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流域土著鲟,近几十年来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被确定为濒危物种之一。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区域的多态性信息评估了黑龙江抚远段野生群体、北京房山国家级鲟鱼原种场的保种群体及浙江衢州国家级鲟鱼良种场的繁殖群体等3个达氏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所有测试个体在Cyt b基因位点的核苷酸水平上没有检测到多样性,均具有相同的Cyt b单倍型,而在D-loop区域中发现了9种单倍型,对于D-loop区,单倍型多样性(H_d)达到0.593,但核苷酸多样性(π)仅为0.00213。在8尾野生个体中检测到6种D-loop单倍型,2个养殖群体共计58尾个体共计检出5种D-loop单倍型个体。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达氏鳇群体遗传多样性极低,历史上可能经历过严重的遗传瓶颈,同时达氏鳇人工繁殖过程中每批次可能只有极少个体参与了繁殖。此外,基于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结果提示,达氏鳇与其他太平洋鲟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鳇(Huso huso)关系较远,传统上鳇属(Huso)的分类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种质遗传状况,通过PCR和测序技术,获得保护区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ulter dabryi)、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等3种鲌属鱼类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并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显示,3种鲌鱼的Cytb基因全长为1 141 bp,碱基组成相似,均表现为A+T的含量(56.4%)高于G+C的含量(43.6%)。翘嘴鲌的Cytb基因有16个变异位点,定义14种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07和0.002 4;蒙古鲌的Cytb基因有8个变异位点,定义6种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63和0.002 4;达氏鲌的Cytb基因有10个变异位点,定义7种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573和0.001 2。整体来看,3种鲌鱼均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遗传多样性模式,暗示3种鲌鱼群体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与中性检验结果和歧点分布图分析结果相一致。翘嘴鲌和蒙古鲌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6,达氏鲌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4,...  相似文献   

3.
怒江濒危鱼类角鱼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怒江角鱼(Epalzeorhynchus bicornis)4个群体共70尾个体的线粒体DNA cytb基因序列,以探讨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140 bp的cytb基因共检测到13个变异位点,70个样本得到16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579,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070,遗传多样性表现为较低。木城群体和泸水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00080,泸水群体和道街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0059。Fu′Fs中性检验和碱基岐点分布分析暗示了角鱼在历史上曾经历过遗传瓶颈和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0049(P>0.05),几乎所有变异均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未出现遗传分化,提示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山东胶南、长岛、蓬莱、荣成和韩国统营5个地理群体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样本的COⅠ、12S rRNA、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魁蚶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经测序拼接、剪接后,分别获得67条776 bp的COⅠ序列、72条443 bp的12S rRNA序列、75条909 bp的18S rRNA序列和75条894 bp的28S rR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75个个体的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66个多态位点,3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86;12S rRNA序列中共检测到292个多态位点,4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是0.928,而核苷酸多样性为0.0856;在18S rRNA序列中,5个群体都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有74种单倍型,909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1.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717,其中胶南群体变异位点最多、多样性最丰富;通过对28S rRNA部分序列的分析发现,75个个体共检测到27个多态位点,1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7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289,蓬莱群体多样性最丰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韩国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COⅠ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有多个聚群。  相似文献   

5.
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421 bp部分序列对北屯、乌伦古湖、博斯腾湖3个野生河鲈(Perca fluviatilis)群体和北湖、五家渠2个养殖河鲈群体序列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个个体中检测到7个单倍型,变异位点10个,其中野生群体60个个体检测到9个变异位点和6个单倍型,养殖群体40个个体共检测到8个变异位点和4种单倍型;野生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Hd=0.496±0.121,Pi=0.002 53±0.001 54)高于养殖群体(Hd=0.416±0.127,Pi=0.001 23±0.001 13),分子方差分析揭示,98.74%的遗传变异性出现在种群内个体间。群体间的FST分析揭示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分化程度较低(0.05FST0.15)。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也表明,河鲈单倍型间关系较近,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不存在显著分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山东胶南、长岛、蓬莱、荣成和韩国统营5个地理群体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样本的COⅠ、12S rRNA、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魁蚶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经测序拼接、剪接后,分别获得67条776 bp的COⅠ序列、72条443 bp的12S rRNA序列、75条909 bp的18S rRNA序列和75条894 bp的28S rR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75个个体的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66个多态位点,3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86;12S rRNA序列中共检测到292个多态位点,4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是0.928,而核苷酸多样性为0.0856;在18S rRNA序列中,5个群体都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有74种单倍型,909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1.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717,其中胶南群体变异位点最多、多样性最丰富;通过对28S rRNA部分序列的分析发现,75个个体共检测到27个多态位点,1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7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289,蓬莱群体多样性最丰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韩国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COⅠ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有多个聚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大鳍鼓鳔鳅(Herzenstein)群体的遗传背景和分化情况,对该地区52个大鳍鼓鳔鳅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在947 bp的D-loop区序列中,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28.0%、21.3%、16.2%,表现出较强的AT偏好性;有27个样本在645位点均缺失C碱基,突变总数为21;D-loop区序列存在多态性位点/突变位点20个,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 d)、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17、0.912和0.004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样本D-loop区序列分布在2个大的分支上,表明该群体结构形成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样本的D-loop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10以下,说明样本的D-loop区序列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江西省棘胸蛙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线粒体COI分子标记对采自江西省内峡江、靖安、金溪、明月山、于都5个棘胸蛙养殖群体144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44条棘胸蛙线粒体COI长度为990bp,共检测出变异位点270个,包括简约信息位点250个,单突变位点20个,2个缺失和插入;共检测到35个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27;核苷酸多样性为0.040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40.018。养殖群体除峡江和于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其余3个群体均较低;群体内发生了极大的分化,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78.08%)。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人工增殖放流应监控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以避免放流群体对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利用线粒体CO I和Cyt b基因分析了丹江口鲢库区、鲢亲本和鲢子代3 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04 条646 bp线粒体CO I序列中共检测到多态位点15 个,简约信息位点5 个,单一变异位点10 个,定义了7 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544~0.67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21~0.00254;103 条1058 bp线粒体Cyt b序列中共检测到多态位点19 个,简约信息位点13 个,单一变异位点6 个,定义了14 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609~0.714,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62~0.00424,总体上处于较高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核苷酸多样性。CO I和Cyt b序列遗传距离、遗传分化指数以及基因流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2(CO I)、0.003~0.004(Cyt b),总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0468(P>0.05)(CO I)、0.03180(P>0.05)(Cyt b),差异均不显著,群体间基因流为14.69~41.47(CO I)、5.49~40.47(Cyt b),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单倍型聚类关系树表明,3 个鲢群体间均存在共享单倍型,不同地理群体间单倍型散乱分布于各支,未形成地理群体的聚集。以上分析结果显示,3 个鲢群体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表明增殖放流鲢群体与丹江口库区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相近,可开展增殖放流。本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鱼类增殖站鲢群体的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东北雅罗鱼内蒙古达里湖和岗更湖两个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这两个群体60尾鱼的mtDNA Cyt b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获得了1 254 bp的核苷酸序列。试验结果:测序基因片段中T、C、A、G碱基的平均含量,达里湖群体分别为27.7%、31.1%、23.5%、17.8%,岗更湖群体分别为27.8%、30.9%、23.84%、17.6%,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达里湖群体存在16个多态性位点,归结为8个单倍型;岗更湖群体存在18个多态性位点,可归结为9个单倍型,表明岗更湖群体的基因多样性高于达里湖群体;岗更湖和达里湖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67 0,达里湖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7 4,岗更湖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63 3;岗更湖群体的遗传分化大于达里湖群体。  相似文献   

11.
鲟鱼病原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我国自1991年后开始鲟类的商业化养殖,主要品种有引进的匙吻鲟、杂交鲟、小体鲟、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流域出产的施氏鲟、达乌尔鳇,以及施氏鲟和达乌尔鳇的杂交种等。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鲟疾病不断增多,严重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发现的鲟致病性病原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概述了目前国内外鲟病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感染种群、致死率、临床症状、病原分离鉴定和药物控制等方面。目前对鲟病害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免疫防治以及结合环境和营养因素的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还十分缺乏,应系统开展鲟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及防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施氏鲟(Huso dauricus)为研究材料,分别从线粒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物种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在线粒体基因组层面,对3种鲟及未知鲟种类共计119个样品的D-Loop区进行测序,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构建NJ进化树、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以鉴定其中30尾未知种类。在核基因组层面,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扩增3种鲟DNA,筛选出特异性标记Ls19和SX226。Ls19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6 bp、130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39 bp、14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4 bp、127 bp;SX226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5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260 bp、273 bp、28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0 bp、182 bp。通过特异条带对未知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0尾未知鲟种类中,有西伯利亚鲟17尾,施氏鲟1尾,达氏鳇1尾,达氏鳇×施氏鲟2尾,施氏鲟×达氏鳇1尾,施氏鲟×西伯利亚鲟8尾。结果表明,特异性微卫星引物Ls19和SX226可以应用于施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的纯种及杂交种分子水平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13.
史氏鲟、达氏鳇的资源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达氏鳇(Huso dauricus)属鲟科鱼类,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捞,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主要通过对黑龙江某江段上的捕捞生产调查统计,评估其现有资源状况,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同时介绍了我国目前对鲟鱼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1957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试验,以后除了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些调查工作外,基本上中断了对这条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工作。1989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勤得利农场建立了第一个史氏鲟放流试验站,当年就进行了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四年中,向黑龙江放流鲟鱼苗累计达107万尾。在此期间有关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利用这一条件开展对鲟鱼的研究,本还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技术研究”、“鲟幼鱼人工饲料研究”和“人工养殖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刘红柏 《水产学报》2006,30(4):531-537
采用饱和硫酸氨分步沉淀和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的方法,首次分别纯化制备了健康非免疫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免 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琼扩实验等方法对其Ig及Ig亚单位的分子量和部分特性进行了分析。PAGE及SDSPAGE的结果显示: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IgM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867 kD, 896 kD和924 kD;3种鲟鱼Ig的重链分子量均为88 kD,都具有29 kD的轻链,其中达氏鳇还另有一分子量约为26 kD的轻链蛋白。分子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显示鲟鱼的Ig为四聚体。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鲟鱼Ig的重链与其Ig具有同样的抗原性,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可被兔抗鲟Ig多克隆抗体所识别,而轻链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则呈阴性。免疫沉淀反应的结果显示,3种鲟鱼的血清及其Ig与相互之间的兔抗Ig血清有免疫沉淀反应,但与兔抗鲤Ig血清无免疫沉淀反应,这表明3种鲟科鱼类的Ig在结构和序列上是较为相似的,而与鲤鱼等高等硬骨鱼类的Ig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养殖鲟鱼鱼体质量百分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明  胡超  陈金芳  蓝泽桥 《水产科学》2007,26(10):570-573
以俄罗斯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4个品种的19尾活体鱼为试验材料,按照鱼体质量>10 kg和<5 kg分组进行解剖,得出了13个解剖部位的质量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鲟鱼的出肉率约50%,且史氏鲟最高,其他依次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达氏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小规格杂交鲟鱼对盐度生物学适应性,拓展杂交鲟鱼的养殖范围提供基础资料。研究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和连续性递增盐度的方法,对杂交鲟鱼苗(亲本为欧洲鳇和史氏鲟)存活率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每5d阶段性递增5个盐度,4.5~9.0、15.0~20.0cm/尾试验组鱼苗分别在盐度5和10开始死亡。以每天连续性递增2个盐度,在盐度达到10后稳定5d。4.5~5.0、6.5—7.0、7.5~9.0、15~20cm/尾试验组鱼苗分别在盐度6、8、10、10时开始死亡。由此得到,采用小幅度的盐度调整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并达到成熟的史氏鲟雄鱼 ,人工摧情获得精液。本文介绍对精子生物学特性的观测结果 ,其中包括 :透视电镜下观察到的精子形态结构 ,精子快速泳动时间和寿命 ,精液的质量密度和精子密度 ,同时与野生雄鱼精子活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将由黑龙江引进的达氏鳇苗种在华中地区养殖并培育成亲鱼。早期苗种培育使用生物饵料,后期转投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方式采用不同规格的水泥池,流水和循环水养殖。2010年春季,经13年培育,达氏鳇平均体质量达73.25kg,平均全长219cm,经检查1组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至Ⅳ期末。经人工催产,采用活体取卵技术获卵20.4万粒,受精率为95%;人工孵化获水花1.75×105尾;产后亲鱼康复存活良好。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Artificial rearing of fry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n alternative to supply fry and juvenile sturgeon in order to restock the depleted sturgeon population in the Caspian Sea.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feed se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urgeon (Acipenser persicus) fry during the period in which they stay in earthen ponds before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river. Sturgeon fry weighing around 150 mg were introduced into five almost similar‐sized earthen ponds. The ponds were enriched with fertilizer to supply natural food for the fries. A weekly sample of six specimens was collected from each pond during the 5 weeks of the experiment. All collected fish were weighed and then dissected for inspe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the intestine content. The overall stomach content measured from 150 fish showed that around 74% of the stomach content was composed of chironomids and the rest was daphnia and cyclop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first 2 weeks), sturgeon fry feed more on daphnia and cyclops; this trend, however, reversed in the last 2 weeks of the study. In conclusion, sturgeon fry feed on three prey groups—chironomids, daphnia and cyclops—during their lifespan in earthen pond. Feeding on chironomids larvae increased with sturgeon fry s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