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复口吸虫病和毛细线虫病是夏养黄鳝中两大寄生虫病害。这两种病害虽为黄鳝常见病,但由于易发生、危害重和常被忽视,往往造成严重损失。故将这两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供养鳝者参考。1 复口吸虫病复口吸虫病又称黑点病,病原体为复口吸虫。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寄生在黄鳝皮下组织,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  相似文献   

2.
双穴吸虫病又称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是近年来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类复殖吸虫病。仅1990年,江苏建湖县发病面积即达1.5万亩,占全县养殖总面积的1/6,死亡鱼类达30万公斤,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双穴吸虫成虫寄生于红嘴鸥的肠道内,其幼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鲤科鱼类、黄鳝、罗非鱼等。双穴吸虫引发的鱼病5~11月均可发生,其中5~8月较为流行,8月以后患病的鱼易掉眼,即为“白内障”症状。主要  相似文献   

3.
双穴吸虫病又称白内瘴病、复口吸虫病,以往此病在华中一些省份较为流行,今年笔者首次在大连地区发现该病2例,一例是一斤左右的白键;另一例是10公分左右的花鲢。此病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笔者经过试验认为下述治疗方法效果特佳。一、流行情况此病常流行于5-8月,8月份以后为白内瘴症状,许多鱼类都可受其害,其中花、白鲢最为严重。该病引起鱼类死亡主要是因为大量尾畅通过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所引起的。二、致病原因1.池底椎实螺除一中寄主嫩多。2.携带病原的鸥鸟(第三中寄主)在池面盘旋飞行。三、症状及清理…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28日,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西兰坨村一池草鱼种发生复口吸虫病,该病为天津地区罕见的鱼病。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面积3.33公顷,水深1.5米。苗种于2009  相似文献   

5.
鲢复口吸虫病的症状与防治1994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孟津县、济源市等地一带发生鲢鱼暴发病,因误诊或不确诊,仅孟津县466.67公顷死鱼20多万公斤,损失近百万元。经检验鲢鳙鱼体内有复口吸虫幼虫。复口吸虫引起症状:开始鱼在水面作跳跃式的游泳挣扎,继而游泳...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6,(12):32-32
我们指出过,频率为50赫芝的交流电场对匙形复口吸虫(Diplostomum spathaceum)的尾蚴-复口吸虫病的病原体的致死作用(在电场强度100伏/厘米下处理3.5秒;150伏/厘米-1秒;200伏/厘米-0.5秒)。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廊坊市水上游乐园四季垂钓中心6月份罗非鱼发生双穴吸虫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已总结出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原及生活史双穴吸虫病又称复口吸虫病或白内障病,是一种寄生性鱼病,病原体双穴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寄生于鸥鸟)→虫卵(排泄水中)→毛蚴(生活水中)→胞蚴(寄生于椎实螺)→尾蚴(水中生活)→囊蚴(寄生鱼体),此病一般流行于5~8月,8月以后一般是白内障,其主要危害鲢、鳙的鱼苗、鱼种。多种淡水鱼类均可被侵害。二、症状患病罗非鱼上下往返挣扎状活动,在水面作跳跃式游动,病鱼尾部朝上失去平衡,在…  相似文献   

8.
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隶属于弯口科(Clinostomatidae),其囊蚴主要危害鱼种。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德基地的鱼种培育池于2006年10月初突发扁弯口吸虫病,两周内感染发病鱼池达90%,发病最重的苗种池内鱼种的死亡率达80%。患病鱼种多因身体消瘦而死亡。经试验,采用硫酸铜泼洒杀灭中间宿主螺类,结合低剂量敌百虫分次泼洒杀灭扁弯口吸虫囊蚴的办法,可有效治愈该病,且不再复发。  相似文献   

9.
关于椎实螺与鱼病的关系,以往有许多报告和总结。椎实螺是复口吸虫幼虫一毛蚴的中间宿主,复口吸虫对于夏花阶段鱼苗危害很严重。往往使大批鱼苗瞎眼,以致死亡,因此对于养鱼者来说,椎实螺的确是一  相似文献   

10.
复口吸虫病,亦称白内障病,是由复口吸虫的尾蚴进入鱼体而引起的。病鱼脑部充血,眼球充血或突出,甚至脱落。此病近几年在我库鱼种场鱼种培育过程中流行,对夏花前阶段的鲢、鳙危害特别严重。发病后用硫酸铜只能控制住死亡,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此,我们除强化清塘措施外,于1984年进行了药物预防试验,有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