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中国鲿科(Bagridae)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以及系统发育中的适用性,本研究对4属11种鲿科鱼类进行PCR扩增,获得48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同时从Gen Bank筛选获得8种鲿科鱼类的12条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19种鲿科鱼类的COI基因序列特征显示:长度为674 bp的COI序列片段平均碱基组成为24.82%A,30.44%T,27.10%C和17.64%G,碱基组成呈现明显的AT偏倚性(55.26%),具有硬骨鱼类的线粒体COI基因的碱基组成的典型特征。核苷酸位点中有变异位点226个,简约信息位点195个,单一信息位点31个,转换颠换比为3.35。19种鲿科鱼类的种内、种间和属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1、0.1136和0.126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种内遗传距离的27.7倍。在本研究中,鲿科鱼类所有的物种均形成单系,在物种鉴别上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然而鲿科的4个属中只有鱯属形成单系,黄颡鱼属、属和拟鲿属均未形成单系,其进化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线粒体COI基因作为条形码可有效对鲿科鱼类进行物种鉴定,也为鲿科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部分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应用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13种鲇形目鱼类的134条COI基因,并与Gen Bank中获得15种鲇形目鱼类的51条COI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鲇形目鱼类COΙ基因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较少,为越南隐鳍鲇(Pterocryptis cochinchinensis)、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3种共计5个位点;平均碱基含量A+T(55.5%)显著高于G+C(44.5%)。利用Kimura’s 2-parameter计算28个物种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23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Neighbour-Joining(NJ)树较Maximum Likelihood(ML)树更为适合鲇形目鱼类的遗传发育分析;COI基因在科及其以下水平的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方法所认同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达到82.9%以上;在目水平的一致性的可信度较低,仅为71%;半鲿属聚为单系类群,黄颡鱼属、属和拟鲿属三者聚为一支,黄颡鱼属与拟鲿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南极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COI基因兼并引物对15种36个南极鱼类DNA进行扩增测序,并结合Gen Bank已有序列进行联配分析,对南极鱼2科22属43种共97条COI基因片段(539 bp)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研究,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在辅助鱼类物种鉴定和分类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结果分析表明,43种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的鱼类COI基因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31.9%、G:18.3%、A:22.2%和C:27.6%,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南极鱼类的种间平均距离为0.157,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距离的79倍;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除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和罗斯海小带腭鱼(Cryodraco atkinsoni)外,其余的鱼类皆能够形成独立的分支,且与形态学分支一致。由此可见,DNA条形码对南极鱼亚目鳄冰鱼科和南极鱼科鱼类能够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基于COI基因所建的NJ(neighbor-joining)树对物种分类具有较为准确的辨识力。系统发生关系表明,DNA条形码可以对除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和罗斯海小带腭鱼(Cryodraco atkinsoni)外的南极鱼物种进行鉴定,不仅可以作为形态学的辅助手段为南极鱼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并且可以用于探讨南极鱼类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篮子鱼科鱼类物种快速鉴定方法,该研究扩增获得了篮子鱼科10种鱼类的46条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结合从BOLD和GenBank上筛选出的12种27条篮子鱼科COⅠ基因序列,分析篮子鱼科鱼类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特征、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及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9种73条篮子鱼科COⅠ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28.9%、C:28.7%、A:24.6%、G:17.8%。G+C的含量(46.5%)低于A+T的含量(53.5%),碱基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偏倚性;篮子鱼科鱼类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98,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2)的49倍;基于19种篮子鱼科鱼类的COⅠ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9种篮子鱼中仅单斑篮子鱼(Siganus unimaculatus)和狐篮子鱼(S. vulpinus)聚类在一起,形成1个分支,剩余17种(89.5%)篮子鱼相同种内个体各自聚为一支,形成17个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应用于篮子鱼科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DNA条形码及其分子系统进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11种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Cephalopoda)共计9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e I,COI)基因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19种95条头足类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头足类COI基因存在碱基插人缺失现象,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插人缺失位点数多达33个;碱基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6.70%)显著高子G+C(33.30%)含量.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9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7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20-2 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8.11倍.针对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Uroteuthis edulis,Photololigo edulis)分类和命名的分歧,DNA条形码分类结果显示,该物种与枪乌贼属(Loligo)和尾枪乌贼属(Uroteuthis)的COI基因同源性较低,不支持将其划归到Lolig.或Uroteuthis.近爱尔斗蛸属(Pareledone)6个代表物种的种间遗传距离较小(0.0120-0.0385),对于此类变异程度较低的物种,DNA条形码仍可准确区分,但其种间遗传距离的阈值尚待深人探讨.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在种、属水平的分类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高,分别为100%,91.67%;科、目水平的一致性略低,分别为80%和66.67%.可见,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头足类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中适用性较高,亦适用于种属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是形态学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  相似文献   

6.
鲿科鱼类是一类高度多样化的类群,一些具有高度相似特征的物种难以通过形态进行识别,系统分类关系混乱,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效、便捷的鱼类鉴定和分类方法十分必要。对5属36种共214条鲿科鱼类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种鲿科鱼类的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6和0.15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9.875倍;大多数鲿科鱼类的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在种内、种间重叠较少,能形成的一定的DNA条形码间隙。ABGD结果将36个物种定义为25个运算分类单元,运算分类单元的划分与距离法结果大体一致,种间遗传距离较小的物种被划分为同一个运算分类单元,种内遗传距离较大的物种分化为多个运算分类单元。聚类树结果显示:黄颡鱼属、拟鲿属和■属的鱼类聚成一大支;鳠属和半鲿属中各有1个物种聚类到对方的分支中,这两属之间存在不完全的谱系分选。在本研究中,DNA条形码在大部分鲿科鱼类中能进行有效的鉴定,但对一些近缘种,条形码鉴定存在局限性,同时,COⅠ条形码也阐明了鲿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可为鲿科物种的系统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粒体COI的DNA条形码在对虾科种类鉴定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科(Penaeidae)包含有26个属,约有200多种对虾,由于同属内的对虾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只呈现细微的差别,因此使得只基于形态学对对虾科物种的鉴别非常困难。为确定DNA条形码技术在对虾科物种鉴别的可行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研究了32种对虾的核苷酸组成、对虾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32种对虾COI基因序列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对虾COI基因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1.5%)显著高于G+C(38.5%)。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32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468)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56倍,符合Hebert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或等于10倍种内遗传距离的标准。在系统进化树中,32种对虾中有30种对虾都以较高的置信度聚合成独立的分支。可见,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对虾科DNA条形码在物种的鉴别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可以作为形态学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  相似文献   

8.
鲉形目鱼类DNA条形码分析及鲉科DNA条形码电子芯片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鲉形目内各物种的快速鉴别方法,本研究扩增了我国47个鲉形目物种并下载了Gen Bank上收录的鲉形目共计23科85属233种873条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COI)序列,分析该基因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鲉形目DNA条形码基因的碱基变异中,不变位点508个,占总位点数的82.1%;转换位点70个,颠换位点41个,分别占总位点数的11.3%和6.6%;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9,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0.0034;属内种间遗传距离为0.003~0.258,平均值为0.086?0.038;基于233个物种的COI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27个物种(97.4%)能聚为独立分支,且具有较高支持度。在此基础上以鲉科11属39种鱼类的DNA条形码为例,筛选出25个种的37个特异性探针,以此探针对鲉科鱼类进行物种快速鉴定成功率为64.1%,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芯片用于鲉科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鳅科鱼类DNA条形码分析及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23种鳅科鱼类89尾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5端序列,分析了碱基组成以及不同鳅科鱼类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结果显示,鳅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表明以COI作为鳅科鱼类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鳅科鱼类DNA条形码的基础上,设计了主要物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特异性引物,结果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对泥鳅、大鳞副泥鳅及其混合样品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10.
吴仁协  李超  刘静 《水产学报》2013,37(1):16-25
为探讨鲳亚目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测定中国沿海8种鲳亚目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结合GenBank上其他鲳亚目鱼类的同源序列,对其序列变异和分子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鲳亚目5科13属32种鱼类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为T 22.2%、C 24.5%、A 30.0%、G 23.3%;科间遗传距离为0.060~0.120,属间遗传距离为0.009 ~0.125,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 ~0.163;长鲳科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鲳科的鲳属处于系统进化树的顶端,无齿鲳科、方尾鲳科、双鳍鲳科与鲳科的低鳍鲳属和真鲳属聚类.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认为:长鲳科是鲳亚目中最先分化的原始单系群;无齿鲳科和方尾鲳科为单系群,它们与非单系群的双鳍鲳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鲳科为并系群,内部存在与地理区系相对应的2个分支,提示了该科鱼类早期的分化模式.同时,也对16S rRNA基因在鲳亚目鱼类系统进化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浙闽沿海葡萄牙牡蛎群体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260-1269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因(mt COI)对浙闽沿岸5个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183条序列中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了3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524和0.0040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不同群体内差异较小。AMOVA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遗传变异都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91.94%),组间和组内群体间均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的ΦST值较低(–0.01193~0.11486),但宁德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出现了显著的低程度遗传差异。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整体上呈星状拓扑结构,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无明显分支。贝叶斯系统发生树上,各单倍型交错分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均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经历了历史扩张,扩张时间在更新世末期的25万到21万年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Sox19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中国大鲵Sox19基因全长1290 bp,ORF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位于39~109位的HMG-box是其主要功能区。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与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斑马鱼(Danio rerio)及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相似度分别为64%、58%、55%。采用邻接法对不同物种的Sox19编码区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发现:中国大鲵Sox19基因属于较早从鱼类分化出来的基因,表明Sox19基因从中国大鲵到鱼类的进化速度比较快。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ox19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卵巢中次之,肾脏中的表达量略高于肠道。中国大鲵Sox19基因的发现打破了Sox19基因一直被认为是鱼类所特有基因的观点,填补了两栖类有关此基因的空白,为更进一步的了解Sox19基因在中国大鲵中的重要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Sox19基因还可作为研究中国大鲵早期胚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分子标记,为其他两栖类动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于钵水母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时期形态变异较大等原因,对其分类鉴定比较混乱和困难。为弥补形态学分类的缺陷,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分布于黄海北部和辽东湾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sp.)、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4种大型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同时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ITS1(the Ribosomal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树,分析ITS1序列片段在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及演化中的应用。结果显示,4种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变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序列长度多态性,序列长度范围675~833 bp。钵水母纲很多种类的ITS1序列具有种内长度多态性现象,这种长度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微卫星重复次数不同所造成的。钵水母纲科间遗传距离为0.295~0.491,种间遗传距离为0.024~0.812;除白色霞水母和海蜇外,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0.099。采用ML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不完全相同且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不太一致。研究表明,ITS基因序列在钵水母纲不同阶元间变异较大,适合于钵水母纲种类鉴定和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蜕皮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转录组数据库信息,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钙调蛋白基因(PTCaM)。该基因cDNA全长1981 bp,包含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16.8 k D,理论等电点为4.09。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TCaM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具有EF家族典型的EF-hand钙离子结合域。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TCa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果蝇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Ca M氨基酸序列覆盖率高达100%,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覆盖率高达99%。系统进化表明,PTCaM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聚为一支。通过分析不同蜕皮时期各个组织中PTCaM的表达情况得知,该基因在蜕皮时期的各个组织中均出现差异性表达,并且差异显著,说明该基因参与蜕皮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摄食及变异的影响,利用两种饵料—裙带菜(Undaria pinnitafida)和配合饲料,对6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进行了60 d投喂,实验结束时测量了实验海胆的终末体重(FBW)和总摄食量,并计算了体重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和体重变异系数的变化(ΔCV),利用双因素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了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FBW、SGR、FCR及ΔCV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FBW和ΔCV无显著影响,摄食裙带菜的海胆较摄食配合饲料的海胆在终末体重(FBW)和整齐度(ΔCV)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优势(P0.01),不同家系间海胆的FBW和ΔCV也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体重SGR和FC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各家系内,裙带菜投喂下海胆体重SGR均极显著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饵料系数(FCR)均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对于每种饵料,不同家系间SGR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FCR亦是如此。两种饵料下家系SGR排位基本一致,说明家系与饵料在SGR上的交互作用是由于不同饵料下家系对SGR的影响程度有差异造成的,而家系FCR排位出现了较大变化则说明FCR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是由于不同饵料对不同家系的投喂效果不同造成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选择可用于对中间球海胆生长、饵料系数和整齐度的遗传改良,饵料对这些性状的表现有显著的影响,对饵料系数进行家系选育时应注意家系与饵料的交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中国山东荣成靖海湾的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生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脉红螺全年只有1个生殖周期,且雌雄配子同步发育,其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配子发生始于9月,大部分个体在5月至6月成熟,排放的高峰期为7月。条件指数和平均卵径随配子发生而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少。雌雄比例整体符合自然界性比为1∶1的自然规律。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盐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丰富了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对脉红螺野生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8–2009年、2012年以及2013年采自雅鲁藏布江水系的956尾样本对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雌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46~569 mm,雄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67~506 mm,性别未辨渔获物体长范围为78~297 mm;耳石上的年轮形成于每年的3–6月份;估算的雌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24龄,雄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13龄,性别未辨群体年龄范围为2~6龄。体长(Ls)–体重(W)方程分别为:W=2.494×10–5Ls2.877(雌性),W=2.790×10–5Ls2.856(雄性);拟合出来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06.9[1–e–0.114(t+0.163)],Wt=2538.4[1–e–0.114(t+0.163)]2.88(雌鱼);Lt=496.3[1–e–0.162(t–0.018)],Wt=1391.1[1–e–0.162(t–0.018)]2.86(雄鱼)。估算的雌鱼和雄鱼的拐点年龄分别为9.1龄和6.5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6.0 mm、743.6 g和322.5 mm、406.3 g。研究表明,双须叶须鱼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可能受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渔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含量的增加,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需要量为32.6 mg/kg,获得最大鱼体Zn含量时Zn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引发的"白点病"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但仍未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健康大黄鱼和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肠、脾、头肾与肝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进行检测,研究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MIF在健康大黄鱼肠、脾、头肾、肝各组织中均无表达;MIF在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各组织中高表达,表达强度从弱到强依次是肠、肝、脾、头肾,MI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80%、86%、90%。推测MIF在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中分离出的鲍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双壳气单胞菌(Aeromonas bivalvium)3株有益菌株,利用正交设计得到9种复合比例,通过饲料中添加上述9种比例混合的菌体(菌数总量为109 cfu/g)饲喂凡纳滨对虾,经过28 d养殖实验,评价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指标的影响。随后,利用氯化铵调节水体氨氮浓度至26.67 mg/L,经过16 d的氨氮毒性实验,研究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氨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9个复合益生菌实验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以3株菌菌数6︰1︰3比例效果较好;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P0.05),并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3株菌菌数(菌数总量为109 cfu/g,下同)2︰3︰3、4︰2︰3及6︰1︰3比例对ACP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株菌菌数4:2︰3和6︰1︰3比例对ALP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株菌菌数2︰1︰1比例对T-SOD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各比例的复合菌对溶菌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氨氮浓度26.67 mg/L条件下,不同比例复合菌组对虾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3株菌菌数4︰3︰1和6︰3︰2比例组累计存活率较高,即抗氨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