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盐范围广,现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虾种。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含量过高会对南美白对虾产生毒害作用,因此保持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在合适的范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毕英佐和曾祥玲等分别研究了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对虾苗的安全浓度,但有关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与腐植酸钠合剂净水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水体中高含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产动物有害。试验通过不同配比腐植酸钠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混合剂处理模拟养殖污水,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投入10 mg/L腐植酸钠与1.2×10~3 cfu/mL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剂对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解能力依次为: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依次为: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更显著、快速.当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3.0、4.5 kg/hm~2时,5 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2%、80%、74%,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接近100%,结果均显著高于添加同剂量单一菌株时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正>试验把五个池塘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生态塘作为养殖池塘污水的处理塘,另外三个作为养殖池塘,由测到数据可知,生态塘对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氨氮(NH_3-N)每日平均去除率达到40.9%,去除率差异显著(P0.05),亚硝酸盐(NO_2-N)每日平均去除率达到36.2%,差异显著(P0.05),达到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作用。经过处理后的养殖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出现递减,没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可知,生态塘处理后的养殖水体对养殖鱼塘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有去除作用,可达到净化养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一、形成原因亚硝酸盐是氨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能否获得更高的效益与养殖水质密不可分,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殖水质的好坏。现阶段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集约化养殖中,上述养殖水体指标往往会过高,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笔者探讨总结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天津地区开展北极红点鲑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超标,氨氮是水生动物的主要代谢产物。现有的研究没有明确指出北极红点鲑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本研究希望通过实验得出北极红点鲑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安全浓度及半致死浓度,以期为今后北极红点鲑的工厂化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对新、老池塘海参养殖水体底层氨氮、亚硝酸盐、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海参养殖池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可以缓解不投饵、不换水的海参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2):76-76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滤水性双壳贝类对养殖尾水的净化能力,并寻找其净化能力最强时,贝类放养密度及规格,选择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及青蛤(Cyclina sinensis)四种常见的海水养殖贝类,研究其不同品种、不同养殖密度、不同规格对养殖尾水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水体pH值的调节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缢蛏、青蛤、菲律宾蛤仔三种贝类中,缢蛏的净化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48 h后缢蛏组水体pH值较为稳定,氨氮下降44.30%,硝酸盐含量下降81.36%,亚硝酸盐含量下降82.02%,优于其他两种贝类。(2)比较不同密度四角蛤蜊试验组,以5 ind/L密度组净化效果最显著,处理48 h后可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值81.40%,而2 ind/L密度则会引起水体亚硝酸盐水平显著上升(P<0.05)。(3)不同规格缢蛏对养殖尾水pH值、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浓度48 h并无显著影响(P>0.05),但小规格缢蛏会引起养殖水体氨氮水平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