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6年8月(夏季),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设22个站位,应用Levins公式和Petrailis公式测定夏季浮游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并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其中浮游幼虫、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为最主要的组成类群。浮游动物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048~0.704,其中,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长尾类幼虫(Macrura larva)生态位宽度大于0.6,为广生态位种类;中生态位种类有短尾类溞状幼虫(Brachyura zoea)和多毛类幼虫(Polychaeta larva);其余为窄生态位种类。浮游动物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范围为0.002~0.990,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种对有18对,占总对数的19.8%。其中,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重叠值最高为0.990。RDA结果分析表明,叶绿素a、盐度、透明度、无机磷和温度为影响夏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唐山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态位情况,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进行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礁区四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7类,对照区鉴定6类,礁区和对照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640.38 ind./m~3和450 ind./m~3。礁区和对照区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 670.84 mg/m~3和2 790.43 mg/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礁区均高于对照区。优势种主要以节肢动物、浮游幼体和刺胞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生态位宽度主要为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水平在不同航次下略有差异,部分生态位宽度较窄的优势种生物重叠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域不同水文期浮游动物的生态位,为进一步研究珠三角河网浮游动物种间竞争共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2017-2018年在珠江三角洲河网设置13个调查站位,调查浮游动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组成与分布,分析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及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程度变化,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情况。结果表明:调查水域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检出浮游动物96和92种,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等为珠三角河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珠三角河网浮游动物在不同水文期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有差异,变化范围为1.04~4.02,主要由广生态位种群、中生态位种群和窄生态位种群组成;不同水文期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匀,在0~0.94,潜在的种间竞争压力较大;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总溶解性固体物质和总磷是影响珠三角河网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的重要因素。不同水文期珠三角河网的生境条件变化引起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的差异,使得珠三角河网水域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1993年-1994年对进贤湖泊浮游动物调查分析.共采到浮游动物85种,隶属于58属.平均生物量0.7112mg/L优势种属群为原生动物的沙壳虫、似铃壳虫、轮虫类的龟甲轮虫,枝角类的秀体、透明、象鼻,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幼体.鱼产力2.808×10-3k/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夏季浮游动物优势种时空生态位, 利用 2016—2018 年春季(5 月)和夏季(8 月)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及环境调查数据, 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时空生态位特征, 并基于冗余分析 (RDA)对优势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春季优势种以近岸低盐种占绝对优势, 夏季优势种以近岸低盐种和暖水种共存, 夏季优势种数目高于春季, 春季第一优势种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优势度和平均拥挤度均高于夏季。在时间和空间生态位上, 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虫肢歪水蚤、长额刺糠虾 (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均为广生态位种, 而中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为窄生态位种。相似生态位种为了实现共存, 在时间或空间上发生生态位的分化。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高的种对多具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时间生态位上高等级重叠种对关系占比(50.0%)远高于空间生态位高等级重叠种对关系(18.2%)。物种环境排序图通过展示优势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优势种在生境中的生态位分化现象。本研究探明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分布特征可为研究其种间共存关系、环境适应性及水质环境变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009年9月,分4个季节月采样,研究了一座热带城市型水库——深圳铁岗水库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3种,均为热带、亚热带或广温性种类。轮虫的种类数和数量在各采样点和各次采样中均居首位。淡水筒壳虫(Tintinnidium fluviatile)、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镰状臂尾轮虫(B.falcatu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和桡足类(Copepodities)幼体是4季中最主要的优势种(类群)。聚类分析和标系排序分析显示,铁岗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九围和料坑库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4个季节均在一组,萼花臂尾轮虫、尾突臂尾轮虫(B.caudatus)和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主要分布于该组,镰状臂尾轮虫主要分布于西丽入水口,剪形臂尾轮虫(B.forficula)和腹足腹尾轮虫(Gastropus hyptopus)主要分布于库中央。浮游动物密度、优势种(类群)组成、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分析表明,铁岗水库的水质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又以九围库湾和料坑库湾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二)浮游动物 1.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丹江库区的浮动物共检出52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种,以砂壳虫为优势种;轮虫计23种,以壶状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占优势;枝角类11种,以秀体藻,小栉蚤为优势;桡足类检索至目主要有镖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和无节幼体.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占有较大比重,见表6。  相似文献   

8.
盐碱池塘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 《水产学报》2001,25(1):26-31
1997年4月5日至1998年9月1日对山东高青盐碱池塘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青盐碱池塘含盐量变动于1.36-20g.G^-1,总碱度变动于2.4-72.mmol.L^-1,pH值8-9浮游动物主要是淡水盐种或喜盐种,一些是典型的盐水种,浮游动物优势种有团焰毛虫,双环栉毛虫,锥瓶口虫,瓜形膜袋虫,旋回侠盗虫和绿色前管虫(原生动物),褶皱臂尾轮虫,暗小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卜氏晶囊轮虫,简单前翼轮虫,角三肢轮虫和针族多肢轮虫(轮虫)微型裸腹和长肢秀体(枝角类),细巧华哲水蚤,近邻剑水蚤和台液温剑水蚤,(桡足类),无鱼对照池和新挖池塘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一般养鱼池塘的高。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珠江口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于2006年至2007年间,对珠江河口区丰水期(8月份)、平水期(11月份)、枯水期(2月份)的浮游动物进行采样分析。共采集浮游动物94种,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共鉴定出49种,其中桡足类35种,枝角类14种;其次轮虫类有28种;原生动物6种;被囊动物和糠虾类各2种;多毛类、螺类、水母类和异足类各1种;还有3种未知种类。还发现浮游幼虫10类。珠江口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有河口半咸水种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指状许水蚤(Schmackeria inopinus)、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和轮虫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tyciflorus)、镰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falcatu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以及枝角类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这些优势种多为耐污种类,表明珠江口的水质已受到污染。依据珠江口不同水文期采样调查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2007年2月枯水期最低,2006年11月平水期最高。[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60-268]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24-25日观察了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共采集浮游动物4类16种属,其中淡水种类11种,半咸水种类5种,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 sp.),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桡足幼体(Copepodid)及剑水蚤(Cyclops sp)等;密度的峰值出现在4月24日8:00(4504.28ind.·L^-1),原生动物、轮虫类是影响密度变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昼夜平均密度的78.0%;生物量高峰在4月25日20:00(23.757mg·L^-1),桡足类生物量占99.5%,占昼夜平均生物量的91.6%。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与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初春大辽河口浮游动物丰富,为鱼类性腺发育、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8属233种(变种),主要为硅藻,占比超过60.51%;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7.28~136.68)×10^4cells/L之间波动,各段面浮游植物密度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明显,时空方差分解显示时间变异可解释总变异的24.5%,空间变异仅解释总变异的2%;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示2014年与2016年赤水河处于轻或无污染状态,2011~2013年与2015年受到中度人为影响。2011~2016年春季赤水河共出现优势种31种(变种),主要为广生态位和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同一门类物种中最高,在不同门类物种中最小。分析结果表明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水环境的变化有较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特征,于2018年和2019年冬季(1月)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根据乌梁素海污染源分布、水文及环境特征,在湖泊入水口(N1~N6)、湖泊中部(N7~N14)和湖泊出水口(N15、N16)选取了16个典型样点,进行浮游植物和水样采集;运用改进的Levins公式和Petraitis指数测定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冰封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优势种2门6种和6门8种,伪鱼腥藻是2018年的绝对优势种,2019年的绝对优势种为蓝隐藻和旋转囊裸藻。2018年冰封期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为0.0711~0.5971,宽度最大的为球衣藻,其次是绿柄球藻和衣藻;2019年冰封期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为0.1265~0.5455,宽度最大的为绿柄球藻,其次是具尾逗隐藻和蓝隐藻。2018 年和2019年乌梁素海冰封期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0078~0.7967 和0.0448~0.9248,整体上重叠值小;2018年冰封期浮游植物优势种绿藻门的衣藻与球衣藻的重叠值最高,2019年隐藻门的具尾逗隐藻与蓝隐藻的重叠值最高。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响应速率显示,2018年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整体上呈发展趋势,而2019年呈衰退趋势。方差比率法分析显示,优势种整体呈正关联;卡方检验发现,各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均不显著,大多数藻类种间为负关联,少数为正关联。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采用冗余分析模型,分析报道了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鉴定浮游动物7门113属215种,种类数秋季最多(134种),丰度均值冬季最高(152.43 ind/m~3),生物量均值冬季最高(263.68 mg/m~3);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深、浮游植物丰度、透明度、表层水温、表层溶解氧和表层总氮显著相关(P0.05),其中水深是关键环境因子,其影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生态类群具有一定的生态分化现象,春季、夏季热带暖水种占优,秋季、冬季近岸暖水种占优,各季节生态类群受控的环境因子各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及优势种生态特征,于2015年和2016年8月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响应速率等方法测定优势种的生态位量度。结果表明:(1)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7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8科35属,其中优势种5种,隶属2门5属,优势种丰度和优势度在不同区域均有差异;(2)泉生菱形藻(Nitzschia fonticola)生态位宽度最大,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生态位宽度最小;(3)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间竞争弱,群落结构较为稳定;(4)浮游植物优势种呈发展或衰退趋势是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间竞争的必然结果。本研究结果为色-普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浮游植物多样性积累基础数据,为探讨生态位分化理论下的种间关系、资源利用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水域主要鱼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位在研究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黄河口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本研究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水域进行的7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平均拥挤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等指数研究了该水域12种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水域主要鱼种时间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1.53,其中矛尾虾虎鱼(Chaemrichthys stigmatias)和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时间生态位宽度值较高,安氏新银鱼(Neosalanx anderssoni)和鮻(Liza haematocheila)较低。主要鱼种空间生态位宽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所有鱼种间的平均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也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与各鱼种数量、分布、生态习性和生境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该海域不同鱼种对生境资源的不同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江口盐沼湿地优势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系,采用插网调查,利用2019年5—10月的调查数据,基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长江口崇明东滩(31°27''N,121°56''E)和九段沙盐沼湿地(31°10''N,121°57''E)鱼类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共采获10个优势种,其中鮻(Liza haematocheila)、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在3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在10个优势种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11~1.70,其中拉氏狼牙虾虎鱼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57~1.53,其中棱鮻(Liza carinatus)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值最小。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趋势。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其中具重叠意义的鱼种对(species pairs)高达73.33%,具有显著重叠意义的鱼种对高达48.89%。结论认为,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具有相似性,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太湖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滨带在保持物种多样性、拦截陆源污染物、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经生态修复的五里湖湖滨带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该水域4个区域(A,B,C,D)浮游动物进行逐月采样,以探讨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4属207种,其中原生动物37属88种,轮虫38属76种,枝角类17属29种,桡足类12属14种,物种数最多出现在8月(63种),最少出现在2月(25种);岸型对物种数的影响表现为自然滩地型明显高于水泥护岸。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 135.35个/L和2.38mg/L,原生动物和轮虫丰度是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丰度主体,轮虫生物量是五里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生物量主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枝角类丰度和生物量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均为秋季最高,冬季或春季最低;空间格局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浮游动物及各类群丰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C区D区B区A区,整体呈现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的趋势。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及丰度对水质的分析表明,五里湖湖滨带水质为中污染,水体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冗余分析表明,TN、DO、Chl-a及pH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8.
海草床是近海典型生态系统之一,为了解山东省荣成市天鹅湖鳗草(Zostera marina)海草床及其邻近裸沙区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19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天鹅湖鳗草海草床及其邻近裸沙区的浮游生物、海草床生态学特征及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冗余分析(RDA)探究了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发现浮游植物38种,隶属3门25属,其中,硅藻门(Bacilariophyta)种类最多(89.4%),甲藻门(Dinophyta)次之(7.8%);共发现浮游动物18种,幼虫3类,以甲壳动物(71.4%)为主;浮游生物种类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且在11月达到最大值;海草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年平均丰度分别为5.4×104 cells/m3和1.6×104 ind./m3,是裸沙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年平均丰度的1.4倍和1.5倍;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海草床浮游生物优势种主要与水温、海草床的植株密度及生物量显著相关,而裸沙区浮游生物优势种则主要与水温、pH值及氨氮含量等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天鹅湖海草床相比裸沙区具有更丰富的浮游生物。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