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底栖硅藻是鲍育苗的基础和关键,没有优质充足的饵料作后盾进行鲍育苗只能是纸上谈兵。 底栖硅藻的生长受到多种因子的综合作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其生长情况必然遵循种群的生长变动规律。我们把种群的变动分为四个时期:初期、指数增长期、稳定期、衰老期。现分述如下。 初期,藻种数量稀少,种群生长缓慢。该期由于种群密度小,对环境的影响小,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管理要求不太严格,可采取下列措施:营养盐少量施用,因为营养盐浓度过大会抑制种群的生长。一般以N:P:Si  相似文献   

2.
金属元素进入水体后,威胁水体安全,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常规的金属离子浓度测试,反应了金属污染强度,但不能反应金属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建立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系统至关重要。硅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因其种类多、代时短、对环境因子敏感,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常规水质监测。在金属胁迫下,硅藻在单个细胞水平与群落结构水平产生应答,基于此发展了一系列指标如生物量、指示物种、群落结构多样性、硅藻畸形率、植物螯合肽等应用于指示金属污染。对近几年硅藻应用于金属污染指示取得的进展予以综述,并提出系统性整合各项指示技术,根据室内与野外模拟结果分配各项指标权重,将是应用硅藻指示水体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浑河流域硅藻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宁省浑河流域60个采样点位的着生硅藻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硅藻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及硅藻商对浑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浑河流域共鉴定出硅藻种类20属167种,以羽纹纲中的菱形藻属、脆杆藻属、舟形藻属为主。硅藻细胞密度115.40~61 231.19ind./cm2,平均值为8 981.56ind./cm2。硅藻香农维纳指数范围0.29~1.61,均匀度指数范围在0.012~0.341,硅藻商值范围为0~2.70。浑河流域着生硅藻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对较低。通过综合评价认为浑河流域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需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5.
安瑞永  吕丽萍 《河北渔业》2000,(3):20-20,25
<正> 所谓“载体饵料生物”是指利用饵料生物做载体,让其摄取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药物后,再用它们来饲喂其它的经济动物,从而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日本早在廿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积极开展了载体饵料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产品已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广泛使用。 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种类很多,但并非都能做为载体饵料生物。有一些饵料生物对所投喂的特定物质或药物不喜欢摄食,就无法替  相似文献   

6.
7.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的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将咸淡水养殖罗非鱼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冯秉东 《海洋渔业》1982,(5):215-217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滑海在南海的西北,海岸线长859公里。境内有注入北部湾的中小河流123条,平均年流量258亿立方米。这些淡水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饵料生物,而且还增加了湾中的营养盐类。因此在广阔的浅海滩涂上,孳生繁衍管多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机物,如  相似文献   

9.
海洋酵母的特点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洋酵母是生活在海水中酵母的通称,是酵母家族的一个生态类群。作为海洋生产力的一员,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海域中。除耐盐性外,其生物学性质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与陆生酵母基本相同。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海产经济动物的天然产量因过度捕捞而日益下降,同期的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加之养殖技术的进步,海产经济动物的大规模人工养殖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在全球许多国家逐渐推广开来。随着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渔业捕捞量已大幅度下降,单靠海洋捕捞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因此,海水鱼类增养殖得到普遍重视和大力发展。扩大鱼类增养殖,开发鱼类蛋白资源是当今世界水产增养殖中最活跃的科研开发工作,水产养殖已成为世界上增加鱼类来源最迅速的方式,也是水产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天津是国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的限采以及环保部门对养殖尾水排放的严格控制,海水工厂化养殖面临新的挑战。天津海水养殖发展一直受到土地和海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天津海岸线为浅滩泥底潮汐带,海水比较浑浊,且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渤海和黄海较低的海水交换率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天津的气温变化大,适合室外露天养殖的时间短,但天津周边鲜活海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及盐田卤水条件,促进了天津集约化的工厂化海水养殖的发展。回顾了天津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海洋生物多糖的种类——海洋动物活性多糖、海洋植物活性多糖、海洋微生物活性多糖,阐述了海洋生物多糖对水产动物的生理功用,指出了海洋生物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和展望,这对配制、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型、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环渤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现状,促进近海及沿岸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比较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水养殖的面积、产量、产值,对环渤海地区2012~2106年的海水养殖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环境改变,养殖配置不合理等的问题,并重点对养殖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膜的形成、结构、原理、生物多样性以及功能,重点阐述生物膜的微生物学特征,介绍微生物生态学方法,特别是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基质构建海水养殖系统硝化功能的强弱,选取纤维毛球、陶粒、螺旋式生物绳等7种基质,其中陶粒、流化床填料、纤维毛球采取不同放置方式,共建立14个模拟海水养殖系统,比较不同基质硝化功能建立过程以及同种基质不同放置方式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位体积珊瑚骨的氨氧化活性和亚硝酸盐氧化活性高于其他载体,在氨氮初始浓度20 mg/L条件下,氨氮和亚硝氮降解至检测不出分别需要3 d和11 d,而纤维毛球、陶粒、螺旋式生物绳、流化床填料、丝带内芯悬浮球、海绵内芯悬浮球硝化系统的建立分别需要18、26、30、25、27和22 d。纤维毛球100目筛绢悬挂、陶粒网兜悬挂、流化床填料100目筛绢悬挂优于其他放置方式,其中纤维毛球100目筛绢悬挂硝化功能建立时间为18 d,效果最优,流化床填料100目筛绢悬挂、陶粒网兜悬挂硝化系统建立分别需要21、24 d。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投饵型养殖会导致养殖区域底部环境持续恶化,限制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对采自威海金海滩排污口附近污泥中的海洋光合细菌进行了富集、分离和初步鉴定,模拟自然养殖环境,选取优势菌株进行池塘底泥处理试验(上层水体,下层底泥),分析比较两株菌对底泥的改良效果;试验共获得两株优势光合细菌PSB1和PSB2,分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小红卵菌属(Rhodovulum)。底泥处理试验结果显示:PSB1和PSB2都可以稳定水体pH,降解水中的硫化物、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 Mn)。PSB1处理底泥最佳效果为:添加1‰的PSB1,水体中pH在6.98~7.33,底泥中COD Mn 、硫化物、氨氮和NO - 2-N降解率分别为92.91%、79.61%、97.00%和73.56%。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可以促进改善水质、维持下层水体的良好水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鲟鱼类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我国鲟鱼类天然资源数量稀少,难以满足市场巨大需求,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各地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鲟鱼养殖的主要种类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等生物学特性.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并且阐述了目前我国鲟鱼养殖的规模和发展前景.预计鲟鱼可能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硫化物污染及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中有机质、重金属、氮、磷、硫化物等含量的增加加重了沉积环境的污染。本文分析了海水养殖沉积环境中硫化物、有机质、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提出相应修复的方法。去除硫化物是修复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的重要途径,详述了去除硫化物的方法——生物修复法和沉淀法,并提出含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高铁酸盐等辅以絮凝剂的沉降法是养殖沉积环境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单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无机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填料上人工接种微生物组成的浸没式生物接触氧化单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效果良好。在试验水体体积与处理系统体积之比约为100∶1的情况下,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起始质量浓度分别为4.0 mg/L、1.76 mg/L、800 mg/L,COD质量浓度为16.33 mg/L的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发现处理系统中进行着强烈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处理30 h,氨氮质量浓度下降并一直保持在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48 h内,前6 h从1.76 mg/L短暂上升到2.24 mg/L,然后持续下降,最低到0.22 mg/L;对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作用能力也很强,经48 h处理,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从800 mg/L下降到180 mg/L。根据对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测定,浸没式生物接触氧化单级处理试验系统具有较强的生物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20.
稀土元素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元素对生物具有特殊生命科学行为,在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牧草以及医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稀土元素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与其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稀土元素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