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5年4月(丰水期)和2015年11月(枯水期)珠江口南沙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度、细胞丰度及多样性。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4属76种,硅藻为最主要优势种群。丰水期优势种有2种,分别为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枯水期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萎软海链藻(Thalassiosira mala)、中肋骨条藻和有棘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inosus)。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别为651.91×104个·L-1和129.21×104个·L-1,2个时期细胞丰度分布都表现为近岸向离岸递增的趋势。调查海区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在丰水期分别为1.64和0.40,而在枯水期分别为1.58和0.41,多样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总氮和p H,枯水期为温度、透明度、磷酸盐和盐度。  相似文献   

2.

增殖放流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方式。放流前对放流海域进行生态容纳量评估,有计划地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可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文章根据2016年珠江口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由29个功能组组成的基于珠江口的生态系统通道(Ecopath)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食物网结构与混合营养效应,估算了适宜于该水域的6种不同增殖放流种类的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为1~4.2级,6种适宜放流种类营养级介于2.2~3.7,最高营养级功能组为哺乳动物,系统总流量9 092.447 t·(km2·a)–1,系统总能量转化效率12.23%,连接指数0.370,系统杂食指数0.287。食物链通道主要有2类,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黄鳍鲷(A. latus)、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墨吉对虾(P. monodon)和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的最大容纳量分别为0.094 t·km–2、0.500 t·km–2、0.650 t·km–2、1.580 t·km–2、1.610 t·km–2和75.870 t·km–2

  相似文献   

3.
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80年代记载的鱼类150种大幅降低;甲壳类、头足类比相关调查显示甲壳类19种、头足类6种的结果也有所降低。主要经济鱼类个体质量和数量减少,小型低价值鱼类及戴氏赤虾逐渐成为优势种,且未发现经济鱼类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这可能与过度捕捞或其他人为活动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万山群岛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之一, 但目前对于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缺乏深入了解, 特别是岩礁性渔业资源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于 2021 年春季在该海域开展了底拖网和三重刺网作业调查, 对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及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调查共鉴定出渔业生物 220 种(三重刺网 187 种, 底拖网 52 种), 隶属于 15 目 72 科 137 属, 其中, 鱼类和甲壳类分别为 176 种和 38 种, 分别占总种类数的 80.0%和 17.3%;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表明(IRI≥1000 为优势种), 三重刺网调查优势种为云斑海猪鱼(Halichoeres nigrescens)和黄斑蓝子鱼 (Siganus canaliculatus), 而底拖网调查优势种为竹筴鱼 (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鲾 (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 三重刺网与底拖网作业渔获的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 2.50 和 1.35,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 5.85 和 2.52, Peilou 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 0.77 和 0.54; 渔业资源群落特征与水温和硅酸盐浓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 万山群岛三重刺网调查发现的渔业资源种类数和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底拖网, 两种调查方式的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差异也较大, 万山群岛岩礁性渔业资源丰富, 但经济价值较高的岩礁性渔业资源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嵊泗海域渔业资源状况,合理评估和利用渔业资源,根据2016—2017年嵊泗海域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季节更替率、相关性分析、冗余度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拖网渔业资源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聚集性、优势种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共出现渔业资源种类78种,其中鱼类36种、虾类14种、蟹类12种、其他类16种,丰度和生物量均以鱼类最高,其次为蟹类和虾类;2)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嵊泗海域的优势种,其资源量整体呈现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东部外海海域高于西部近海海域;3)渔获资源特征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3.47,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2.30,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65;4)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磷酸盐、表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亚硝酸盐含量是影响嵊泗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是我国三大河口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多种珍稀水生生物柄息地和重要增养殖水域。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农业生产对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珠江三角洲近岸是人类与海陆相互强烈作用的典型地带,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高度密集,陆源排污量巨大。出海口门下泄径流带来的悬浮物质,吸附了大量金属离子,在河口特有的理化条件与动力系统作用下,常常发生絮凝沉降,加之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以细颗粒占优.有机质含量较高(夏真等,2005),其吸附作用使溶解相金属发生相转移。经过长年累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深圳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情况,文章参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和国内外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大鹏半岛沿岸海域实际情况,构建了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16年每年秋季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采用2016年数据与近3年(2013—2015年)数据比较、2016年数据与近4年(2012—2015年)数据比较两种方法,对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均为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游泳动物指数呈下降趋势、鱼卵仔稚鱼指数显著下降,渔业资源承载力已临界超载。建议进一步加强海域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和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预警,为推进渔业资源修复保护和增殖养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2年5、8和10月对唐山湾海域进行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及群落ABC曲线等分析方法,对3个季节渔业资源现状及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渔获物中共有海洋动物59种,其中鱼类27种,甲壳类17种,贝类7种,棘皮动物4种,头足类3种,多毛类1种;春季捕获35种渔获物,夏季36种,秋季37种;春季平均渔获率(质量)为3.50 kg/h,夏季为13.68 kg/h,秋季为16.99 kg/h。研究表明:(1)渔获率及其组成季节差异明显。在生物量上,春季以头足类为主,鱼类与甲壳类次之;夏季甲壳类为主,鱼类次之;秋季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2)渔获率空间分布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浅水区较深水区渔获率高,夏季深水区较浅水区高。(3)优势种季节变化不明显。(4)春季H'高于夏、秋季,深水区总体高于近岸浅水区。(5)ABC曲线分析可知,群落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9.
海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2008年春、秋两个季度的连云港海州湾海域渔场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分布特征、群落结构、资源密度和多样性等.本次调查共有渔获物62种,其中鱼类28种、虾类12种、蟹类7种、头足类4种、贝类11种.春季在种类数、尾数渔获量和尾数资源密度上明显高于秋季;而在质量渔获量和质量资源密度方面,即资源单位个体质量秋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对珠江8大入海口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平面分布进行了调查。经鉴定有浮游动物57种,其中桡足类占优势,有20种;其次为轮虫和枝角类,分别为18和8种;此外,被囊动物2种,原生动物、多毛类、异足类、水母类、糠虾类各1种;还有阶段性各种幼虫以及未知种类2种。调查期间各站位均出现的种类有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镰状臂尾轮虫(B.falcatus)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浮游动物的种数变化范围为19~29种,密度的变化范围为2288~300000ind·m^-3,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10.03~111.94mg·m^-3。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水域秋季刺网的渔获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年9月使用3种不同结构(单片、双重、三重)和不同网目尺寸(40 mm、50 mm、60 mm)的刺网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海上捕鱼试验,并从多样性和相异性两方面探讨了珠江口水域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3种刺网的渔获种类数、尾数和质量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少;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1 000的优势种有所差异,但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是共同优势种。针对珠江口渔获个体大小悬殊的特点,分别以个体数和生物量为基础计算了该水域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欧氏距离法(Euclidian 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网目刺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较高,而同一网目刺网差异性较低。从提高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恢复其生态稳定性来看,控制网目尺寸是当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9、1994、2004和2014年陆地卫星遥感资料,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GIS数字化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珠江口南沙湿地围填海开发进程,并通过对2002—2003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期10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围填海对南沙周围水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时相南沙湿地海岸线长度分别为213.6 km、230.0 km、232.5 km和248.6 km。1989—1994年、1994—2004年和2004—2014年海岸线长度年增加幅度分别为3.28 km/a、0.25 km/a和1.61 km/a,海岸线向海推进最大距离分别为4900 m、1700 m和7700 m。(2)1989—2014年南沙湿地因围填海增加面积约46.3km~2,增加幅度最大的阶段为1989—199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40.60%;其次是2004—201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34.99%;1994—2004年围填海占用的滩涂面积最小(24.41%),南沙万顷沙和龙穴岛的围填海活动最为剧烈。(3)近10年来,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和头足类等生物资源种类分别减少了60.34%、73.21%、26.67%、79.78%和50.00%,栖息密度分别减少58.49%、12.38%、79.96%、78.78%和66.79%,生物量分别减少了82.16%、73.23%、15.83%、70.49%和62.43%。甲壳类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分别减少了13.33%和69.85%,但生物量增加了114.20%。(4)浮游动物多性性指数增加了10.24%,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多样性指数分别减少了71.10%、91.82%、18.18%、66.90%和73.68%,优势种更替显著。可见,南沙湿地围填海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类型和长度,占用了湿地资源,同时也对周边水域的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潘澎  赖子尼 《海洋渔业》2016,38(6):616-622
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著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水域主要渔业生物资源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长江口水域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以及生物学测定数据,分析该水域拖网生产的渔获种类及优势种的资源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各时期长江口水域拖网生产的渔获物中,鱼类占92%以上,头足类和甲壳类所占的百分比较小,分别在8%和1%以下。每个时期的拖网生产的种类数基本相当,都为40种左右;同一时期的不同季节和各季节的不同时期间的种类数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口水域拖网渔获物优势种类的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90年代初期到末期,大部分传统优势种的渔获比例相对稳定,某些优势种的渔获比例有较大的波动或急剧减少,小型低质鱼种的渔获比例和种数增加。对带鱼、小黄鱼的体长组成结构分析表明它们的群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的小型化,当前的小型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而在此期间黄鲫的体长组成结构变化不大。该水域的优势种类组成和主要优势种类体长组成结构的变化是和逐渐增加的捕捞力量以及水域环境变化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珠江口水域悬浮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珠江口水域悬浮物含量在0.5~27.6mg·L1之间,平均值为5.73mg·L1。其中,夏季悬浮物的平均含量为6.60mg·L1,春季平均含量为4.86mg·L1,夏季含量高于春季;悬浮物的含量分布呈西北部水域向东南部水域递减和近岸高于远岸的特点;悬浮物含量与水透明度、盐度、pH、DO含量呈负相关,与COD含量呈正相关;该水域悬浮物含量高于大亚湾大鹏澳水域。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生境变动条件下长江口鱼类群落的特征,为其鱼类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2010年5月中旬至9月在长江口进行了张网鱼类资源调查(除8月外,采样频率为1周1次)。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总共出现6种生态类群、39种鱼类,海洋洄游鱼类和河口定居性鱼类的种类数目分居1、2位,包含种类数目最多的科是鳀科(6种),其次鰕虎鱼科和石首鱼科(4种),5-9月间种类和生态类群种类数目更替均无显著性差异;5-9月间各生态类群尾数/重量均以海洋洄游鱼类占首位,5-8月间各月平均每网尾数/重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9月除了与7月尾数无显著性差异外,尾数和重量均较各月高,生态类群尾数/重量的排序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对棘头梅童鱼、刀鲚、凤鲚、银鲳、灰鲳、龙头鱼等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幼鱼数量比例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种类的变动有差异,如棘头梅童鱼、刀鲚、龙头鱼幼鱼基本呈下降趋势,而凤鲚则为上升趋势。此外,相同属的鱼类生态位有一定的分化,银鲳和灰鲳在时间上交替出现、而刀鲚和凤鲚在不同水域产卵,这是一种减少对食物、空间竞争的策略;按鱼类群落优势种综合丰盛度法,各月优势种比例均在95%以上,而各月间优势种更替无显著性差异;Braycurtis尾数/重量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在60%的水平上将群落分为组Ⅰ(5月-8月前半月)和组Ⅱ(8月后半月-9月)。此外,长江口虽仍是棘头梅童鱼、银鲳、灰鲳等重要经济鱼类的育幼场,但群落结构已有了变化,特别是中华鲟、鲥等珍稀鱼类的消失,反映了因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等引起了长江口鱼类资源的衰退。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迪  林昭进 《南方水产》2006,2(4):37-45
根据1986~1987年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的周年月份调查数据,运用MVSP软件包中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对珠江口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描述珠江口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变化特征,把珠江口从时空上划分为4个季节和5个水域,并与传统的划分方法作比较,讨论了这种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综合考虑个体数、重量、出现频率等因素,把珠江口鱼类的优势种确定为优势度大于1000的丽叶鲹、棘头梅童鱼、凤鲚、银鲳、杜氏棱鳀、带鱼、黄斑鲾和赤鼻棱鳀等8种,分析了优势种的区域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8.
林坤  麦广铭  王力飞  王学锋 《水产学报》2020,44(11):1841-1850
群落稳定性是研究群落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内容,而生态网络稳健性是群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依据2015—2018年珠江口海域底拖网调查的鱼类群落数据,利用鱼类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分别构建了4个年份的生态网络,以"快照"形式反映调查时段的群落特征,并分析了网络的拓扑性质。结果显示:①点度分布[P(k)]均服从幂律分布,各网络均属于复杂网络,表明网络应对随机扰动(如捕捞、环境突变)的能力较强,符合河口生境多变的特征;②种类数量年际波动较大,而网络密度(D)介于0.03~0.10且逐年降低,表明网络稳健性呈逐年弱化的趋势,且该趋势基本未受到种类数量变化的影响;③网络具随机网络的低平均路径长度(APL)、低聚类系数(C)的特征(APL均为1,C介于0.01~0.06),能流效率较高,种间关系分布较均匀。本研究为量化分析近岸关键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