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 Born)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鳃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研究帽牡蛎(Ostreacucullata)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僧帽牡蛎2n=20,Nf=40,有9种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在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繁殖潜力和遗传学研究工作,三倍体精子所含DNA经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在1.5℃存在一个单一峰值,尽管染色体联会程度在雌体内和雌体间存在很大不同,三倍体卵内联会染色体中,三价染色体占优势(为显性)一些卵经完全联合形成10个三价染色体,大部则由11-13个三价染色体,二价染色体及单价染色体组成,用双倍体(D)和三倍体(T)亲本牡蛎交配,形成四种杂交体:DD,DT,TD及TT(雌性在  相似文献   

3.
使用采样液SEMP-Tris保存人工感染HHNBV(WSSV的一个分离株)的中国对虾组织,然后分别用酚抽提法、玻璃乳(Glass Milk)回收法、硝酸纤维素膜结合法和煮沸-乙醇沉淀法提取DNA。应用HHNBV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和检测。通过比较表明,煮沸-乙醇沉淀法是一种最快速、简便的从采样液SEMP-Tris保存的病虾组织中制备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病鳖肝脏,颈,腿部皮肤溃烂处分离得到菌株m-3,m-6,J-8,J-10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这四株菌为鳖皮肤溃烂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了J-8,J-10,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ira)M-3,M-6O为摩根氏菌(Morganellamorganii)。  相似文献   

5.
国外及我国台湾等地普遍应用季铵盐类(BKC)防治虾病,作者以国内生产的BKC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新对虾Metapenaeussp.幼体及成虾的毒性和对弧菌的杀灭效果进行检测,以解决对虾养殖中药物的应用技术问题。实验表明,BKC对斑节对虾各期幼体及成体的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节幼体对BKC的敏感性特别高;弧菌及细菌对BKC并不十分敏感,在2~3mg.L-1的浓度条件下才能杀灭水中75%~90%的弧菌。对成虾的细菌病,建议使用的BKC浓度为0.5~1mg.L-1。  相似文献   

6.
于1996~1997年,用6-DMAP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最高诱导率为93.8%。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81.0%,D形幼虫畸形率为17.6%。实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浓度,设300、450和600μmol/L等三水平;诱导时机(观察静止状态的受精卵,以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的百分率指示),设10%、30%和50%等三水平;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和20min等三水平,试验设三次重复。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检查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3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将受精卵浸泡在含6-DMAP450μmol/L的海水中10min;三因素的主次顺序: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6-DMAP的浓度和诱导时机对三倍体诱导率的影响显著;但诱导持续时间影响不显著。部分试验组得到4.2%~13.6%的四倍体和10%左右的非整倍体,这种情况可能与受精不同步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而导致的染色体多极分离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水单胞藻培养液中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铜、锌、锰、钼、钴、镍为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leri)和金藻(Isochrysisgalhana)培养的必需元素,并确定了最佳浓度,依次为(1~5)×10-8、10-9、(5~10)×10-8、(1~5)×10-8、10-7~10-9、10-9mol/L。它们应用于牟氏角毛藻和金藻的培养,可使细胞浓度和叶绿素浓度分别提高204%~432%和197%~256%。本文的研究结果较著名的M-f/2配方增加了镍,并对其他的五种元素的浓度进行了修订。铜、钼、钴的浓度和M-f/2配方基本相同;锰的浓度低约1个数量级;锌的浓度低约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蜕皮与附肢刚毛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蜕皮周期具有独特的、可预报的变化之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中国对虾的蜕皮分为4个阶段:(1)蜕皮后期(阶段A、B):刚蜕皮之后;(2)不蜕皮期(阶段C1-3):组织生长和食物贮藏期;(3)蜕皮前期(阶段D0-3):为下次蜕皮准备有效的形态和生理变化;(4)蜕皮期(阶段E):旧表皮脱落期。  相似文献   

9.
应用IBAS-2000图象分析系统对鲢(Hypophthalmichthysmolttrix)染色体进行自动核型分析,获得比较准确的鲢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数据和核型标准图象信息。染色体组型2n=48,核型公式18m+22sm+8st,总臂数(NF)为88。与常规方法比较,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速度快,图形和数据能永久保存,便于建立鱼类染色体标准图形信息库。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银鲈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乐  简绍基 《淡水渔业》1999,29(12):30-32
银鲈(Bidyanusbidyan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条纹鱼科(Teraponidae),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Murray-Darling)河流域。一般体长35~40厘米,体重0-75~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8-0公斤,是该流域游钓业、捕捞业特别喜爱的四种鱼类之一。其资源量日益减少,目前在该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已不多见。银鲈体形似梭形,色银白,故得名。肌间骨少,肉质鲜美,可食部分大,肉片率达40%。银鲈适应性广,生长较快,体长5厘米、体重2克的鱼种,12个月可生长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