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柴河水库从流域污染控制、生物修复措施、工程措施和渔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头,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生态果园建设等生物修复技术,堵截污染源、移山造坡、恢复植被、客土固化、生态挡土墙、格栅内种植草坪和改造家属区等工程措施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并加强渔业管理,探索并实践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水环境状况向好的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其独特的生境构成了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索饵场和产卵场。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全面衰退,渔业资源量锐减。为重新恢复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十余年连续开展长江口水生生态修复工程,目前的研究对生态修复有提高和长期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以与长江口同样经历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的切萨比克湾河口(美国最大的河口海湾)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实施的有效生态修复措施和方法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切萨比克湾河口区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为具有典型参考意义的蓝本案例,通过了解其在修复河口理化环境、恢复关键物种资源量、保护与修复重要栖息地、合理利用土地、建立流域尺度综治体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期在基于生态退化机制的修复、基于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基于生态流域尺度上的综合修复上获得经验,为长江口渔业生态修复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长期保护提供相关资料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增殖放流作为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措施,以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山东省各级政府渔业部门的重视,也得到了全省渔民的广泛认可。据了解,山东自2005年启动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以来,各级财政、社会投入21亿元,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638亿单位,放流规模引领全国,取得了涵养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渔业生态、改善种群结构、修复改善水域生态等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人工鱼巢渔业资源增殖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淡水鱼类的产卵场及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日益衰退。近年来,人工鱼巢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流域及河口渔业资源及其生境的修复和管理,为保护淡水流域生物多样性和制定渔业管理措施等方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外人工鱼巢的类型、构造、材质进行了总结归纳,阐述了人工鱼巢的效应、布设方式及管理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人工鱼巢在渔业资源增殖效应方面的研究实例,并对今后人工鱼巢的构造和材质选择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河北省水产局依据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和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增殖放流项目任务及资金安排,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管理办法》、《河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7.
生态修复技术在养殖池塘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传统的养殖水质管理主要是通过清淤、沉淀、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或化学试剂等。虽然处理方法的速度较快,但处理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在日益提倡节能减排、生态健康养殖的背景之下,积极探索池塘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尤其是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水产养殖业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也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实现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就养殖池塘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原理与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综述,供广大水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圳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是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有水生生物防疫检疫、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渔业生态管理、水产技术推广、渔业信息培训、渔港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等。为进一步修复海洋生态,单位积极实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大力推进人工鱼礁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人工鱼礁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并负责任地做好沿海珊瑚资源的调查和管护工作。通过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贵州草海重污染湖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区与对照区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通量,探讨外源负荷得到有效控制后草海重污染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为草海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2018年在草海修复区内和对照区各布设3个采样点, 10月至次年10月每个月分别对修复区和对照区水质开展连续跟踪监测。利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对比分析了修复区和对照区内源磷释放通量,综合评估了草海重污染区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一年后,修复区水体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活性磷(SRP)浓度分别降低为对照区的65%、42%和67%。修复区沉水植物生长茂盛,水体DO含量稳定在8 mg/L以上,透明度显著提高,水质明显改善,CODMn 、NH3-N、TP浓度分别降低至5.7、0.39 、0.05 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生态修复工程对内源磷释放量削减30% 以上,修复区内源磷贡献率38%,远低于对照区(74%)。当草海流域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水植物生态系统恢复成为重污染区内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目前它却已沦为了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有效解决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中国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以及突破环境约束发展现代渔业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污染物和胁迫因子的诊断和预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传统的理化分析相比,生物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更直接而真实地判断水体中污染物潜在的生物毒性和危害程度,把握对渔业生物和生态系统有中长期影响的污染源及其动态,并能通过暴露实验来探寻和确认更多传统、新型和未知污染物/胁迫因子的生态毒理效应和机制。目前以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为代表的水环境生物监测、诊断和预警,已经成为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特别是在基于双壳贝类的海洋和淡水"贝类观察"指示生物监测体系和基于更广泛的指示生物体内生化、遗传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类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在污染物/胁迫因子的早期、快速、客观诊断和预警方面成效显著。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技术,必将为最大限度地挽回由污染/胁迫导致的渔业损失,修复受损的渔业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同时,该研究领域也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玛可河为大渡河主要干流及正源,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逐渐增多,玛可河珍稀鱼类资源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本文分析了玛可河鱼类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为修复玛可河珍稀鱼类资源、改善玛可河水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渔业主要水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渔业主要水域的环境现状.伊犁河( Ile River) -巴尔喀什湖(Balhash Lake)、乌拉尔河( Oral River) -里海(Caspian Sea)、锡尔河(Ser River) -咸海(Aral Sea)、额尔齐斯河(Ertis River) -斋桑泊(Zaisang Lake)均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有化肥、农药、石油产物、重金属及含氮化合物、氯化物、硫酸盐,来源包括国内外两个渠道.污染物破坏渔业主要水域生境,对水生物种(鱼类)的安全造成威胁,导致了水生生物资源衰竭.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标准化管理措施,依法执行治理工作,防止国外污染物进入本国渔业水域;并通过和邻国联合对哈国渔业主要水域环境及生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利用研究,确保本国主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人类共有资源.  相似文献   

13.
生态脆弱性研究对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安江流域的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成功运行,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力量。本文选取能够真实贴切反应流域生态环境的指标构建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SRP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在500m×500m的栅格尺度下叠加生态红线的划定对新安江流域2015-2020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为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新安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状况良好,极度脆弱区占比仅在1%左右,且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耦合性较好,呈现由中部核心地区向周围逐渐衰减的态势;2)5年期间,流域生态敏感性向好发展,生态恢复力略有下降,生态压力度维持稳定态势。整体生态脆弱性结构稳定,虽然脆弱性强度值下降了0.12,但86.6%的区域脆弱性等级未发生变化;3)县域尺度上,脆弱性变化出现“马太效应”,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屯溪区、徽州区和黟县生态脆弱性上升,而生态环境较好的祁门县、休宁县和黄山区的生态脆弱性下降;4)流域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小,基本无极度脆弱区存在,但是对于水源涵养功能保护区的维护力度还需加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因子对鱼类消化酶活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田宏杰  庄平  高露姣 《海洋渔业》2006,28(2):158-162
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大小与其所生活的水环境紧密相连,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因子如温度、盐度、pH和重金属离子,饵料(营养成份、含有的外源性酶以及量的多少)对鱼类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为水产养殖中优化人工饲料和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有效地界定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与评估指标,促进河湖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制定水资源价格、为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河湖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借鉴,为绿色经济核算提供有力的依据。从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优化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4大类以及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科研教育和固碳能力等19项指标,优化了水资源供给、提供水产品、水质净化、防洪减灾、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指标的评估方法。下一步要制订GEP核算技术标准,建设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效益等指标纳入审计范围,建立以水生态系统为整体、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为总目标、以定量评判和可操作性为抓手的新的河湖长制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6.
红碱淖流域水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遥感解译、实地查勘、调研咨询和历史资料收集等方法对红碱淖流域的湿地状况、生物状况、河湖连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红碱淖流域湿地面积萎缩,1987-1997年,流域湿地面积变化不大,1997-2010年,流域湿地面积减少40.26 km2;红碱淖鱼类资源减少,虽然组成变化不大,但捕捞产量逐渐下降,1974年和1975年鱼产量最高,年平均鱼产量54 kg/hm2,2003-2006年,已无捕捞产量;红碱淖鸟类数量下降,如普通鸬鹚以前是优势种,数量达到上千只,现在已经难以看到,雁鸭类、红嘴鸥等鸟类数量也有明显下降;河湖连通性受阻,大部分入湖河流目前已干涸,尤其是上游建设小型水库和蓄水池,使河湖连通性进一步恶化。从自然条件变化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水生态退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农业灌溉与植被耗水、能源及旅游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立跨区域的流域综合治理体制、加强湿地管理、加强生物及栖息地保护和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健康评估、保护及修复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生态监测逐步规范化和系统化。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欧盟和美国水生态监测及评价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进一步分析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流域统一监管、监测站网优化、监测工作常态化、监测标准体系完善、监测能力提升等多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长江流域和我国水生态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利渔业》2011,32(6)
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渔业主要水域的环境现状。伊犁河(Ile River)-巴尔喀什湖(Balhash Lake)、乌拉尔河(Oral River)-里海(Caspian Sea)、锡尔河(Ser River)-咸海(Aral Sea)、额尔齐斯河(Ertis River)-斋桑泊(Zai-sang Lake)均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有化肥、农药、石油产物、重金属及含氮化合物、氯化物、硫酸盐,来源包括国内外两个渠道。污染物破坏渔业主要水域生境,对水生物种(鱼类)的安全造成威胁,导致了水生生物资源衰竭。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标准化管理措施,依法执行治理工作,防止国外污染物进入本国渔业水域;并通过和邻国联合对哈国渔业主要水域环境及生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利用研究,确保本国主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人类共有资源。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鱼类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5月(养殖开始前)和2016年8月(养殖投饵高峰期)对大亚湾大碓鱼类深水网箱区、外围区(网箱外0.1 km)和非养殖区(网箱外10~15 km)的海水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调查,采用有机污染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网箱养殖化学需氧量(COD)由网箱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不同,深水网箱养殖CODMn浓度在3个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水质较好(A1),水质处于贫营养水平(NQI2)。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铅(Pb)和锌(Zn)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但铜(Cu)和镉(Cd)含量轻微超标。沉积环境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Eir30,RI100),与中国同类型海区相比,污染危害程度相对并不严重。深水网箱养鱼对周围海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