耗氧率做过较多的研究,而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测量耗氧量来探讨不同浓度的Cd^2+、Cu^2+、Zn^2+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生物机理和贝类能量学提供依据,所得结果可作为选择蛤仔养殖滩涂底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提高滩涂养殖种类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3种经济贝类无机砷生物富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  相似文献   

3.
测定桑沟湾深水区、浅水区栉孔扇贝固碳量,并进行固碳速率的标准化处理,增加了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率的可比性,分析了栉孔扇贝在不同养殖区的固碳速率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显示,对于同一养殖种类,深水区生物固碳的速率比浅水区高两倍。不同区域,贝类壳碳及软体部中碳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导致区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长速度、养殖密度及存活率的不同而导致单位面积的产量存在差异。养殖栉孔扇贝的固碳速率可与森林相媲美。另外,贝类的养殖活动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间关系复杂,需要加强贝类的摄食、呼吸、生物沉积、钙化等整个生理生态学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别就鱼类、虾、蟹类、贝类和饵料生物等方面综述了氨态氮毒性危害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氨态氮对各种水产动物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氨态氮中的非离子氨是主要的毒性物质,其受水温和pH值变化的影响,关于非离子氨的毒性作用一般认为非离子氨渗入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生物呼吸机能下降。其主要侵袭机体粘膜,其次是神经系统。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氨态氮毒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氨态氮毒性方面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贝类(太平洋牡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不同浓度组织匀浆液及5种单一L型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化学刺激物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摄食行为及呼吸代谢的影响。将多棘海盘车对刺激物的行为反应分为正趋向、负趋向和无反应3类,趋向反应由简单到复杂分为4种反应类型,通过测定耗氧率来表示呼吸代谢水平。结果显示,3种贝类组织匀浆液和5种氨基酸(浓度范围10 10~10 4mol/L,酪氨酸除外)均引起多棘海盘车的正趋向反应,且多棘海盘车产生反应的数量比例随刺激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类型也由简单逐渐趋于复杂。同种氨基酸在低浓度下引起多棘海盘车正趋向反应,但超过一定浓度(10 3~10 2mol/L)后会引起负趋向反应(实验浓度范围内谷氨酸组未出现)。不同种类刺激物对多棘海盘车摄食行为反应的影响不同,谷氨酸、甘氨酸以及菲律宾蛤仔组织匀浆液对多棘海盘车诱引效果最好。多棘海盘车的耗氧率随刺激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贝类组织匀浆液中多棘海盘车的耗氧率均高于对照组;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各处理组中,只有在较高浓度下耗氧率才显著高于对照组,酪氨酸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旨在为贝类底播增养殖和人工鱼礁区敌害生物的防除提供参考,同时为多棘海盘车觅食行为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鱼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动物学家普遍关注动物的呼吸代谢并由此深入研究动物的生理学、营养需求与能量消耗以及生态学等问题。多数脊椎动物的运动及能量转化靠生物体内的有氧代谢进行。鱼类是水生动物,依靠从水体中获得的氧气  相似文献   

7.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在参与必需金属元素调节和非必需金属元素的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T的结构与功能,对贝类MT的诱导机制、解毒机理、降解与金属排除进行概述,探讨了MT诱导合成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贝类MT能够通过多途径诱导,而且存在众多的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MT的变化规律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会是贝类MT作为污染监测指示物的研究、重金属诱导MT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贝类MT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诱导贝类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在参与必需金属元素调节和非必需金属元素的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T的结构与功能,对贝类MT的诱导机制、解毒机理、降解与金属排除进行概述,探讨了MT诱导合成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贝类MT能够通过多途径诱导,而且存在众多的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MT的变化规律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会是贝类MT作为污染监测指示物的研究、重金属诱导MT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贝类MT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贝类毒素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建立和规范快速准确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检测方法,本研究梳理了小鼠生物法(MBA)快速准确检测PSP的实验室规范要求、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并运用MBA法,对浙江沿岸海域养殖区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3个批次的PSP应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赤潮高发对贝类富集PSP有很大影响。此外,结合对浙江沿岸养殖区PSP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养殖贝类质量安全相关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10.
虾蟹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林小涛 《水产学报》2000,24(6):575-580
动物耗氧率的大小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代谢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规律,因而常作为衡量动物能量消耗的一个指标。通过对动物呼吸代谢的研究可以了解动物的代谢特征、动物自身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而了解耗氧率与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可为人工育苗和成体养殖时确定最佳放养密度及环境条件,水质调控及其它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查明虾蟹的窒息点及其影响因素可应用在苗种、亲体及商品虾蟹的活体运输上,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因此耗氧率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作为呼吸代谢研究最重要的内…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经济养殖贝类捕后早期干露耐受性,选取活力良好的菲律宾蛤仔、长牡蛎和虾夷扇贝在4 ℃条件下进行8 d的无水贮藏,以闭壳肌pH、糖原、腺苷三磷酸(ATP)关联化合物、磷酸精氨酸的含量和奥品脱氢酶活性为指标,研究3种贝类的品质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无水贮藏期间,菲律宾蛤仔pH无明显变化( P <0.05),而长牡蛎和虾夷扇贝pH分别由7.23和7.39降至6.88和6.80。3种贝的糖原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TP在菲律宾蛤仔和长牡蛎初始含量仅为0.41、0.42 μmol/g,且贮藏过程无显著变化( P <0.05);在虾夷扇贝的初始含量为4.05 μmol/g,且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急剧下降。虾夷扇贝和菲律宾蛤仔闭壳肌中章鱼碱脱氢酶活性最大,且随贮藏时间呈增加趋势。长牡蛎中alanopine脱氢酶和strombine脱氢酶起主要作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推定,长牡蛎、菲律宾蛤仔、虾夷扇贝对干露耐受时间分别是8、4、2 d。试验结果表明,在活贝捕后流通过程中应结合干露耐受性差异建立品种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海上现场光照条件对冬季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代谢的影响,基于海上暂养实验,采用黑暗组和光照组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对9尾南极大磷虾个体进行了连续11 d的耗氧率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南极大磷虾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平均为(0.2704±0.0740)μL·(mg·h)-1,黑暗条件下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平均为(0.2673±0.0840)μL·(mg·h)-1。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南极大磷虾呼吸率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冬季南极大磷虾的耗氧率明显低于夏季的耗氧率[0.63~0.88μL·(mg·h)-1],且改变一个自然日的光照条件对南极大磷虾耗氧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极大磷虾呼吸率的稳定性。研究验证了冬季南极大磷虾处于一种低代谢模式状况,并证明了该模式的稳定性。相关结果可为揭示南极大磷虾越冬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Betanodaviruses are small ssRNA viruses responsible for viral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 otherwise known as viral nervous necrosis, in marine fish worldwide. These viruses can be either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transmitted and have been sporadically detected in invertebrates, which seem to be one of the possible viral sources. Twenty‐eight new betanodavirus strains were retrieved in three mollusc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between 2008 and 2015. The phylogenetic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trains retrieved from bivalve mollus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viruses detected in finfish in Southern Europe in the period 2000–2009. Nevertheless, a new betanodavirus strain,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RGNNV genotype, was detected. Such a massive and varied presence of betanodaviruses in bivalve molluscs greatly stresses the risks of transmission previously feared for other invertebrates. Bivalve molluscs reared in the same area as farmed and wild finfish could act as a reservoir of the virus. Furthermore, current European regulations allow relaying activities and the sale of live bivalve molluscs, which could pose a real risk of spreading betanodaviruses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he detection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betanodaviruses in bivalve molluscs.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不同盐度(0,6,12,18,24)条件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亲蟹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及NH3 N排泄率,并研究了其呼吸熵、氧氮比、代谢率及能源物质供能比随盐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体质量为(55.59±6.24)g的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在水温(16±1)℃条件下,盐度对其耗氧率及NH3 N排泄率影响显著(P<0.05)。在实验盐度范围内(0~24),其耗氧率及NH3 N排泄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CO2排出率及代谢率的变化趋势与耗氧率一致,且盐度为6的实验组亲蟹CO2排出率及代谢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盐度12~24范围内,亲蟹CO2排出率及代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熵及氧氮比均变化不显著(P>0.05);能源物质以脂肪的供能比例最大,其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供能比例最小。分析认为,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在生殖洄游过程中主要以脂肪作为供能物质,代谢率与能量消耗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离水干露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呼吸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常温干露(22-24℃)、低温干露(4℃)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脊尾白虾干露胁迫实验,于胁迫后60、90、120、180 min取组织,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延胡索酸还原酶(FRD)、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和乳酸含量.结果显示,常温干露组肝胰腺、鳃、肌肉SDH和CCO活力随干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RD、LDH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干露组在胁迫60 min时,各组织呼吸代谢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之后的变化趋势和常温干露组相同.常温干露组和低温干露组中肝胰腺和鳃SDH/FRD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肌肉.研究表明,脊尾白虾通过提高无氧代谢来应对干露胁迫;低温干露下的脊尾白虾在胁迫早期可以维持有氧呼吸,肝胰腺和鳃比肌肉对干露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卓梅琴  罗智 《水产学报》2018,42(1):149-158
为了深入解析胰岛素调控鱼类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鱼类胰岛素信号系统的3个重要成员(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规律,以及胰岛素对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在鱼类,虽然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需要重点加强的研究:①鱼类不同亚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的功能研究,解析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调控机制;②加强胰岛素对鱼类营养物质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不同食性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调控功能的异同;③深入开展鱼类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全面解析胰岛素调控鱼类营养物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戴国梁 《海洋渔业》1998,20(1):20-22
本文取材于1980~1996年长江河口的多年调查资料。调查表明:长江河口软体动物种类较贫乏,共采集到软体动物10种。软体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54.25g·m~(-2),占长江河口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88.4%,其中河蚬为软体动物的优势种,其生物量占软体动物的93.8%。长江河口软体动物的分布和种类的贫乏与长江的流速、含砂量、河口盐度变化幅度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长江河口上海江段首次采集到唯一的一个扭蚌标本。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蟹耗氧率在各个温度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成蟹耗氧率仅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排氨率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的氧氮比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氧氮比范围为1.38-3.02,表明三疣梭子蟹以蛋白质为主要代谢能源物质。随实验温度升高,成蟹肝胰脏中的PK活力呈上升趋势,而成蟹肌肉组织中的PK和HK的活力则随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脏组织中SDH的活力影响显著(P0.05),SDH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27℃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无氧代谢方面,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三疣梭子蟹成蟹肝胰脏组织的糖酵解速率增大,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有氧代谢方面,成蟹肝胰脏SDH活力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疣梭子蟹在高温环境下有氧代谢加强。  相似文献   

19.
糖类是鱼类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可消化糖作为一种性价比较高的能量物质,其合理利用对饲料成本的降低和饲料物理性状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但鱼类对糖的利用有限,投喂含有一定比例可消化糖的膨化商业饲料易引起肝脏疾病的发生。文章总结了部分已发表关于鱼类糖耐受和生长试验结果的报道,发现不同鱼类对葡萄糖的代谢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鱼类倾向于将过量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而有些鱼类则既能合成糖原也能合成脂肪。糖耐量试验是了解鱼类利用可消化糖类的重要研究手段,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的参考意义不强。作者建议将来在统一方法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不同鱼类的葡萄糖代谢特征以及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壳贝类能量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贝类能量收支方程C=P+R+U+F中各组分的意义和测定方法及其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