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海藻中岩藻黄素的定量分析,并测定新鲜及干制褐藻中岩藻黄素含量,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褐藻岩藻黄素的影响。样品经甲醇提取、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采用水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450 nm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在该条件下,岩藻黄素在0.11~5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8.46X+0.8899,R~2=0.9999),检测限为0.03 mg/L,回收率为92.66%~109.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4.61%。采用该方法,岩藻黄素提取净化完全,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能够对海藻及其制品中岩藻黄素进行准确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新鲜海带和马尾藻的岩藻黄素含量(干基)分别为559.2和680.4 mg/kg,而干制褐藻样品中岩藻黄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新鲜褐藻。不同干制方式造成的岩藻黄素损失程度为真空冷冻干燥45℃烘干≈自然晾干。因此,在规模化分离制备海藻岩藻黄素时,宜采用新鲜或冻干海藻作为原料,从而保证岩藻黄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2.
岩藻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一类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在褐藻和硅藻中,并且结构已经被确定。岩藻黄素具有抗癌、抗炎、减肥等生物活性。利用这些功能,岩藻黄素在临床疾病防治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展示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海带夹苗放养时,分别用150,200,250mg kg甲壳素浸苗2h,可提高叶绿素和岩藻黄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海带对N、P、K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从而促进海带迅速生长,为产量的形成打下早期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对海带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姚南瑜  陈敏资 《水产学报》1989,13(2):133-137,151
在海带夹苗放养前,用0.5~1.0ppm三十烷醇浸苗,能提高叶绿素和岩藻黄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并可在相当长时间内,提高海带对磷酸盐和硝酸离子的吸收,还可使海带体内核酸含量增加,进而促进海带迅速生长,缩短了放养后的缓苗时间,为产量的形成打下早期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阴离子交换和自由基氧化降解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和硫酸根含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然后以血浆复钙时间(R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可从海带糖提取物中分离出低硫大分子组分F-A和高硫大分子组分F-B.粗糖经自由基氧化降解,可得到分子量为1.5 kD和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实验重复性好,产物分子量集中,其中分子量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硫酸根含量最高.抗凝血实验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能显著延长RT、APTT和TT,尤以高硫组分大分子F-B抗凝血效果最好,而对PT影响不大,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外源凝血系统影响很小,它的抗凝血活性主要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来实现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量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要比硫酸根含量的影响更大,其抗凝血活性随着分子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对于分子量相近的岩藻聚糖硫酸脂,硫酸根含量越高,则抗凝血活性越高.总之,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量和硫酸根含量越高,其抗凝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周奕  吴永沛  于立国 《水产科学》2012,31(2):102-106
从福建省沿海生长的海带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采用截留分子量50、30、10ku的平板超滤膜进行梯度超滤,发现50ku以上占了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84.29±2.772)%。采用EDTA和盐酸处理分子量大于50ku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结合超滤技术进行脱除重金属As和Pb元素的研究,分别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检测处理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中重金属As和Pb元素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超滤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相对电导率明显降低;用SPSS13.0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用超滤结合螯合方法能显著脱除岩藻聚糖硫酸酯中重金属As和Pb。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渗析法对盐沉后的海带酶解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分离,探索工业化分离生产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以解决目前乙醇沉淀法存在的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以脱盐率、糖保留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电渗析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操作电压80 V、料液流量3.2 L/min、固形物浓度10 mg/ml、p H=5的条件下,电渗析连续循环3次,海带酶液解干基中多糖含量由40.17%提高至47.11%,硫酸根含量由3.36%提高至4.97%。电渗析后海带酶解液干基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为Ca 0.13 mg/g、Mg 16.04μg/g、Cu 0.29μg/g、Se 11.7μg/g、Cr 8.06μg/g,Pb未检出,较电渗析前均有降低。电渗析对脱除褐藻胶的海带酶解液进行脱盐纯化处理,可有效地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硫酸酯。  相似文献   

8.
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带粗提物,以褐藻酸钠制备古罗糖醛酸寡糖与甘露糖醛酸寡糖,研究比较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及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湿、保湿性及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及甘露糖醛酸寡糖具有较高的吸湿性与保湿性,且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褐藻酸钠及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芳  吴海一  丁刚  詹冬梅  郭文 《水产学报》2019,43(4):1048-1057
为探讨三十烷醇对铜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0.1、 0.5、1.0 和2.0 mg/L)的三十烷醇连续施用20 d,或用三十烷醇浸泡处理24 h后,再恢复正常条件培养20 d,分别测定了铜藻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岩藻黄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连续施用5 d时,各组藻体的比生长速率(RGR)、叶绿素a(Chl.a)、类胡罗卜素(Car)、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 d时,2.0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受到抑制,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下降;20 d时,除了0.1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仍有促进外,其他3个较高浓度的施用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三十烷醇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经三十烷醇浸泡处理的藻体恢复正常条件培养5 d时,各组藻体的RGR、Chl-a、Car、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上升;10 d时,0.5和1.0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5 d时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综合各项生理生化指标,1.0 mg/L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这种促生长的作用能持续到处理后10 d左右。岩藻黄素的含量除连续施用2.0 mg/L组在实验20 d时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培养20 d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0 mg/L三十烷醇浸泡处理24 h恢复培养10 d,可使岩藻黄素的含量提高79.5%。研究表明,连续施用低浓度的三十烷醇(0.1 mg/L) 20 d或以1.0 mg/L三十烷醇每10 d浸泡处理24 h,对铜藻的生长和岩藻黄素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新鲜海带在晾晒情况下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掌握其晾晒干燥特性并建立可准确预测干燥进程的干燥模型,以湿基含水率、干燥速率、干燥时间为指标,海带湿基含水率达到18%以下作为干燥终点,分析山东荣成海域海带在光照度大于30000 Lx且相对湿度小于70%情况下晾晒,湿基含水率以及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并用6个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建立海带晾晒干燥模型。结果显示:海带根部厚度不同,但初始含水率接近,均在88%~92%之间。晾晒过程主要分为调整阶段、快速降水阶段和慢速降水阶段,干燥速率经历加速和降速两个阶段。不同的新鲜海带,其初始总多糖、甘露醇、褐藻胶含量有差异,经长时间晾晒后,总多糖含量下降最大,褐藻胶次之,甘露醇变化最小。使用6个常见的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分析,Page模型R2的均值为0.990,均方根误差RMSE的均值为0.0224,最能准确描述海带晾晒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选择建模外的一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出MR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两者显著相关,表明该模型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新鲜海带在自然晾晒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本研究成果可为后期与热泵的联合干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