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 ± 6.5) g的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L.), 随机分成5, 每组3个重复, 每重复50尾鱼, 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 (D-120)240(D-240)480 (D-480)960 mg/kg (D-960) DL-α-生育酚醋酸酯5种试验饲料养殖110 d, 考察维生素E(V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240组大菱鲆末均质量最高, 且显著高于D-0(对照组)(P<0.05), 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 D-120组和D-240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0(P<0.05), 但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0(P<0.05)D-0组和D-960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D-0组和D-96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随着饲料VE添加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 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菱鲆肝总抗氧化酶、超级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均随VE添加水平的升高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随着饲料VE水平的增加, 大菱鲆肝VE积累量有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 肌肉VE的积累量先升高后恒定在一个水平。综上所述, 在高脂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 (有效含量124~243 mg/kg) 能改善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 调节和改善血脂代谢, 可调控机体脂肪代谢酶活性, 提高机体组织VE积累量和肝抗氧化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添加不同水平的VE对高脂胁迫下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VE在高脂胁迫下的合理使用及以VE营养调控鱼类脂肪代谢和改善抗氧化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斑鳜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所用翘嘴鳜(♀, Siniperca chuatsi) 2~3, 体质量1 000~1 500 g; 斑鳜(♂,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1~2, 体质量300~500 g。于繁殖季节选取成熟度好的亲鱼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催产。通过筛选D-15D-17Ringer M-Hank’s4种稀释液和二甲基亚砜 (DMSO) 甘油(Gly)、乙二醇 (EG)1,2-丙二醇 (PG)和二甲基甲酰胺 (DMF)5种抗冻剂, 发现DMSOD-17分别是优选的抗冻剂和稀释液。以D-17作为斑鳜精子的稀释液, 按照13(精液稀释液)体积比稀释, 添加10%体积的DMSO作为抗冻剂, 按照三步冷冻法超低温冷冻保存, 37水浴解冻的斑鳜精子, CASA分析精子活率为(83.26±18.20)%, SCGE检测表明70%以上的精子核DNA不会发生损伤; FCM分析表明26.74%的解冻精子有完整的细胞膜且线粒体功能正常; 用冷冻复苏斑鳜精子与翘嘴鳜精卵进行人工授精, 最高受精率(39.6±6.5)%, 温度24~28孵化时间38 h, 孵化后的鱼苗发育正常, 开口1周以后的鱼苗全长(1.346±0.255 ) cm, 体高(0.438±0.103) cm, 体质量(0.045±0.020) g。鲜精受精鱼苗和冻精受精鱼苗在开口后1周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D-17+10% DMSO可用于斑鳜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本研究将有助于斑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冷冻保存的斑鳜精液在翘嘴鳜(♀)×斑鳜(♂)杂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 并对烟台近海长牡蛎(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而为开发贝类复合调味料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提取呈味物质, 采用DABS-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流动相为17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4, 4%DMF)和乙腈溶液(4%DMF),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436 nm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 pH 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 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5 mmoL/L四甲基氢氧化氨(TMAOH),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254 nm。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2%~108%, 相对标准偏差(RSD)0.7%~7.1%。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测定结果显示: 长牡蛎中牛磺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 栉孔扇贝中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 中国蛤蜊含有较多的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 3种贝类中, 丙氨酸、谷氨酸的TAV均大于1, 栉孔扇贝和中国蛤蜊中, 甘氨酸的TAV大于1, 对呈味具有显著贡献。呈味核苷酸中, 长牡蛎中IMP含量最高, 占总呈味核苷酸的80%, 其次是GMP。中国蛤蜊中AMP含量最高, 其次是IMP。而栉孔扇贝中仅检测到IMP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含量虽然都较低, TAV未超过1, 但核苷酸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会对贝类的呈味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烟台近海3种贝类中各类鲜味物质和多种辅助呈味物质的含量、比例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探讨, 旨在为充分利用贝类营养氨基本作为复合调味料及其功能性开发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鱼油和玉米油作为脂肪源, 配制4种等氮饲料(蛋白含量38%, 脂肪含量12%~13%), 使脂肪酸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的比例分别达3.1%2.5%1.9%1.3%(分别简称SL1SL2SL3SL4), 以其饲喂处于性腺发育Ⅲ期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亲鱼5个月, 研究不饱和脂肪酸对其繁殖性能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5个月养殖, 施氏鲟亲鱼平均体质量增加14.5%, 经过低温刺激及升温处理至产前体质量下降6.8%,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饲料中n-3HUFAn-3PUFA水平对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SL1组和SL2组亲鱼的成熟度和仔鱼成活率高于SL3SL4, 而仔鱼畸形率显著低于SL3SL4(P<0.05); SL1组极化卵卵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平均产卵量高于其他组, 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各饲料组间血清E2和血清T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 使用混合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 效果好于单一使用鱼油或玉米油, 同时鱼油的需求比例大于玉米油, 建议n-3 HUFA的适宜添加量在2.5%左右, n-3 PUFA最适需要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选择已经获得的8个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 其中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IGF-IPOU1F1PSSIIIMSTN基因上, 4个微卫星位点分别是JZL60JZL67MisaTpw76MisaTpw117。从养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4个以上优势基因型数量的大口黑鲈亲鱼20尾进行群体繁殖, 其中雌鱼9, 雄鱼11尾。所产子代进行同塘饲养, 9月龄时随机挑选288尾进行体质量测量与ST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子代体质量为103~401 g, 含有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在1~6之间, 含有1~6个生长优势基因型的个体其平均体质量依次为227.83239.56258.81273.02302.50305.60 g, 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与大口黑鲈生长速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子代中优势基因型的平均数量为2.99, 相比亲本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平均数量(2.36)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说明, 利用有限的与生长相关的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生长性状的大口黑鲈, 也为下一步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DMEM为基础培养基, 通过优化改良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方,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外套膜进行细胞培养, 并且以显微观测、RNA/DNA的比值作为该细胞增殖的评价指标, 分别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迁出时间、速度、数量以及增殖活力进行测定。分别取体外培养第24108120 小时的细胞进行Hoechst DNA荧光标记, 然后将3组标记细胞植入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在蚌体内培养, 在植入后第2472120168216 小时运用RNA/DNA指标检测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表明, 经过优化后的缓冲液和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从外套膜组织中迁出, 迁出速度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 且细胞的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培养至108 h, 细胞活力达到最大, RNA/DNA比值为 24.53, 108 h后显著下降(P<0.05), 显微观测的细胞生长状况与RNA/ DNA指标测定相吻合。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植入蚌体外套膜中再进行培养时发现, 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好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可增大细胞的活力, RNA/DNA比值最高达到25.45, 但在活体培养168 h 后活力显著下降(P<0.05); 而对体外培养活力较差的细胞, 活体内环境对细胞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增殖的深入研究及建株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 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臀鳍棘数相同外, 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 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 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 杂交F2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无显著差异, 头长/全长、D5-6/全长、D7-8/全长、D9-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杂交F1, 躯干长/全长、尾柄长/全长、D1-2/全长、D5-7/全长、D7-9/全长等参数显著小于杂交F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F2与杂交F1先聚为一类, 再依次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聚类。分别建立了不同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与框架性状的判别公式, 判别正确率高低依次为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杂交F2; 利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1进行判别, 被判入尼罗罗非鱼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92.9%、可量与框架性状57.1%); 利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杂交F1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2判别, 被判入杂交F1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68.6%、可量与框架性状77.2%)。主成分分布图显示, 杂交F1F2均位于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 杂交F1与尼罗罗非鱼重叠分布较多, 杂交F2分布重叠区域较F1分散。以上结果表明,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形态性状介于亲本之间, 遗传了双亲的形态特征, 且有一定的偏母遗传; 杂交F2大部分形态特征遗传了杂交F1, 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2个杂交世代中亲子间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 为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与生产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Hc基因全长cDNA序列, 并对该基因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青虾Hc基因cDNA全长2 235 bp, 包括10 bp5′末端非翻译区(UTR), 2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151 bp3′UTR, 开放阅读框编码688个氨基酸。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 青虾血蓝蛋白含有典型的6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青虾Hc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c聚在一起, 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 Hc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在肝胰腺中最高; 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Hc基因在低氧胁迫和复氧条件下在肝胰腺中的mRNA时空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经低氧和复氧刺激后, 与对照组相比, Hc 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氧胁迫 12 h24 h 和复氧6 h出现了3次明显上调, 由此推测Hc基因参与低氧应激分子过程。此外, 本研究通过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制备了多克隆抗体, 本研究结果可为更进一步的了解青虾血蓝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日本品系、清溪乌鳖两个国家水产新品种为研究对象, 并以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为对照, 克隆测序获得了其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1 606 bp, 并对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4群体共80个个体中, 共检测到53个变异位点, 包括9个群体特异性位点, 其中清溪乌鳖3,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种群各1, 台湾群体4; 共发现16种单倍型, 其中清溪乌鳖8个、中华鳖日本品系2个、中华鳖黄河群体和台湾群体各3, 群体间无共享单倍型。中华鳖不同群体的16S rRNA基因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清溪乌鳖(0.821)、中华鳖台湾群体(0.484)、中华鳖黄河群体(0.195)、中华鳖日本品系(0.100)。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清溪乌鳖和台湾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 分别为0.0010.005。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各自聚为一支, 表明中华鳖群体分化较为明显, 不同群体的特异性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别的依据。单倍型进化树显示, 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群体以很高的置信度聚为一支, 推测中华鳖日本品系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10.

取健康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成体, 体长(5.81±0.32) cm, 体质量(1.18±0.35) g。根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进行EST测序分析, 获得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DAD1基因的cDNA全长并命名为EcDAD1基因。该序列全长645 bp, 包括5′非编码区184 bp, 开放阅读框345 bp3′非编码区116 bp, 共编码114个氨基酸, 预测分子量为12.85 kD, 理论等电点为8.75。同源性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抗细胞凋亡因子EcDAD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DAD1有高度同源性, 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相似性最高, 92%; 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相似性为73%~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脊尾白虾EcDAD1与斑节对虾的DAD1紧密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EcDAD1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鳃、肝胰腺、肌肉、卵巢、肠、胃和眼柄中均有表达, 其中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WSSV6 h12 h, 脊尾白虾血细胞和肝胰腺中EcDAD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 且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显著, 表明EcDAD1基因可能在脊尾白虾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起源、迁移和原始生殖腺的形成及分化。结果表明,施氏鲟PGC最早出现于1.5 dph(days post-hatching)的仔鱼中肾管(又称吴尔夫氏管)原基一侧的中胚层中。3~7 dph,PGCs数目增多,并聚集成细胞索,17~31 dph,PGCs沿肠系膜向肾管区下方迁移,并与生殖嵴细胞一起形成原始性腺;40~60 dph时成群的小细胞团由肾区向原始性腺迁移,原始性腺上皮细胞柱状;90~120 dph,原始性腺中出现生殖上皮和性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增多。180 dph以后,施氏鲟幼鱼性腺在组织学水平上出现光滑型(精巢)和褶皱型(卵巢)2种性腺组织结构,标志施氏鲟幼鱼性腺在解剖学水平上已经分化。本实验结果表明,孵化后31~180 d为其性腺分化的关键期。将孵化后56 d的仔鱼分别在不同的水温(27℃±0.5℃、24℃±0.5℃、21℃±0.5℃、18℃±0.5℃和15℃±0.5℃)中培育至210 d,组织学观察其性腺的发育和分化,结果发现,温度可影响施氏鲟幼鱼性腺分化的时间,但不影响其性腺分化的方向。高温(24℃和27℃)可使施氏鲟幼鱼提前性腺分化,其中27℃组较对照组(21℃)提前50 d,24℃组提前30 d;低温(15℃组)则延长幼鱼性腺分化的时间。施氏鲟幼鱼的性别分化不属于温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12.
于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胚后发育阶段矢耳石的形态发育,采用椭圆傅立叶分析法,基于矢耳石形态,比较了以孵化后日龄、耳石形态、发育期以及不同体长组为基础的判别方式上,对这3种家鱼苗的种类判别成功率。结果表明,总判别成功率均表现出了逐渐增加的趋势。孵化后4 d时,总判别率为79.79%;10 d时,总判别率始达90%以上,18 d时,总判别成功率稳定在100%。在尾椎上翘期以前的各发育期,总判别率均低于90%,而鳔二室期之后,总判别成功率达95%以上。据矢耳石形态,圆形和近圆形阶段总判别成功率较低,分别为61%和81%,在长椭圆形阶段后,总判别成功率达90%以上。而以体长为基础的判别成功率,初始总判别成功率便在90%以上。因此,若以判别率的高低为标准,则以不同体长组来鉴别鱼苗种类为最佳,而据耳石形态和发育期来鉴别鱼苗种类,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40%、45%和脂肪水平分别为7%、9%、11%的二因子三水平的实验饲料,并以鲜杂鱼饲料为对照,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质量36.5~42.9 g)进行为期20周的养殖实验,研究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以及对卵巢色素沉积的影响.养殖实验采用海区串笼吊养方式,每个吊笼放养1只雌蟹.实验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18个蟹,3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饲料对三疣梭子蟹增重率(269.2%~404.90%)、饲料系数(2.01~2.55)、蛋白质效率(1.02%~1.29%)和肥满度(16.26%~23.97%)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加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可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生长,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照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最高的增重率(461.69%),但饲料系数也是最高(6.35),而且肥满度(21.15%)低于P40Lll组(蛋白质40%、脂肪11%组).三疣梭子蟹水分、肌肉蛋白、脂肪、灰份和卵巢灰份不受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变化的影响(P>0.05),但卵巢蛋白质、脂肪影响显著(P<0.05),而且高蛋白饲料组的卵巢脂肪含量总是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在同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9%脂肪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虾青素含量和成色比色值都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组(P<0.05).与对照饲料组比较,实验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和虾青素含量呈显著优势.综合考虑生长、饲料系数和色素沉积,三疣梭子蟹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45%和9%.本研究旨在为制定三疣梭子蟹饲料配方和改善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幼虫适宜水温为15~20℃,15℃组幼虫畸形率显著低于20℃组,生长率20℃组最高达5.4μm/d;水温25℃和30℃下,幼虫畸形率均显著高于15℃组和20℃组,并分别在第6天和第4天全部死亡。相对于高温而言,偏顶蛤幼虫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更强。本文旨在为偏顶蛤繁殖生物学和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酵母硒和茶多酚都是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酵母硒作为有机硒源,兼有抗氧化和免疫增强的双重功效。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为探讨酵母硒和茶多酚及其配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组织硒沉积量,肝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在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酵母硒(按硒计)3个水平(分别为0,0.25 mg/kg,0.50 mg/kg),茶多酚3个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日粮。选用体重为(1.75±0.01)g团头鲂1 35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显著提高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当日粮中硒缺乏时,两者互作效应显著(P0.05);而当硒适量或过量时,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2)日粮中单独添加酵母硒能显著提高团头鲂肌肉和肝中硒含量(P0.01),而茶多酚对组织硒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对硒在肝中沉积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3)酵母硒和茶多酚均能够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来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性能,不同的是酵母硒主要上调Ma GPx1和Ma Cu/Zn-SOD基因m RNA表达,茶多酚主要上调Ma CAT基因。4)酵母硒和茶多酚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两者配伍上调了Ma GPx1基因m RNA表达量(P0.05),对Ma Cu/Zn-SOD和Ma CAT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结果两者配伍显著提高了肝总抗氧化能力(T-AOC)而显著降低肝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合分析,建议当基础日粮中添加0.50 mg/kg酵母硒和50 mg/kg茶多酚时,即在提高生长指标的同时较好的提高各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中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温度(T,℃)和盐度(S)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人工受精率(FR,%)和孵化率(HR,%)的综合影响.设定的温度范围为20~34,盐度范围为0~18.建立了温度、盐度与受精和孵化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分析明确了温度与盐度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在温度与盐度较高或较低范围内受精率与孵化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受精与孵化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与盐度二者间协同效应不显著(P>0.05).建立了吉富罗非鱼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多项式方程,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57 8和0.960 1 (P<0.01),可以用于预测吉富罗非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利用统计优化技术明确,在温度27.14℃,盐度8.95时,罗非鱼最佳的受精率为80.8%,孵化率为77.63%.本研究旨在考察温度与盐度同时变化对吉富罗非鱼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影响,探讨最佳温度-盐度组合以增加吉富罗非鱼苗种产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9月期间,对上海市奉贤区两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场22个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Chl.a)、水温(T)、pH、溶解氧(DO)、透明度、溶解性总固体(TDS)、化学需氧量(CODMn)、氮磷营养元素等15项水质因子进行测定。取107组测定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模拟水质因子与凡纳滨对虾养殖塘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根据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获得4个累计贡献率达到77.56%的潜变量,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潜变量F1对于叶绿素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建立了描述水质因子潜变量与Chl.a含量间相关性的模型:C Chl.a=0.140+0.121·F1。研究表明,在各水质因子中,总磷(TP)与化学需氧量与Chl.a有极大的正相关:CChl.a=-0.052+0.005CODMn+0.188TP;且磷为塘内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因此,有机物和磷含量是控制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河网桡足类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典型河网水域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特征,于2012年3月、5月、8月和12月对该水域进行4个季度的采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共鉴定桡足类9科24属31种,以及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结果显示,该水域桡足类优势种的季节演替及空间变化明显,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和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hyalinus)等种类为常见种。桡足类及无节幼体的现存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期现存量大于枯水期;桡足类现存量的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无节幼体的现存量基本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降低的趋势。总体看来,丰水期桡足类的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高于枯水期,空间分布格局基本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降低的趋势。PCA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域桡足类群落结构与水温、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和p H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与异育银鲫(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血浆蛋白的结合性质,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的体外结合率,并研究了温度、血浆浓度及药物浓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在4℃、15℃、20℃、25℃、30℃、37℃条件下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高于二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也显著高于四倍稀释血浆的结合率(P<0.05)。当DIF浓度在0.5~5μg/mL范围之间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32.4%~19.6%之间,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结合能力(β)和解离常数(Kdp)分别为3.5×10-7 mol/g和4.04×10-6 mol/L;当DIF质量浓度为5~40μg/mL范围内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游离药物与总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y=0.77x-0.18。结果表明,DIF与异育银鲫血浆蛋白结合率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受温度影响,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5~5μg/mL范围内结合率为非线性,而在5~40μg/mL范围内为线性。本研究旨在为DIF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其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行为学方法,对体长2~7 cm、体质量2~30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实验室水槽中自然光照下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分别记录了刺参在水槽中无礁(对照组)和有礁区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形状、材料及距水槽底部不同空隙的人工参礁对刺参的诱集效果.实验观察发现,刺参在水槽中有明显的爬壁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