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非鱼皮营养成分分析及鱼皮明胶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探讨罗非鱼皮明胶的提取工艺,同时对明胶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皮中粗蛋白含量高达33.14%,其中胶原蛋白含量为27.8%,占其粗蛋白的83.9%;鱼皮提取明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在2.5%(W/V)NaOH溶液中浸泡3.5h,然后在0.02%(V/V)HCl浸泡约3h,熬胶温度为55℃,提取得率为26.5%;所得鱼皮明胶的凝胶强度达468g,粗蛋白含量为82.46%,菌落总数为1.3×10^5CFU·g^-1,大肠菌群结果报告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河豚鱼皮明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无毒河豚鱼皮下脚料中提取鱼明胶的最佳工艺。考察氢氧化钠浓度、硫酸浓度、预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明胶提取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前处理工艺为分别以8倍0.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2h,洗净后以0.3%硫酸水溶液浸泡1h;考察河豚鱼皮明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鱼明胶强度及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水,在...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g·L-1、浸泡时间3.5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g·cm-2(质量浓度10g·L-1),产率为35.17%。  相似文献   

4.
在盐度28.0~29.0、水温23—24℃和pH8.6~8.7条件下,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甲醛溶液(37.O%~40.0%)对中华虎头蟹(Orithyia sinica)Ⅱ期溢状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甲醛溶液对溢状幼体的24h、48h,及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1.0μL·L-1、110.3μL·L-1,及98.7μL·L-1;安全浓度为23.4μL·L-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从草鱼的鱼皮中提取鱼明胶的最佳工艺。考察了盐酸浓度、预处理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鱼明胶得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经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从草鱼皮中提取明胶的最佳工艺为盐酸浓度1.19%(v/v),预处理24h,在52.61℃下提取5.12h,明胶的得率和凝胶强度分别为19.83%和267g,所得明胶的凝胶点和溶点分别是19.5℃和26.8℃。此外,草鱼皮明胶中的氨基酸组成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总含量为19.47%。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海产品中5种形态砷(As)的高效液相色谱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方法。将样品冷冻干燥后采用矿(甲醇):V(水)=3:1溶液,70℃水浴振摇30rain提取1次,再用y(甲醇):y(水)=1:1溶液提取2次,提取液用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20mmol·L-1碳酸铵[碳酸氢铵(NH。HCO,)+氨基甲酸铵(NH:COONH。)]为流动相,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5种As的检出限为0.057~0.13μg·L-1,定量限为0.19~0.43μg·kg。添加回收率为83.2%~1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际海产品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海产品中的As主要以砷甜菜碱和二甲基砷酸为主,5种形态As的和与总As相比,总体提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鱼鳞经水洗、酸浸、碱浸处理后,采用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液水解度为指标筛选适合的酶,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底物浓度和酶解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鱼鳞胶原蛋白的酶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6 000 U/g、酶解时间8 h、底物浓度5%、酶解温度50℃时,鱼鳞胶原蛋白酶解液水解度最大,达到24.23%。此条件下制备的分子量小于1 000 Da胶原寡肽占82.4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温度、光照和营养史对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无机磷吸收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藻体,于第0小时、第0.5小时、第1小时、第2小时、第4小时、第6小时和第9小时分别测定培养海水中磷(P)浓度,以此来计算藻体对P的吸收速率。培养条件设置为10℃、20 ℃和30 ℃3个温度梯度;0、1 500 lx和6 500 lx 3个光强梯度;营养史通过藻体在不同营养盐浓度下培养96 h后获得,其中不同P营养史设0、5 μmol·L-1和50 μmol·L-1 3个梯度,不同氮(N)营养史设0、10 μmol·L-1和200 μmol·L-13个梯度。结果表明, 羊栖菜对P的吸收速率在20 ℃时达到最大值(0.197±0.005) μmol·(h·g)-1,在10 ℃时最小值为(0.105±0.001) μmol·(h·g)-1;随着培养光强的升高,P吸收速率逐渐递增;随着营养史中P饥饿程度的增加,P的吸收速率递增;而不同N营养史处理的藻体,无氮(0 μmol·L-1)和低氮(10 μmol·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氮营养史(200 μmol·L-1)的藻体具有最高的P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真鲷自然产卵后,立即收集直径0.9~1.0mm的上浮受精卵,放入产卵温度的人工海水中预孵化至心跳开始阶段,然后放入含有10-5mol/L单种氨基酸的人工海水中继续孵化。结果L-谷氨酸、牛磺酸、L-色氨酸、L-脯氨酸和L-胱氨酸都能明显缩短孵化时间(50%孵化所需时间),而有支链的氨基酸,如L-缬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则能延长孵化时间。孵化时间(X)与孵化率(Y)之间呈直线关系,Y=242.6-147.2X(r=-0.75)。这些结果表明,某些氨基酸可能通过促进孵化酶的分泌或组织的分化、形成,来推动真绸鱼卵的孵化,并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0.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TCCA,强氯净)对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icatus)各期幼体的急性毒性。无节幼体和涵状幼体试验设6个质量浓度组(0.5mg·L-1、1.0mg·L-1、1.5mg·L-1、2.0mg·L-1、2.5mg·L-1、3.0mg·L-1)和1个空自组,糠虾幼体和仔虾设7个质量浓度组(1.0mg·L-1、1.5mg·L-1、2.0mg·L-1、2.5mg·L-1、3.0mg·L-1、3.5mg·L-1、4.0mg·L-1)和1个空白组,每组3个平行。结果显示,24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48h LC50的95%置信区间分别是无节幼体1.47~1.78mg·L-1和1.34~1.46mg·L-1;泾状幼体1.67~1.78mg·L-1和1.23~1.36mg·L-1;糠虾幼体2.05~2.25mg·L-1和1.58~1.79mg·L-1;仔虾3.14~3.38mg·L-1和2.59~2.78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是无节幼体0.30mg·L-1,溢状幼体0.22mg·L-1,糠虾幼体0.34mg·L-1,仔虾0.55mg·L-1。试验结果可为短沟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罗非鱼(Tilapia)鱼皮为原料,分别用碱法、酸法、酶法进行前处理,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水解方法为酶法。优化了酶法处理后的漂白、熬胶工艺,获得鱼皮提取明胶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前处理采用0.2%的混合酶,调p H值至3.5,于40℃水浴中酶水解鱼皮1 h,用6%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漂白3 h,再用1.5%草酸溶液进行还原漂白45 min。控制p H值为5?6,分3次熬胶,每次分别将水浴加热升温至60℃、65℃、70℃,各加热2 h,过滤后将3次胶液合并,在真空度不低于500 mm Hg,温度不超过60℃的情况下浓缩至20%左右。然后在60℃的鼓风干燥箱干燥至明胶含水量14%以下,经粉碎机粉碎,即可得成品明胶。该工艺产品得率19.93%(湿基)、粘度13.1 m Pa·s、凝胶强度1034.3 g/cm2。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浸润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丹参中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8:1.0(ml:g)、浸润时间104 min、提取温度86.7℃、提取时间182 min。响应面模型预测在该提取工艺下抗SA活性成分提取得率极值为25.95%,经4次平行验证实验的实际提取得率为(25.87±0.03)%,为优化前的2.59倍,表明优化方法高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静止染毒法,探讨甲氰菊酯对鲤(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和对鳃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及组织的病理损伤。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鲤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8.53μg·L-1,安全质量浓度(SC)为0.853μg·L-1。设置1/2 96 h LC50以下的5个质量浓度0、0.43μg·L-1、0.85μg·L-1、1.71μg·L-1、4.27μg·L-1作用于鲤21 d,分别在第1、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集组织样品进行酶活测定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鳃组织中Na+-K+-ATP酶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其动态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又有所回落的趋势。暴露第3天各组酶活性降至最低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抑制率分别达到42.49%、27.48%、59.03%和46.31%;第14天各组酶活达最高值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第21天除最高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3组仍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鳃组织学损伤主要是鳃小片扭曲,上皮细胞和柱状细胞脱落,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细胞和基部细胞增生,严重时鳃小片粘连,呈棍棒状病变。以上损伤具有剂量相关性和时间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比较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海洋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RH1菌株发酵产量的影响,通过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和硫酸镁(MgSO4)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RH1菌株的最优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1,酵母膏15 g.L-1,葡萄糖20 g.L-1,MgSO40.2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0.25 g.L-1,氯化钠(NaCl)10 g.L-1。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 5.0,摇瓶装液量80 mL/50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28℃,经48 h培养,菌量可达10.46×108cfu.mL-1,比优化条件前提高23.9%。还进行了RH1菌株25 L发酵罐扩大培养试验,在接种量为8%、初始pH 5.0、搅拌速率350~400 r.min-1、通气量9 L.min-1、温度28℃的条件下,经28 h的培养,菌量可达33.6×108cfu.mL-1。预计通过连续补料的方式进行培养,有望进一步提高菌量。  相似文献   

15.
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以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骨胶原多肽水解液,剩余骨渣经乳酸提取制备骨粉酸解液(钙液),研究其通过螯合制备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条件。分析了酶解时间对鲢鱼骨蛋白酶解产物产品品质和功能特性(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采用乳酸提取鲢鱼骨中钙时提取温度对钙溶出率的影响,并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pH、时间、温度和多肽液与钙液体积比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50℃,按原料鱼排质量0.09%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30min制备出的鲢鱼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功能特性;乳酸提钙时提取温度对钙溶出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pH8、温度25℃条件下,多肽液与钙液体积比1:1反应40min得到的鲢鱼骨胶原蛋白螯合钙螯合率最高(85.24%)。  相似文献   

16.
水温29℃时研究了管角螺(Hem ifusus tuba)稚贝[壳高(1.22±0.14)mm]在不同盐度和pH下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pH和盐度越低,亚硝酸盐对稚贝的毒害作用越大。水体pH为6.7、7.3、8.0和8.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8 mg.L-1(167~213 m.gL-1)、213 m.gL-1(195~231 m.gL-1)、254 m.gL-1(231~271 m.gL-1)和304 m.gL-1(284~321 m.gL-1),相对应的安全质量浓度(SC)为18.8 mg.L-1、21.3 m.gL-1、25.4 mg.L-1和30.4 m.gL-1,pH8.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pH 6.7时的1.6倍;盐度在16、19、23和2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1 m.gL-1(138~178 m.gL-1)、171 mg.L-1(159~192 mg.L-1)、265 mg.L-1(246~282 m.gL-1)和296 m.gL-1(278~323 m.gL-1),相对应的SC分别为15.1 m.gL-1、17.1 m.gL-1、26.5mg.L-1和29.6 m.gL-1,盐度2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盐度16时的近2倍。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经过条件优化,试样用10 mL乙腈提取3次,并在体系中添加盐酸羟胺、对甲苯磺酸等提高提取效率,提取液经对丙磺酸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按V(乙腈):V(乙酸铵,1 mol·L-1)=1:1洗脱,采用Thermo Hyper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和0.2%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扫描模式。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及代谢物(天青A、天青B、天青C)在0.50-10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在10 min内实现分离,3个加标水平(2 μg·kg-1、4 μg·kg-1、10 μg·kg-1)的平均回收率为74.23%-94.40%(n=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10.28%,检测限(LOD)为0.40~0.60 μg·kg-1,定量限(LOQ)为2.00 μg·kg-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易于推广应用,可作为快速测定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混合乳酸菌发酵改善罗非鱼蛋白酶解液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嗜热乳链球菌(Streptoco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coccus bulgarcus)混合发酵,改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下脚料蛋白酶解液风味,采用响应面设计试验考察乳酸菌发酵时间(X1)、温度(五)及接种量(恐)对酶解液风味感官评分值(Y)的影响,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的乳酸菌发酵条件为时间9h,温度45℃,接种量16%,预测风味感官评分值为4.1;酶解液发酵后的挥发性成分由原来的27种增加至33种,增加的主要是酯类物质,另外产生了辛酸及十六醛等风味物质。乳酸菌发酵能减弱罗非鱼酶解液的腥味,但脱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