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生态基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及水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无纺布生态基应用于草鱼养殖生产中,研究生态基对草鱼生长、免疫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草鱼肠道和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了在第30天时实验组T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过程挂设无纺布生态基对养殖水质参数影响不明显(P0.05)。PCR-DGGE检测结果显示:Cetobacterium somerae是对照组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维氏气单胞菌是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对照组养殖水体的分布明显比实验组丰富,在生态基中不存在;生态基的细菌群落构成和挂设生态基的实验组养殖水体相似性较高,最高时达到63%;绿弯菌占生态基细菌总量的10%左右,而在养殖水体中仅为5%。研究表明,生态基的应用有效促进了草鱼的生长,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养殖水体TSS浓度。生态基的应用改变了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减少了养殖水体和草鱼肠道中一些条件致病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试验按生态基表面积占水泥池水体表面积比值(比表面积),设置50%(S-50)、100%(S-100)、150%(S-150)和对照组(无生态基)四个试验组,研究生态基挂设密度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100和S-150处理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50组,饲料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100处理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S-100组水体CO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附着生物量(VSS)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S-100与S-150组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50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活性(AST)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态基挂设密度影响草鱼的生长及其血清酶活性,挂设密度过高抑制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但超过100%的生态基挂设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草鱼机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代谢平衡,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草鱼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挂设生态基的表面积占池塘水体表面积比值(比表面积)100%时,不仅可显著促进草鱼生长,提高养殖产量,降低饵料系数,而且能有效减少生态基使用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饲料组成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草鱼市场价格的逐步上扬,草鱼在淡水鱼养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健康、高效池塘主养草鱼技术,提高草鱼产量是必要的。2002年,我们在宁夏银川市郊区通贵乡通西村渔场进行了两种饲料组成对草鱼生长性能的比较试验,通过对单纯投喂颗粒饲料和投喂颗粒饲料+鲜草青饲两种饲养方式的分析比较,以寻找和确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更为优化的主养草鱼养殖、投饲方法。一、材料1.鱼种饲养试验用的草鱼鱼种由本场生产,并经过机械投食驯化,形成集群抢食习性。在鱼种放养时经分级筛选,平均体重为1…  相似文献   

4.
田丽霞 《水产学报》2002,26(3):247-251
将试验草鱼随机分配在 12个水族箱中 ,每箱放鱼 30尾 ,分别以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水稻淀粉为糖源配制 3种试验饲料 ,饲养初始体重为 (8.49± 0 .0 4)g的草鱼 80d ,观察不同种类淀粉饲料对草鱼生长、肠系膜脂肪沉积和鱼体组成的影响。每种饲料设 3个平行组 ,日投喂率按鱼体重的 3%计算。试验结果显示 :尽管草鱼对糖的表观消化率以小麦淀粉组最高 ,但摄食小麦淀粉饲料的草鱼与摄食玉米淀粉和水稻淀粉饲料的草鱼在生长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小麦淀粉组和玉米淀粉组的内脏比、肝胰脏脂肪含量、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肠系膜脂肪占鱼体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水稻淀粉组 (P <0 .0 5 )。鱼体营养成份组成除了水稻淀粉组全鱼脂肪含量相对低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之外 ,其它成份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建立草鱼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三种养殖模式下的草鱼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生、熟品尝评价和营养成分检测,对影响感官品质的主观感受(品尝)与客观因素(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养殖模式间差异性方面,生鱼肉感官评价全部评价指标以及熟食评价的土腥味差异极显著(P0.01),熟食评价的凝聚性、弹性、咀嚼性等项差异显著(P 0.05);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 0.05);呈鲜味氨基酸差异显著(P 0.05)。在感官品质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方面,回归分析表明,凝聚性对熟食综合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547),其次是咀嚼性(-0.442),而硬度(-0.109)和弹性(0.111)影响较小;组织形态对生鱼肉综合评价影响最大(0.659),其次是硬度(0.630),影响最小的是色泽(-0.211)和气味(-0.28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熟食各指标间弹性与硬度、弹性与咀嚼性、弹性与土腥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生鱼肉各指标间相关系大部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尤其是组织形态与黏胶性(在生鱼肉中相关系数为0.813)、生鱼肉组织形态与色泽(0.803)、色泽与气味(0.795)。对营养品质与感官品质关系分析,粗脂肪对熟食综合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粗脂肪对生鱼肉综合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灰分。【结论】因此,不论是营养组成还是感官品质均可通过利用不同养殖模式来进行改善。同时,该实验的研究结果为提高养殖草鱼风味、品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水产养殖精准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对刘家峡水库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网箱养殖对刘家峡水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于2016年10月份对刘家峡水库6个生态位点进行水样采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浮游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刘家峡水库浮游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蓝藻门、拟杆菌门等11个门,ACK-M1-norank、聚球藻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β变形菌属和Pelagibacteraceae-uncultured等73个属组成,浮游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由水库上游至下游依次降低,网箱养殖活动使附近水体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导致浮游细菌多样性降低。聚球藻属、黄杆菌属、放线菌属、Limnohabitans属和不动杆菌属的种类相对丰度受网箱养殖活动影响敏感。冗余分析表明NO-3-N、TP和TN是影响刘家峡水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55.11%的群落变异。  相似文献   

7.
刺参消化道内含物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前肠、中肠和后肠内含物的细菌群落组成。通过软件Bio-rad Quantity one分析DGGE指纹图谱,发现刺参后肠内含物的条带数目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P=0.003,P=0.016),表明刺参后肠内含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其次是中肠;前肠内含物的细菌多样性最低。UPGMA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刺参个体其后肠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最小,前肠的细菌群落差异最大。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和序列测定,共获得了13条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刺参消化道内含物的细菌群落可主要归属于5大类群,即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和柔膜菌纲(Mollicutes)。刺参前肠、中肠和后肠内含物的优势菌群均为γ-proteobacteria。Blast分析显示,其中12条与之亲缘关系最近的序列来自从海洋环境中获得的细菌克隆,表明刺参消化道的细菌群落可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刺参的栖息地环境。  相似文献   

8.
不同月份养殖草鱼幼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倪加加  余育和 《水产学报》2013,37(10):1558-1563
为了评估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草鱼食性转化后的变动情况,实验对食性转换完成后的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月份采集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Monte Carlo检验,A:F=3.41,P=0.002;B:F=3.58,P=0.002),而被广泛认为影响宿主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宿主大小、丰满度等因素则在短期内并没有发现会对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实验表明,短期内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本实验结果将为深入阐述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消化道益生菌的作用机理、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动与草鱼疾病的关系等问题积累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草鱼体组成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拥军  邹滔  林仕梅  罗莉  李云 《水产学报》2016,40(4):566-576
为了对草鱼体组成进行定量描述,本研究从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并采纳了51个草鱼营养生理相关研究的数据,数据点约3700个,草鱼体质量为1.52~694.80 g。通过数据整理、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草鱼蛋白质含量和内脏重(y,g)与体质量(x,g)间的线性关系分别为y=0.1604x–0.3645,R2=0.994;y=0.1059x–0.3097,R2=0.9875。随着草鱼体质量增加,草鱼脂肪和灰分含量(尤其是脂肪含量)受饲料组成的影响逐渐增加。草鱼全鱼每沉积1 g蛋白质伴随着4.57 g水分保留,而每沉积1 g脂肪会导致水分含量减少0.95 g。草鱼肝脏每沉积1 g脂肪会导致其水分含量减少0.66 g,说明草鱼不同组织沉积脂肪导致的水分损失率不尽相同。本研究亦表明,肠系膜是草鱼脂肪沉积的重要部位,肠系膜、肝脏和肌肉脂肪的积累是全鱼脂肪含量上升的重要原因,全鱼脂肪累积伴随着内脏重的增加。本研究的执行有利于定量描述草鱼体组成规律,为草鱼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组成的草鱼配合饲料养鱼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不同组成的草鱼配合饲料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适量的豆饼和鱼粉作饲料蛋白源组成的配方养殖效果最好,以豆饼作主要蛋白源,配比合理,也能获得较好生长效果和较佳饲料报酬,以棉饼、菜饼、麻饼组成配方饲养草鱼,虽其生长较慢,但饲料源易得,价格低。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实验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数量、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在草鱼发酵过程中(0~15d)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12.
声学屏障是一种阻拦鱼类进入危险区域进而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手段,为筛选鱼类敏感的负趋音作为声学屏障,本研究采用6种单频音 (500~3 000 Hz)和1种宽频音 (扬子鳄吼叫声)作为实验用音对草鱼幼鱼进行负趋音的筛选研究,通过在水槽两端交替播音来对比草鱼幼鱼对不同声音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大多数实验鱼对声音有反应,扬子鳄吼叫声与其他声音组的差异显著。单频音实验组中播放500 Hz单频音时平均反应次数最大,为 (1.7±0.6)次,而播放扬子鳄吼叫声时平均反应次数高达 (5.0±0.9)次,显著高于其他实验音。在总平均速度中,宽频音组中草鱼的总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表明草鱼对扬子鳄吼叫声敏感,产生逃窜行为。研究表明,草鱼对扬子鳄吼叫声具有负趋音性,扬子鳄吼叫声是一种对草鱼具有驱赶、威慑作用的声音。本研究可为过鱼设施中辅助诱驱鱼手段及水利结构中避免鱼类的夹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冀东  王璞  程卓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19,43(10):2268-227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20、30和40 g/kg氯化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26±0.03)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添加10和20 g/kg氯化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肌肉灰分含量随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蒸失水率、离心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除10 g/kg氯化钠添加组外)显著增加,10和2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20、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游离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硬度及30、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咀嚼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40 g/kg氯化钠,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会竹  肖宁  赵雨婷  房慧  李槿年 《水产学报》2018,42(10):1606-1614
为了建立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本研究在采用刮除法结合胶原酶IV消化法制备肠黏膜固有层单细胞悬液的基础上,使用鱼类脏器单核细胞分离试剂盒分离肠巨噬细胞,再经差异贴壁法纯化肠巨噬细胞,最后,用含10%胎牛血清和5%草鱼血清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在28°C、5%CO2条件下原代培养肠巨噬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检查、分子标记检测和功能验证实验加以鉴定。结果显示,每尾鱼(约250 g)肠巨噬细胞的获得量约为3×107个,细胞活率为99.6%,纯度达到95%以上;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原代培养4~5 d的贴壁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边形,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汇合度达到95%;光镜和电镜观察到染色后的贴壁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贴壁细胞经荧光定量PCR在m RNA水平检测到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草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功能实验证实贴壁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脂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其呼吸暴发活性。本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为开展口服疫苗诱导的草鱼肠黏膜免疫应答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5.
秦真东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杨敏璇  卢志杰  李军  林蠡 《水产学报》2023,47(3):039415-039415
为了探究鱼类体内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对鱼体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注射血红蛋白模拟体内出血,探究血红蛋白对组织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导致头肾和中肾组织中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沉淀,同时提高了鱼体血清中的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头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普鲁士蓝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表现出了吞噬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显著激活了头肾巨噬细胞中CD68、CD86、CSF和MHC-Ⅱ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刺激12 h后,头肾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4)、趋化因子基因(CCL20和CCL4)、IFN-α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表达。研究表明,草鱼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具有吞噬能力,同时血红蛋白也激活了巨噬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本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草鱼血红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丰富了鱼类血液基础免疫学理论,同时也为鱼类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团  胡毅  张德洪  潘化祥  陈云飞  钟蕾 《水产学报》2019,43(4):1069-1079
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研究不同糖源(小麦、大麦、玉米、白高粱、木薯)膨化饲料对大规格草鱼[初始体质量(400.77±7.45) g]生长、体成分、越冬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实验于水库网箱(2.0 m×2.0 m×2.0 m)中进行,饲养时间为16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每网箱保留15尾进行越冬实验,时间为16周。结果显示,玉米组草鱼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他4组差异不显著;肥满度(CF)小麦组最高,脏体比(VSI)玉米组最高,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木薯组最高;小麦组血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麦和白高粱组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木薯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小麦、大麦和玉米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高粱和木薯组,木薯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白高粱和木薯组的肝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大麦和白高粱组的肌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越冬后,大麦组草鱼体质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GLU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高,其他各组越冬后体质量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小麦组CF下降比例最高,玉米和木薯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玉米组的VSI下降比例最大。研究表明,在膨化工艺条件下,以生长、增重成本和越冬为评价指标,小麦、木薯和白高粱是大规格草鱼适合的糖源,木薯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一株从草鱼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学及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确定南昌地区某渔场草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患病草鱼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出一株致病菌A1310。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人工感染实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序列位点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的系统进化分析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生化鉴定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当浓度达1.0×106 CFU/mL时,对草鱼有致病性;对供试20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等7种耐药,对卡那霉素等5种敏感;A1310株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包含96个与毒力和防御相关基因,其中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占大多数,约为22%;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S15-242、S15-458、S15-591、S15-700)聚类为同一进化分支;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A1310具有一个删减版的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基因数量为标准Ⅵ型分泌系统的80%,缺少vgrG和vca0109基因的部分片段。综上所述,来源于草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1310,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具有亲缘关系,含有多个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内容,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有效检验、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草鱼的疾病防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禛  杨航  梁高杨  高擘为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19,43(11):2383-2393
为研究黄芩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0.4和0.6 g/kg黄芩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75.8±0.24)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鱼体增重率与黄芩素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添加0.2 g/kg黄芩素时,鱼体增重率最大(210.1%),较对照组提高了8.63%,而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0.14;添加0.2、0.4和0.6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添加0.4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CAT活性。各组在AKP活性和LZM含量上无显著差异。0.4和0.6 g/kg黄芩素组的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6 g/kg黄芩素组的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胶原蛋白含量、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显示,黄芩素可促进草鱼生长,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草鱼饲料中黄芩素的添加量推荐为0.2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