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鱼类线粒体DNA多态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80年代以来,线粒体DNA(mtDNA)分析在动物进化遗传学、分子生态学、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对鱼类mtD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的构建和分子大小的估算[1~5,8~15]。为了提高mtDNA在...  相似文献   

2.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金苟 《水产学报》2001,25(3):270-278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genome mapping)研究落后于陆生动物。水生经济动物的遗传图谱只是最近二、三年才有报道[1-3]。虽然起步晚,但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动物的基因组研究已经有了可观进展。本文试图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一综述:1.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2.水生动物基因组研究的现状,3.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的前景。1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1.1 分子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一般可分为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其中只有DNA分子标记是核苷酸水…  相似文献   

3.
用ApaⅠ,Bc1Ⅰ,Bg1Ⅱ,DraⅠ,EcoRⅠ,EcoRV,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XbaⅠ,XhoⅠ等1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来自尼罗河上游和下游的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酶切分析,得到这两种罗非鱼的mtDNA分子大小为:上游尼罗为16909±90bp,下游尼罗为16912±100bp。研究中还发现我国养殖的这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每一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mtDNA酶切片段长度多态现象,而且群体间在mtDNA水平上具有一定差异,依此构建了这两种不同地方种群尼罗罗非鱼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建立了识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匡梅 《水产学报》1998,22(2):182-185
建立合适的外源基因转移系统是大型海藻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外源基因在大型海藻组织中的瞬间表达可以确定外源基因是否导入海藻组织及研究影响导入的各种因素,以此来建立合适的DNA导入系统。迄今,秦松等[1994]对海带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用基因枪将...  相似文献   

5.
鱼类种质鉴定技术与渔业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如李思发等进行“三江”原始种群收集与考种和10种淡水经济鱼类种质标准的研究[1,2];对一些主要经济淡水鱼类的同工酶、mtDNA以及RAPD也进行了初步研究[3~8]。但我国鱼类种质鉴定与渔业管理的研究与发...  相似文献   

6.
从4个种群的鲇(Silurusasotus)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扩增出约500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经ClustalX同源排序后得400bp序列。用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17个个体间的遗传 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021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1~0.9791。结果显示,在长江上游的支流中,雅砻江种群在该基因片段上基本不存在变异,在被分析的4个个体中,其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岷江种群和乌江种群在该基因片段上有一定的变异。沅江上游的贘阳河种群在该基因片段上基本不存在变异,在被分析的5个个体中,其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但各个种群间在该基因片段上差异较大。在4个种群的鲇Cytb基因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遗传关系聚类图,雅砻江、岷江、乌江、贘阳河4个种群各聚为一支后,雅砻江和岷江2个种群再聚为一支,乌江和贘阳河2个种群再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7.
鲫鱼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RAPD技术检测了两个不同水域(天津于桥水库和独流碱河)鲫鱼种群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45个10bp的引物对实验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种群间RAPD标记的相似率为84.2%,遗传距离为0.158,而上述两个种群内的相似率分别为94.3%和93.5%,遗传距离为0.057和0.065。表明这两个鲫鱼种群内的遗传多态性贫乏,而种群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三江水系草鱼种群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20个含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长江、珠江、黑龙江三大水系的草鱼产卵场及太湖中捕获的草鱼进行覆盖性的RAPD分析,实验共扩增出2346条重复性高而清晰的DNA带,获得多态性片段844条。结果表明,每一水系的草鱼种群均有其特征性基因图谱,可作为种群鉴定的依据;统计学分析后绘制的遗传距离树状图与经典的数量遗传、质量遗传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日本沼虾冰藏期间ATP降解产物变化及鲜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戚晓玉 《水产学报》2001,25(5):482-484
鱼类贮藏期间的各种生物化学变化已有诸多报导,但对虾类的这些变化则报道较少[1]。1986年Nakamura和Ishikawa[2]研究了日本对虾在20℃贮藏时K值与鲜度之间的关系。1990年等对日本对虾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ATP及其降解产物、多胺类化合物、挥发性盐基氮(VBN)以及乳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结果表明K值、VBN和乳酸的含量似乎可以用作为日本对虾新鲜度的潜在指标,而腐胺和次黄瞟吟含量似乎可以用作为腐败的指标。 本文以日本沼虾为材料,研究冰藏对其ATP及它的降解产物的变化以及对其…  相似文献   

10.
RAPD技术是以PCR为基础的一种分子标记,具有简单快速,DNA需要量少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产生背景、原理和特点。探讨了RAPD在水产经济动物的标记鉴定,遗传作图,系统发育和进化,亲缘关系、种群划分和群体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滦河水系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92.核型:14M+14SM+64(ST,T),NF=120.并在一个中期分裂相中观察到一条最大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具有随体.  相似文献   

12.
对虾病毒HHNBV DNA构建质粒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UC18构建了对虾病毒HHNBVDNA重组质粒,提取后经斑点杂交及酶切分析,证实质粒中插入片段为病毒DNA,其中05#质粒的插入片段大于2Kb,与质粒的分子量相近。对05#质粒酶切后的Southern杂交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还对05#质粒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内切酶图谱分析,共进行了EcoRl、Hindlll、Small、Pstl、PUVl、Hindll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表明,只有Pstl在插入片段的一端有一个酶切位点,酶切位点的确切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3.
黄盖鲽侧面逆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黄盖鲽人工孵化和育苗时,出现了一批双眼逆位和有眼侧无色素的个体.在1982到1986年的实验中,逆位个体所占的比例4—79.5‰,有眼侧无色素的个体只占0.2-10‰。本文描述了逆位黄盖鲽的形态特征,通过21尾逆位标本的解剖,描绘了视神经交义和内脏团的位置变化;从形态和生长上比较了它们和顺位个体间的差异;初步分析了逆位个体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鲶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刚 《水产科学》1995,14(3):10-13
本文对嘉陵江中的鲶鱼作了初步研究,采用LRH-A加鲢鱼脑垂体催产鲶鱼连续5年成功,催产适宜水温20 ̄31℃,效应时间10 ̄16小时,胚胎发育较快,器官、心脏、上颌须等在出膜前出现,出膜40小时颌齿分化,9-10月天各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体。  相似文献   

15.
斑尾复鰕虎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帼英  陈建国 《水产学报》1993,17(2):146-153
斑尾复鰕虎鱼系沿海及河口的习见种类,矛尾复鰕虎鱼为它的同物异名。该鱼属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和小虾蟹为食。在繁殖期间产两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不久死亡,寿命为壹年。斑尾复鰕虎鱼为鰕虎鱼科中的大型种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1739~(2.827?),生长方程为:L_t=41.24[1-e~(-0.0?(t+0.0?45?)],W_t=606.15[1?e~(-0.0?(t+0.0645?)]~(2.8?),体重生长拐点 t_r=11.5(月龄)离拐点处体重为 176.5克。本文分析了斑尾复鰕虎鱼在养虾业中的危害情况,并探讨其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容纳量及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容纳量概念来源于种群增长逻辑斯谛方程。80年代以来,作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对容纳量的研究明显加强,并在研究规模、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九五”计划中,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容纳量研究,如养殖容量评估、总允许渔获量评估和生态系统持续产量评估等。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该注重对容纳量动态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主要养殖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3,17(4):344-358
一、研究和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的意义和迫切性 (一)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谈起 为什么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原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如今变成了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黄土高原?为什么原来郁郁葱葱、生意盎然的北非大森林如今变成了偶尔只闻驼铃声的撒哈拉大沙漠?为什么历史上盛产脍炙人口的大白鱼(翘嘴红鲌)的太湖如今变成了肉少刺多的毛鲚鱼的天下?这些都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牡蛎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选择了牡蛎酶解的有效蛋白酶,研究了牡蛎酶解的工艺中各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SI,398枯草芽跑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牡蛎有较好的酶解效果。酶解温度、加酶量、底物浓度对酶解提取率影响较大。确定了牡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0.5%;底物浓度6%;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镇咳、平喘、祛痰实验法,研究肺舒清(FSQ)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FSQ能显著提高小鼠气管酚红的分泌(P<0郾01),抑制小鼠浓氨水致嗽(P<0郾05),延长乙酰胆碱和组胺致豚鼠引喘潜伏期(P<0郾01),拮抗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P<0郾05),抑制肺炎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抑制蛋清致大鼠踝关节肿胀(P<0郾01)。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螯合盐对罗非鱼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氨基酸螫合盐与无机盐添加剂在罗非鱼饲养中的对比试验结果,以及在螯合盐中添加稀土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各组试验鱼的耗氧率以及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螯合盐的四个试验组鱼的增重效果均优于添加无机盐的对照组,四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75.7%、86.5%、108.5%.89.0%,饵料系数下降率分别为29.2%.33.4%,42.5%,33.7%。t检验表明,四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